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经济区民房改建方案范文

经济区民房改建方案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经济区民房改建方案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经济区民房改建方案

为推进鹰手矿区经济转型产业聚集区建设,加快产业转型步伐,同时,推动农村新民居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区委、区政府决定,建设经济转型产业聚集区及马圈新民居。根据《鹰手矿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规划》,参照市征地、拆迁等方面的有关政策,借鉴其它地区“村改居”、新民居建设的成功做法,并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实施“村改居”统一规划、集中配套建设新民居,让村(居)民迁得出、住得好、得实惠,切实改善人居环境;综合利用各类土地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设鹰手矿区经济转型产业聚集区,促进产业集约、集聚发展,提升产业层级,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全面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目标任务

综合利用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新民居建设和“村改居”等相关政策,在北马圈子镇开展新民居建设示范和“村改居”试点工作,完成经济转型产业聚集区的5平方公里起步区建设。

工作步骤

(一)收储土地和园区征地(2012年6月至2012年8月)。2012年5月21日,由区政府产业聚集区及马圈新民居建设搬迁范围的预征地公告,同时对搬迁和收储地块采取拍照、录像、公证等方式固定现状。区成立土地收储分中心,收储土地总面积2650亩,其中国有土地1208亩,农村集体土地1442亩。土地收储价格按区片地价执行,地上附着物补偿另行计算,每亩地不低于1万元。

(二)南马圈子村搬迁工作(2012年6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对搬迁范围内的南马圈子村村民进行搬迁,对南马圈子村实施“村改居”,挂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两块牌子。根据个人意愿,搬迁村民可办理本区城镇常住户口(“农转非”)手续。转为城镇户口后按照国家和省、市的有关政策,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改策;男55周岁以上、女50周岁以上的居民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其他符合条件的人员也可申请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对男18-35周岁、女18-30周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遵纪守法青年进行培训后,分期分批推荐到建龙钢铁公司等企业工作。南马圈子村搬迁村民原有的合法建筑和附属物的拆迁参照《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办法》执行,实施办法另行制定。涉及到的金扇子村的村民拆迁,按同一拆迁办法执行。

(三)新民居及配套设施建设(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东起北马圈子镇政府,西至金扇子村与南马圈子村交界,112线以南,采BT方式建设新民居及配套的基础设施。2012年6月底前,完成新民居建设整体规划,主要包括楼房的建设位置、结构和户型,以便于村(居)民选取房号。由财政局牵头,建设局、地税局等部门配合,核算建筑成本、税费和其它费用后对外公开招标,建筑商所得利润不得超过5%;楼房竣工验收后分三年回购。配套的供热、供电、供水设施和绿化分别由相关部门承担。一期工程在2012年6月开工,2013年10月底前入住,主要用于安置南马圈子树及金扇子村搬迁户。配套设施建设从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主要是在金扇子村和南马圈子村交界处征地20亩,建设双轨制标准化小学下座,将北马圈子镇范围内的教育资源全部整合到新建学校。另外,建设社区居民服务中心一所及配套商业网点。

(四)鹰手矿区经济转型产业聚集区建设(2012年9月下2013年12月)。成立经济转型产业聚集区管理委员会(名单见附件2),负责做好产业聚集区的规划、征地、“三通一平”、招商引资、项目手续办理等项工作,具备项目进驻的基本条件。管委会要充分利用国家支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市级产业聚集区建设的有关政策和《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强与驻区大企业的联系,强化以商招商,重点引进机械加工制造、现代物流等方面的项目,调整产业结构。今年年内要新引进投资亿元以上生产性项目1个以上,千万元以上项目5个以上。

保障措施

(一)建立组织。成立经济转型产业聚集区及马圈新民居建设指挥部,负责组织领导拆迁和新民居规划、建设等项工作。指挥部下设6个工作组,分别为综合组、金扇子片拆迁工作组、南马圈子片拆迁工作组、融资工作组、信访稳定工作组和宣传工作组,由区委常委任组长、副处级领导和区政府相关部门及北马圈子镇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名单见附件1)。

(二)搞好融资。融资工作组要拓展融资渠道,加强跑办,搞好融资工作,2012年12月底前再融资1亿元,确保各项工作的资金需求。

(三)加强宣传。宣传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抽调骨干力量专门宣传经济转型产业聚集区及马圈新民居建设。要采取宣传车进村、工作组入户、区电视台开辟专栏等形式,宣传国家、省、市、区的各种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促进工作开展。

(四)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依法行政,公开透明,维护和保障被拆迁人合法权益,统筹考虑村(居)民安置、社会保障、就业等问题,提高群众支持度。搞好稳定风险评估,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