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小城镇学校构建生态型学校文化课题方案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课题研究背景
1、政治背景
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序,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如何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环境,不仅是学校管理的重要课题,还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的根本需要。
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一文中指出“要切实保证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育人环境”。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油画育人环境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浓郁的文化氛围、优美的育人环境,体现一个学校的文化积淀和底蕴,它不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而且对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同志关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重要论述,为学校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它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基本规律,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推动人类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精神动力。学校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与发展的纽带,学校文化沉淀了人类几千年的智慧,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养成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所学校其实是一种氛围,一种文化,一个学生进入学校学到了什么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受到文化的熏陶,被浸泡成一种人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文化建设正经历着未曾有过的观念冲突、重新定位的压力,同时也有着未曾有过的自我更新,实现变革的机遇。
发展先进文化是为了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情操塑造人,从而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的。学校文化依托并通过学校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它的职能就是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气氛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意无意地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工程,包括校风、学风、师生的精神面貌以及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学校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虽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却是稳定渐进的,优化的学校文化必然会结出人才成熟之果。)
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精神内核就是共产主义的理想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所以以先进文化为知道,建设学校文化的过程中,必须把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念占领的一切阵地,牢固树立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崇高价值观,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科学发展观,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确人生观。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探索一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培养合格人才的新思路。学校文化建设要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将思想政治、德育、素质教育工作,与促进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学校的发展,与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工作,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突出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坚持不懈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法则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等等。以高尚的精神培育高雅、先进、文明的学校文化,以崇尚自由、民主的现代意识,赋予学校文化建设时代性、民族性和科学性的崭新内涵,使学校充满朝气、灵气和奋发向上的氛围,成为广大师生新思想的畅想园。
2、理论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是指导国家21世纪前10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这个文件的颁布,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带来两个冲击波。
第一冲击波,从课程行政的角度看,过去我们多少次的课程改革,总的来说,缺乏明确的课程理念,缺乏课程总体架构的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文件的颁布实际上意味着我国课程政策的转型:实行“三级课程”,保障每个学生的“学习权”,求得每个学生的波发展;也意味着教育思想的转型;从“精英主义”教育转向“大众主义”教育。
第二冲击波,从一线教师的角度看,过去我们多少次的课程改革,总的来说,仅仅停留于学科教学层面,甚至是教学法层面,以为课程就等同于教材,教材就等同于教科书,这是片面的。学科改革(课堂教学)层面的改革也需要课程理念的关照。换句话说,作为学科教学的教师不仅需要关注本学科的改革课题,也需要关注各门学科共同的改革课题。
那么,从课堂教学的层面看,中小学面临着哪些跨学科的共同的改革课题呢?我想,起码可以列举下面的几个课题。
第一个课题,强化人格教育。没有健全的人格(人性),就没健全的社会、健全的经济。这是关系到学生人格发展的第一位的课题。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这个课题我们没有好好地解决,社会舆论对思品课有很多意见。这门课程很重要,当然不能取消,问题在于怎么去实施。主席“以德治国”的指示,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改革指明了道路。作为基础教育,它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立足于基本道德的教育。因为,基本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蒙教育,而思想政治学科同社会学科的结合(比如构成“思品与社会”科目),有利于思想政治课程摆脱成人化、形式化的弊端。无论基本道德教育还是“思品与社会”的科目,是无法从海外引进的,需要我们花更多的精力去开发。
第二个课题,关注人文素养(人文精神)。这不仅同语文学科、人文社会学科有关,也同自然学科有关。强调人文学科,强调语文学科,特别是母语教育,是任何社会称得上一流教育的基本要素。日本一位文化教育学家说:“放弃母语等于亡国”;法国一位院士说:“技术的专精未必是合格的,需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才能产生人类崭新的创造。”注重人文素养是欧洲国家基础教育特别是“文法中学”的传统。即便是自然科学的教育,也需要关注人文精神。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倡导的“科学素养”(科学扫盲)成为当今理科课程改革的主导观念,就是一个例证。作为“科学素养”之内涵的六个范畴——“概念性知识、科学理智、科学伦理、科学与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技术”,鲜明地突出了人文精神。换句话说“科学”学科的任务,不是单纯地作为事实性知识的“科学知识”的传授,还要传输“方法论知识”、“规范性(价值性)知识”,使学生学会探究,学会跨学科的知识统整,学会为人处世之道。
第三个课题,突出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代课程教学的基本要素,信息技术从配角的地位转变为主角的地位。换句话说,日新月异发展着的信息技术已经蕴涵了需要我们去领悟的新的教育理念,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改革就是揭示内蕴于信息技术中的新观念个使其彰显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发展教育网络、建设信息库,这当然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软件的建设。但是,仅仅有信息库,有网络建设,能够解决问题吗?不能解决问题。根本的问题在于怎么“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德行。”这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否则,任凭“垃圾信息”“信息污染”去冲击、腐蚀青少年学生,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第四个课题,倡导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三要素: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要求跨学科的合作。“研究性学习”不是作为一门学科来设置的,也不是一般的课外活动,既没有课程标准,也没有统一的教科书。“研究性学习”不是“基于学科的课程开发”,而是“基于课题(主题、专题)的课程开发”——借助问题解决学习,形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判断之能力的课程开发。可以说,“研究性学习”即是贯穿了整个课程开发(包括学科课程)的基本原理,又是有别于学科课程的独特的综合领域。它具有不同与传统学科教学的独特性质,诸如它的“自主性”“合作性”“体验性”,而这恰恰是传统的学科教学所缺乏的。显然,“研究性学习”是促进学生的知识统整、加速课程特色化、学校特色化的“起爆剂”。
第五个课题,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准。课程改革不是单靠教学方法的替换所能奏效的,也不是单纯的教材编写的作业。它意味着教师的课程管理(计划、实施、评价)的根本变革,而决定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就是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课程观、价值观的根本变革。教师不是单纯的书本知识的传递,而是教材文化的创造者、课程文化的创造者。对于学科教师来说,首当其中的恐怕是从变革学科观做起。什么是“学科”?“学科”有三要素,亦即学科的基本概念体系,这个概念体系所体现的思考方式,这个思考方式背后的伦理道德观念,这是三位一体的。所以,赫尔巴特说:“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教育性的教学。”教学的教育性是内在地蕴涵了的,无需从外部“”渗透。所以,多年来所谓的”在某某学科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提法是无稽之谈。挖掘学科本身的内在的伦理道德价值,是学科教师的本分的工作。
第六个课题,营造合作文化。课程改革呼唤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区乃至跨国界的课程开发的对话与协作,形成课程实验的网络和合作研究的共同体。我们需要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扎实的本土实践,这样,才有可能支撑“一流课程”“一流教育”的创造。因此,我们需要大协作,中学之间的协作,中小学之间的协作,中小学与大学、科研所的协作,乃至同国际同行的协作。没有这种大协作,即便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也难以获得成功。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需要从改革课程教学作为切入口。因为,从本质上说,课程改革是“学校文化”的一种再创造。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文化也要随之进行重建。
西方一位哲人说:“变革未必带来进步,但是,进步终究需要变革。”我们的思维方式变革,我们的课程教学制度必须变革。变革,可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终究是推动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唯一出路。
3、现实背景
作为学校发展重要标志的学校文化,由于它具有凝聚、导向、激励等功能,早早成为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能否准确、完整地把握它的内涵并全面推进其建设,就成为掌握学校前途和命运的关键。实践证明,没有系统化、先进的学校文化支撑的学校,在现代教育中是注定要落后的、没有前途的学校。特别是对常胜小学来说,它更有着极强的现实性。一方面是学校创办65年以来,经过几代常胜人艰苦的努力,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其中“奥数”、“体育”成为亮丽独特的风景。“奥数培训”成果曾远扬五湖四海,在华罗庚数学邀请赛中7人次荣获七届金、银牌,就读于我校的第一届一等奖获得者陈晓军,华杯赛、小数报竞赛双料冠军王辉,98年全省高考理科状元罗斌,被提前录取的曹志敏等四位同学均成为清华大学的学子,在江苏省小学生数学报竞赛中,也有十余人次分获
一、
二、三等奖。体育工作坚持“以体载德、以体促智、以体健身、以体立美”的育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30年的排球特色项目,成绩斐然,在省、市级各类比赛中屡夺佳绩,并向省队输送了石琪萍、朱爱君等优秀运动员。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集体”、“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江苏省排球运动十佳”小学等近百项荣誉称号。
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成就,时刻勉励着莘莘学子勤奋好学,鞭策着辛勤园丁奋发有为,激励着全体师生再塑辉煌。
另一方面,学校又是一所新型的学校。2001年7月28日,常胜小学管理体制升格成为中心小学。这场体制的变革,为常胜小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形势、新的挑战,为每一个“常胜人”提供了施展才华、贡献聪明才智的广阔舞台。从那天起,学校按照“新体制、新常胜、新形象”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规矩、规范、规格”的总体要求,确立了“让优质教育资源进入平常百姓家”的办学理念。为了让新常胜与新课程同行,遵照“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就是不一样”的发展要求,提出了“一年成为优秀、三年跨入实验、五年争创模范”的近期工作目标。试图通过一系列的争创活动,让全体师生把过去取得的众多荣誉当作新的起点,树立新的竞争意识、责任意识、荣誉意识,积极投身与“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努力把常胜小学办成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验基地;努力把常胜小学办成校风纯、党风正、干风严、教风实、学风勤、班风好,具有较高教育质量和社会声誉的文明学校。体制升格后的三年里,我校始终坚持“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思路,唱响了“绿色教育”的主题歌。我校把“绿色教育”作为学校文化建设、深化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实施的策略之一,是因为“绿色教育”既是现代教育的目标,又是现代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而其思想与观念的核心,就是素质教育,它将与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生命教育携手并进。
二、课题界定
1、学校文化:(广义)学校大多数成员做事方式和处世态度的“内隐规则”和“内隐概念”。学校文化的表象是学校中大多数人在组织中表现出来的做事方式和处世态度,其核心是这些做事方式和处世态度的“内隐规矩”和“内隐概念”。
内隐规矩:是学校中大多数成员在主导的或是说强势的做事方式的左右中形成的不级而同的某种做事方式。
内隐概念:是大多数组织成员在做事方式中体现的对于某种问题的价值判断。
(是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在校内形成的有关教育教学及其它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是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是师生在校园内共同参与和选择的文化活动,以及通过这些活动表现和形成的文化精神。是在学校内全体师生员工共建、共享的精神氛围。
2、组织文化:是指一个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把组织内部全体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它能增强组织内聚力和持久力,保证组织行为的合理性,推动组织成长的意识形态之和。同时,组织文化也体现了组织的个性特色。
学校文化的核心就是组织文化。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学校发展的总目标
进一步唱响“绿色教育”的主题歌,继续和弘扬“终身从教的敬业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共同进步的协作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的服务精神、勤于反思的批判精神”为内涵的常胜精神,发挥学校优良的文化传统,坚持学校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课程改革”这一核心工作开展,切实服务于师生的持续发展,促进人和自然、人与人以及自身和谐统一发展。并依照社会主义市场规律,走“名校复制”的发展道路,依托学校优势资源,积极吸引社会力量,输出品牌和管理,争取办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实验学校——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积极放大优质教育资源,以满足平常百姓对优质教育的渴求。
2、师生自主参与生态学校文化建设的目标体系
以教师学生发展为本,应使学生真正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教师真正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导,在学校环境、人文环境等建设活动中全员、全程、全方位自主参与,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进程,努力把学校办成一所温馨和谐的绿色特色学校,彰显的办学特色: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由发展、自觉行动、自强不息。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学校文化是一棵生命树。学校中具体的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的状态是生命之树的叶子;学校中大多数人对待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的态度和方式是生命之树的主干;学校所在地区的本土文化以及行政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土壤。所以研究学校文化必须从物质、制度、精神和行为这四个方面入手。
(1)物质文化:是指人们选择、制作、安置物质的方式(内隐规范)以及这些方式背后组织成员的假定(内隐概念)。我们常常认为学校里的建筑、象征性雕塑、标志等,并不就是物质文化。一所学校的物质条件可能是优越的,但却可能与人隔膜的甚至是对立的。所以说物质文化不是物质。
(2)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在根本上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制度的价值判断和对待制度的方式。是人们指定、对待制度的内隐规范及背后的内隐概念。文本中的制度可能相同,但对待制度的态度和方式却截然不同。觉得制度没什么用,校长说了算,“计划赶不上变化”,制度是定给“傻子”的,制度是经过大家讨论的,因而一旦指定就会被大家自觉遵守……对待制度的不同态度和方式使学校制度的执行状态大相径庭。所以,制度文化并不等于制度。
(3)精神文化:精神文化主要是指人们对待各种道德判断的真正的内隐的概念,以及做事中所体现出来的真实道德水平。学校墙上的名言警句可能只是校长的一相情愿甚至是一种强加,也可能是经过全校师生反复讨论。精神文化的核心不是名言警句,而是名言警句的生成过程,是其在学校中的合理合法性,是人们对待名言警句的态度。在此需要注意的是,一个组织的真实的道德与精神状态是不能简单地到组织的某句口号、某篇文章中去寻找的,有的组织的道德与精神状态在口号或口头上是非常高调的,但有可能其组织成员连最基本的道德底线都很难保证,而相反,一个在口头表达上低调的组织,其成员却可能随时体现着高雅。
(4)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指人们行为背后所表现出来的内隐规范和内隐概念。比如,组织成员加班加点行为的背后,或许是因为需要绝对服从领导,或许是因为要自己必须把工作做完,或许还因为想获得加班费。在这四种文化的建设中,最重要的是组织成员对待物质、制度、精神、行为的内隐概念和内隐规范的不断改善。例如:物质文化不只是后勤人员、领导的事物,学科教师也可以从学科的角度提出建议,甚至可以征求并采纳学生的意见。制度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是形成健康、科学、民主的对待制度的态度和方式,精神建设的核心,是组织成员对精神和道德的要求,而行为文化建设的根本,是组织成员不断变革对待各种行为的态度和方式。
五、课题研究的价值
学校文化作为附属学校的一种社会文化,由于学校的历史背景、学校结构、培养目标应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通过对学校物质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和学校精神文化的相关研究,构建绿色教育,让全体师生共同享受绿色教育,常胜小学也能在绿色教育的旗帜下扬帆远行。
(一)营造具有生态性的学校物质文化,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人文教育的绿色体验。
依据生态系统思想,从舒适、保健、和谐、安全等要求进行整体规划建设,使学校环境体现自然性、科学性和愉悦性的结合,更好地陶冶人的情操,培育人的兴趣,激发人奋发向上的志向。
1、运用生态教育理念,保持校园文明整洁。
2、运用生态教育理念,营造班级文化。
3、运用生态教育理念,开设校本课程。
4、运用生态教育理念,设计宣传标语。
(二)营造具有人文色彩的学校制度文化,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体现科学教育的绿色关怀。
学校的各项制度数百条,左一个“严禁”,右一个“不准”,都带有明显的强制性,这与我们提出的“绿”意是相连的。为此,我们将这些“条文”淡化强制,突出引导和鼓励,以富有人情味的形象展现在眼前,赋制度以人文色彩,变制度为心灵感召。
1、运用生态价值观念处理“施管”与“被管”的关系。
2、运用生态价值观念处理“做事”与“成人”的关系。
3、运用生态价值观念处理好“规范”与“人本”的关系。
(三)营造宽松和谐的学校精神文化,促进人自身的和谐,体现生命教育的绿色向往。
“学校文化”是学校生命所在。而学校的特色正是学校文化具有无限生命力,对学校的成员具有巨大号召力、感召力的根源所在。优秀的学校精神文化,能为师生展开一个自由而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此,我校将遵循“文化是行为的精神支柱”和“环境是育人力量”的科学理论,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充分挖掘学校的特色,促进“学校精神”的形成,达到以先进的文化、高尚的精神引领学校文化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文化的导向凝聚功能、整合创新功能,全面提升人才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从而使常胜小学在强劲而深厚的文化动力中获得跨越式发展。
1、民主管理学校,创设和谐氛围。
2、加强德育工作,密切师生关系。
2、推行自我管理,培养自控能力。
4、开展达标活动,提升师生素养。
5、加强基地建设,丰富绿色体验。
六、课题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目前,关于学校文化的理论研究正在兴起,学校文化建设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学校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具有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它的建设和发展既要有正确的知道思想和明确目标,又要有系统的理论观点和有序的探索,现代学校文化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则
学校是社会的育人之地,必须要体现社会要求的必须共同遵循的教育管理规律,因此,各级各类学校的文化都具共性。由于学校类型不同,发展历史和所处地域环境不同,学校文化的内部规划和建设内容又有各自的特性。这种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具体体现在既要把握时代性,又要突出各校特色。
(2)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原则
学校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校的物质文化、组织文化、精神文化都有一个继承和创新的问题,都在互动互变。
(3)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统一的原则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学生是学校文化的主体,教职员工是学校文化的主导者,领导是学校文化的倡导者。要把师生员工看作是学校生活的主人,是学校文化的建设者。只有把主体性与主导性结合起来,才能调动他们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在参与建设中受到良好熏陶和教育。
(4)封闭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的原则
学校文化的独特性就在于它的建设必须立足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对外界的一切不健康的文化有意识排斥,对社会文化的精华有意识吸取。有的学校采取“封闭管理、开放办学”,实质上是一种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理论的应用。
研究的方法将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行动研究法。
(1)文献资料研究法:查阅与本研究有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并进行充分检索、分析和利用。
(2)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和访问调查表,了解研究前的现状和过程中的动态分析。
(3)经验总结法:依据一定的价值取向,进行理性的归纳总结。
(4)行动研究法:即在构建自强环境下有效创新教育一体化策略的整体改革之前,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严密规范的整体改革方案,对学校整体改革背景、目标、内容、条件和过程等进行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子方案,使改革具备科学性、计划性、自觉性和方向性。同时,在改革中坚持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与教改研究结合起来,将教师的教学任务与研究任务融为一体,让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整合到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活动中去,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走出一条更利于常胜小学发展的新路子。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
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计划用5年时间来完成。具体安排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20*、9-2005、1设计研究方案,组织课题组成员,讨论落实各层面具体工作,对课题组人员实施分层次的培训。
2、实施阶段:2005、2-2009、7按照研究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在各个领域中开展实施。各子课题组必须在期初制定计划。期中进行阶段成果汇报,期末写出阶段总结,提出下一步实施方案意见,收集资料,整理分析。总课题组召开经验交流会,研讨会,理论讲座,评选优秀成果,外出考察等活动,协调各子课题的关系,安排下一步的研究重点,收集资料,整理分析阶段性研究报告。
3、总结阶段:2009、8-2009、12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写出总结报告;做好课题结题的评估、验收工作。评选优秀成果。表彰先进子课题组和个人。
八、预期成果及体现形式
1、报告集:包括主报告、总方案、子课题报告、子课题方案、科研成果一览表、课题研究大事记等。
2、论文集:包括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和成果评比中发表、获奖论文以及教师个人专辑。
3、主持人个人专著
4、专题片:“新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