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方案范文

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方案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方案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方案

一、以更坚定的信心谋划新一轮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

1、新一轮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近几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一主三化”和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南经济强市”的指导方针,县域经济整体实力明显增强,特别是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先后落户,工业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为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改善民生等提供了大力支持。但与发达地方相比,我市工业经济仍然存在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优、外向度不高、发展环境不宽松等困难和问题。当前,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着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加快推进等一系列重大机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明确新任务,采取新措施,努力实现工业经济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2、指导思想。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南经济强市的总体要求,以富民强市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对内对外开放为先导,以培育产业集群、壮大产业规模和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以招商引资和鼓励全民创业为突破口,以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和培植发展中小企业为重点,以优化发展环境和提高政府执行力为抓手,全面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建设南经济强市奠定坚实基础。

3、主要目标。在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企业实力明显增强,能耗污染明显下降的前提下,力争到2015年,使我市工业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全市规模工业税收达到20亿元;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个数达到400家,其中亿元企业达到40家;培育做大电力、造纸、纺织、建材、机电、食品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实现我市“中国名牌”或“中国驰名商标”零的突破;积极创造条件,力争我市上市公司零的突破。

二、以更超常的举措推动新一轮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牢固树立“兴工强市”意识,始终坚持“大办工业、办大工业”,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市上下要树立“工业产业第一”、“工业企业家老大”的理念,把思想统一到发展工业经济这个中心上来,把服务企业发展摆到工作首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扶持企业发展壮大。对工业企业和工业企业家实行“四个优先”,即政治待遇优先、资源配置优先、政策优惠优先、政府服务优先。

5、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坚持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草根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不论轻工业还是重工业,不论技术含量高中低,不论规模大中小,只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生态环保要求,都要大力引进、大力培育。放宽准入门槛,鼓励和支持不违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各种形式创业,既包括初始创业,也包括继续创业;既包括兴办大企业,也包括兴办中小企业;既包括实在资本和有形资产投资,也包括非实在资本和无形资产投资。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广泛动员民众不拘形式、不拘规模、自主创业,放开企业名称、投资主体、经营范围、出资期限、出资方式、投资领域、投资比例等限制,支持各类市场主体“优生”、“快长”。鼓励企业内部职工参与企业投资,成为股东;鼓励自然人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带头投资入股创办工业企业,凡是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均可申办工业企业,不受户籍所在地限制;鼓励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在民间发展户办、组办、村办企业等协作组织。创办合伙工业企业和个人投资工业企业出资额不设底限。

6、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范围,要大力实施开放先导战略,坚决破除“内陆意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宽广的胸怀、更开明的政策和更富有吸引力的发展环境,吸纳和聚集各类投资者来创业发展。要破除一切不利于发展的政策、思维和习惯,放开一切能放开的领域、行业,开放一切能开放的资源。各级各部门都要树立先“失”后“得”的招商理念,着眼长远,舍得付出。要创新招商模式,大力实行“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园区招商和企业招商相结合、主动招商和以商招商相结合、自行招商和委托招商相结合、综合性招商和分产业专题招商相结合、大规模招商与小分队招商相结合等多种招商方式,建立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招商网络。抓住我市位于“1+8”武汉城市圈以及居于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连接点的区位优势,积极承接东部及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建立和完善招商引资考核激励机制,对招商引资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并严格按《市招商引资优惠办法》(政发[]2号)进行奖励。

三、以更开放的思想营造新一轮工业发展环境

7、做大做强现有产业。加快引进和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尽快形成龙头企业和核心企业。特别注重做强能源电力、建材、造纸、纺织服装、机电制造等优势产业,特别注重扶持食品加工等潜在优势产业,特别注重培育一批中小企业。立足我市纺织服装和机械制造资源优势,争取通过5-7年的努力,使我市纺织服装和机械制造两个产业集群率先进入50亿元产业集群行列;力争蒲圻电厂、晨鸣纸业、华新水泥等一批重点企业的二期工程早日开工,使我市的能源、建材产业进入50亿元产业行列,造纸、食品加工进入30亿元产业行列,打造一批在华中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企业集团。

8、加快园区平台建设。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加快经济开发区建设,切实将园区建设成为工业发展的增长极和产业转移的承接地。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要求创新开发区的管理模式,坚持“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科学设置开发区管委会机构,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要积极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开发机制,鼓励有实力的投资者参与开发区建设,推行开发区公共服务项目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根据经济开发区的现状,要进一步盘活蒲纺工业园,盘强陆水工业园,盘大马港工业园,尽快形成“一区三园”的格局。要进一步加大马港工业园投入力度,加快推进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把园区道路、水电设施配套到位,并逐步搞好绿化,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为项目落户创造必要条件。鼓励有条件的乡镇设立特色工业园区,充分利用现有的集体闲置土地,尽快形成以车埠纺织工业园、赵李桥化工工业园、官塘竹产业工业园、中伙建材工业园、新店烟花爆竹工业园等一批具有特色的乡镇工业园,并逐步形成以园区为载体的产业集群。乡镇工业园享受市开发区所有优惠政策。

9、建立投资项目绿色通道制度。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打造工业大市、工业强市步伐,实现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带动区域经济规模扩张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把项目建设作为工业经济的支撑,把项目建设作为全市各乡镇及各部门负责人的日常工作来抓,真正使全体干部的工作思路落实在项目上,工作精力集中在项目上,工作实绩体现在项目上,形成全市上下谋项目、干项目的热潮。根据政发[]39号文件规定,为了有效承接东部沿海资本产业转移,对所有外来投资项目实行绿色通道制度。凡是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经营项目,工商部门都要予以登记注册,并在注册资本上予以放宽。项目在环境评估、土地规划评审、项目建设协调、办理税务登记、投资项目收费等方面严格按省政府有关规定执行。对有关部门及服务窗口工作人员服务不力,影响项目进展的将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推诿扯皮、不负责任、失职渎职、服务态度恶劣造成未在规定的承诺时限内完成等后果的,将严格追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给予行政处分。

10、破解项目建设用地难题。按照“好而快则先”的原则,用改革的办法增加土地资源,用改革的办法配置土地资源。在增加用地资源方面,用活用足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的政策,积极探索土地转换的途径和办法。根据发[]11号文件的规定,把市区周边国有林、茶场的土地和丘岗坡地改造的土地纳入土地总体规划,用于工业项目用地。对于项目建设占用的耕地,由市政府统一规划,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积极运用集体建设用地可以直接使用的政策,适应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的用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