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加快产业转移工作方案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的重大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按照"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园区集合共建,利益分成共享,高起点、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引进承接单一企业与产业集群并举,配件生产和总装生产联动,产业链前后双向延伸,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相结合,发挥比较优势与实现互利共赢相协调,着力打造产业承接平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把我市建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集聚度较高、竞争力较强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和大开放、大开发的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原则。遵循国家产业政策,以市场为导向,以园区为依托,以现有产业为基础,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合理确定产业承接方向和发展重点,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
坚持市场引导、政府推动原则。遵循市场规律,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积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和政府的推动作用,以项目为抓手,注重引进一批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大项目、好项目,促进区域合作、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坚持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原则。严把项目入口关,处理好承接产业转移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资源节约化、能源高效化和生产集约化为目标,构建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产业与社会之间的循环经济体系,避免产业转移带来的资源浪费,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坚持创新机制、互利共赢原则。创新区域合作机制,积极与发达地区、优势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飞地建园"等方式搭建产业合作平台,完善利益共享机制,积极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形成与东中西部地区协作互动、互利共赢的新格局。
二、主要目标
到2015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47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占GDP的比重达到48%以上。到2015年,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五个方面的目标:
1、区域互动明显增强。与国内外产业互动、利益共享的机制基本建立,开发开放体制日趋完善,经济外向度大幅提高,承接产业转移投资规模累计达到3000亿元。
2、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形成产业特色明显、竞争力较强的新能源、装备制造、高载能、矿产品加工、石化和农产品加工六大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实力显著增强,内在发展动力得到有力提升。
3、就业容量明显扩大。工业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显著增强,职业培训体系和就业公共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承接产业转移项目累计新增就业10万人。
4、节能减排效果明显。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逐年下降,完成省上下达的控制指标,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削减完成省上下达的计划指标。
5、承接优势逐步显现。探索出一套成熟有效的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在产业协作、结构调整、合作共赢、绿色发展等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在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中起到示范作用。
三、重点承接产业和承接载体
(一)重点承接产业
1、新能源产业
新能源产业重点承接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全力推进新能源发展进程,把建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示范基地;常规能源产业链主要承接火电、水电等常规能源发电企业,大力发展调峰电源,为新能源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装备制造产业
风电装备承接齿轮箱、轮毂、机座、主轴、轴承、叶片材料等关键零部件加工生产企业,扩大零部件本地配套能力;光电装备承接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薄膜电池、单晶硅拉棒、逆变器、汇流器等控制系统、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大型储能装置、反射镜、光伏光热电站成套设备制造项目;重型机械承接大型铸锻件、矿山机械制造、石油开采机械、节水设备、种子机械、大型工程配套设备等项目;机电一体化承接大型变压器、互感器、电容器、稳压器以及数字变压器、数字互感器,数字电抗器、智能开关、智能电表、智能电器、电动车辆充电装置等自动化控制设备制造项目。
3、高载能和矿产品加工产业
有色金属产业以铅锌、钨、铜、镍、铝、金属镁等有色金属资源优势为依托,承接有色金属选炼及精深加工项目,扩大有色金属生产规模,积极引进生物冶金技术,提升有色金属选矿水平;黑色金属产业以铁、钒、铬、锰等资源优势为依托,承接黑色金属采选、炼铁球团、铁合金、钒合金、铬合金、锰合金、电解锰等项目,积极引进非高炉炼铁技术,延伸产业链条;非金属产业承接石材加工、新型建筑材料、优质耐火材料、新型非金属矿深加工、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
4、化工产业
煤化工产业利用本市煤炭资源以及新疆、蒙古国的煤炭资源,承接焦化、电石、煤制甲醇、煤制天然气、聚氯乙烯、烯烃、尿素、烧碱等产品为主的煤化工项目;精细化工产业承接炭纤维、化学硅材料、有机氟新材料、工程塑料等新型材料。
5、农产品加工产业
依托我市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承接葡萄酿造、葡萄皮籽加工、果蔬粉加工、枸杞加工和蔬菜深加工等项目,力争把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加工基地。
6、生产型服务产业
抢抓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机遇,承接一批工程技术服务与咨询等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着力在质量认证、人才培养、设备维修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上率先突破;启动软件产业园建设,带动发展研发设计、工业设计、软件设计、发展策划等创意型产业;瞄准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重点承接物流仓储业、物流加工业,为工业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物流服务。
(二)承接产业转移载体
以市管工业园区和县市区特色工业园区为载体,承接产业转移项目,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以现有产业为基础,构建"一区三园"的园区格局,设立市特色工业园区,下管高新技术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和现代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三个市管特色工业园。进一步明确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形成布局优化、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特色明显的园区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园以新能源装备制造为龙头,承接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现代物流和农副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完善高新技术孵化功能,逐渐转变为综合性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产业园立足区域资源,发挥比较优势,重点承接新能源和高载能重化工业;现代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重点承接新能源和以矿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金塔工业园重点承接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矿产品采选冶炼项目;敦煌工业园重点承接以光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钒资源的深度开发、石材加工和旅游产品开发项目;肃北和阿克塞工业园重点承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采选项目。
四、主要任务
(一)突出招商引资,扩大承接规模
把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作为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的重要途径,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通过小分队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专业招商、专题招商、网上招商、"点对点"产业对接、建立友好城市等有效形式和途径,多渠道寻求合作,全方位捕捉商机。依托和发挥优势资源招商、优势产业招商、龙头企业招商、循环经济产业链招商等载体,做到精确招商、高效招商,招大商、大招商。把招商引资与加快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采取资源整合、异地托管、项目共建、税收分成、利益共享等市场主体双方能接受的方式,积极承接发达地区链条式或集群式产业转移,重点承接产业薄弱环节和产业链补链项目,提高产业协作配套能力,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借鉴在举办的承接产业转移项目推介暨签约仪式的成功经验,赴东中部地区进行承接产业转移项目推介会,积极邀请客商,主动推介项目,搭建对外合作平台,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二)发挥特色优势,打造产业集群
依据工业发展的现状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特色优势,高起点、有选择地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壮大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十二五"期间,重点围绕新能源、装备制造、高载能、矿产品加工、石化、农产品加工产业承接一批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能力强、有竞争力的龙头型、产业链型、基地型大项目,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把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打造成500亿级产业集群,打造2-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把建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示范基地、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三)加强园区建设,提升承接能力
积极适应承接产业转移要求,修订完善总体规划及产业规划,合理确定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形成布局优化、产业集聚、用地集约、主导产业特色鲜明的园区体系。以市级工业园区和县市区工业集中区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认真贯彻《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发展的指导意见》,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建立"高效灵活、事权集中"的园区管理机制,做好对园区发展的协调支持和指导服务工作。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推进集中供水、供电、供暖、供气等基础设施,集中处理废水、废渣,引入关联配套企业,逐步形成园区内资源集中供给、废物集中处理、能源梯级利用的循环发展体系。加快建设为主导产业服务的质量检测、融资担保、技术创新、投资咨询、企业孵化、人才培养、营销策划、物流仓储、网络信息、综合配套等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园区的产业层次和管理水平。加快推进现有工业园区扩区升级,积极创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1-2个省级示范基地,使之成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带动我市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四)创新承接机制,建设"飞地园区"
围绕优势资源开发、工业园区建设、重大技术改造等创新承接方式,加大承接力度,促进产业融合。采取与国内外城市结对子、委托管理、战略合作等多种承接渠道,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搭建产业转移促进平台。建立国家部委支持、发达省市帮扶、招商引资结合的新机制,加快探索建立"飞地园区"和园区"飞地板块",用资源、土地、市场换技术、换产业、换税收,积极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吸引东部地区大企业投资领办园区,组建和引进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园区开发投资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依托现有龙头企业,围绕主导产业聚集上下游配套产业,重点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环节和研究开发基地、央企产业化基地、国家级院所成果转化、国际国内知名企业投资项目等,逐步推进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资源向我市集聚,吸引国内外企业规模转移,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联动发展、互利共赢的局面。
(五)提高承接质量,促进转型升级
坚持承接产业转移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积极承接高新技术企业和新能源、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医药及生物产业、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着力承接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大力承接轻工、食品、纺织、服装、电子、机械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策划论证一批起点高、带动力强,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承接产业项目,建立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库,为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奠定基础。引进承接项目要严把项目准入关、环境评估关、投资强度关,确保项目质量。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工信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环保局、国土资源局、商务局、能源局等有关部门及相关县市区政府负责人为成员的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研究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衔接配合,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二)落实优惠政策。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国发〔〕28号)、《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工业跨越发展的指导意见》(政发〔〕17号)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工业转型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和《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充分利用产业扶持、财税支持、金融服务、土地供应、资源配置、环境评价、科技支持等方面的政策,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
(三)强化财税支持。市级工业发展资金重点支持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市管特色工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承接产业转移载体建设。优先为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和承接产业转移载体申请国家和省上的扶持资金,用于扶持项目和工业园区增容扩区、晋等升级、产业规划编制、循环化改造等,提高工业园区承载能力。
(四)强化目标管理。建立承接产业转移考核督查制度,将承接产业转移各项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和市管工业园区,一季度通报1次,每半年督查1次,年终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建立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协调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和难点问题。建立承接产业转移项目统计体系,每月对承接产业转移项目落实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动态,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五)优化发展环境。强化对承接产业转移重大合作项目的跟踪服务,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年"、"政策落实年"和"作风转变年"活动,全面推行政务公开,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期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减少政府审批事项,完善审批方式,尤其在项目核准、备案、规划、土地、环保、能评等环节,要简化程序,提高效率,限期办结,加快推进产业转移项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