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谈大学生德育实践养成机制范文

浅谈大学生德育实践养成机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大学生德育实践养成机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浅谈大学生德育实践养成机制

摘要:大学生德育实践过程的本质是大学生作为道德主体与教育主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现阶段,从自我建构行为激发、价值判断引导、自我建构提升等三方面考察德育实践养成机制得出:教育主体通过介体传递、场域张力来激发德性主体的德性自我建构行为;通过价值判断力培养、交往对话建构、核心价值观感召力建设来引导德性主体的价值判断;通过价值激励反馈、环体支撑机制来促进德性主体自我建构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实践;自我建构

大学生德性生成的本质是大学生作为道德主体以德性认知、实践为逻辑链条的自我建构过程。从系统视角来看,德育实践过程的本质就是教育主体与道德主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教育主体与道德主体的交互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如何启动道德主体的自我建构行为;二是在道德主体的建构过程中,教育主体如何引导道德主体的价值判断,如何干预道德主体的价值转向;三是如何引导道德主体在自我建构的道路上不断超越与提升。这三个方面的交互作用,构成了大学生德育实践养成的三种机制,即动力激发机制、价值引导机制、德性提升机制。

一、动力激发机制

德性主体“德”的意识有时是沉睡的,需要教育主体的“唤醒”,用实践教育这个外部动力去激发德性主体德性实践的内生动力,完成追求对现实自我超越的立志,解决道德修养中的主观动机问题。动力激发主要通过两种机制实现:介体传递和场域张力。

(一)介体传递新时代的大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体系,好比道德主体的道德建构是一个封闭的环,那么这个环就会对其它价值观产生排斥,教育主体要打开道德主体的这个封闭的环,仅仅依赖传统的实践方式就难达效果。某种程度上,唤醒要寻找合适的介体,介体首先具有二重性,自身应该是道德主体感兴趣或易于接受的,从而使道德主体愿意参与其中,同时又蕴含德性因子,在实践过程中,其德性意蕴能够被道德主体所感知,并唤醒道德主体的道德需要,达到启动主体内驱力的作用。比如,高校思政课程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1],即充分挖掘各科教学中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关联性,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并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融汇于学科教学当中,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德育实践。介体传递主要机制是通过介体的二重相关性,以其本体作为载体,从而将其所蕴含的德性因子传递给德性主体。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

(二)场域张力场域是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提出的概念,并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与新闻传播领域。场域是一个涵盖多种位置之间相互的、客观关系的“网络形构”,是关于人类行为的一种概念模式[2]。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多种位置之间主体均被场域所影响,相互作用,形成各种客观关系,构成一个场域。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而言,网络中的德育实践活动也构成了彼此相连的因素。每一个德育主体在德育实践场域中,主体之间构成既有情绪、语言等外显层面的互动,也有人格、精神等内隐层面的互动,从而形成一种生活境域性、融为一体的德育情境。特别是高阶德性主体不只是“内修力”,而且是能辐射四方的“放射力”,其人格、情绪、语言自然有强感染力,以自身的高尚德性成为他人效仿的榜样,一主体被另一主体的人格、情绪、语言所感染,自然生发出对自我的反思和向他人看齐的一种道德需要。从场域的视角来看,当外显层面的互动与内引层面的互动呈现一致性时,引起主体之间的“精神互通共振”,形成激发主体道德需要的向上张力。具体如图2所示。

二、价值引导机制

大学生作为道德主体,其道德在被激发之后,价值判断与选择开启自主建构活动,道德主体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对活动的指向性、优先性对活动的操控等起着决定性作用。德性主体具有价值判断与选择的自主性,但是在自发状态下却容易被非主流价值观的侵蚀与消解,因此,教育主体在强化大学生德性自主下的价值引导时为自主建构提供外生方向力。自主性前提下的价值引导包括:价值判断力培养、交往对话建构、核心价值观感召力建设。

(一)价值判断力培养价值判断力是人们在进行道德行为前,面对各种价值观念及可能的道德行为,自主进行判断并采取某种行为的能力,即各种观念的判别力和对所确认的观念付诸实践的能力。自主判断力在德性主体抵御非主流价值观的冲击、保障德性发展方向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网络化环境中,交互式信息裂变传播容易引起非主流价值观干扰价值多元离散而带来价值观迷茫,德性主体在“微”世界中解读、分析和应用主题各异信息,并在时代进步中形成对世界把握的能力,构成德性发展的关键自变量,自主判断力也成为教育主体对德性主体进行价值引导的关键作用因素。道德主体价值判断力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为知识基础。道德的本质是超越现实世界和超越现实的自己。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是德性主体在社会环境的交往冲突过程中碰到了高于现有阶段的道德难题后而主动建构的[3],而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正是道德主体在应是与实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运动中把握未知世界的理论工具。大学生可以在第一课堂完成这个理论工具的学习,但在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矛盾中,运用该理论工具的自觉性却需要在道德实践中加以训练与深化。道德冲突事件案例研讨是提升道德主体价值判断力的有效实践载体。道德冲突事件既是导致主体认知偏差的现实因素,同时其自身又蕴含着德育资源。教育主体以道德冲突事件为案例,引导德性主体对道德冲突事件进行反思,将事件的本身置于一种被“探问”的位置与状态之中,使德性主体发出更好、更合乎人性预期的意义追求。大学生在以教育主体引导的德性主体的集体“探问”中,逐步学会对生活中的道德冲突事件作出自主、主体间性、系统与清晰的探问与反思,形成相应的自主判断能力。移动互联环境下,突发性新闻事件经过数据聚合效应能迅速生产并汇集成具有群体共识性、思想倾向性(褒贬意向性)、主张激进性、强大影响力的网络道德冲突事件。从自组织的观点来看,在网络舆情发展的过程中,当代大学生对冲突时间高度关注,其价值观的选择处于一种临界点,一些细微的变化可能导致其截然不同的选择。这虽然为教育主体的舆情控制监管带来压力,却也为大学生价值判断力培养提供了资源与契机,教育主体应该建立分阶段引导策略,强化德性主体不盲目跟风、能独立判断的能力。

(二)交往对话建构交往对话是对德性主体自主选择性的尊重和自主建构过程的表现,也是道德实践活动实现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相统一的前提条件。因此,道德实践活动以交往对话为建构框架,扎根于德性主体的实际生活并适应其道德发展水平的对话内容,不仅包括知识传递,更包含情感、精神、思想、智慧、理性与非理性、科学与人文、事实与价值的碰撞,使之真正进入“意义关联”,涉入由不同个性和视界所构成的“精神场”,并促使人觉解、选择、行动、生成的精神发展。交往实际构成了德性主体的智力背景,引导大学生从关注利己、物质等价值观引向自我、社会共同体、人类共同体的核心价值观,从而实现在平等交往中整合完整的人的功能。交往对话有时是在多个主体互动中进行,当前德育实践格局所规定的世界历史性个人,新时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特点正发生着根本性变化。当今的实践活动绝不是单凭个人的感觉和思维所能把握得了的,只有通过共同主体的共同认识活动才得以比较充分地把握。主体德性的发展不仅是个体实践与认识之间的双向建构运动,还应该看到每个个体的思维与认知并不是一种与其他主体没有联系的单独运动过程,而是在不同主体关系中才能形成的运动。互联网、移动互联是主体德性发展的重要实践场景。微博信息的时效性、个性化优势,信息传播的数字化、海量化优势,交流的共时性和交互性优势,传播的灵活性、多边性优势等,为提高德育的交往对话提供了跨时空的有利条件。同时,在移动互联环境中,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目的性与选择的主动性增强,非平等交互的单向话语被悬置。推进网络空间的交往对话,要从德性主体的认知特点出发,设置议程、微议程,增强互动性和关联性,引导网络空间的适度讨论,在讨论中逐渐深入地推动思考,从而完成对先进思想的建构与内化。

(三)核心价值观感召力建设在互联网的网络空间中,德育教育的主体能否和德性主体建构起交往对话,是以能否进入其网络世界为前提条件。在海量信息、多元化价值下,德性主体具有是否关注的选择权,德育教育的主体首先要获得关注,才有可能进行交往对话的建构。而能否获得关注,在于广大德性主体交往的网络界面层次上具备两条途径:一是能够占据网络话语权的工作队伍;二是打造受德性主体关注的互动平台,如QQ群、公众号等。交往德育的中介主要包括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思想信息内容(客体中介性)及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系统等。在德性教育的本质界面上,价值引导的实质性内容,从意识形态本身要进行时代化改造。一是话语体系的内容更新。用新时代故事和中国故事来充实丰富话语内容,从契合大学生的需要角度来进行话语内容更新,切实关注德性主体的利益诉求,从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引入马克思意识形态的内容解读。同时,根据目前一些重大问题和现实问题设置一系列有效的“话语事件”来引导大学生参与讨论,在交互讨论中解答青年大众的各种疑惑,处理好大学生所关心的各种社会现实问题。二是实现话语形式转换。在信息社会后现代主义反传统、反理性、反权威、张扬个性的信息消费语境下,必须在把握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核心内涵的基础上,促进话语形式的转变和丰富,促进理论话语形式向实践话语形式转化,向生活化转换,用“凡客体”“淘宝体”等语言形式,保持德育交往对话的平等性。同时,从结构上向“微语化”转换。在保持内容完整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从结构上划分得更细,推出适合微平台传播的软文,从而适应当前“碎片化”传播的趋势。

三、德性提升机制

从马克思主义人学来看,人的未完成性和人的发展需要是道德的生成逻辑的起点,并以此为原生动力,推动大学生在道德认知——实践螺旋递进、碎片——统整的系统递进、个体——社会——国家的层次提升等方面的德性发展。但是只凭原生动力,无法支撑道德主体的持续递进提升,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教育主体的能量供给。教育主体对德性主体的交互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价值激励机制,二是环体支撑机制。

(一)价值激励反馈机制认识转化为信念并不是靠行为的频繁重复而形成的,需要在价值激励中得到强化。大学生只有通过实践过程、实践成果的情感体验,通过感受他人的认可、赞许和喜爱,或者不满、鄙视和厌恶,在实践检验和比较中觉知什么是言行得当、什么是科学正确、什么是真善美,作出自己的实践判断和审美判断。简而言之,德性发展需要正反馈不断加强,价值激励是德性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价值激励有两个来源:一是德性的自我享用功能,二是教育主体的价值激励。德性自我享用功能是指德性主体实现其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4]。道德主体在实现个人德性发展过程中,既实现了本体性价值功能,又逐渐把道德发展作为自身追求的目标,把道德作为获得自我肯定、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对象物,从各种道德追求和道德活动中获得精神的满足与享受,这种满足与享受将促发道德主体自主、自觉追求善的道德行为。教育主体的价值激励是指教育主体通过对德性主体的道德行为给予物质、精神、尊重反馈,满足德性主体的群体归属感等社会需要,从而进一步激励道德追求和道德活动。道德需要蕴含在人的社会性需要、精神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之中的一种高层次的需要。当道德主体的道德行为(亲社会行为)得到赞许、表扬、肯定时,产生积极、快乐的情绪,有利于集体的思想行为中获得荣誉和尊重,满足其在群体中的归属感与安全感等需要,使德性主体产生自我肯定的深刻体验,不断进行自我提升。

(二)环体支撑机制教育主体作为德性发展最为密切的环境因素,在德性主体的德性发展中提供环体支撑力。德育实践、德性发展是一个前后衔接、螺旋上升的系统化过程,大学生德育实践养成体现与德性发展阶段的内在一致性,才能够有效。从环体支撑的效用角度来讲,教育主体与德育实践的“供”和德性主体的“需”相契合,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效用。在德性主体德性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德性实践的需求有差异,同时对于具体的教育主体而言,其资源局限性使其难以满足差异化德性实践需求。在现有资源限制条件下,提高“供”与“需”契合度的环体支撑路径,除了建设好德性实践资源供德性主体自主选择以更好契合自身需求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对自主实践活动的德性引导。德性发展的自主建构过程也包括了自主组织或参与实践。德性主体自愿组织或参与的社团等实践活动,能够内在地契合自身的兴趣,这种高契合度为主体长期积极参与提供动力。德性主体在社团活动中,不仅对活动的本体进行静态直观和外界观照,还能够引发主体对自身的反思。同时,大学生之间的长期互动,能够深化“对人关系”的社会化过程,培养他们团队合作精神,催化大学生在“对己关系”的心理过程中进一步展开。教育主体要引导支持大学生自主实践。一方面,为大学生自主实践提供资源支持。资源支持不仅限于经费、场地,更体现在知识资源的支持,比如专家、教师的指导。以德性主体为主导的实践活动需要在社会中活动,教育主体才得以更好地协同社会资源。另一方面,强化目标导向的支持。实践载体的主要形式是社团,目前,我国高校都有社团,主要社团类型为专业型、人文型、社会服务型。要深度挖掘这些社团的德育功能,不仅对实践的目标设定和安排进行指导,而且善于在实践活动情境中发现其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引导大学生对自我的过去、现在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感受内在德性与人格的改变,引导大学生在社团的交往对话中,在彰显个性特征中增进对他人的理解和包容,使之能够沿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社会、国家层面阶梯指引,进化出共性、统一性与普遍性。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2]王彦林.场域视野下社会价值观的媒介建构与呈现[D].武汉:武汉大学,2013:82.

[3]刘爱平.青少年道德建构中的实践与环境工程[J].教育评论,2014(11):87-89.

[4]鲁洁.鲁洁德育论著精要[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48.

作者:盛春 刘秋皊 卢萧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