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扶农资金整治方案范文

扶农资金整治方案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扶农资金整治方案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扶农资金整治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为进一步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优化完善农业投资管理机制,克服支农资金使用分散的现象,根据省财政厅有关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为依据,以优势产业、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和培育新型农民等为平台,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系统集成、形成合力、各记其功”的基本要求,以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为目的,通过建立“政府领导、财政牵头、部门配合”的协调机制,整合多渠道支农资金,逐步形成投向科学、结构合理、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资金使用管理机制。

总体目标:通过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将财力资源配置与解决“三农”突出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将搭建整合平台与实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将项目实施建设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优化支农资金投入结构,建立以区为主、各级联动、分类科学、重点突出、集中投放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新框架。切实履行政府职能,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导向作用。变分散投入为集中投入,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规模效益,不断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和绩效考评,促进财政支农工作跃上新台阶。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集中财力,优化结构的原则。打破行业、区域界线和部门分割,整合中央、省、市、区支农专项资金,发挥项目资金的积聚优势,优化投资结构,形成引导效应。统筹资金,捆绑使用,集中财力办大事。

(二)坚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围绕优势产业,选择一批对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带动力强的重点项目和区域,分期分批集中投入,做到投资一项,见效一项。

(三)坚持创新机制,提高效益的原则。创新资金投入机制和项目管理机制,确保支农资金集中配套使用,发挥最大效益。

(四)坚持政府指导,部门配合的原则。支农资金整合在区政府的指导下进行,由财政部门牵头。要清晰界定财政及涉农部门的职责,明确落实各相关部门单位的责任,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形成协调配合、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

(五)坚持强化监管、追踪高效的原则。严格支农整合资金立项申报、使用审批程序。健全支农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加强对项目工程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三、整合平台

年全区以蔬菜产业、省财政现代农业(渔业)县建设作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平台,以平台为基础,确定重点项目,围绕项目筹集资金,以整合资金保证项目实施。

四、整合内容

(一)整合范围

在维持现有各类财政支农资金投向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的原则,对财政专项支农资金中,除救灾资金、惠农补贴资金、抗旱防汛岁修等专项资金以外的区本级支农专项资金、新农村建设专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扶持现代渔业资金和蔬菜生产资金、农村道路养护、农村道路水毁、农口部门专项、土地出让金收益部分以及上级各类支农专项资金。年区财政拟整合专项资金3715万元,用于扶持以上重点产业。资金渠道为:一是整合区财政预算安排我区现代渔业产业和蔬菜产业扶持资金150万元,用于品种引进升级、技术引进、品牌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扶持。二是整合初级水利化县建设区配套资金100万元,用于、、乡、镇等4个乡镇水利化县建设、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区级配套资金85万元、农发项目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级配套20万元。三是区财政安排3000万元用于实施“防洪排涝应急工程”惠民工程,整治总长度5公里,开挖泄洪区145亩。四是财政预算安排260万元,用于我区开展造林绿化,建设绿色家园,打造滨海宜居城市。五是财政预算100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资金,用于改善农村卫生、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二)整合方式和内容

1、以现代渔业主导产业为平台实施整合。区是省的海洋大区,也是渔业经济强区。全区海域总面积4000平方公里,区海洋功能区划中规划养殖区总面积占海域总面积的12%。年全区水产品总产量达40.5万吨,渔业产值29.4亿元。全区已成鲍鱼、海参、牡蛎、花蛤、缢蛏、对虾、海带、龙须菜、紫菜等养殖品种组合的优势水产品养殖产业带,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中保持领先水平。区是全省重要的鲍鱼、龙须菜、海带、海参养殖基地,也是全国重要的鲍鱼、花蛤育苗基地之一。优势水产品养殖每年可带动渔民增收1000多元,每年可新增农村就业岗位2万多位,渔业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良好。我区打造的“南日鲍”、“平海湾鲍鱼”牌等品牌,极大地推进了鲍鱼的产业化发展。南日鲍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年被评为省级名牌产品和年省级著名商标。近年来,由于受台风和赤潮等自然灾害影响,养殖户积极性受到很大打击,加上养殖技术落后等原因,导致农民减产减收。为改善养殖区的生产现状,真正体现支农资金使用效率,切实提高农民增收增产,我区拟在今年的支农资金整合以现代渔业产业为主导产业1,重点实施以下项目:

(1)品种改良。继续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研究所引进“黄海2号”中国对虾、“大连一号”杂交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引进“抗高温”坛紫菜、省水产研究所海葡萄等新品种,扶持鲍鱼、海藻、对虾等主导品种。

(2)新技术引进。继续推广使用“鲍藻套养”、“鲍螺混养”、海藻轮养、“池塘生态养殖”“鲍鱼精深加工”,提高海域利用率,提升产品品质,促进主导产业发展。

(3)建设网箱养殖集中区赤潮预警预报系统。在南日鲍鱼养殖集中区,设置水质监测点、病害测报点和外海赤潮观测点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完善,为保护养殖区安全生产,提高产品成活率,使养殖户收入为断增加。

(4)建设标准化体系,提高品牌效应。推广鲍于标准化生产技术,建立国家级鲍鱼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立核心示范区,辐射全区鲍鱼养殖区。通过举办南日鲍推介会、搭建“南日鲍”营销市场及信息平台、组织有关部门打假护牌,确保南日鲍市场规范有序。

(5)加强培训,提高养殖户技术水平。通过发放资料、举办讲座、现场操作培训、有线电视等多种形式,全方面开展培训工作。

2、以蔬菜主导产业为平台实施整合。区现有耕地面积17.62万亩,旱地13.9万亩,水田3.72万亩,水田、旱地面积比为21.1%:78.9%。频邻沿海,土壤以砂质土为主,土质松软,十分适合胡萝卜、青葱、瓜类、蚕豆、马铃薯等特色农业的发展。年蔬菜播种面积6.04万亩,产量11.56万吨,年蔬菜产值达1.22亿元,占当年种植业产值的62%。近年来区蔬菜产业发展较快,特色产业基地逐步形成。已形成五个具有沿海区域特色的产业基地:坂尾、联星、石码1500亩蚕豆示范基地;潘宅6500亩青葱示范基地;西徐、松林、珠坑1200亩包菜、西红柿生产基地;前沁1600亩蚕豆、西红柿、花菜示范基地;乡洋埭村1000亩胡萝卜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区蔬菜生产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种植、加工、经营、管理非常分散,设施农业发展缓慢,造成了蔬菜产业的衰退、单产低、成本高、质量不稳定,为了改善我区蔬菜产业落后的面貌,重点加强新品种引进和种苗繁育,以科技为动力,以产品质量为前提,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开发新品种蔬菜,加大对科技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我区拟在今年的支农资金整合以蔬菜产业为主导产业2,重点实施以下项目:

(1)建设蔬菜无公害示范基地。以产品质量为前提,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开发新品种蔬菜,建设蔬菜无公害示范基地。

(2)加强院校合作,引进新技术。把科技兴农作为一项重头工作来抓,实施技术创新,“产、学、研”结合,“科、教、企”联姻,不断开发消费者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始终使产品领先行业潮流。

(3)扶持蔬菜龙头企业,起到技术示范推广作用。支持引导发展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建立无公害基地5个,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3个。龙头企业种植基地面积达到5600亩,辐射种植面积13000亩。

(4)推广蔬菜种植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蔬菜种植节水灌溉技术,建立蔬菜种植示范区,引导种植户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使种植户增产增收。

3、以第六批初级水利化县建设为平台实施整合。年以来,我区被定为第六批初级水利化县,两年来整合各级资金1000万元,实施了等4个乡镇的初级水利化县工程建设,工程的实施有效的解决了农民生产生活用水,提高农业生产附加值。今年将重点实施镇、镇、镇、镇、乡水利化县建设,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中低产田改造、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筹资项目、节水灌溉项目、区实施“防洪排涝应急工程”重点民生工程建设等,整合资金将达到6500万元。继续搞好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采取奖励、补助等形式,调动农民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快民生水利工程建设,着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水环境安全,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扶持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水平。

4、以造林绿化建设项目为平台实施整合。为贯彻落实《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造林绿化推进森林建设的通知》(委[]37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造林绿化工作,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任务指标,整合区财政安排预算260万元,完成全区年“四绿“工程非规划林地造林0.31万亩,宜林荒山造林0.84万亩。提高森林履盖率,保护森林植被,美化环境,绿化家园。

5、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为平台实施整合。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进行整合。主要用于对农村沼气项目、农村道路改造项目、扶贫开发项目和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农村家园清洁项目、农林病虫害防治、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新农村示范建设项目等工程的投入。

6、以传统农业项目为平台实施整合。合理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农业布局,培育特色农业。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耕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大力发展优质农作物,提高单产总产。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加快良种更新换代,提高农产品的分级、包装、储藏保鲜和加工水平。大力发展新兴海洋与渔业产业和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海洋与渔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构建海洋与渔业产业结构多元化,管理现代化的海洋与渔业体系,确保海洋与渔业产业的快速增长。

五、保障措施

一是组织保障。首先要充分认识整体支农投资的重大意义和紧迫性,克服麻痹思想,把它作为支持“三农”的一项重大举措,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要把思想统一到财政部门推进支农资金整合的指导意见上来,明确认识整合支农资金是新形势下加强资金管理、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的重大举措,有利于集中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有利于转变和履行政府职能,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适应农村经营组织多样化、经济性质多种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按照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创新投入机制,改革扶持方式,大力推行“财政贴息、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民办公助”等财政投入方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农业投入体系。

三是加强项目管理。对上级批复实施的项目和本级预算安排的项目以及配套资金项目实行严格管理,将项目名称、投资规模、预期效益等张榜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坚决杜绝借“整合资金”的名义,以各种方式挤占、挪用支农专项资金。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大力推行项目法人制、项目公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工程责任追究制等相关制度,确保整合资金有效使用。要充分发挥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作用,对财政支农资金的安排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重点项目进行绩效考评,进一步规范资金管理,提高整合资金使用效益。

四是加强制度建设。按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管理的要求,制定整合项目管理办法和资金管理制度,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项目资金管理制度,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提供制度支撑。同时,要认真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资金专户管理制度、资金报账制度和监督检查等资金管理制度,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五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积极宣传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通过宣传介绍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好经验、好做法和所取得的成效,使社会各界理解支持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促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迈上新台阶。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