美章网 资料文库 社会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方案范文

社会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方案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社会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方案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社会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方案

各村(社区),机关各部门:

根据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强统筹整合,统一设立乡镇街道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建立健全城乡社区服务平台”要求和市委、市人民政府文件以及《中共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提出的加快推进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平台建设的要求,为最大限度地整合基层公共行政服务资源,完善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提升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效能,结合本地实际,特制定魏塘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职能定位

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是街道党委、办事处开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社会建设的工作平台,是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的工作窗口。平台主要为辖区居民办理行政审批、帮扶救助、社会保障、人口计生、城市管理、法律咨询、来信来访、矛盾调解等公共服务。同时充分发挥平台综合、统筹的优势,协助党委、办事处优化社会服务,加强社会管理,推动社会建设,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二、组织建设

街道党委、办事处对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负总责,并赋予中心相应的任务分流指派、矛盾排查化解、力量指挥调度、工作检查督办、考核奖惩建议等职权。为加强领导,特建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党群的副书记和政法的副书记为副组长的街道社会服务管理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并由分管政法工作副书记兼任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主任,由分管组织、纪检、政法、派出所的党委委员和分管工业、农业、文卫、城建的街道副主任任中心副主任,由街道综治办专职副主任担任中心专职副主任,协调中心日常工作;进驻中心或纳入中心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并对本部门服务管理职责负责。同时加强对村、社区、企业社会服务管理站(室)建设,使之成为全面服务群众的载体。

三、中心设置

(一)力量组成。按照“应进尽进、资源整合、方便群众”的原则,将街道原有便民服务中心、综治工作中心、党员服务中心予以整合,把党建、纪检、民政、残联、社保、计生、国土、村建、农技、财政、合作医保、综治、信访、司法行政、人民调解、禁毒、新居民事务等工作,一并纳入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相应的工作人员入驻中心办公。对一时难以进驻中心实现集中办公的城管、警务、安监、税征、环保、工商等部门(单位),通过建立协作联动机制,在相对分散独立办公的情况下形成工作整体合力。

(二)工作保障。根据我街道的实际情况和上级要求,将原有的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接待中心一并纳入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形成连片办公场所,分设统一的便民服务大厅和维稳信访接待大厅。便民服务大厅和维稳信访接待大厅要建立一站式服务窗口,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实行一岗多能,并保持相对稳定。同时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落实必需的办公经费,开通运行基层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为群众提供综合性、一站式服务。

(三)功能布局。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将设置四个功能区。即便民服务区、信访接待区、矛盾联调区、集中办公区。便民服务区作为街道一级“组团式服务”的主要载体,主要以窗口服务形式,为社会公众提供各类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一般设置党员服务、劳动保障、计划生育、流动人口、民政残联、政策咨询、法律服务、国土建设、农技水利、财政等结算服务项目;信访接待区主要用于日常信访的接待、受理、办理和领导干部接访;矛盾联调区主要用于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的日常受理、联合调处和应急维稳的指挥处置场所,设置应急处置指挥室、矛盾纠纷调解室;日常办公区主要为进驻中心的有关部门(单位)提供集中办公的场所,同时设立了综治、信访、司法行政、劳保、禁毒、反邪教等办公室,并设置统一的科室牌。

(四)标牌设置。街道办事处正门西侧办公楼临街设立服务窗口,在正上方显目位置设置“魏塘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中心旁边设置指示牌,便于群众了解和辨识。进驻中心办公的职能部门在适当位置悬挂统一规格的标牌,标牌应统一尺寸、字体和颜色;在各功能区办公室、服务窗口统一设置桌牌。

(五)公开内容。在中心附近设立宣传告示栏,将中心概况、功能区分布、组织领导(中心主任、副主任和成员)、作息时间、监督电话等予以公开;在中心大厅内设置公开栏,将中心平面示意图、职责任务、服务项目、办事流程、工作制度、工作机制、入驻部门(单位)及工作人员形象等内容予以公开。示范型中心要设置电子显示屏(不小于8平方米)和电子触摸屏,将中心基本情况、办理程序、服务内容、政策法规等予以公开。进驻中心的各单位要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和规定,在服务窗口放置相关资料。服务大厅内应公布咨询、投诉、服务电话。

四、运行机制

(一)健全协作联动机制。结合“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对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和反映的民生需求,在原有“重大矛盾联调、社会治安联防、突出问题联治、重点工作联勤、平安建设联创”等“五联”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实行“服务管理联抓、舆情信息联通、民生问题联帮”,通过加强协作联动,有效整合基层社会服务管理资源,形成专业化的网格服务管理团队,以窗口服务和下村(社区、企业)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增强社会服务管理效能。

(二)健全上下对接机制。对下依托“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和基层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进一步建立健全网格、村(社区)、街道三级信息采集、汇总、研判、报送、处理和工作分流、督办、处置、反馈等制度,实行信息共享、协作联动。对上与街道有关平台、部门对接,对事权不在本级的社会服务管理问题和群众诉求,及时上报街道相关部门,并做好进度跟踪,及时向群众反馈。

(三)健全内部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工作例会、形势分析、情况通报、首问首办责任、信息报送、督查督办、限时办结、责任追究、AB岗、行风评议、工作台帐、考核奖惩等制度,保证社会服务管理中心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规范化建设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是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然选择,更是建设“科学发展示范点”和“品质新魏塘”的有效载体。全街道各相关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加强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及社会服务管理站(室)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将此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的重点工作和重要的民生工程加以推进,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村(社区)按照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有房议事的要求,着力整合各方资源,规范中心建设。街道综治办要具体负责协调和指导,其他相关部门要主动协作配合,加强业务指导和督促落实,形成工作合力,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的整体效能。

(三)有序稳步推进。街道在推进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规范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标准、稳步推进,确保在2013年6月底前达到省、市、县对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的要求。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认真处理好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合理确定中心规模,不断拓展中心职能,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规范化建设水平。同时要推动社会服务管理网络向村(社区)和规模企业延伸,切实把各项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措施落实到基层和社会末端,做到“琐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

(四)强化督查考核。街道综治办将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督导组,进行专项督导,扎实推进村(社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建设,要把社会服务管理站(室)建设纳入村、社区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