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职业素质培养途径6篇范文

职业素质培养途径6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职业素质培养途径6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职业素质培养途径6篇

(一)

一、职业素质在高职教育中的现状

如果按现在的职业标准和职业规范来评定高职生的生理、心理、道德、知识技能等素质,那么就会发现当前的高职教育在高职生的职业素质存在着许多不乐观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突出在高职毕业生或者正在实习的学生,大多是在文明礼貌、责任心以及现场管理等方面的行为或者意识或者习惯上存在着不好的状况。当前职业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日常教育中比较薄弱,职业素质缺失的现状对于高职院校及高职生是一个及其严峻的问题。

1)从学校的角度分析,学校对职业素质教育这个模块没有以重视的态度对待,对高职生的职业素质的认知浅薄,学校一度存在轻视素养、侧重技能的不良现象。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办学史短,而且没有浓厚的文化背景作为奠基石,教学特色不突出。另外,一半以上的高职院校给学生灌输“一技之长”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单一。

2)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分析,国家教育机构对高职生的职业教育培养计划中,对于“职业素质教育”这个模块没有正确的规范准则政策,以一种放羊式的态度对待这个模块教育;社会的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对高职的高职生的要求模糊抽象。

3)学生及家庭背景的角度分析,普遍的高职生素质受到的素质教育不高,甚至没有,这直接削弱了学生的职业素质。此外高职生的对学习态度处于以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平时不去主动培养自我的职业素质,等到真正面临择业就业的时候问题就一大堆,影响未来的就业生涯。另外家庭与学生个人的冲突,导致学生的身心及对待生活的态度不端正,对职业素质的认识更是薄弱。

二、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途径

职业素质的培养不仅仅是高职生个人的事情,而是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及学生共同参与这个培养过程。为了有效的培养高职生的职业素质,努力成为一名合格技术技能型人才,关键是靠学生本人有意识地训练培养自己的职业素质,另外学校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培养计划并投注更多的重视。

2.1高职院校应对高职生的职业素质培养进行“一把抓”

高职院校在鼓励高职生积极参加大学生职业技能等相关实际操作技能的大赛时,也要严抓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问题。在职业生理心理意识、职业态度及职业道德素质方面进行大综合的培养。

2.1.1加强高职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学校对高职生的职业教育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这一模块,把人文教育融入职业教育中的各个活动计划领域。在课堂教学培养计划中开设高职生人文素养教育的课程启发引导学生的思考。可开办个校园文化墙借此熏陶高职生的人文素养,为高职生的职业素质提供思考启发,强化学生的人文修为,从而为以后就业对用人要求要有一定的文化涵养的企业单位的用人主旨,让学生们融入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进行文化的洗礼。

2.1.2引导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给自己做好正确的职业定位

要想做好一件事必须要提前做好规划,这样才能正确的去实行计划。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职业素质教师答疑、心理咨询室、多媒体教室等多种资源免费给予学生服务,帮助引导学生利用有用的资源去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教导学生如何正确的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职业定位,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兴趣、能力或者当今的社会背景来为自己量定未来的职业方向。同时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宽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实际演练中找准自己的方向,不仅得到练习,还可学生巩固并提高操作技能,还培养自己的心理应变承受能力。

2.1.3对学生进行创业培训

给学生开展创业培训课的好处是可以向高职生灌输如何正确就业的思想观,对就业的创新价值观,另外还可增强高职生的积极创业意识,在积极创业的带领下让高职毕业生能够更好的就业。高职生经过一定的创业培训,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并且也提升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指导自己如何正确的择业与就业,并且对就业生涯中应该如何取得优越的成绩有了新的认知。

2.2高职生应积极主动的对自身的职业素质进行有计划的培养

2.2.1树立良好的合作和责任意识

所有的企业单位都希望自己的公司内部及员工之间积极合作并对企业对自己进行负责。员工之间的合作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所以团队精神很重要,强大的团队精神不仅能够推动工作共赢的场面,还可以节约工作时间,提升工作质量。作为一名合格的企业员工,责任心很重要,这不仅关系到个人与企业之间的信任和工作任务是否完成,还关系到个人与公司的形象声誉,甚至是公司的效益,同时也是自己的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问题。所以在校的高职生必须树立积极的合作和责任意识,有利于以后的就业工作。

2.2.2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和培养良好的职场礼仪

个人的好形象在求职中的面试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面试工作人留下个好印象可以让求职者得到更多的被录用的机会。企业单位的整体形象很大一部分得因于员工的职业形象,并作为员工的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培养之一。所以在校高职生应该有意识的塑造自我的良好的个人形象,给他人留下一个深刻的好印象,为自己以后的求职面试争取更多的被录用机会。除了塑造好的个人印象,高职生还应注意一些职场礼仪,良好的职场礼仪是驾弩职场的关键的职业素质。高职生应该注意关注积累一些求职面试的礼仪、商务交谈礼仪,还有办公室礼仪等与职场有关的礼仪,在积累的同时也应当适当的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实例,比如与同学或者老师的交流礼仪,在社会实践时和一些企业公司的员工或者上级交谈时的礼仪,在这些能触摸到生活实例中不断的积累锻炼自己,培养良好的职场礼仪,为将来的就业提供礼仪基础。

2.2.3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是职业素质的培养的内容之一,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可以反映其的素质教养,好习惯是成功的奠基石,坏习惯是失败的绊倒石。高职生往往在细节问题上不注意规范自己的行为和养成一种好习惯,从而影响自己的成长发展,甚至可能为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埋下不好的因素,导致自己创业或者就业失败。高职学生应该在平时的时候注意的自己的行为习惯,有意识的养成并保持自己的良好的行为,并转化为职业习惯。

作者:李宁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二)

一、高职思政课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1.是高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需求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这里的素质“通常被划分为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基本素质是普遍性的,是全体‘社会人’所共有的,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它是职业素质的基础。职业素质是‘职业人’所应具备的,与从事具体职业相关的、对职业活动起着关键作用的内在品质和能力。它是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和体验内化等途径养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从事某一职业必备的条件,是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素质主要包括职业认知、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心理素质、职业习惯等。职业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是系统工程,是教学、学工等部门通力合作的结果。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因其在学生思想教育、人格培养、道德提升及良好行为习惯引导上所具有的学科基础专业、理论诠释透彻、人文气息浓郁、强调知行合一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2.是高职思政课功能的内在要求

一方面,如前所述,高职思政课的主要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良善品行,使学生能够知荣辱、明是非、辨善恶、懂法纪,亦即主要立足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而这能够为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事实上,个体只有做好社会人,才有可能成为合格的职业人,职业素质的许多内容如职业道德强调的诚实守信、职业心理素质中的抗压、抗挫折能力及个体勤奋好学、文明礼貌、遵章守纪的良好职业行为习惯等无不是基本素质在职业生活中的渗透和延伸。另一方面,在高职思政课程体系中,有大量内容具有较明确的职业素质培养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集中宣介个体理想规划、职业道德、职业法律、择业与创业的专题内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对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发展现状及趋势等的介绍有助于学生结合社会发展需要来调适个体需求及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其对于革命传统及理论体系的介绍也隐含着对青年学生在自己的人生包括职业生涯中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继承艰苦奋斗精神的期许。因此,通过高职思政课加强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3.是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

对高职学生而言,进入高职院校,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毕业时找到一份好工作,并以此为基点承担起对家庭及社会的责任,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是他们中大多数人的求学目的,这一目的平凡、朴素,但却真实、务实。有数据表明:我校2011届毕业生家庭职业阶层分布中,有53%的人来自农民与农民工家庭;有27%的人来自产业与服务业员工家庭。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多数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可以凭借的家庭及社会资源相当有限。因此,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职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提升自身的就业力及职业发展潜力成为学生在校期间的核心诉求之一。尽管高职教育不能片面简约化为以就业为导向,只注重打造职业人,不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但亦不能漠视学生的内在需求。就思政课而言,轻视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既是对教育对象的不关心、不爱护,又违背了思政课因材施教,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及生活实际的教育教学规律的要求。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倾听学生的呼声与诉求,关注学生的择业就业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与幸福观,不断提升人生境界。这样做既能为学生成才助一臂之力,又无形中提高了思政课的影响力和实效性。

二、高职思政课强化学生职业素质的途径

1.结合教学内容,强化学生职业素质

高职思政课结合教学内容,可以多角度切入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一是加强职业认知教育,即职业理想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等。思政课尽管由于专业所限很难对学生未来具体职业岗位的要求做出详尽描述,但依然可以帮助学生明晰高职条件下个体的基本发展方向。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针对高校新生特点,在“绪论”部分设有“适应人生新阶段”的内容,思政教师可以此为依据引导学生认识高职教育特点,明确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奋斗目标;同时,围绕这一目标,指导学生进行学业规划,并适时引入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使学生未雨绸缪,尽早对自己的职业成长做好准备。二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理解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性,懂得只有在工作中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诚实守信、积极主动、吃苦耐劳、勤于钻研、耐心踏实,才可能事业有成、取得佳绩。三是强化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引导学生自信乐观、积极进取,在工作中严以自律,知难而上,锲而不舍。四是提升学生职业法律修养。使学生遵章守法,懂得依法履行职业义务,行使职业权力,在遇到诸如劳资纠纷等职场问题时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五是展开就业择业创业教育,使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掌握择业技巧、知道大学生创业应具备的条件及政府提供的相关优惠政策等。

2.组织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一是通过课内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如组织课堂讨论、课堂辩论赛及演讲比赛锻炼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信心;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掌握社会调查的一般方法,学会围绕学习或工作任务搜集、分析、处理相关资料信息,懂得团队协作,能够独立完成结构严谨、逻辑性强的调查报告;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考察,了解国情,学会面对社会问题能够理性思考、独立判断;进行素质拓展训练如“对对碰”、“连环自我介绍”活动提升学生的人际相处能力,通过“超级呼啦圈”、“盲目方阵”活动加强学生团队观念,使学生习得团队相处之道。二是通过组织针对性强的实践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如带领学生走访企业或人才市场,使学生体验企业一线工作环境,把握职场脉搏;组织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组织寻访优秀校友、体悟职场人生活动,使学生从优秀校友的人生经历与创业生涯中汲取职场经验,理解职业道德;开展课堂模拟招聘活动,使学生提前了解高职学生就业现状、用人单位的招聘标准与需求、应聘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及应聘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加强学生的职业观念,提升学生心理品质与就业能力。

3.参与工学结合,深化职业素质教育

思政课教师在参与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过程中往往会遭遇瓶颈:一是高职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渠道是企业,而思政教师大多从高校毕业后就到高职院校工作,缺乏企业经历,对企业一线情况了解不够深入全面;二是高职学生在校期间有较多专业实践环节,但由于信息沟通不够,思政课教师对学生在专业实践、工学结合等准职场环境中的表现了解不多;三是与专业教师交流不够,对不同专业学生培养目标中职业素质的要求了解不细致。上述因素导致思政教师在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过程中联系职场及学生实际难以深入,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因此,以适当形式如指导教师身份参与学生专业实践及工学结合过程,是思政教师加强与专业教学部门交流合作、提高职业素质教育实效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一途径,思政教师既能发挥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优势,又能深入了解企业用人现状及要求,加强与学生沟通的即时性、针对性、有效性,使职业素质教育得以深化。

三、结语

除上述途径外,还有一些渠道在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方面亦能发挥重要作用:如思政课教师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塑造严格自律,勤勉工作、乐于奉献的教师职业形象能够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起到深刻的示范效应;此外,思政课教师要注重养成教育,对学生在上课、作业、考试等诸环节严格要求,使他们在校期间形成良好的学习、工作习惯,这些习惯往往会使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受益匪浅。

作者:赵后起单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三)

一、系统设计与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职业教育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总体计划的实施方案,是高职院校组织和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是高职院校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基础性文件.高职院校实验实训设备的选购、师资的引进和培养以及教材建设教学改革都必须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要按照教育部专业建设的要求,参照行业标准、培养目标与学生实际,科学、合理地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设计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建构课程体系,设计评价标准.第一,在人才培养方案整体设计方面,要体现与本科教育的本质区别,要打破学科教育体系,构建职业能力培养体系,要淡化基础理论特别是抽象理论内容,增加感官认识与技能操作内容.第二,在课程体系建构方面,要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程设置,重组体现“工学结合”内涵和“职业资格标准”、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为主的完整的、系统的课程培养体系.课程标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课程架构注重与行业、企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依据“职业、系统、开放”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和岗位(群)要求,设置职业素质课程、职业技能课程、职业拓展课程.第三,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通过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培养方案,要开展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交替等教学模式的改革,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融“教、学、做”为一体.做到课程内容模块化、实训教学项目化、教学情景职业化,用职业岗位能力、专业技能标准统领各阶段教学活动.第四,在专业人才质量评价方面,要建立学校、社会、用人单位和学生家长多方参与,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依据的专业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把社会、用人单位和学生家长的意见作为专业人才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要按照《关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作用的意见》精神,逐步建立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的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机制.采用学校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形式,以便能更好地检验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应用和职业素养的养成.

二、想方设法并努力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培养全程渗透职业理念、职业意识、职业技能综合教育

(1)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要按照培养和训练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要求,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注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良好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可通过相关课程的开设,将职业理念、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融入其中,通过课堂讲授、文体活动开展、主题班会、宣传标语等手段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例如,开展职业礼仪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注意个人言行举止,向合格职业人的标准靠近.

(2)严格学生日常管理.学生管理人员如辅导员、班主任等,要强化学生的课堂秩序、宿舍秩序、活动秩序的训练,强化素质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与行为习惯,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和严谨的职业态度.如我院开展的“创建文明校园暨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学生作为“做文明学生、创文明班级、建文明校园”活动的主体,自觉成为文明校园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者、维护者和推动者,积极参与养成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争当文明学生.该项活动对学生成人、成长、成才、成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一般包括三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联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纽带,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一要开展不拘一格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党员谈心活动、专题研讨活动等,引导学生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做起,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二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文化舞台;四要开展主题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积累社会经验,锻炼与提高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五要开展服务为主的青年志愿者活动,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促进学生素质的有效拓展.

三、创造条件并精心打造素质拓展教育平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全面提升

(1)打造校企双向育人平台.校企双向育人要求学校、企业双方共同参与招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计划的制定、实践教学的实施、就业岗位的安排,实现学校和企业对专业人才培养从教学-实践-就业的全过程、全方位的合作,特别是要求将企业文化引进校园.一是引进企业的精神文化(如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规范等).通过讲座、论坛、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与渠道,将诚信、人本、尽职、尽责的理念、道理灌输到学生的头脑当中,培养学生的遵纪守法观念、爱岗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修养.二是引进企业的管理文化(如企业经营哲学、企业制度等).通过讲座、外出参观、顶岗实习等形式,将严密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管理方法等与学生学习及生活中的严谨态度、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结合起来,创建富有企业特色和企业氛围的学校管理模式.

(2)打造社会实践育人平台.学校要以“服务地方经济与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以“依托专业优势、解决实际问题”为己任,打造品牌项目,丰富服务领域,引导学生“怀实心、做实事、创实业、起实效”,着力打造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平台.可抓住校外顶岗实习、暑假“三下乡”活动等契机,鼓励教师、学生参加企业实践、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并撰写调查报告、实践见闻等,在社会实践中学会做人做事,并增长见识,提升才干,为毕业后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3)打造能力素质展示平台.学校可根据青年学生特点,以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品牌校园文化”为载体,每年举办大学生技能节、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大学生校园志愿者系列活动等,为学生展示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创造良好环境与提供良好机会.一是校内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全天对学生开放,安排专业教师辅导;二是每个专业每个学期举办一次职业技能竞赛,学生全员参与;三是经常性举办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鼓励学生参与.

(4)打造就业创业教育平台.以就业为导向,实施全程就业指导.一是学院形成从入学到毕业的就业全过程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就业指导体系,专门成立了就业指导教研室,就业指导课三年不断线,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二是组织参加校外人才招聘会,让学生亲历招聘的全过程,通过与各地用人单位及人才市场进行广泛的合作,为毕业生择业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机会;三是学院每年定期举办大型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各教学系部不定期举办校园专场招聘会,有效推荐毕业生;四是建立就业网站,开设最新就业信息、就业动态、就业政策、就业指导、常见问题解答、优秀毕业生推荐等内容,形成毕业生就业的“无形市场”.

四、结语

以意志品质培养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创业志向与创业素质.大学生创业必须有着投身创业的理想和志向,否则,往往被创业中的困难、挫折所吓倒.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业的理想抱负与意志品质,并和实际学习目标结合起来,鼓励在学习过程中不怕困难和挫折,出色完成学业.同时,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确立目的、制定计划、选择方法、执行决定和开始行动的整个实践活动中,实现意志目的,锻炼意志品质.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强学生意志的自我锻炼,注意培养提高自我认识、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命令、自我鼓励的能力.

作者:徐娟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四)

一、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途径

在多年的专业教学中我们发现,尽管有很多人探索出了很多种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途径和方法,比如德育教育、案例教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但是很多的专业职业素质、工作经验还是需要在工作中慢慢积累的。我们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资源,从专业建设入手,通过多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我校旅游专业实习生、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得到行业的一致好评。

1.职业素质拓展课程开设与考核方式改革

由于旅游行业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的特殊性,我们紧紧围绕行业需求来培养学生,以行业标准来引导教学,通过课堂教学来养成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要“能说会道、能唱能跳”。基于此,我们在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开设了一个专业素质拓展课模块,结合地方特色,开设了形体训练与社交礼仪、普通话、旅游音乐欣赏、旅游摄影、茶艺等课程。为了使以上职业素质拓展的教学效果得以巩固,我们进行了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即对这些素质拓展课程的考核要求采用汇报表演的方式进行,汇报表演时由学院领导、专业教师担任评委,同专业的上下届学生担任观众,被考核学生一个个登台演出。这样的考核方式避免了考核时滥竽充数的可能,保证了每个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

2.把课堂搬到景区

“把课堂搬到景区”的举措,其具体做法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从进校读书伊始,即组织他们去利用周末及节假日时间,到赣州市区及周边景区为游客免费提供导游等相关服务,时间为期一年。为了推进此项工作,让学生在行业实践中培养出优秀的职业素质,学院与周边诸多景区签订了周末及节假日义务导游的协议,并在景区设立义务导游服务咨询台。义务导游工作在社会上反响热烈,为服务赣南地方旅游经济做出了贡献,也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入校的第一年组织学生去景区义务导游的模式,在实践中形成学生良好的日常礼仪习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敬业、乐业的服务意识,增强了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3.把课堂搬到酒店

旅游的六大要素通常简称为“吃、住、行、游、购、娱”,因此,旅游专业学生必须具备酒店对客服务的良好职业素质。组织学生到高星级酒店教学实习是我们加强对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又一举措。通过在校形体礼仪课程的训练,学生对形体礼仪的要求有了一些认识,但时常会处于不记得、易忘记状态,需要老师经常提醒。但是,当学生成为了一名酒店员工,在酒店的工作岗位上就一定必须遵守酒店的规章制度,否则就只有扣掉自己不多的实习薪水的结果。这是因为学校教育必须人性化而岗位工作必须制度化。通过在高星级酒店的教学实习,学生对形体、礼仪等专业职业素质的掌握就变成了习惯,学生的言谈举止、举手投足充满了现代酒店旅游从业人员的稳重、大方、热情的职业风范。

4.把课堂搬到校园

我们学校作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拥有得天独厚的校园生态旅游资源,其生态科教馆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由于它免费对外开放,来这里参观学习的游客络绎不绝。旅游专业的学生承担了生态科教馆的所有讲解工作、以及客人来校参观的校园导游工作;承担了茶艺表演,中餐服务,咖啡、调酒等接待工作。这些工作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团队合作的精神;也强化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学院注册成立了赣州点石国际旅行社,学生通过在旅行社的实践,提升了行业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掌握职业所要求的基本技术与能力,熟练使用现代办公设备与技术;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公关能力和社交能力。

5.日常生活中的养成教育结合旅游专业学生职业行为素养的要求,我们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按旅游行业人才要求,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实施“成功教育”模式,其培养的理念是坚持不懈,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该模式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此外,学院在日常教学、学生管理及日常行为规范、实训实习等各方面贯彻“五心”培养理念,培养学生具备爱心、细心、耐心、恒心、信心,以适应旅游职业岗位的需求。

二、结语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途径需要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渗透。在职业素质培养的过程中,还有许多有待我们去探索研究的地方。

1.职业素质拓展课程虽然开设了,也要求用汇报表演的方式进行考核,但感觉上课的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课余时间学生坚持的效果不太理想。如何进一步把课堂教育与日常行为规范完美融合还需进一步探究。

2.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主要还是要经过实践的锻炼,如义务导游、酒店的教学实习等,这种校企合作方式对于校方非常有利,但对于企业方来说,当前的收益不够大,而且给他们的操作带来相对繁琐的程序,需要校方做出相当大的努力,包括人力财力等,也需要企业方从长远利益来着手培养就业人员。

作者:吴学群单位: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五)

一、信息时代对高校档案工作者的新要求

1、较全面的知识结构。高校档案工作者应熟练掌握档案学基本理论、档案管理基础知识、文件管理知识以及档案编研理论与方法,具备扎实的档案专业功底。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知识是档案信息化人才的关键性素质要求,高校档案工作人员要加强知识更新,学习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适应档案信息化的发展要求。还要广泛涉猎外语、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等学科知识,具有扎实的文化知识基础。

2、较强的业务能力。信息时代的档案工作者必须具备掌握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及运用新设备的能力,熟练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地开展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检索、利用、编研工作;能够很好地获取、分析、处理、、利用和有效交流档案信息;能够根据软件技术上的难度要求及用户群体的多种信息需求特点,及时为用户提供信息交流、信息检索和信息咨询服务,利用适当的资源最高效最优质地满足档案用户的信息需求。

3、较高水平的信息素养。要有较敏锐的信息意识,对所接触到的信息,能准确判断属于哪种类型或领域,能在大量繁杂的信息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能对各种社会需求做出准确及时的反应和预测;要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具备运用计算机和网络快速准确采集信息,进行信息分析、传递及文字表达和编辑能力等。

4、较强的创新意识。要紧随档案载体、管理体制等变化,不断更新服务观念,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服务手段,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开拓档案工作的新途径。要由单纯的档案管理者,变为档案信息的处理者、开发者、研究者和者,满足各界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高校档案工作者的职业素质现状和培养途径

近年来,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大力推进文档一体化和档案管理计算机化,推动了档案信息化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档案信息化工作发展还不平衡,大多数高校尚未将档案信息化人才培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高校档案信息化人才面临着严重匮乏的状况。突出表现在:一是档案人员队伍业务素质不高,平均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知识结构滞后,大部分管理人员只会简单的数据库登录和数据录入存档,其他应用技术掌握不熟练。二是用人机制不完善,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不到位,没有普遍建立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对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缺少吸引力。提高高校档案工作者的素质,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要求是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有以下途径和方式。

1、加大人才培养的投入。高校领导要适应档案信息化发展的时代需要,充分认识信息化时代对档案人才建设的时代需求,舍得财力投入,配置与档案信息化相适应的软、硬件设施,更要重视现代档案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营造“适应时代、尊重知识、发展人才”的氛围,努力培养与时俱进的现代高校档案管理人才。同时也要大力宣传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与作用,改善档案工作环境及办公条件,增强档案工作者的职业自豪感,不断激发工作热情,使之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中。

2、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建立科学合理的人事管理体制,搞活竞争激励机制,是调动档案工作者主观能动性、激发工作热情的重要措施。一是建立档案工作人员准入制度。要把计算机操作技能和网络技术作为档案工作人员选拔任用基本的素质要求,加大在人才引进考核考察中的比重,确保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具备基本信息化素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形势对档案工作的新要求。二是建立教育培训制度。把提高档案人才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能力作为教育培训的重要任务,根据岗位人员素质技能指标体系,采取技能培训、专题讲座、参观学习等形式,分期分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加强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技术、档案管理软件应用知识等内容的学习,提高档案信息化基本技能。三是建立交流学习制度。注重加强档案工作者之间及兄弟院校档案管理部门之间的业务交流,经常组织一些针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专题研讨与交流活动,努力营造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氛围,及时了解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前沿发展动态,促进档案工作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四是建立评价激励制度。根据工作任务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量化考核目标,严格考核程序,让考核制度真正起到激励、监督、奖惩作用,促进人才之间的良性竞争。合理制定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在职称评聘、职务晋升方面注重能力和实绩,重用档案信息化技术人才,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3、拓展人才培养渠道。档案信息化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建立多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培养体系。档案信息化人才分为领导型人才、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对于领导型档案信息化人才,着重培养从宏观上把握档案信息化工程的设计思想、技术框架、基本思路和驾驭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能力;对于研究型人才,主要培养开发档案管理软、硬件的能力;对于应用型人才,重点培养其应用档案信息化技术、熟练完成业务工作和维护信息技术设备的能力。充分利用各地、各高校的教育资源,不断拓宽培养渠道,对于长期目标,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着力开展档案信息技术专业的学历教育,培养档案信息化专门人才,并通过开展继续教育,逐渐提高档案信息化人才的整体水平。对于短期目标,可采取定向培养、委托培养方式,在现有档案工作人员中选择优秀业务人员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或选择部分信息技术人员进行档案专业知识培训,培养档案信息化人才骨干。

4、注重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档案工作的价值、意义和特点决定了档案工作者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崇高的敬业精神、热忱服务的思想意识、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和甘当无名英雄的优良品格。档案的知识产权、信息安全等也对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高校档案信息化人才的思想建设要着力增强高校档案工作者的政治素质、道德观念、法制精神等,促进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胡利霞单位:湖北大学档案馆

(六)

一、职业素质拓展训练的特点

1.1教师为辅,学生为主

在拓展培训中,教师不再是主角,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设计、组织、布置、实施训练项目,启发、诱导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向。而学生是训练的主体,学生要参与训练的各个环节,完成训练任务,在每个项目中体验蕴含的道理。

1.2活动—体验—感悟

活动是训练的外在形式,体验是学生的心理启迪,感悟是训练的终极目标。拓展训练过程一般包括“活动—分享—总结提升—应用”四个环节。让学生在愉快、积极的参与中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果敢、顽强、自信、团结等优良品格的形成。

1.3学生综合素质迅速提升

拓展训练所有项目以体验活动为先导,引发出人知、情感、意志和交往活动,所有项目都具有一定难度,是对心理、体能、智能的极限挑战。在克服困难、顺利完成课程要求以后,队员能够体会到发自内心的胜利感和自豪感,获得人生难得的高峰体验。

二、职业素质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的作用

2.1培养优良的个人品质

所谓做事先做人,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德才兼备方成事。很多企业宁愿要高品质即使专业知识成绩差的人也不愿要专业知识优秀而人品低劣的人。通过训练,可以培养大学生个人勇气、信念,跨跃心理障碍,挖掘个人潜能。认识自我,敬业奉献。正确对待不同意见和挫折。

2.2培育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拓展训练可以有效的培育大学生团队的合作和协作能力,明确个人在团队中的角色定位;学会处理局部与大局的关系;创造和谐团结的氛围和工作环境。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更为融洽地与团队成员合作。

2.3塑造敢于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

拓展训练项目有的具有相当大的难度,每个参训者在如下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4提高不断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创新能力”是职业素质的核心要求。通过训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勇于打破传统思维的局限。训练发散性地思考问题,迅速转动大脑搜求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

2.5培养强烈的责任感

强烈的责任感是企业和社会对大学毕业生最基本的素质要求“,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训练项目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责任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应具有的信念。拥有责任就拥有了善良,拥有了责任就选择了谨慎,拥有了责任就奠定了成功的基石。责任心就是做任何事所需的一种平常而力求完美的心态。

2.6锻炼较好的心理素质

职业素质训练中的身体活动或身体锻炼可以诱发积极的情感,这些积极的思维和情感对抑郁、焦虑和困惑等消极心境具有抵抗作用,使其个性产生良好的情绪状态,改善个性自我知觉,提高自信心。从而增强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的能力,能经受各种挫折和压力,以适应未来的社会竞争。

三、职业素质拓展训练的项目设置

3.1高空项目

高空项目是利用大型的空中训练器材来完成一些高难度的高空技能训练。高空项目的目标是“挑战自我,超越极限”,这个项目的设置目的是让学员感受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集体之间的愉悦感,并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潜力,在培养学员的团队精神方向,这个项目起着重要的作用。

3.2场地项目

场地项目的设计宗旨是“促进个人成长,提升团队效能”。场地项目为了培养学员的行为习惯,改善学员的心理素质,在项目内容设计时将拓展训练和体能训练巧妙地融为一体,使得学员可以在丰富多彩的拓展项目中改变行为,提升心理素质。

3.3个人挑战类项目

在个人挑战类项目中,所有的项目都有较高的难度,具有一定的冒险性和挑战性,并且这类项目是要由学员独立完成的,因此需要学员具有极大的用气和决心。这类项目可以挑战学员的意志力和信心,还可以激发学员争取荣誉的斗志和责任心,进而向目标努力。

3.4双人协助类项目

双人协助项目虽然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但是这类项目的突出特点是它要求两个学员要互相包容、互相配合,通过共同的努力来达到目的。这类项目有助于培养学员包容心,以及互相尊重和帮助的美好品质。

3.5团队合作类项目

团队合作类项目要求整个团队成员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通过默契的协作来排除活动中的困难。团队合作项目看似不难,但是它是以团队之间的合作为主,要想顺利完成活动,全队人员之间要互相鼓励和宽容,通过默契的配合来使整个团队获得成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拓展训练就是这样通过设定特定的环境和活动规则使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可以预见,拓展训练以其新颖的教学内容,独特的学习方式,以及丰富的教学方法必将成为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有效途经。

作者:张勇单位:辽宁建筑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