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政府激发干部队伍活力方案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与环境。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是《条例》规定的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方式,经过多年的实践,各地在竞争选拔干部上创造了许多好的做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践证明,竞争出活力、竞争出人才,竞争拓宽了干部选拔任用的视野,竞争性选拔干部是激励干部生机与活力的有效方式。今后,在进一步推广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这一方式的过程中,更要注意把公平性放在一个重要位置来把握,具体体现在:一是指导思想要端正。各级组织部门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自觉地树立起公正的理念,并始终如一地贯彻到竞争性选拔的各个环节,以公心来保证公正。二是条件要公平。要根据选拔职位,科学合理地确定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年龄、学历、专业等条件,不能因人划线,为符合条件的人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比赛搭建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三是方式方法要公正。就是在开展竞争性选拔干部之前,对竞争职位、程序、标准及条件等的确定,以及竞争环节的组织协调、具体实施,都要出于公心来处理,竞争方案要认真制定、反复论证,一经确定公布不再变动;四是要公开透明。公开是公正的前提和条件,是保证竞争选拔任用干部公正性的内在要求。要正确处理好公开与保密的关系,使竞争的各种信息能公开的就公开,使参与竞争者能够获得同样的信息,拥有相同的知情权。
二、实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在目前的干部选拔管理体制下,职务的升迁是各级干部晋升的唯一途径。但领导职务是一个稀缺资源,而且职务层级越高,资源越少,需要的官员也越少,也就是说,大多数干部职务在晋升到一定层级,就无法再晋升了。干部晋升领导职务需求的无限性与党政领导机关职务供给有限性的矛盾,就会阻碍干部晋升空间,形成所谓的“天花板”效应。据人民网的一项调查显示,70%的受访者认为45-55岁的公务员出现“天花板”效应的最多。也就是说,许多干部在45-55岁的黄金年龄就出现惰性心理,缺乏工作活力和动力。要改变这种干部挤独木桥现象,就必须在干部职务晋升之外,提供其他激励方法。一是要出台干部职务与职级相结合制度的具体措施和细则。增设级别层级,提高级别工资待遇,使干部在职务不能晋升的情况下,只要具备一定的德才、工作实绩和资历,仍可以得到相应的工资待遇。二是要制定科学的干部级别晋升标准。使级别的晋升和个人年功积累、工作业绩相挂钩,对任职时间较长、实绩突出,但因领导职数、结构要求以及工作需要等因素不能提拔任用的干部,可在核定职数允许的范围内,提高级别待遇。这就给低职务干部提供了充分的级别晋升空间,从而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与活力。三是建立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根据职位的特点、性质、管理需要以及人才成长规律的不同,可探索建立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分类管理体制,不同类型公务员设置不同类型的级别标准,并根据不同类别职位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
三、防止任职年龄层层递减。当前,干部队伍缺乏活力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由于任职年龄上的硬性规定,致使一些干部特别是年龄相对较大的干部,感到干好无望。尤其在县一层级,“三十当官,四十靠边,五十赋闲”成为了这部分人的普遍心态。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一些地方在换届中规定,干部年满40岁不再提拔县处级领导职务,年满35岁不再提拔乡科级领导职务;还有的要求,新进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年龄必须在30岁以下,选拔县级后备干部,年龄限定在33岁以下。这些规定,使一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因年龄原因得不到合理使用,挫伤了大批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防止和纠正干部任职年龄上的层层递减,一是要正确理解、全面把握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政策。对各级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中央有明确要求,各地要严格执行,不能随意“加码”,不能层层递减,保持政策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二是要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选拔任用干部。不唯年龄、不拘一格,大力选拔优秀人才,让各年龄段的干部政治上有奔头,工作上有劲头。在一个领导班子中,既要配好“千里马”,又要用好“老黄牛”,还要带好“小毛驴”,做到老中青相结合,实现梯次配备,形成合理的年龄结构。三是要不断改进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努力实现干部选拔配备工作的科学化。要克服单纯从年龄上考虑问题的倾向,综合考虑领导班子建设的各方面因素和要求,切实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
四、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推进干部交流工作,是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的根本要求,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客观需要,也是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的有效途径和手段。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忽视干部轮岗、交流工作,有的干部从参加工作一直到退休,都在同一个单位甚至同一个岗位工作,没有激情,缺少创新,制约了事业的发展。要对领导干部进行有计划地交流,使人岗相适,让人尽其才,这样才能增强干部的紧迫感、责任感,才能激发干部队伍的活力,才能促进干部保持创业激情和干事热情,形成所谓的“鲶鱼效应”。一是竞岗交流。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进一步加大竞争上岗力度。各级机关内设机构中层领导职位一般应实行竞争上岗,有条件的地方和部门,竞争上岗的范围可以扩大到部门领导职位和科级以上非领导职位。二是轮岗交流。部分业务性较强的单位,要在单位内部积极开展轮岗交流。三是内外交流。同级机关之间、党政群团之间、行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之间、行政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之间有计划地进行交流。四是上下交流。从省、市选择部分优秀干部到县区、乡镇挂职锻炼,同时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择优秀干部到省市机关学习,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实现上级部门与下级部门之间的交流互动。五是异地交流。综合考虑资源禀赋、人文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方面因素,结合干部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特长,打破地域限制,互派干部交流学习。
五、建立关心关爱机制。组织上的关心关爱,对于激发干部队伍活力至关重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文关怀作为根本出发点,对干部思想上关心、政治上关注、生活上关爱,使他们有归属感和荣誉感,把感恩之心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要建立谈心谈话制度。围绕“班子不协调、干部职务变动、发现苗头性问题、有重要信访反映、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和取得突出成绩”的“六必谈”这个重点,经常与干部进行谈心谈话,指出优长与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和工作目标。要高度关注干部的心理健康。认真倾听本人的意愿表达,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拓宽他们化解和释放不良情绪的渠道。要建立走访慰问制度。对家庭生活困难、父母体弱多病以及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的干部,要不定期进行走访慰问,帮助解除后顾之忧,使干部能够安心工作。要健全教育培训制度。通过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使他们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