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城乡新农村创建方案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二十字”方针、省“五新一好”和《年县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要求,以村庄整治建设为切入点,以加快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以创建文明和谐村庄为着力点,加大力度统筹城乡发展,强化服务指导,创新工作机制,努力探索具有特点的新农村建设之路,推动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任务
年全镇安排新农村建设点5个(省级点4个,市县共建点1个),按照“五新一好”的要求,同一标准,同步实施,同步推进,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突出抓好“八改四普及”、“三绿一处理”
“八改四普及”重点抓好以“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为目标的村庄整治。“三绿一处理”着力抓好农户庭院、村内道路、村庄四旁绿化和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
1.“八改”
(1)改水。改水率要达到100%。条件好的建集中供水工程,条件不具备的分户改水,通过改水,使群众喝上清洁、卫生、安全的自来水。
(2)改厕。改厕率要达到100%。彻底拆除填埋茅坑、旱厕等不卫生厕所,全部改建三格式无害化水冲厕。
(3)改栏。按照人畜分离、粪便入池的要求,拆除不卫生栏舍,改建成“六面光”卫生栏舍。改栏同建沼气相结合。
(4)改房。对房屋进行一次修缮,房屋阶檐进行硬化,并同改沟相结合。
(5)改路。主干道和入户路改路率要达到100%。村内主干道和入户路进行硬化。村内主干道,水泥板块宽一般为2.5m,厚15cm;入户路硬化为0.8—1.5m,厚8—10cm。
(6)改沟。村庄主水沟改沟率要达到100%,房屋檐沟改沟率要达到100%,村庄内排水沟和房屋四周水沟修理整齐并硬化处理。达到连沟成网,沟沟相通,流水顺畅,有水即排。不积污水,雨水。水沟硬化可通过石砌、,砖砌,水泥抹底,也可水泥浇筑。
(7)改线。彻底改变各种线路“蜘蛛网”现状,对通信、广播电视、用电等线路实行统一整治,达到改杆成行,改线成“线”,整齐美观。
(8)改环境。因地制宜,讲究实效,注重特色。彻底清理污泥、池塘、垃圾、路障、杂草、杂物、断垣残壁、乱堆乱放。建垃圾池,护坎,护坡。空闲地平整后,进行一次新土覆盖,然后进行果化、菜化、绿化,栅栏、围墙美化等,重点以栽果树为主,与发展庭院经济相结合,为农民群众造就一个生态、优美、卫生、整齐、舒适的生活环境。
2.“四普及”
(1)普及沼气。积极推进“猪—沼—果”(菜、棉、鱼)等生态农业模式,有条件的农户要结合改栏建好沼气池,用上沼气。
(2)普及有线电视。加强电视传输网络建设,努力提高有线电视入户率。
(3)普及电话。努力提高电话普及率和移动电话网络覆盖率。
(4)普及太阳能热水器。鼓励经济条件好的农户使用太阳能,每个建设点普及太阳能热水器(含沼气)不少于15户。
3.“三绿一处理”
抓好农户庭院绿化,农户房前屋后庭院要栽种果树,每户栽树分别达到10棵以上。抓好村内道路绿化,村庄内道路两旁要全部栽树绿化(以栽风景树为主)。建立垃圾回收和循环利用制度,每一个建设点要以满足垃圾填埋需要为原则,建设一个面积不小于100m?的垃圾无害处理填埋场。促进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全面实行建设点垃圾无害化处理。
(二)突出产业发展
要围绕全县主导产业发展,结合实际,扬优成势,每一个建设点要编制好“一村一品”产业发展五年规划,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要把计划落实到每一个农户,80%的点要形成“一村一品”,未形成“一村一品”的建设点,也要培育3—5户产业发展或经营服务业大户。要配套“一村一品”建立或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每个建设点要从奖补资金中安排一万元左右的资金扶持产业发展。
(三)突出文明和谐村庄建设
以“八荣八耻”教育活动为主线,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一是以“三村”(文明村、致富村、和谐村)和“星级文明户”创评为平台,促进文明和谐村庄建设。二是开展“五个一”建设,即:每个建设点要建好一个文化活动室(兼理事会办公室、图书室)、一处户外休闲场所、一个宣传橱窗、一支文体队伍、每年组织开展一次规模较大的文体活动。
(四)突出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村庄保洁长效机制。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的每一个建设点都要落实保洁经费、兼职或专职保洁员或实行农户分区包干保洁制,使村庄长期保持洁净,防止乱堆乱放、脏乱差回潮。二是建立村庄规划长效执行机制。要严格执行村庄建设规划和建设申报审批管理制度。三是建立产生发展长效机制。要建立“一年接着一年抓、一任接着一任抓,一抓到底”的“一村一品”产业发展长效执行机制,夯实农民增收基础,不断促进农民增收。
(五)突出加强农民培训
一是举办新农村建设培训班,镇里年初要对建设理事会成员、村组干部进行一次全面培训,把新农村建设政策、工作原则、操作程序与操作方法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把从事新农村建设的镇、村干部培训为指导能手;把理事会成员培训成操作能手。二是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积极组织农村富余人员参加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与水平。三是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结合“一村一品”的特点,主动深入基层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培训面要广泛。
(六)突出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深入推进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各建设点要建立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两委”成员、村民小组长与理事会、合作社“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组织管理模式。按照制度健全,队伍稳定,活动正常、成效明显的要求,建立“一会九组”(理事会、组织调解组、红白喜事服务组、禁赌禁黄组、环境卫生管理组、发展“一村一品”(合作社)组、文化活动服务组、村庄规划执行监督组、计划生育服务组、资金管理组),并建立与“一会九组”相配套的村规民约或制度。
三、坚持工作原则
新农村建设点的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下十条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原则。各建设点由群众协商公选工作积极性高、公道正派、有号召力、热心为群众办事的群众组成理事会,由理事会负责筹措资金,组织实施和管理。
(二)定点同群众签订协议原则。镇新村办要与建设点每户签订新农村建设协议书,农户签订协议率要达到85%以上,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要明确违反协议应承担的责任。
(三)实行统一奖补原则。每个省级点安排奖补资金16.3万元,其中“一村一品”产业发展1万元、建设点绿化0.7万元、垃圾无害化处理0.6万元。各建设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奖补标准。
(四)理事会先做规划原则。村庄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要在镇村的指导下,由理事会带领群众先做,然后由专业人员提升,经群众大会通过后,形成正式文本,逐级报批。
(五)自筹资金先到位原则。村庄整治建设投入,除政府奖补资金外,不足部分由理事会组织自筹,自筹资金必须到位60%后,村庄整治才能正式动工。预定点后,两个月内,自筹资金不能到位的,不得定点。
(六)试点村动态管理原则。凡拆迁任务不能如期完成,改水改厕率在动工后三个月内达不到60%的(月底前),不得定点,并不予任何奖补。
(七)分阶段组织实施原则。村庄整治建设分为六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拆迁(月底前完成);第二阶段,改水改厕(在月底前完成);第三阶段,改房、改沟、改栏(6月底前完成);第四阶段,改路(7月上旬完成);第五阶段,改线、改环境(7月底前完成);第六阶段,自查补课(在9月底前完成)。阶段工作只能提前,不得退后,更不得年底打突击。
(八)按工程进行拨付奖补资金原则。奖补资金按照工程进度分期分批拨付。其中“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建设点绿化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奖补资金,实行单项考核,验收拨付。完成拆迁,编制好“两个规划”,改水改厕达到60%,拨付40%奖补资金;改房、改沟、改栏完成80%,再拨付20%;村内道路完工,再拨付30%;改线,改环境任务完成后,经验收合格,全部拨清。
(九)扶贫帮困原则。通过采取多种帮扶方法,优先为贫困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十)因地制宜原则。按照栽树不种草、修路不装灯、办事不欠债的理念,村庄整治建设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切合农村实际,以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为标准,彰显农村特色。
四、工作措施
(一)整合资源,形成新农村建设合力。
一是加大衔接资金的统筹力度,把涉农项目资金尽可能多地整合到建设点,如沼气项目、林业项目、移民项目等,增加建设点资金投入。二是动员社会各界在“人、财、物、智”等方面结对支持建设点建设。三是争取挂点单位帮扶帮建力度。四是争取交通、民政、广电、残联等部门项目安排上倾斜。
(二)落实工作责任制。基层建立工作责任制。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负责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包点干部为具体责任人。领导小组下设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负责指导全镇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协调工作。
(三)完善督查机制。坚持平时工作督查与阶段工作检查相结合。每一阶段检查,都要进行评比、排名和通报。每一阶段检查结果及省、市、县抽查结果列入年终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