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电子政务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1电子政务跨系统协同中的资源共享模型
1.1数据联合模式
利用数据联合视图和交换接口,将分布式的异构数据转化为逻辑上集中的数据,以实现数据的同步与实时集成。该模型的主要组成包括统一查询接口、数据联合视图、资源目录、访问接口、数据标准化模块等。起关键作用的是数据联合视图,它提供了有效联接和处理异构数据的解决方案,对外屏蔽了数据源的多样性。在业务活动和电子政务门户信息服务中,需求方以不同形式和格式提出查询请求;统一查询接口负责接收定向到集成视图的查询,并使用优化算法进行查询转换,将其拆分为一系列子操作;数据联合视图根据资源目录体系,对已分解的子查询进行资源匹配;由数据交换接口从各数据源收集结果,进行数据标准化和组装,最后将集成结果返回到原始查询界面。上述处理序列以同步的方式实时完成,因此数据联合模式适用于业务需求灵活多变、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电子政务业务协同。
1.2数据整合模式
利用相应的数据预处理技术将异构数据整合为物理上集中的数据资源。该模型与数据联合模型的主要区别是它形成了一个现实存在的数据仓储。该模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ETL(Extrac-tion,Transformation,Load)处理模块,它在各系统间数据交换和共享的基础上,面向预设的业务逻辑完成数据抽取、转换和装载,从而屏蔽资源的异构性,最大程度地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这种“预处理”方式,使其更适用于业务处理较为固定、业务流程较为复杂的电子政务业务协同。
2电子政务跨系统协同中的技术融合模型
电子政务建设需要将已有技术手段纳入整体考虑,以有效地支持不断变化的业务形态。在初期建设中,不同部门、地区的技术基础和建设模式存在差异,导致各系统间技术兼容性较差。因此,系统间的技术融合是电子政务协同的难点,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现有研究通常依托于特定的技术架构,较为主流的有SOA架构、网格架构、云计算架构等。例如,王红霞等人提出了基于中间件的电子政务系统集成模型;琚春华等人提出了基于多Agent的电子政务技术协同模型;熊曙初等人提出了基于Webservice与工作流的技术集成框架;林颖贤等人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系统协同模型。复杂系统的技术融合中,通常需要将系统间的协同关联划分为多个层次。因此,尽管上述多种模型受所依托的架构影响而形式各异,但它们都可以从层次结构的视角归一为相近的逻辑模型,即跨系统技术融合包括传输层、数据层、功能层、过程层和表示层共5个层次。从这一共性的层次模型出发,建立统一的技术融合标准规范是重点。实践中,需要采用具有良好可扩展性的通用技术标准,以便将互不兼容的电子政务系统进行技术对接,进而将具体技术融合到各业务环节中,推动资源共享和服务协作。基于这一思路,笔者对电子政务跨系统技术融合的层次与规范进行了系统梳理,结果如表1所示。传输层位于最底层,主要解决多个系统间通过网络互用信息资源和服务功能的问题;传输层的技术融合规范主要保障异构系统间的无障碍通讯互联。数据层除了要解决数据转化、交换和整合等基本功能,还需解决系统间的有效访问问题,其实现可以考虑从语法、语义角度进行。功能层依托于业务逻辑,针对电子政务实体的业务关系、资源共享关系进行层次化的功能构建,以解决面向用户的服务问题。过程层根据业务活动和工作流来组织服务功能,其技术融合以服务协同和数据协同为基础,综合运用低层支持协议和相关的集成技术来实现流程化的服务组合。表示层主要为用户提供统一的调用界面,其技术融合的要求在于保证用户从统一的渠道访问其所需的信息,满足用户通过界面方式访问不同系统的应用功能;因此需要提供可兼容多种应用程序的统一界面,以将相对分散独立的电子政务服务组成一个整体。
3电子政务跨系统协同中的服务协作模型
一、研究假设
本文将主要从行政文化所包含的协作文化、效率文化、法治文化的角度研究其对电子政务绩效的影响。
1.协作文化对电子政务绩效的影响。协作文化主要是指政府机关中部门与部门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意愿和主动性。在分析了新公共管理运动中所产生的碎片化治理以及协调、整合问题后,希克斯认为只有跨越组织边界的协调运作,才能真正解决职能交叉的问题以及提供综合性公共服务。[8]对外,协作是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需求。在经济和信息化都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管理问题日益呈现出多元性,政府部门面对的问题比以往更加复杂,仅仅靠某一个职能部门很难独立解决,需要多部门的协作、信息共享和联合办公。对内,协作是政府自身改革的需求。随着大部制改革逐渐走向深化,重组后的政府部门流程需要进行重新的梳理和重组,有更多的信息需要进行整合与共享,这就意味着需要建立跨部门的电子政务协作。政府部门的协作主要表现在跨部门成员协作、信息协作、流程协作。如果政府部门间各自为政,缺乏协调合作的意向,不仅使行政效率大大降低,也严重损害了全局利益与社会公共的利益。[9]资源共享、协作工作不仅能更好的发挥政府的宏观管理、综合协调与服务的职能,更是基于网络协作模式的电子政务最高水平。[10]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假设H1:协作文化对于电子政务绩效有影响
2.效率文化对电子政务绩效的影响。效率文化是指在日常办公中,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或工作作风是否体现了效率的原则。对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而言,高效率就意味着做决策要及时与果断;对普通公务员而言,高效意味着工作主动与快速敏捷。新公共行政学的代表人物弗雷德里克森认为:“实用的或传统的公共行政学试图找出下列两个问题中任何一个问题的答案:一,如何才能够利用可用资源来提供更多的或更好的服务(效率)?二,如何才能够以更少的资金来保证我们的服务水平(经济)?”[11]效率文化是行政文化的核心内容,因为效率反映了一个政府部门对资源的利用状况、管理水平和质量,高效率是实现服务型政府的基础。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提出“企业化政府”的概念,认为政府行政在于通过对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以较少的投入获取较多的政府产品。可以考虑在政府部门中强调服务意识和效率观念。并引入竞争机制来获得高质量的公共服务。[12]电子政务的实施带来的数据化、电子化以及政府文档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能够减少传统繁琐、重复的手工操作;同时电子政务所包含的流程重组在组织结构上删除了冗余流程、将传统的串联流程优化成并联流程、用电子化取代手工流程,使得政府部门处理业务更加快捷合理。这是电子政务带来的政府高效运作的技术基础,但如果政府机关中决策时优柔寡断、处理事务时扯皮推诿,行政文化中缺少效率文化,将会对电子政务带来效率的提升造成阻碍。低效率文化不但会直接产生政府运作的低效现象,同时还会增加政府部门的财政支出,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沉重包袱。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假设H2:效率文化对于电子政务绩效有影响
3.法治文化对电子政务绩效的影响。法治文化主要是指政府公务人员是否具有科学的法律思维方式和文明的法治生活方式。[13]法治文化是政府实现和谐管理的核心文化,[14]政府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充当着调节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秩序的角色,必然要求公平与正义。只有严格执法,根据制度行事的行政过程才能充分体现公平正义,法治文化的核心就是正义与公平。电子政务带来的另一个变化就是信息的公开与透明,随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2008年的实施,政府信息公开的力度越来越大。如何公开?哪些可以公开?哪些必须公开?这些都要求政府工作人员必须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法治文化以价值观、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为表现形式对政府公务员执法观念、行为等产生影响,而公务员作为电子政务实施的主体,主体的观念、行为必然会影响到电子政务绩效的高低。通过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假设H3:法治文化对于电子政务绩效有影响综上所述,本文形成以下研究模型:
二、行政文化对电子政务绩效影响的数据分析
(一)样本选取及问卷结构1.问卷结构。本次问卷设计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在职时间、职务、工作性质及单位名称;第二部分:行政文化对电子政务绩效的影响。包括:协作文化、效率文化、法治文化和电子政务绩效的测量。2.样本基本情况分析。本研究根据便利抽样的原则,共回收调查问卷357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299份。调查对象分别来自长株潭地区各级政府部门,样本基本情况分析如下所示(表2)。
(二)问卷信度分析本论文采用的分析检验方法主要是PLS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使用的软件是SPSS19.0以及结构方程软件SmartPLS2.0。一般说来,信度检验用Cronbach''''sAlpha和组成信度来检验。Alpha值一般要大于0.7,组成信度一般为0.7。本论文的Alpha最小值为0.6573,组成信度的值都大于0.84以上(表3),说明问卷有足够高的信度。
1服务器安全措施分析
要想对服务器的安全提供必要的保证,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就是进行密码的设置,当设置完毕之后,不管是管理员还是用户进行服务器的访问过程当中,应该将自己的登陆密码输入进去,与此同时,相关人员在实施密码的设置必须限定一定有效期的密码,当拥有比较长的时间范围内尚未操作服务器,往往就自动退出这一系统。除此之外,还必须要将银行的相关安全策略进行深入的学习,如果满足一定的条件就会将密码账户进行锁定,当出现用户访问服务器的过程中不能够成功输入正确密码已经有好多次,这就必须实施一段时间锁定策略对于用户。除此之外,还必须建立起相应的服务器监控体系,系统在面临着无法记录上升的数据破坏数据文字性,面临着比较严重的危害可以将服务器进行自动关系。只有遵循相应的安全措施,以便能够基于某种程度上确保服务器的安全。
2网络管理员的安全措施分析
由于在电子政务系统当中,网络管理员是其中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网络管理员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各类用户权限的分配,除此之外,还为服务器的安全提供保证,那么具体进行分析,网络管理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最好在WindowsNT/2000/2003等系统当中安装服务器,而且定期要将补丁进行及时更新,通过比较XP系统,WindowsNT/2000/2003等系统显得更加稳定,遭受的攻击显得更加不容易,安全性能更高,可是其也面临着比较高的配置需求,不要将其在DOS或者windows98当中安装;二是绝对不允许将设置服务器的BIOS从SCSI设备、光驱等能够移动的存储设备当中进行启动操作,以便可以有效保证只能够在WindowsNT/2000/2003等系统启动服务器,有效预防服务器感染非法用户病毒,另外还要把服务器注册表HKEY—LOCAL—MACHLNE\SOF,REIMiCroSoftxWindOSNT\CurrentVersion\Winlogon项中的Don’tDisplayLastUserName串数据修改为1,通过这样的操作,就能够把上次登陆控制台的用户名进行隐藏起来;三是针对流入服务器的相应请求,尤其是限制使用TCP/UDP的137,138,139端口,我们可以在防火墙之外放置Web服务器,以便可以将外部访问内部的情况进行隔离,从而能够对内部敏感数据提供切实的保证。
3数据安全的安全措施分析
电子政务系统当中具备特别重要地位的是数据,按照这样的思路,确保电子信息安全的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为数据安全提供保证,为了进行数据安全措施的有效实施,重要应该做到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就是必须区别对待不同重要程度的数据,必须按照具体的需要实施设定访问权限,还必须加密处理相对来说显得比较重要的数据,在指定的专用数据服务器当中及时存放该信息,还将指定专用数据服务器当中的信息做好有效保护,这样就可以在灾难恢复的时候进行使用;另一方面就是根据相关的规定要求备份相应的数据,按照客观实际需要能够实时备份关系到单位与业务连续性的重要文件与数据,还应该在共享文件夹当中存放核心文件与数据,当出现实在是因为工作的需要,必须实施相应口令的设置的条件下,才能够进行临时设立共享文件夹,在这里必须要让广大用户关注的问题就是在文件使用完毕之后,必须要将共享相关资源及时立刻予以取消,在共享取消的过程当中还必须实施备份相关数据,这不但应该做好本地备份,还必须做好异地备份工作。
4结语
总而言之,由于在当前迅猛发展的网络技术条件下,往往会更为广泛的在政务活动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伴随着逐步完善电子政务系统,这样就会更多的使用电子政务系统与网络处理的公文,另外还会更多传递的保密信息。从当前我国的电子政务系统来看,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安全隐患问题,这对于我国的稳定与发展造成直接的威胁,还会影响社会的进步与安定。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着力开发电子信息安全技术,通过相应安全信息措施的上市,以便可以对电子信息安全性提供有效的保证。
1、创新政府管理,树立服务型政府形象
随着公民本位理念的逐渐强化,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的政府也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大力热捧。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如何高效为公众提供优质的服务是政府工作得目标之一。由于移动电子政务无疑将会改变政府信息的方式,并丰富公众接收信息的渠道,所以,移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势必创新政府管理及服务职能,成为有效实现政府目标的重要工具。移动电子政务不仅可以加强政府内部之间的沟通,使各职能部门之间能更好配合,从而把握大局,而且能使公众对政府各项工作事务有更全面详细地了解,从而促使政府努力改善服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树立服务型政府形象。
2、有效解决数字鸿沟问题
目前,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受教育程度、语言交流障碍、互联网建设水平、年龄等多方面的差异,数字鸿沟问题一直是电子政务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3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数已达5亿,成为了上网第一大终端。由此可见,作为移动电子政务最主要的终端——手机的普及率大大超过了计算机终端,这一现象在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尤其明显。这也充分说明移动智能手机、PDA等信息终端由于操作简单、方便易用,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这可以大大增强公民与政府之间的沟通互动,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受益范围,让更多公民都能平等地享受到电子化服务,从而有效解决数字鸿沟问题。
3、节约成本,建设节约型政府
建设节约型政府是建设一个高效政府、廉政政府的必要前提,更是对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从节约型政府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行政效率上要高,要求“低成本、高效率”;二是在行政成本上节约,要求“既廉洁又廉价”。对政府而言,移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可以使政府工作人员更加方便快速地处理日常事务,使工作流程更加灵活和富有弹性,提高了办公效率,从而大大节省了政府日常运营成本;其次,移动终端的普及度和发展成熟度可以减少硬件设备的投入和重新布线的成本,同时可以减少对计算机的购置和维护费用,节约了政府采购和日常维修成本;最后,移动电子政务的移动性与灵活性,降低了政府对办公环境的依赖,使政府办公移动化,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约人力成本和办公成本。
4、增强政府与公民沟通互动,促进公民参与
在我国,随着公民参与成为信息时代政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的公民参与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然而,透过热闹纷繁的参与表象,我们发现,现阶段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尚有极大的拓展空间。而移动电子政务的发展,使公民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利用移动终端访问政府移动门户,来获取服务、办理业务和了解政府活动信息,这有利于促进公民积极主动与政府沟通,增加了信息的传递速度,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并提高政府对公民的回应能力,从而改善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提升政府在公民心中的形象,增进社会满意度,进而缩短公民与政府之间的距离,培养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亲切感。而这一切都将大大提高公民参与政府行政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促进公民参与。
1联通公司以合理的商业模式助推区县电子政务建设
1.1联通公司及其他电信运营商在推广电子政务方面的机遇及挑战随着3G牌照的发放和运营商重组落下帷幕,我国通信市场进入了三家全业务运营商竞争的时代。在个人市场趋于饱和、用户ARPU值持续下降时,运营商急于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于是将目光投向了行业应用的市场。电子政务的建设成为公司的ICT重点项目,尤其是公司同延安市政府在2012年11月签署了“智慧城市”项目后,电子政务项目成为了一块极好的试金石,能否摸索出一个双赢的商业合作模式,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1.2运营商建设电子政务的优势联通公司为中国国有特大型电信企业,经营范围涵盖所有与电信业有关的业务,具有一级集成业务资质;市一级的公司拥有专业的建设和维护团队;县一级的公司设有也设有维护部,可以给用户提供7×24小时服务;联通公司与全国各著名软、硬件生产企业有战略合作协议,联通公司在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的购置价格相对较低,能够有效降低电子政务平台及网络的建设成本;作为主要的电信运营商,公司实力雄厚,有能力垫资建设大型项目。
2列举、介绍两个区县电子政务建设案例的优点
延安联通公司积极参与区县电子政务项目建设,2009年建设洛川县电子政务项目、2010年建设吴起县电子政务项目、2011年建设宜川县电子政务项目,项目先后通过陕西省工信厅组织的系统平台验收工作,评审专家团对建设效果给予好评。下面将吴起和宜川的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建设情况简单的说明:从图上可以看出,联通公司作为集成商给吴起和宜川县配置的服务器、存储、核心路由器、核心交换机等设备均为目前主流高端产品,配置大大高于指导标准,安全设备及软件齐全,组网方式完全按照工信厅下发的指导意见执行。
从系统实现功能上看,联通建设的系统平台不但满足了区、县政府基本的办公需要,扩展功能也均实现,短信提醒服务更是满足了政务信息及时传达的需求。从平台系统安全性、可靠性上看,我们按照政府要求采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软硬件系统,保证对系统核心技术的掌握,也有利于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配备防火墙、入侵检测、安全审计、网页防篡改、杀毒软件等软硬件,网络安全体系完整,进一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3运营商未来ICT业务合作方向
ICT(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即信息和通信技术,是电信服务、信息服务、IT服务及应用的有机结合。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是公司在ICT业务上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尝试,虽然是微利经营,但是同过集成服务,公司顺利的将传输网路部署到各个政府单位,通过新技术如移动办公、短信到达提醒、集团短号等业务,提高了用户粘性,为未来ICT业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地理空间信息元数据描述
为了便于地理空间信息元数据的网络传输和共享,采用XML语言来描述元数据。XML通过定义不同的标记(Tags)赋予数据不同的语义,分开表达数据内容和数据结构,具有开放、可扩充和自定义性,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定义元数据标准中使用的数据结构,存储树状结构的元数据,并和网上实现无缝链接[5]。1)元数据结构的定义。依据基础信息库元数据标准,用XMLSchema对元数据结构进行精确定义。XMLSchema规定了XML文件的逻辑结构,定义了XML文件中的元素、元素的属性以及元素和元素属性之间的关系,它可以帮助XML的分析程序校验XML文件标记的合法性。用XMLSchema来描述元数据标准,很好地解决了树状文本表示法的缺陷,有效地说明元素类型和元素之间的关系,并能对元数据进行严格验证。2)地理空间信息元数据存储策略。XML文档是由标记和内容组成的文本文档,标记包括元素和属性,内容则是这些元素和属性的值。符合同一个模式的所有XML文档,一般具有相似的结构。因此可以把XML文档分为结构和内容2部分,基于关系型数据库,分别用不同的数据库表来存储。元数据结构用XMLSchema进行定义和有效性检查,以独立的存储表存储在元数据库中。元数据内容以2种方式存储:一种以元素为单位存储,将元数据的XML文本分解,逐个存储每个XML元素的相应信息,用于对元数据的检索;另一种以整个元数据的XML文本为单位进行存储,在提取元数据全文时,避免重新组合元数据元素,以提高存取速度。
2地理空间元数据共享服务系统构建
地理空间元数据共享服务系统遵循开放的标准,采用J2EE技术架构、XML技术、中间件技术(Web中间件、GIS中间件)等进行系统研发,保证元数据在不同应用系统间能够顺利地交互,实现信息资源元数据的分布式管理、统一、目录服务等功能。
2.1系统架构地理空间元数据共享服务系统自下而上分为数据层、平台层、服务层和应用层(如图2所示)。数据层由业务数据库和元数据库组成,采用Oracle11g、DB2数据库系统实现。平台层包括GIS中间件、应用中间件、元数据网关、元数据服务器。其中GIS中间件包括ArcGISServer、ArcSDE等,应用中间件包括J2EE应用服务器、数据库中间件等。服务层包括数据下载服务和目录服务,采用WebService技术实现。应用层包括元数据查询、数据预览、数据下载、元数据采集和目录服务注册。
2.2系统设计地理空间元数据共享服务系统是由数据主中心节点、数据分中心和试点省节点组成的分布式系统。数据主中心节点包括元数据采集、元数据服务器、元数据网关、目录服务注册、元数据查询、下载服务和数据预览模块;数据分中心和试点省节点包括元数据采集、元数据服务器、下载服务和数据预览模块(图3)。1)元数据采集模块。元数据采集模块实现元数据的自动或人工采集,支持从现有元数据、ArcSDE数据库、Geotiff文件、要素目录中采集元数据信息,生成符合标准的元数据XML文挡,以及对已生成的XML文件进行人工编辑。所采集的元数据需遵循《信息库地理空间元数据》和《信息库元数据内容与代码》等标准,并通过元数据服务器上传到元数据库。2)元数据服务器模块。元数据服务器模块实现对元数据标准、元数据和元数据库的管理,并以服务的形式提供元数据查询检索功能。元数据服务器通过将可查询数据限制为数据库中所有可用数据的子集的方式,实现对元数据节点的查询和元数据不同内容子集的提取,这种抽象数据库机制保证了查询过程与后台数据库实现的无关性,有效地支持对多标准元数据的联合查询。3)元数据网关模块。元数据网关模块实现核心元数据的抽取,以及数据主分中心和试点省元数据的统一,是系统的核心。元数据网关通过目录服务模块注册的元数据库信息,根据网关配置好的策略,定时对元数据库的核心元数据进行抽取并存放到缓存元数据库中,并提供目录服务实现对核心元数据进行查询。它向下链接元数据服务器所管理的元数据库,向上为元数据查询提供核心元数据库,便于数据的查询和定位。4)目录服务注册模块。目录服务注册模块实现对元数据服务器的基本信息进行注册和管理,提供元数据的查询服务,有效地避免远程客户对元数据的直接存取,屏蔽了非法入侵,从而保证用户数据安全。5)元数据查询模块。元数据查询模块提供信息资源的发现、定位及条目信息的展示等功能,它通过与元数据网关交互查询缓存库中的库元数据,也可以通过与元数据服务器交互查询元数据库中的元数据。6)下载服务模块。下载服务模块提供使用协议管理、数据下载功能,支持基于HTTP/FTP协议的数据下载,同时支持断线续传和多线程并发下载。7)数据预览模块。数据预览模块基于服务提供基础信息库数据资源的预览功能,包括地图浏览、属性查询、空间查询、图片浏览等。
2.3地理空间元数据共享服务业务流程地理空间元数据共享服务的总体业务流程如图4所示。①数据主分中心和试点省使用元数据采集模块完成元数据采集工作,并将采集的XML元数据导入到元数据服务器,存储到元数据库中。②管理用户通过目录服务注册模块将元数据服务器注册到元数据网关模块中。③元数据网关模块从数据主分中心和试点省元数据服务器中抽取核心元数据,保存到核心元数据库中。④用户通过元数据查询模块进行元数据查询时,首先查询元数据网关获取核心元数据信息,如果需要浏览全文元数据,则到该元数据所在的元数据服务器进行查询并获取元数据全文。⑤用户通过元数据中填写的数据预览地址和下载地址,直接访问数据预览模块或下载服务模块实现数据的预览或下载。
3结语
一、团队学习的周期———“学习之轮”
深层的学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产生明显的效果,就如俗语中不能把萝卜拔起来看它的生长状况一样。美国管理学者彼得•圣吉用“学习之轮”反映了团队学习的规律和节奏。他认为学习是一种周期性活动,对于任何计划和行动,小组成员都需要经历公开反思、意义共享、联合计划及协调行动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而且这样一个过程循环往复,推进着团队的形成和发展。在“学习之轮”中,团队学习有着充分的“公开”性的“反思”。团队中的个体是平等的,可以彬彬有礼但不留情面地质疑他人的观点,而且这样的质疑是建立在相互理解之上的。在教学中,由学生发展小团队作战练习,通过组织学生操作电子政务实验软件,学生会自发形成不同的团体。这个时候,团体还不能称之为团队,他们并未展开协同作战,而是在练习中不断地谈论各自的思想,赞同或质疑他人的观念,从而确定自己的目标和位置。
在意义共享阶段,团队成员全面考虑可行的方案,无论方案可能是成熟的或是稚嫩的,这个时候团队成员逐渐建立了共同的基础,讨论使每个个体能够深入思考他人的建议和思想,交流推进“共同见解”,导向了共同愿景和价值。教学安排上,我们通过建立网络教学平台让他们在论坛上充分“深度会谈”,他们交流的内容也作为了课程进度和考核的依据。联合计划阶段,由团体成员共同设计行动步骤。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成员完成决策,学生已经掌握了具体的行动计划并准备付诸实施,每个成员通过明确角色,在协调分工的基础上,实验进入了协调行动阶段。在协调行动中,团队成员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发挥作用,即我们并不要求一个团队的成员必须位置上集中,而是利用团队学习的模式来完成特定任务。在这个阶段,团队可以协调联系不太紧密的各项团队活动,还能够不断修正团队自身的弱点,促进团队变革。而团队变革又将学习推向新一轮循环。因此,在“学习之轮”中,学习是一项周期性活动,经历反复行动、反思和休息。团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不断变革,确定每个成员的角色和职责,形成共同讨论的氛围和习惯,并把这种工作和学习方式内化为每个个体的行为准则。
二、基于团队学习的电子政务实验课程教学策略
团队学习的意义在于“整合”而不是“一致”,也不是简单的提高交流能力的训练,它的组建和运作都需要教师良好引导。在电子政务实验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学生明确“发挥整体功能”的真谛,因此,团队学习的方法在于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组建团队。在电子政务实验课程中,教师不需硬性规定团队名单,而是由小组成员自发结合,一般3至5人即可。团队成员往往是基于友谊、社交及共同思想而凝聚,他们了解彼此之间的想法,通过一种完善的协调和整体的感觉,强化协作方式。随着团队合作关系的建立,每个成员不需要忽视或隐藏他们的分歧,在团队里可以充分分享信息和思想。
2.确立交流规则。团队需要建立自身的基本交谈规则,这些规则包括团队成员保证人人参与、互相尊重、畅所欲言、把重要信息迅速传达给团队以及对违规行为的惩罚措施等。规则可以帮助团队形成固定的交谈方式和沟通平台。在“行政审批系统”模块里有并联审批事项受理,因为学生没有机关办公的经历,因此在处理并联审批事项的时候,政府网上并联审批的流程对他们来说是陌生而复杂的,通过小组深度交流,每个成员均可以发言,每个成员不怕说“我不知道”,因为他们知道团队的交流规则,最后,他们尝试改变传统政府的工作模式,用“一站式”服务理念来指导该工作流程,使问题得以解决。因此,团队成员在集体讨论时,应先确立交流规则以保证集体谈话成为有秩序和有效率的活动。
3.凝聚团队精神。团队精神培养的要义有两点:第一,持续学习。团队学习相比个人学习更为注重学习的可持续性,把错误和失败看作是可以修正和改进的。团队的经验来源于持续改进的观念,在实验进行中,很多学生因为有了团队“约束感”,学习态度有了改变,从“安于现状”转变到“创造和革新”。因此,持续的学习观在于把“学习”看作奖励;把“问题和错误”看做学习机会。第二,团队协作。在团队中,每个成员都是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每一项任务都需要全体成员贡献智慧、经验、理解和认识,团队的整体意义在于大家的协作和分享,因此,协作和共同成长是团队发展的动力。
一、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创新的推动
(一)电子政务能够大幅削减政府管理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旧有的政府管理模式成本高、效率低,较为粗放,这种管理模式下极易滋生官僚主义,因为一来政府部门充斥着繁文缛节,二来群众无法实现对政府的直接有效监督,这给官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土壤。电子政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对官僚主义起到遏制作用,作为一种集约的管理方式,电子政务对繁文缛节进行了限制,而且使政府信息进一步透明化,方便群众监管,这样一来政府管理成本降低,效率得到提升。电子政务的实施降低政府管理成本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电子政务的实施,减少了人员和机构的开支,这是因为电子政务的运行使得中间层次的人员与机构没有了存在的价值,传统的人海战术被电子政务所推崇的技能和知识所取代,人员和机构精简所带来的工资、福利成本大幅削减,随着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政府的管理成本将进一步降低,而由此带来的效率却逐步提高。二是电子政务的出现,加快了虚拟办公工具的应用,特别是无纸化办公的应用,减少了办公耗材的购置费用,电子通讯技术带来的视频会议的的普及,减少了交通费用,费用减少的同时,相关政策措施通过网络等途径迅速下达执行,相关信息能够及时收集为下一步决策提供依据,办公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三是电子政务能够将一个部门或者一个地区的政府机关连在一起办公,实现信息、知识、管理方式、人力资源的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会议设施等有形设施的重复建设,实现了集中而集约。四是电子政务的推行能够将人力资源充分开发。电子政务对操作人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同样对工作流程有着严格的要求,这就一方面要求政府工作人员必须主动学习提高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要改变拖懒散满、推诿扯皮的工作作风,明确分工,加强合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调动,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在不引进新的人员的前提下,实现最大化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二)电子政务能够推动政府管理的现代化进程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电子政务,在降低政府管理成本的同时,也推动着政府管理一步步实现现代化,这种现代化进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管理学角度来看,电子政务的推行,使得政府管理在硬件设施、软件运行上逐步实现了技术化,管理手段愈发现代化。信息化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的高速发展,催生出无数的管理系统,这在之前是无法想象的,管理系统的运用,使得政府管理朝着计算机化、模型化、数字化方向发展,这是政府管理硬件现代化的表现。与此同时,随着管理硬件的现代化,管理者的思维越来越注重效率,强调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管理由单纯的定性分析变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相结合;管理者的管理方法也由传统的单一、陈旧的方法变得更为全面系统,优选法、技术经济分析法等管理方法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管理过程中。二是电子政务的推行,也逐步影响着管理参与者,使其越来越现代化。在电子政务管理模式中,管理元素日趋增多,管理对象复杂多变,管理的难度在日复一日地加大,这对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基于上述复杂多变性,机械式、程式化的工作模式越来越少,需要管理参与者付出更多的时间来提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如此,才能更好地适应电子政务的要求。管理参与者现代化的另一个转变表现为管理参与者的分工由传统的精细分工逐步向多能型发展,这里面有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将由人工从事的事务工作完全由机器取代的原因,同样也有为适应电子政务的发展,管理者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使其朝着综合型、多功能型发展的原因。电子政务的推进,要求管理参与者要有极强的适应性、自我约束力,同时要求他们加强交流与合作,这同样是管理参与者现代化的表现——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
(三)电子政务增强了政府管理的透明性,增强了群众参与程度电子政务的推行,使资源共享成为可能,这种资源共享不仅是行政系统内部的各种信息的共享,而且还包括政府系统与外部社会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通过这种共享,群众可以及时了解政府相关政策法规和各种便民信息,政府可以收集各种意见建议。反馈,对相关政策进行修正;同时,电子政务的推行,实现了政府同群众之间的互动,较之于传统的单方性政府管理模式,电子政务更加注重民意,注重政务公开、公众参与,公众可以参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讨论,可以对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进行实时有效的监督。
二、电子政务主导的政府管理创新路径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到,电子政务能够推动政府管理创新,这种推动是直接的、必然的,要有效地实现电子政府主导下的政府管理创新,需要我们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政府网站建设要注重社会公众的有序参与政府网站是政府同群众联系的窗口和纽带,是电子政务较为核心的设施,而通过调研发现,一些地方的政府网站不尽如人意,很多网站长期处于不更新状态,成了摆设。公开不尽如人意,更不用说与公众之间的互动了。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政府网站建设,同时要注重公众的参与,要准确把握公众对于政府相关信息的需求,及时公开相关政务信息,鼓励公众与政府互动,用公开解决社会矛盾。
(二)要真正改变观念,创新管理理念目前,在各地推动电子政务的阻力不是技术、也不是资金,而是政府旧有落后的管理理念,这种单一的、不透明的、不民主的管理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推动电子政务运行的障碍。我们一方面要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另一方面要及时更新观念,政府管理参与者要真正树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政府管理理念,面向社会公众,更加主动、更加透明、更加高效,实现社会服务领域和社会管理领域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