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优秀青年入党添活力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找准症结,将发展优秀青年入党作为增强农村党员队伍活力的根本。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新党员加入党内,这是党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象征,但是党员的数量与质量并不完全是对等的。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党员入口关在一些地方没有把好,再加上党员教育管理没有及时跟上,农村党员队伍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党员年龄老化现象比较严重,老党员较多,而年轻党员则寥寥无几;不少党员文化水平偏低,思想观念跟不上时展;相当一部分党员掌握新知识不够,缺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还有个别村发展党员搞家族化、亲朋化,多年不能发展党员,直接导致党员干部队伍后继乏人。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了一些农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下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不大力吸纳优秀青年入党,不及时更新思想观念、采取有效措施,就会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来诸多矛盾和困难,也势必影响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针对这一症结,顺平县委将大力发展农村优秀青年入党,作为提升农村党员队伍活力的根本切入点,出台了相关文件,不断加大领导力度,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工作举措,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
二、源头抓起,在农村青年中多渠道选优育优。发展农村党员首先要从入党申请人队伍这一源头抓起,要把农村的各路人才、各路精英都抓在手上。首先是毕业回乡的学生,包括高中生、职校生、大学生等,他们有文化、有热情,思想单纯、可塑性强,要及早、趁热把他们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给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交任务、压担子,这些青年是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后备力量,也是农村的未来。其次是非党员村干部,这些人通过选举进入了村班子,当上了村干部,在群众中具有一定的威信,达到党员标准的可以发展入党。第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协会组织负责人,企业主、经纪人、致富能手等,他们头脑灵活,“双带”能力强,对农村发展影响较大,这些人中愿意入党、符合条件的也要发展,但品德差、入党动机不良的不要拉进来。第四是农村红白理事长、妇女协会会长等,他们在某一方面有特长、群众威信较高、协调能力较强,其中的优秀人才要引导入党。为全面掌握农村人才情况,乡村党组织建立了农村人才库,通过自荐、党员群众公推、党支部筛选等方式,将上述农村各类人才优先吸收入库。
纳才是基础,育才是关键。县委狠抓农村人才的培养教育,利用县、乡党校和农村“两室”定期举办培训班,进行政治理论、市场经济、科学技术等知识和实用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致富本领。同时,放手用才,想方设法为农村人才提供“用武之地”,一方面,为农村经济型人才提供政策支持,使其更好地发挥“双带”作用;另一方面,引导库人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对申请入党的农村人才按相关程序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源源不断地为党员干部队伍输送人才。今年以来,全县共有1500多名农村人才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从中确定入党积极分子900多人。
三、制度创新,确保农村青年新党员质量。坚持用制度创新来保证发展党员质量,不断改善党员队伍年龄、文化结构,破解党员发展难题。一是抓民主。发展党员要从民主抓起,相信党员、相信群众,依靠党员、依靠群众,靠厚道吸引人们入党,壮大我们的队伍。大力推行发展党员“四票制”,即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人选、发展对象人选,接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四个环节上实行票决,并配套实行公示制。对申请入党的农村人才,由党员、群众以投票的方式差额确定出入党积极分子人选,再召开支委会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将票决的切入点放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人选这一最初环节上,并在党员发展的关键环节全部实行票决,真正实现了发展谁入党广大党员群众说了算,保证了发展党员质量。二是抓责任。明确乡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的领导责任和组织委员、组织员、入党介绍人的直接责任,并加以细化分解。对没有如实向党组织汇报发展对象真实情况的、不按发展党员制度要求和程序规定进行的、不按时召开党委会研究审批的,分别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三是抓目标。实行了发展党员目标责任制,县委明确要求以乡镇为单位,35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必须达到发展党员总数的70%以上。同时,实行预审备案制,在召开发展党员支部大会前,乡镇党委必须到组织部门进行预审,组织部门从年龄、文化结构及党员质量等方面进行过程控制。今年以来,全县新发展农村党员253名,全部是群众威信高、综合素质高的农村拔尖优秀人才,党员质量得到了绝对保证;35岁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分别占79.4%和71.9%,党员队伍年龄、文化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全县农村党员队伍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