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论文(5篇)范文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论文(5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论文(5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论文(5篇)

第一篇: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研究

摘要:

德育课教学和学生管理都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课教学与学生管理相互对接、相互融合的效果将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分析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与学生管理对接的现状和意义,探索了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与学生管理对接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学生管理;对接

德育课教学和学生管理都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课教学与学生管理相互对接、相互融合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努力改革创新,不断探索德育课教学与学生管理的有效对接和深度融合,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从而更好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与学生管理对接的现状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1]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心理健康”共五门课程。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停留在课本基本内容教学和传统单一的理论说教形式上,存在照本宣科上课等现象。德育课教师对学生现实情况和学校基本情况(如学生学习状态、行为习惯、生活习惯、仪容仪表、理想信念、学生所在的班级建设情况以及学校对学生管理的总体要求等)不够关心了解,导致德育课教学脱离学生现实、脱离学校实际,难以达到德育课应有的教学效果。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往往注重抓班主任管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社团活动等,忽视了德育课教师的力量,忽视了德育课教学的作用,全员参与学生管理的人力资源没有被充分有效利用起来,导致学生管理工作与德育课教学形成两条平行线,没有结合点、交叉点、对接点,没有形成教育管理合力,缺乏德育实效。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与学生管理对接的意义

(一)体现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精神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党爱国、拥有梦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成为敬业爱岗、诚信友善,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因此,加强德育课教学与学生管理对接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精神,实现学校德育目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形成合力,提高德育实效性

中等职业学校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拓宽德育途径,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学校要统筹兼顾,切实做到把课程教学、实训实习、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志愿服务、职业指导、心理辅导、家庭和社会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其中,强化德育课教学与学生管理对接,形成合力,对提高德育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与学生管理对接效果的策略

(一)组织学习研究,提升认识水平

学校成立教师德育组,并将其纳入学校德育处统一管理。学校德育处根据学校要求,定期组织德育课教师学习研究《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教育部、、中央文明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和学校学生手册、文明班级评比条例、班主任工作条例及学生管理其它有关规章制度等,定期向德育课教师通报各班级参加学校文明班级评比活动等方面情况。通过学习研究和定期通报,让德育课教师及时了解国家和学校最新德育政策,多方面了解学校班主任工作和班级学生管理情况,从而提高了对学校德育工作的了解深度和认识高度。

(二)完善规章制度,定期检查评比

根据要求,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定期开展德育课教学检查评比活动。在德育课教学评比标准中,要把是否结合本校学生管理情况进行教学作为其中一项评比标准,同时,要相对应地安排学校领导、德育处、教务处领导和有关班主任一起参加检查评比。围绕检查评比,积极开展德育课优秀课堂、德育课优秀教案和最受欢迎的德育课教师评比活动等,对被评为德育课优秀课堂、德育课优秀教案和最受欢迎的德育课教师者,学校应给予表彰奖励。

(三)针对问题导向,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问题导向,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发挥德育课教师在学校学生管理教育活动中的最大化作用。比如,学校组织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学生仪容仪表检查、教室文化评比、宿舍文化评比、校运会、元旦文艺晚会、红五月歌咏比赛、科技文化艺术节和参加全国文明风采比赛等活动,教学中德育课教师要结合上述活动的目的意义、原则要求等方面展开,这样有利于专题活动的开展,从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另外,对于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班会课比赛等,学校组织安排德育课教师作为评委一起参加,从而提高了德育课教师参加学生管理和班级活动的参与率。此外,根据教育需要,学校定期安排德育课教师为各专业学生做专题形势教育报告,让学生清楚明白当前发展的形势和热点、焦点问题等。

(四)创新教学模式,拓展教育空间

德育课教师结合要求,与班主任一道指导和组织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实施德育,使德育课教学与学生管理融合起来。比如,组织学生参观学校校史展览馆,让学生了解学校发展历程和办学成果,从而激发学生更加热爱学校的情感;组织学生到相关德育基地进行违法犯罪防范教育、警示教育,通过参观和现场教育,让学生增强遵纪守法意识,提高思想警惕,远离违法犯罪,珍惜在校时间,努力学习,健康成人成才;组织学生参加优秀校友创业报告会,让学生了解校友就业态度和创业经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榜样的动力和创业精神。

(五)加强沟通交流,促进相互融合

学校加强组织,定期举办德育工作研讨会,为德育课教师和班主任提供沟通交流平台,建立长效机制,形成沟通交流常态化。德育课教师与班主任沟通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作风纪律以及与学生交流体会等方面情况,而班主任则与德育课教师交流本班学期工作计划、文明班级评比情况、宿舍卫生情况、文体活动表现、学生行为习惯以及班干部基本情况等。通过沟通交流,使德育课教师和班主任相互融合,从而促进了德育课教学与学生管理相互融合。

(六)优化培养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学校不断优化德育工作队伍结构,专门制订了德育课教师、班主任、团干部以及其他德育工作者的培养培训规划,建设了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功能互补的德育工作队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定期组织德育课教师、班主任、团干部以及其他德育工作者,外出参加德育模式创新与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及其它相关教育培训,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和相关领导来校进行教育培训,通过传授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提高学校德育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德育课教学与学生管理的有效对接,必将进一步开拓思维,激发潜能,提高德育实效。一方面,德育课教学会更加贴近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得到增强;另一方面,有了德育教师的积极参与支持,将使学生共同教育管理的力量更加充实,效果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的通知[EB/OL].[2015-01-16].

作者:黄亚寿 单位:广东省湛江机电学校

第二篇: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建设探析

摘要: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针对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现状,加强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建设显得尤为必要,从德育课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德育实践活动作了详尽的阐述。

关键词:

中职;德育课;课程建设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不仅是学校的需要,而且也是社会的需要、企业的需要,更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应进一步加强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建设,以不断增强德育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根据《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就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建设谈谈个人的几点见解。

一、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要求已不限于工作技能,对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水平、职业道德、职业综合素养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反观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现状,德育课的教学还是切实有效的,而且总体情况相对良好。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看到了存在的问题,如对德育课程定位不清、重视程度不够;校本课程匮乏、课堂教学吸引力不足;德育课教学存在僵化呆板、实用模块少;理论教学普遍偏重、实践教学普遍较轻;理实分离,德育课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仍然存在。为适应我省中职教育发展新形势,切合中职学生的新特点,迫切需要落实国家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新课改任务,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建设,对于充分发挥德育课的育人功能,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二、积极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建设的措施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德育课堂教学要坚持课程改革,坚持以生为本,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服务终身发展为目标,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意愿与特长,承认每个学生都具有自主性与创造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各种才能,因材施教。

(一)加强第一课堂的课程建设

1.重新整合德育教材

目前中职学校“2+1”教学模式下,中职德育课一般安排在一、二年级共四个学期进行。为进一步提升中职德育教学的实效性,本校尝试重新整合德育教材,编写校本教材,总体框架以教育部大纲为标准,重构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特色分模块,实现分学期、分模块的教学。将目前德育课程重新打散、重新组合,重构一个德育课程实施结构,四个学期四层推进,每个学期都有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与政治社会和哲学与人生,使得课程更加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校本教材编写具有结构灵活、内容丰富、重视学生操作、案例接地气等特色,实践证明,教学效果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创新德育教学模式

认真研究教材,结合新时期、新形势变化积极探讨,整合教材,改革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教学模式,主要是分小队教学并尝试推行四层推进的德育课程教学模式。在组织形式上,我们把每个班分成若干小队,每小队4~8个学生,分小队时兼顾到学习层次和男女学生的比例,每个小队自定队名和队服,并作一个队形展示,大大增强了小队的凝聚力。在教学中,教师采用分队设问、分队讨论、分队做答、分队表演等形式,对小队和个人实行加减分的新的教学方法,把原来教师的以讲为主转变成以学生自学和小队活动为主。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同时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有效杜绝了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的不良习惯,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在分小队教学的基础上,同时尝试进行知识引入—知识探究—实操项目—拓展实践的四层推进的教学模式。比如,哲学与人生四层推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以教材中每一课所涉及的哲学原理和人生问题为基本单元,按照逻辑严密、简约高效的要求,把每一课的教学进程设定为四个依次推进的基本环节,即巧用案例情景,引发探究欲望—利用探究欲望,弄懂哲学原理—运用哲学原理,解决人生问题—应用人生哲理,从而改变人生行动。这种四层推进的教学模式,逻辑严密,思路清晰,理论讲解精要,结合实际具体,既符合哲学学科的内在逻辑,又注重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既重视知识传授、观念树立,又重视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体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教学原则,达成了知、信、行的统一,实现了三维教学目标。

3.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适应中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变化,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探索形式新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问题导入法、案例分析法、活动体验法、项目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这些方法都加大了学生参与课堂、参与实践的程度,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此以项目教学法为例。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主要以行为引导为主的教育教学方式。在实施中应由明确项目任务、制订项目计划、落实项目实施计划、检查评估、归档和应用等要素组成。在德育课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是德育课教学改革的尝试,以哲学与人生课程中“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课为例,首先确定本课项目主题就是自己应该选择一个怎样的人生道路;然后确定项目实施应具备的条件,即要实现自己人生正确的选择,必须有哪些条件作为支撑,引导学生在教材中寻找出实现人生选择所必需的客观条件,即客观实际。完成项目等环节的分析,对比传统的教学法,应用项目教学法能取得更加积极的教学效果。

4.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模式

探索适合课程特点的多样化考核评价办法,将理论知识考核、实践考核与日常行为表现的考核结合起来,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课程考核评价重视过程中,要通过学生自主评价、小组或班级的集体评价、教师的导向性评价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在评价中的作用。我校对学生德育课的评价从过程性考核(60%)和终结性考核(40%)进行综合评定,过程性考核(60%)可分为五个方面: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10%)、上课出勤率(10%)、作业完成(15%)、实训活动(10%)、形成性考核(10%);总结性考核(40%)可分为三个方面:学生自主评(10%)、小组或班级的集体评价(10%)、教师的导向性评价(20%),最终评定等级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及格。这种考核评价模式能全面、客观、合理地评价学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达到德育课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探索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联动

德育教学涉及大量的实际问题,仅靠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解决,只有通过实践的体验,才能使学生对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消化,使课堂教学得到延伸和扩展,也才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真正实现德育课教学的高效率。因此,探索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联动,主题活动与德育课的深度融合,推动学校的德育工作。具体形式主要有三种:

1.开展对应德育课程的技能比赛

活动设置基于课程涵盖德育内容的技能比赛,结合全国文明风采大赛,举行相关项目的选拔赛,通过丰富多彩的技能比赛项目,加强德育的实效性。结合本校实际,我校德育课第二课堂技能比赛项目有:第一学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展全国文明风采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我是职场之星模拟应聘比赛、放飞梦想演讲比赛;第二学期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举办法律知识竞赛、职业礼仪大赛;第三学期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开展模拟公司企业沙盘比赛,创意LOGO设计大赛;第四学期哲学与人生课程举办人生哲理情景剧大赛、智慧人生手抄报大赛。技能大赛的开展,让学生学习的知识充分发挥,推动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能力。

2.定期开展团日活动,主题德育系列化

主题德育活动做到“三贴近”原则,让学生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结合本校实际,精心设计主题教育活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力求围绕主题、体现特色、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体现育人的科学性。如中职第一学期修身树德、遵纪守法为主线,开展认识自我、文明礼貌、习惯养成教育,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理想教育;中职第二学期以人际交往和谐相处为主线,加强职业素养、职业伦理教育;中职第三学期职业理想、学业进取、心怀感恩为主线,热爱所学专业主题活动,加强职业特征、职业技能教育;中职第四学期开展社会责任、企业的用人原则主线,加强职业意识、职业态度的教育;中职第五、六学期以社会实践、重在体验为主线,开展职业困惑、职业发展、职业规划,突出爱岗、敬业的主题活动,加强敬业意识、公民意识的教育。

3.举办学生社团活动,社团活动校本化、课程化

针对中职学生精力充沛,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自我展示的欲望,引导学生加入学生社团。学生社团的课程化,可以提高社团的活力和知识体系的学习,使社团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良好载体,拓展了社团的教育功能。除此以外,加强中职德育课程建设还要建设、运用教材资源库,开发教学资源,深化教学研究;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组织听课评课,提高德育教师队伍素质等;还要从上到下,加强领导,方能保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建设的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课程建设涉及面广,以上只是对课程建设的粗浅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需要研究、探讨和改进的地方。只要我们充分认识中职生德育的特点,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就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以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张龙定.增强中职德育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研究[J].文献资料,2010(26).

作者:刘彩红 单位: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

第三篇:中职职业德育课教学实效性探索

摘要:

德育课不仅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而且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就目前教学形势看,中职德育课教学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如何增强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时效性,探索新形势下的德育方式,充分发挥德育课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象,就如何提高中职学校德育课的教学实效性进行探索,提高德育课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

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性

职业教育不仅要求教师掌握“一技之长”,还要求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职业情操。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增强德育课吸引力和实效性的有效方法,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要切实提高中职学校德育课的教学实效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探索。

一、中职德育课教学现状分析

1.德育课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德育课程不受重视。教师在德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扮演着指导者的角色,他的素质直接影响德育课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与推进。因此,进行德育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还要具有厚实的德育理论知识。而在中职学校中,德育课程不受重视,教师缺乏专业化知识,安于现状,难以适应新时期德育课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2.德育课堂缺乏有效互动,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德育教学要求师生在德育课堂上进行有效互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就目前而言,中职德育课教学由于长期得不到重视,教师缺乏教学探究意识,课堂教学模式仍以知识传授为主,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德育课堂缺乏实效性。3.德育课教学偏离实际生活,课堂枯燥无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只有贴近生活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中职德育课普遍存在偏离实际现象,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忽略学生的内在道德与情感需求。课堂教学中,教师以书本为主,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形式、教学方法单一,德育课枯燥无味。

二、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一)提升教师素质,加强德育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的教学理念、知识储备、能力与方法、人格魅力等都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德育课教学中要提高教学实效性就要提高教师的素质,提升德育教师地位,加强德育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

1.教师要勇于吸收和贯彻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思想,教师要转变为学生学习、发展的促进者和引领者。为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性,就要鼓励教师吸收和贯彻先进的教学理念,如教师要形成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发展理念,做到教学做的统一及教育生活化的理念。

2.教师要善于整合德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德育课程教学只有不断加强开发与整合,才能使中职德育教学更具实效性。教师只有富有智慧地运用教材,善于挖掘和开发教材,才能最大化地发挥教材资源的作用,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把握时代脉搏,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3.教师要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运用能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成为现代教师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如果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必将会大大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因此,教师要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运用能力,多角度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改善学生的行为观念与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学生是德育课程教学中的主角,学生行为观念和学习习惯影响学习效果,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因此,提高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在于改善学生的行为观念和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1.学生要规范自己的课堂行为,专心学习。有的中职学生自律自控能力弱,课堂上容易出现说话、睡觉、玩手机、发呆等现象,这些行为都会大大降低德育课教学效果。因此,学生要在教师的监督下规范自己的课堂行为,专心学习。2.学生要自主探索学习方法,做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实效性取决于学生学习是否有成效。学生应该主动探索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不能仅满足于教师讲解的书本知识,在德育课程学习中要善于领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主动与教师谈心,积极主动地投身学习。

三、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方法———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中职教师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它与时代相匹配,推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激励学生学习爱好和兴趣,培育其创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德育课堂中,教师实行案例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导读案例,自主质疑

教师讲授案例前让学生阅读相关材料,给学生学习中所需信息,再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生通过案例教学法能很快掌握德育课程的相关内容。

(二)分组进行讨论,进行相关研究

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将他们进行分组,通过小组探讨加强记忆。这一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进行集中讨论,以此达成共识

各小组选出一人作为小组代表,代表小组发言,教师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使学生达成共识,知识得以升华。

(四)认真进行点评,进行合理地总结

在最后的点评环节,教师要帮助学生整理思维,帮助学生进行反思并合理总结。

参考文献:

[1]王崭.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聊城大学,2014.

[2]马力.吉林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D].吉林农业大学,2014.

[3]黄鑫.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D].鲁东大学,2014.

[4]徐改聪.中等职业学校隐性德育课程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14.

[5]应花.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体验式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作者:陆美芹 单位:淮海技师学院

第四篇: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途径方法探究

摘要: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突破,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上也必须有所发展,这是适应时代潮流的必然之路,学校德育工作是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有效的德育教育方法和途径能够在思想上为学生的发展开辟道路,为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树立会有积极的影响。本文从德育工作出发,针对目前德育工作中的问题,旨在探索出新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水平。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方法的探索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技能型人才,为各个企业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型人才,对于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而言是很重要的。德育工作对学生而言是很重要的,是一个学生成才发展的基础,是学生在日后步入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可以说只有在保证思想道德水平高的前提下才能体现出其社会价值,这对德育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1.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属于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属于高中分流下来的‘弱势群体’,学习能力较差,处于性格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学校缺乏德育方面的教育,对其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在没有一个良好的道德观的前提下步入社会就很容易受社会的不良风气污染,从而影响其一生。所以在学校期间开展德育工作既是我国教育对学校的要求,同样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另一方面,德育工作的开展同技能教育相互配合能够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共同提升,单纯重视知识技能的提升是片面的,一个思想水平低的学生在知识技能学习的过程中也不会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会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时间长了就会让学生对学习完全丧失兴趣,严重影响学生的发展。

2.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现状

2.1学生自身素质较低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自身素质较低,对学习的兴趣较低,同时叛逆心较重,在学校管理时不服从学校管理的现象很严重,同时由于缺乏学习兴趣,将大部分精力用在了游戏等娱乐上,这些都不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自身素质低是中等职业学校自身教育任务所决定的,所以针对这类学生在德育工作过程中要注意方法和手段,只有这样才会起到效果。

2.2缺乏对德育工作重视

德育工作对于学生非常重要,但是就目前的德育工作的开展的现状而言,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对于德育的的认识都存在偏差,以致于德育工作一直没有进展,学生对此也毫无兴趣。这种认识的低浅也就意味着重视程度不够,在各个方面对德育工作的支持程度不够,学校在政策上缺乏针对德育工作的意见,对德育工作的研究不够,导致德育工作开展遇到重重阻碍,很难有很好的成效。

3.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创新

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特殊性,想要在德育工作上有所成效,就必须探索出一条新的具有特殊意义的道路,单纯的课堂教育已经没有效果。

3.1将德育工作融入到生活化

德育工作生活化就是将德育工作同日常生活联系到一起,通过日常生活的渗透,以起到好的效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对不同学生要制定不同的德育方案,让学生的德育发展同专业特点和自身特点联系起来,在日常生活能活中为学生渗透有意义的思想观念,这能够帮助学生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步入社会有足够的能力去辨别社会的真善与丑恶,这种生活化的德育方式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

3.2德育工作同心理研究相结合

德育工作开展的目的是通过学校的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所以在教育工作开展时要注重学生的心理过程的研究,从基本做起,这样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首先要明确学生在教育工作中的心理态度,这样才能起到针对性的教育,防止教育对学生起到负面的反作用。在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去识别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辅以一定的心理调节,对于部分问题学生要注重心理方面的教育,通过教师谈心等方式加强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掌控力。

3.3注重德育工作的时代特征

德育工作开展需要与时俱进,因为社会在进步,新的思想在不断出现,所以要想不被社会所抛弃,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接受新的思想,德育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中要注重同社会的新思想相结合,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对学生步入社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新思想的融入是学生成才发展的基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才能在社会中生存下去。在面对社会上复杂的情况时有能力有勇气去应对,这样就会一步一步的成长。

4.总结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对于学生很重要,要引起充分重视,要明确当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创新途径,注意同学生日常生活、学生心理以及时展相结合,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蓓.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J].新西部(理论版),2013,Z2:199-200.

[2]王立湖.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实践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5,22:310.

作者:周锋祖 单位:甘肃省徽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第五篇:中职学生就业中职业道德教育探索

摘要:

就业指导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势在必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学校、就业单位对其基本素质基本要求,良好的中职生职业素质关系着企业稳定。

关键词:

职业理想;中职生;职业素质;就业观念

职业道德是从事者必须遵守的一种行为准则,在市场经济下,从业者在工作中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素质修养,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依据国家教育部关于新一轮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精神:“职业技术教育要回归职业教育的本质,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数以亿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普通劳动者为己任”,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对用人的需求规格也越来越高,作为技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不但要加强技能学习的同时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特别是中职生在就业岗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中职生不但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更要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挖掘中职生个人职业道德素质潜力,是提高中职生的就业能力的重要渠道,现就我在辽宁辽阳技师学院就业指导中的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些案例与同行们一起加以探索,以推动我们就业指导中的职业道德教育更加完善。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毕业后基本上都是走向社会,从事相应的工作,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他们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工作的效率、企业稳定、甚至影响企业的发展。那么我们职业学校学生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社会公德教育缺矢,中职生道德素质修养较低,常常有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我们到处可以看到,随地吐啖、公共汽车不给老、弱、病、残让座、在公共场合随便大声喧哗并做出一些不雅行为等等,不胜枚举。其次是人伦道德教育缺矢,有些中职生不尊重师长,同学之间不互助有爱、不尊重父母,甚至出现了啃老一族,虽然自己年轻,但是,饭来张口,伸手要钱,不知道用学好技能本领来回报父母回报社会,等等,所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势在必行。我们辽阳技师学院的3000名多学生30%以上学生家庭背景复杂存在各种问题,我们首先让我们的各专业老师承包到人,每个老师承担5名以上的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多种活动和形式让他们学会做人做事、树立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并且每周有固定时间大家在一起反馈分享交流经验。

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学校、就业单位对其基本素质要求

用人单位非常重视毕业生职业素质,中职生的职业素质将直接影响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也是用人单位对学校培养出的人才质量、教学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比如我们辽阳技师学院和沈阳机电厂等一些大企业的合作办学时,单位也非常看重学生的职业素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主要从成本和效益出发,更多地考虑到中职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过硬的知识技能能否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在工作中没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任何过失和错误都有可能造成本单位的经济损失,所以,加强就业指导中职业道德教育是学校、就业单位对其基本要求。那么如何强中职学生就业指导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呢?

第一,加强中职生就业观教育。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也不应当专读书,其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古人也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德育过程既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见之以行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学校的一门主课,就业观教育是职业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就业观念是实现就业的前提,中国面临十分复杂和极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都面临着就业压力,何况我们中职生。我们辽阳技师学院也存在这种情况,这就使我们就业指导老师身上肩负起的责任就更大了,我们要让我们的学生要调整好就业心态、客观定位、不要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夸夸其谈。我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主题班会、邀请企业专家与学生交流等多种形式。首先,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使他们认识到,我想从事什么职业,这职业适合不适合我的发展,同时了解社会需求,并能用“我能干什么”的眼光全面地审视一下自己,不使自己陷入择业期望值过高的误区,如我们的焊工班将来从事的工作可能就是焊接,数控班将来从事可能就是机床,所以择业时要脚踏实地根据自身特点来选择。其次,择业过程中保持坚定的信心,一个有活力的年轻人,应该是敢于拼搏的,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工作,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企业做出贡献,为企业带来效益。

第二,培养良好的中职生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是适应社会的一种能力,良好就业心态,较强的就业技能,是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基础,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残酷竞争时代,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人才是任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所以,我在实践工作中首先使学生诚信和正直,诚信和正直是形成良好职业素质前提。用真诚的心去面对你的工作,这样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赏识,才能在单位立稳脚跟。其次,培养主动意识,要想在现代企业中获得成功,就必须努力培养自己的主动创新意识,在工作中要勇于承担责任,主动为自己设定工作目标,工作中敢于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的培养要掌握以下方法:

(1)循序渐进。职业素质培养并非一日之功,良好的职业形象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我们做为就业指导课教师,要细心、耐心、持之以恒。我们辽阳技师学院各个专业从一年级开始就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培养,先从较低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然后再逐步提高标准,一步一步提高,最后达到转变的目的。这样当我们的学生在即将毕业时90%以上的学生已经基本形成了良好的职业素质

(2)实事求是。职业素质的提高,更加注重的是遵循实事求是原则,切忌言过其实,让学生可以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入手来严格要求自己。

(3)言传身教。作为就业指导课教师,自己的形象就是一面镜子,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每一位学生,一位没有职业素质教师在课堂上大讲职业素质的重要性是绝对没有说服力的。我们技师学院规定不论是焊工班的还是数控班级等所有专业凡是上课老师,都必须着装整齐,文明大方、言谈举止都要符合教师的职业素质。

(4)立足教学。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认知教育,我们与沈阳锻压厂、沈阳重型机械厂等大型企业密切合作,根据他们的用人标准进行相关职业素质的培养,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顶岗实习等等,加强职业素质在教学中的渗透。当然,中职生要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要除了注重以上几种方法以外,做为指导课教师在实践中要采取更加灵活科学有效的方法,要不断总结经验来丰富教学资源以促进中职生职业素质形成。

三、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建立起校企合作模式

教育学生,职业规划是个人的主观选择,是个人的职业志向。作为学校,就业指导中的德育教育也要根据社会形势与市场经济不断变化的趋势,就业指导教师要深入社会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最新岗位需求,讯速而准确把相关信息传递给学生。充分发挥校企合作模式中的职业道德教育,校企联合办学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我们辽阳技师学院与沈阳机电厂校企联合办学采取订单式培养,他们需要什么样技能型和职业素质的员工,我们们就培养什么类型的员工,每年为该厂提供了90%的高职业素质人才。我们又在辽阳机械公司建立生产实习基地,让我们的80%学生顶岗实习,让学生深入企业进行顶岗锻炼,为个人的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使他们能够直接面对企业,了解企业用人模式用人标准以及对员工职业素质要求。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而人才本身所具有的专业技能和较高职业道德素质对一个企业能否长盛不衰,根基的稳固常常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以上就是本人在中职学生就业指导中的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些探索,愿与同行共勉。

作者:陈红霞 单位:辽宁辽阳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