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文广旅行业抗疫情稳运行工作方案范文

文广旅行业抗疫情稳运行工作方案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文广旅行业抗疫情稳运行工作方案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文广旅行业抗疫情稳运行工作方案

2020年是我市“高质发展,后发先至”的决胜之年,文旅产业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和重要支柱产业,是助推全市稳增长、调结构、优生态、惠民生的重要力量。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夺取防疫和发展双胜利的工作要求,为统筹推进全市文广旅行业稳定发展,确保2020年各项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结合我市文广旅条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关于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市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全市文化、广电、旅游业发展,支持全市文广旅行业渡过难关,切实加大城市旅游形象推广力度,突出文旅项目招引和建设,提高艺术生产质量,着力优化市场环境,推进历史文化传承,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品质,全面促进行业恢复提振,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工作理念

文旅融合理念:深刻认识文旅融合发展,是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文化高效能传播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适应人们对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新变化,积极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

项目引领理念:牢固树立文旅产业发展“项目引领”的理念,深入贯彻市场意识、效益意识、质量意识。积极策划、储备一批标志性、引领性、关键性的重点文旅项目,抢抓当前全国文旅市场复苏期机遇,不断加大文旅项目招商,推动一批文旅精品项目建设和落地。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产业布局中率先进行谋篇布局。

创新务实理念:文旅产业作为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发展要紧扣国家为经济发展定下的“稳中求进”工作基调,按照高质发展要求,以产业发展为核心,根植特色文化来创新,灵活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迎难而上,坚定发展信心,咬定工作目标,狠抓工作落实,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推动我市文广旅产业提档升级。

三、主要目标

以提供优质文广旅服务为中心,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广电协同”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三年行动计划各项重要目标、重大事项、重点任务落地生根,努力将我市打造成为宜居宜游的“全域之城”、 独具魅力的“网红之城”、品位时尚的“文化之城”、灯明景靓的“不夜之城”、主客共享的“好客之城”。力争2020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4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80亿元,全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达到4%、8%左右。

四、实施六大行动

(一)项目大建设行动

1.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政策。深入研究国家、省、市政策,结合文旅行业实际情况,梳理政策清单,做好政策宣传,切实扩大政策的知晓度和影响力,主动对接企业,帮助企业利用政策,缓解经营困难。收集整理文旅企业对政策措施的意见和建议,详细掌握企业诉求。商请各电信运营商,做好部分文旅企业的帮扶工作。融入自由贸易试验区片区建设,推行邮轮、游艇等旅游出行便利化,开发无目的地海洋旅游和海岛旅游,申报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努力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文化和旅游消费中心。

2.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复工。坚持疫情防控和项目建设“两手抓”,在巩固当前疫情防控成果基础上,对全市重点文旅项目进度情况展开摸底调查,指导制定项目开复工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完善严格的防控制度,安全推进项目建设。以年初排定的全市77个文旅项目为抓手,切实加快推进连岛创建5A景区提升、花果山景区西入口外环境提升出新工程、跨海索道、蓝色海湾、秦山岛改建工程、华邑酒店、军事主题馆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开工复工建设。推动建设环云台山自行车道等旅游新载体。大力发展“夜游经济”,推进实施花果山水舞灯光秀、民主路、盐河巷、连云老街等水秀、夜市街区建设,培育一批文旅消费示范区,打造“不夜之城”。

3.推进文旅行业有序恢复运营。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强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密切关注我市疫情发展。在继续抓好全市文旅行业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全市文广旅行业恢复运营的各项准备工作,适时根据省、市要求恢复运营;指导室外景区、乡村旅游区、自主停业的旅游住宿场所、旅行社等,在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的条件下逐步有序恢复生产。

(二)城市大推介行动

1.组织媒体媒介宣传推广。利用广播、电视、网络、交通工具等宣传媒体媒介开展高位、多元、立体有冲击力的城市形象推广。抓好“·花果山号”高铁冠名宣传和“号”航空西游文化城市宣传。在央视、上海双层观光巴士、沪宁高速服务区灯箱、高铁站灯箱电子屏、高速公路高炮以及城市BRT、公交站台等载体开展城市形象宣传。开通文化旅游360全景和视频宣传平台,加强特色旅游精品线路线上推广力度,推出一批网红打卡地,全力打造“网红城市”。

2.做好活动载体宣传推广。疫情解除后,适时举办疫后全市旅游市场启动仪式,策划举办2020之夏旅游节、丝路音乐节、文化产品博览会、市第四届戏曲节和第五届音乐舞蹈节、“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旅游洽谈会等,持续打造节庆活动品牌。充分发挥女子民族乐团的品牌影响力,扩大“丝路和鸣”和“苏韵流芬”两大文化产品出流。组织开展大型旅游演艺和器乐剧《梦西游》恢复创排,赴“一带一路”沿线和主要客源地城市开展巡演和文旅推介。广泛运用和推广“孙大圣”城市宣传LOGO,大力开展城市文化旅游宣传。

3.加强区域文化旅游宣传。疫情解除后,联合旅游新干线、淮海经济区等开展文化旅游宣传。深度开发省内和周边旅游客源市场,加大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及高铁、邮轮沿线和航班直达等地区的文化旅游宣传推广。策划推动我市各景区和演艺院团在开展向全国医护人员和湖北黄石市民年内减免门票的基础上,适时扩大覆盖范围。视疫情防控情况,年内在10个国内重点客源城市举办宣传推介活动,努力提振受到疫情影响的全市文化旅游市场。

(三)品质大提升行动

1.推进文旅品牌创建。实施全域旅游跃升工程,全力推进东海县、连云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加快连岛5A级景区创建和伊甸园4A级景区创建,启动海上云台山5A级景区和东海温泉度假区国家级度假区创建。推动东海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海西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创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深入开展连岛海滨风情小镇、宿城云雾小镇等创建省级风情小镇,太阳雨太阳能、汤沟酒厂创建省级工业旅游区。打造以花果山酒店、八间房、朱家大院、海边小筑等为代表的一批绿色旅游饭店、特色民宿、休闲度假酒店等文旅品牌。组织开展十大旅游名馆、名店、名吃、名社、名街、名厨评选。

2.抓好文化乐民和旅游惠民。统筹策划群众文化活动,视疫情防控情况,适时举办“我和我的祖国”广场文化、“非遗进校园、进景区”系列活动;开展全市群众性文艺作品创作展演活动。推动开通旅游直通车,串联全市交通枢纽、重点景区、重点商业街区,实现景区交通无缝对接。推进花果山、连岛、海上云台山等实行门票和景交车票一票制。探索重点景区弹性门票制度,继续实施花果山对生肖属猴游客免费、其它国有管理运营景区旅游淡季门票免费政策。实施旅游年票智能化提升,发挥旅游年票的旅游通票功能。打造以“海莲籽”为代表的文化旅游志愿者服务队伍,实现重点景区、文化场馆志愿者服务全覆盖。

3.全面优化文广旅发展环境。深入落实行业监管主体责任清单,在继续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全面加强行业安全生产监管,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建立健全权责清晰、执法有力、处置有效的文广旅综合监管和投诉处置机制,完善文广旅市场分片驻地综合执法机制,实施全市游客满意度调查和文广旅市场体检式明查暗访检查,构建城区文广旅市场综合执法新格局,深入规范文旅市场秩序。严格落实安全播出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加大监测监管力度,全力确保安全播出。加强境外卫星电视和卫星地面接收设备管理,加强调频频段监听,严厉打击“黑广播”,严肃查处公共视听载体违规播放视听节目等行为。

4.实施综合智慧服务平台建设。整合全市数字文化、智慧旅游、文物安防、文化执法、广电监管等平台,建设集数据采集分析、行业管理、安全应急、公共服务和决策分析等功能的全市智慧文广旅综合指挥平台,实现对全市重点景区、文保单位、公共文化场馆可视化调度指挥和精细化管理服务,推进县区智慧平台建设和重点景区智慧旅游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县区应急广播建设,确保2020年全市应急广播体系建成。挖掘整合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非遗馆及景区等单位的特色数字文化旅游资源,拓展线上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满足群众在线求知求乐的精神文化旅游需求。

(四)文旅大招商行动

1.做好策划与规划编制。组织开展《市文化和旅游开发策划》编制工作,包装文旅项目。做好《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规划》和《市“十四五”广播电视规划》调研、编制工作,加大对上争取力度,推荐更多的文广旅项目、事项纳入上级发展规划。紧盯“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短板弱项,加大规划和政策引领。建立旅游规划和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旅游主管部门审核机制。

2.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全面拓宽文旅项目招引渠道,加大对文化旅游项目的招引力度。积极对接国内大型知名文旅集团,结合城市形象宣传推介会等开展文旅项目推介,策划开展项目线上推介,大力度招引开发项目。吸引国内外大型文旅企业和投资机构来连进行综合连片开发,加大西游记主题公园、大圣乐园、海洋海岛康养休闲基地等项目招引,重点打造精品项目。加大对在建项目的跟踪和服务,提升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五)艺术大生产行动

1.推动艺术生产和艺术创作。开展“战疫情 港城行”主题艺术作品征集活动,举办第十四届文艺作品征稿活动,激发全市基层群众的艺术创作热情和创作动力。实施舞台精品工程与孵化计划,出台《市舞台剧目审查暂行办法》,推动全市国有文艺院团做好大型剧目创作生产。建立艺术创作项目库,创排打磨大型旅游演艺和器乐剧《梦西游》、淮海戏《永远记住你》《沈云沛献策》《孟里人家》、大型魔幻音乐儿童剧《寻找花果山》等一批原创作品。

2.举办系列展览展演活动。根据疫情防控情况,适时策划举办“一带一路”大型主题创作展、“山海胜境?多彩港城”—全国名家风景名胜美术展、著名书画家“回乡展工程”、“战疫情?港城行”美术作品全市巡展、民族管弦音乐会《丝路祥云》等各类展览展演活动。开展送戏曲下乡等活动,推进京剧《大树成荫》、《指间暖流》、吕剧《英雄之铭》、淮海戏《辣妈犟爸》、《两个人的海岛》等优秀剧目走进基层,全年完成送戏1200场以上。

3.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生产创作。引导全市各广电播出机构,围绕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100周年等重要节点,提前谋划重大主题项目选题、创作,推动节目创新创优。举办网络视听原创节目创作大赛,推动网络视听内容品质升级。开展广播电视节目综合评价活动,定期对自办广播电视节目、栏目开展评议。扎实推动公益广告创作、宣传展播,加强播出监看和效果评估。组织开展全市广播电视节目评优,全面提升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质量。

(六)文化大传承行动

1.推进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在巩固申报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申名办”统筹、协调、督查等综合职能,组织召开申名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严格对照申报省历史文化名城的条件和标准,精准制定任务清单,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统筹推进规划完善、制度建设、文物修缮、街区周边环境整治等各项评审验收筹备工作,确保2020年历史文化名城通过省级验收。

2.合力开展海丝申遗工作。完善环黄渤海区域(五市)工作机制,落实《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年度目标任务。借助国家文物局水下遗产中心的优势资源,推动我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研究和水下考古。

3.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积极申报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公布第一批地下文物埋藏区,调整公布海州古墓葬群等一至五批市级文保单位“两线”范围。实施土地出让及工程项目用地前等文物考古勘察前置制度。开展藤花落考古遗址公园前期规划策划,推进“花果山传说”、“东海水晶雕刻”入选国家非遗名录。组织太白涧摩崖石刻、仙人屋石刻等5处市级文保单位保护方案编制,推进实施谢家洋房、精勤书院等5处市级文保单位维修保护。

五、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市旅游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实行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领导适时组织召开例会和专题会议,研究解决、部署推进文旅行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重大事项和重点工程。着重将旅游业发展纳入各级政府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强化旅游业发展的激励约束。

(二)注重政策对接。组织开展调研,认真分析产业发展形势,年内研究出台《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意见》,对全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路径、重点工作事项等进行明确。统筹各县区、功能板块文旅部门协调配合,研究制定务实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政策及资金支持。

(三)狠抓工作落实。按照年度既定工作安排和省市下达工作任务,紧盯年初确定的重大事项和重点项目,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切实加大各项工作推进力度。认真研究省、市有关工作要求,早谋划、早准备,认真做好疫情后恢复生产和各项工作的推进落实。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