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职业素质的培养8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
职业素质并不是两三个月就可以有明显提升的,某些方面的素质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才能慢慢积累起来。其实,从小学开始,就已经开始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塑造了,这些素质中就包含了以后的职业素质中的一些方面,如创新,兴趣爱好等。大学生某些方面的素质其实在读大学之前就基本定型了,大学里只能尽量的去培养一些新的技能,改变一些习惯,纠正一些观念,这种教育方式的影响过程是逐步积累的,不可以急于求成,否则,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带来负面影响。在众多的职业素质中,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自身素质、团队合作、技术素养。大学中可以通过课程设计、项目实践等大力培养的是团队合作和技术素养方面,对于自身素质的培养则只能通过教师和班主任的引导逐步改善。
二、课程的设置以及内容的扩展
按照职业素质的要求,在相应的课程体系中应该有意识的去培养,相关课程应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规范、作业、实验以及课程设计里面体现职业素质培养的内容。
1.基本素质方面
英语阅读能力:应逐步的加强,在大一的时候应引入部分的“专业英语”,让学生尽早接触英语教学,接触专业英语书籍及文章,克服畏惧感。在低年级可以简单点,从“点”入手,即从一段话、一篇文章的阅读开始,培养成就感,让他们认识到专业英语其实更简单。在高年级(二年级)引入双语教学,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这时的双语就不那么突兀,学生也应该能接受。从教学效果来看,双语教学在普通本科院校的效果并不好,原因是学生一下接触到大量的英语,心理和知识面上都难以接受。
文档写作能力:从C语言开始,要求学生在学习编程时,尽量的会写“设计文档”,特别是到了函数一章,要求学生在写完程序之后,写出自己的设计思想:函数的作用,参数,类型等,并用流程图等描述。开始阶段,可以是在程序完成后来完善文档的表达,在熟练之后,过程应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先设计,再编码。
代码规范:高级程序设计课程的后期加强,方法是交换代码阅读,以了解变量命名,注释,书写格式、结构良好等规范在程序交流时的重要性。学生从写代码开始,教师就要严格要求,正确引导,经常要用结构良好、代码规范的程序和差的程序进行比较,让学生知道怎么写,也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这样写。团队合作:在素质培养中,较难的一环。一是由于学生的个性强,要融入团队需要克服自身的一些缺点;二是学校中教学资源的有限,不容易找到合适的项目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团队精神的培养可以先从“团队考核”开始,让一个寝室的同学完成一个任务,而任务(通常是编程)除了程序代码,还需要写文档,注释,和测试(这些都需要手工抄写,而不是在电脑上完成)。要完成这样一系列琐碎的工作,一个人是要花很多时间的,自然,学生就会分工:学的好的可能就是写代码,然后给其他讲解程序,分配任务。之所以要求任务用手写文档而不是电脑打印,就是避免一个人完成,避免拷贝、抄袭。考核的成绩应只有一个:即整个团队的成绩,以抹去个人因素,体现团队的精髓。
2.高年级教学
在高年级教学过程中,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更难一些,需要教师认真的选择合适项目,一个好的教学项目的标准应满足如下几点:(1)有一定的代表性,实用性。(2)容易分解成若干小模块,这些模块有难有易。(3)一个人完成整个项目需要花费较多时间。(4)项目可以扩展。只有这样,团队的合作才有意义,大家才有兴趣在一起合作,否则,团队容易沦为一个人的工作。
沟通能力:在软件工程、需求分析等课程上应展开讨论。在开始阶段,教师应当适当的引导,否则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沟通,讨论需要哪些方面。
创新能力:对中国的学生来讲,这是最难的一方面,制约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有很多方面,主要是国内现行的教育体制导致的。在软件领域,对本科生的要求,主要是思路上的扩展,创新是从小开始培养的素质,更多的是在课外培养,课堂上教师只能尽量的去引导,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技术层面的创新基本不现实。而软件的创新,可以从“模仿”开始,给出一个基本的要求,让学生自由的添加功能,比如“闹钟”,可以扩展:提醒方式的选择,网络同步,智能设定(和课表、工作表结合),进一步和职业结合等;经典的扫雷游戏,可以拓展为“网络对战”,“团体对战”等模式。创新思想的提出,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也可以让学生更进一步的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意识到,可能只有少部分的学生可以做到,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具备这种能力。
三、结语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软件行业的前景越被看好,但同时,高校软件专业毕业生大量涌现和软件人才的缺乏是一种矛盾。大学里面教出来的软件工程学生,不应该是那种仅仅能够自己会写代码的技术宅男,而是要全面发展、具备高端职业素质的IT精英,没有全面的职业素质,只能沦落为“代码劳力”,成为IT界的体力劳动者,也势必被淘汰。大学虽然不是职业技术学院,但我们肩负着输送人才的任务,应该明白企业、公司所需要什么样的人,有意识的培养,才能让学生尽早的融入社会,开启职业生涯。
作者:何海涛单位:四川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
(二)
一、高职院校经管专业职业素质构成
(一)职业素质的含义
业界人士认为,职业素质指的是敬业乐业精神与合作的态度。其中敬业乐业精神是指将工作视为自身的一部分,尽自身最大的努力完成好该项工作,及时发现自身工作过程中的不足,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而合作的态度是指时刻树立积极向上的、负责任的、诚实守信的等合作态度。而从理论层面讲,职业素质指的是人在社会分工中因从事某种职业而应具备的精神、素养、知识及能力的集合。以高职院校经管专业职业素质为例,其包括四方面内容:职业知识、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及职业技能。
(二)职业素质的内容
第一,职业知识。要求高职院校经管专业学生明确经管职业岗位特点与培养专业能力的要求,认真学习掌握关于经管类课程相关专业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理论知识直接关系到经管专业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创造能力的培养,为日后更好胜任于经管职业岗位提供良好的基础;第二,职业道德。任何职业都有属于自己的道德规范,尤其是经管职业,道德规范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规范经管专业学生日常工作行为,防范不合规、不合法现象的发生;第三,职业意识。职业意识是调动学生参与经管专业学习及经管职业工作积极性的关键,为经管学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提供导向作用;第四,职业技能。职业技能即为高职院校经管专业毕业生从事经管职位的实际操作能力,该项技术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够形成,其需要在日后工作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实际上,职业技能水平直接关系到高职经管专业毕业生工作绩效状况。
二、加强高职院校经管专业职业素质培养策略
(一)加大对经管专业学生职业理想的主体意识培养
经管职业意识既是学生参与经管专业课程学习的动力,又是学生参与经管职业工作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保障,所以要求高职院校采取多种有效手段加大对经管专业学生职业理想的主体意识培养。一方面,要增强经管专业学生经管职业意识,促使其能够全面准确认识到经管专业在社会市场中所起的积极效应,从而激发经管专业学生开展经管专业课程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增强经管专业毕业生在经管职位的责任感;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帮助经管专业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我,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经管专业课程学习规划与职业生涯规划,如此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经管专业职业素质。
(二)以职场要求为导向,强化学生职业道德
随着社会各项体制变革不断深入,给予经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加强学生职业道德也越来越成为培养高职院校经管专业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第一,大力推行企业化职业道德教育,即鼓励经管专业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或者加强校企合作,企业尽可能给予经管专业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让学生从职业实践活动中认识职业道德、学习职业道德,从而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第二,落实好典型示范活动,要求高职院校借助黑板报、广播等平台加大对各行业先进模范人物、事迹的宣传。或者,高职院校邀请各行业先进模范人物置于高职院校开办座谈活动,要求他们向学生阐述自身的实际经历及感想,让学生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此来感化学生,培养学生职业道德。
(三)构建完善的学生技能、素质评价反馈体系
构建与企业对接的学生技能评价体系。要求高职院校遵循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以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为依据,结合各行业企业实际状况制定有效的经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打破传统的学生技能考核评价方法,置于真实工作环境或模拟工作现场对经管专业学生进行考核评价,以准确掌握经管专业学生实际技能水平,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完善措施,从而不断提升经管专业学生技能水平;另外,构建职业素质评价与反馈体系。应着力于高职院校、企业两个方面评价反馈经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从高职院校层面看,以学生自身反馈、经管教师反馈等渠道反映经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从企业层面看,以绩效考核等渠道反映经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通过多方面评价反馈能够准确反映出高职院校经管专业职业素质薄弱环节,为加强高职院校经管专业职业素质培养提供依据支持。
作者:刘芳单位: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三)
一、秘书的素质
素质,是个人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人的素质包括有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等。秘书人员的心理素质是秘书在进行写作工作中所具备的独特的气质。要想培养秘书的写作素质要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培养。
1.1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人类一切认识活动的目的和归宿。秘书素质的培养同样离不开社会实践。作为一个施工单位来讲,秘书必须要了解单位施工生产过程的主要流程,包括进场、施工前期准备、人员的配置要求、施工机械的到位情况,施工过程中要保证安全、质量并注意塑造企业的品牌形象,提高社会满意度,工程结束后人员、财产的合理安置。只有抓住一切可以实践的机会,才能准确、严谨、完整地撰写出一篇篇符合企业文化和实际情况的文章。
1.2要不断加强知识的积累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读书既能明理也能增加自己的知识修养,所以一定要增加自己的阅读量,笔者认为阅读一定要不拘一格,日常的报纸新闻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而新闻体的写作方式也是对秘书日常写作知识的一个积累;名篇和经典著作可以培养感受能力,帮助个人提升文化品位,在个体职业生涯中,知识的积累和思考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每个时代背景下的党政著作更应该作为学习的重点,从中体会写作的方法、体式规范、结构安排及各种手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学会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理论水平和认识能力。同时,要精读和泛读相结合,增加阅读量和阅读范围,从而得到多方面的启迪。
1.3注重自我修养的培养
一个人的自我修养主要是由知识水平和艺术水平构成,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练才可以获得的一种气质,需要通过后天的培养与学习来形成。如果说潜在的先天能力对秘书写作主体的素质更多的是间接性影响,那么,修养作为后天获得的一种个人特质,对于秘书的素质培养则较多的是直接影响,尤其是个人的理论文化水平、知识量等修养对秘书的写作影响更大。
二、秘书的整体素质培养
秘书的整体素质培养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
2.1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
人是否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保证一个企业是否具有蓬勃生机的先决条件,是决定企业能否实现经营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前提条件,所以秘书工作人员应该时刻保持一种追求创新的工作状态。创新的丰富内涵和现代企业工作的节奏之快,以及秘书工作所要求的服务性强和协调性强的特点,要求秘书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提高锻炼自身的心理素质,以适应工作的需求。
2.2培养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
我们所处的环境每天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新的情况时有出现、新的知识层出不穷,秘书应该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以适应新的情况。主要以自主学习为主,坚持学习的持久性,工作与学习相结合,并融为一体,学以致用,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与实践相结合。
2.3熟练应用各种工具、方法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
2.4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现如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际交往的范围越来越大。企业的正常运作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秘书经常处于各种矛盾和各种关系的中心这一特点,要求秘书一定要注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非常融洽地融入组织的大环境,才能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秘书的主体素质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所以,我们要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来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与写作能力,不断增加知识的积累,扩大知识面,以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自己的思想修养、文化修养和表达修养,最终实现写作能力的提高和个人素质的提高。
作者:刘莉霞单位:山西路桥集团国际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四)
一、现在科室员工的工作状态
1.1员工工作的主动性与先前截然不同,究其原因:一是必须保证临床用血的压力;二是国家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迫于管理的压力,血站在管理上会设置一些硬指标。因此,员工工作的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培养员工职业道德,激励员工的职业使命感,“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已成为科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1.2目前科室员工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都发生巨大变化,员工大多以年轻人为主,其中许多人是直接从高等专业学校毕业就加入血站队伍,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强,涉猎面广,对输血相关知识的掌握比较全面,能够指导临床医院“安全、有效、科学、合理”的使用有限的血液资源。
1.3近几年随着临床用血量的不断增加,科室仪器设备配备比较充足,并全部为专业的血液储存设备,保证了各种血液制剂的质量安全。
1.4科室工作已全面升级为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确保物流和信息流的一致,大大减少了人为的差错率。
二、如何培养科室员工的职业素质
2.1加强综合素质修养个人修养是提高员工素质和能力的前提。综合素质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理论素质、心里素质和身体素质。
2.1.1提高政治素质是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的首要任务:科室的年轻员工对政治不太感兴趣,导致他们缺乏甚至忽视起码的职业道德修养。这一现象客观上促使将员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列为重点。我们将《献血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在日常供血实践中不断加强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等方面的修养教育。
2.1.2提高业务素质是科室履行职业的必要条件:供血科属于血站与临床医院接口的服务性科室,其工作特点决定了必须知晓与输血相关的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知识,和临床用血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对采供血各环节流程业务娴熟,这样才能承担起“医疗用血的业务指导”工作。树立终身的学习观,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刻苦专研更新自己的知识,知识之树才能长青,员工也才获得了学习上的动力,才能适应输血医学日益进步对员工更高的要求,也才能胜任要求越来越高的业务工作。
2.1.3提高理论素质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提高员工的表达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其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是必要的。当今已处在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不学习就要落后,落后就要被淘汰,通过培训和员工之间的工作经验的交流使员工从中借鉴和提高自己表达与沟通能力。
2.1.4提高心理素质是适应科室工作性质不断变化的客观需要:由于采供血业务实行全程质量控制,血站的各项业务工作都比较琐碎繁杂。为了确保血液质量,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有意识地引导员工对情绪要学会梳理和控制、工作中充满热情,即使受到挫折和困难也要做到情绪稳定,不能与服务对象发生纷争。要干一行,爱一行,用乐观、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服务于临床,树立你代表的不是个体,不是科室,而是血站的形象。
2.1.5提高身体素质是做好供血工作的重要保证: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员工从事供血业务的前提和保障。科室工作性质一半为体力劳动,鼓励员工加强体育锻炼,持之以恒,期望终会收到体形良好,容光焕发的健康美效果,从而更有利于开展临床供血服务工作。
三、结语
血站虽然已经从有偿献血转变为无偿献血;从临床用血无序,不合理用血比例较大,到安全、科学、计划用血;从简单的血液发放到指导临床合理输血。培养科室员工的职业素质,提升员工的职业修养,是临床输血事业的规范可持续发展,是血站管理的永恒话题。
作者:王立秋
(五)
一、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理论课与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
学校应明确把职业素质要求写进教学大纲,明确职业素质的指标要求;教师应注重把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理论课和专业实训等教学中,注重运用案例教学法强化职业素质教育。如讲授地基与基础工程、结构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管理等课程时,通过职业道德正反两面实例,把因职业素质不良而引起的安全、环保、质量等方面的危害介绍给学生。专业实训和毕业实践是培养职业技能的重要内容和环节,也是对学生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专业实训期间可结合上岗前教育,进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进行职业纪律和安全生产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增强学生讲安全、守纪律、重质量、求效率的意识;毕业实践则是学生良好职业素质形成的实战阶段,职业素质在实际工作中能得以更深刻的认知和更大的提高,可使学校与实习单位共同参与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和管理,通过专业作业和实习任务,从而使学生能通过与生产实际、岗位实际及社会实际和一线劳动者密切接触,向社会和实践学习、向一线的员工学习,有意识地提高职业素质。
二、辅导员在学生日常管理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
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和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就应把职业素质的培养作为日常管理和教育的立足点和目标。切忌把学生作为工具,只是服从管理、安于规定。其结果往往造就性情老实的学生顺耳服从,安于循规蹈矩;独立自主的学生却往往被视为叛逆,甚至受到批评或处分。管理是为了教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过程。社会和企业需要什么素质的毕业生,就应是学校培养学生的指导思想。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和督促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是辅导员学生工作的思路。首先要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注重职业素质重要性的宣传和教育,从学生人学开始,分阶段地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如大一阶段的纪律意识、校园文明礼仪、感恩父母、志愿服务等活动,大二阶段的自我认知、阳光心理、诚信修德、人际沟通、表达能力、快乐运动等活动,大三阶段的职业礼仪、抗挫能力、职业生涯规划、创新能力的习得和培养等活动。主题活动应包括理念引领、情感体验、组织策划等,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真正深人到学生的心灵。笔者曾指导学生干部在新生中组织开展“我文明,我自信”的主题活动,同学们通过编写“当文明使者,展文明风采”校园文明礼仪宣传册,拍摄校园文明宣传片,组织相关主题班会、辩论赛和讲座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在组织和参与活动中,真正体会到了礼貌礼仪的重要性,同学整体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总之,要使学校、学生会、班级等都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平台,鼓励学生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类主题活动,不仅可以使活动本身真正影响学生的心灵,同时也能锻炼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辅导员还应全方位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思想,对每个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阶段性的评估。对于具有特长的同学,如表达能力强、组织协调能力强等,要积极为他们搭建展现自我和锻炼能力的平台,促使学生建立自信心、荣誉感和成就感,更好地开拓人生,发展自我;而针对一般的学生,特别是性格过于内向、人际交往能力差,或缺乏团队合作意识、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应加强引导和日常督促,使其自觉提高职业素质,做好内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进步。
三、请进来、走出去
学生在学校里往往感受不到企业用人的具体要求和标准,学校应积极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更好地推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培育工作。走出去的方式如:安排学生参观实习基地、参加行业精英讲座等社会活动使学生认知企业对职业素质的要求。请进来的方式如:可邀请知名建筑企业的老总或用人单位主管领导讲解建筑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把表现优秀的往届毕业生请回来开展“谈谈我的工作心得”座谈会,给同学们现身说法;请往届毕业生给在校生担任小助教,开展一对一帮困,已走向社会的毕业生可利用自己对社会的认知和手头资源,带领在校生更早走进社会、了解社会。
四、构建职业素质评价体系
目前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和企业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别。学校的好学生并不等于企业的好员工,这不仅反映在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的评价,而且也体现在对学生职业素质的评价方面。有必要让学校的考评体系与企业评价机制接轨。学校在考评体系中引进企业的评价机制。在对学生的考评中增加社会和企业对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在评奖、评优、人党标准中将职业素质考评纳人学生的评价与考察。学校可通过制度引导,促进学生对自我基本职业素质的培养。评分体系不仅应包括学生在校学习阶段,还应包括学生顶岗实习。目前一些学校学生课外拓展素质评分细则主要是针对学生在校学习阶段的表现,包括:提高自律能力的基本规范遵守,提高学生是非、善恶判断能力的党团教育,锻炼学生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人际协调能力、做事能力的各项文体活动等方面。尚缺少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的评分细则。顶岗实习是职业素质形成的实战阶段,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因此,做好顶岗实习阶段职业素质评价体系的建设应成为深化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课题之一。
五、结语
总之,职业素质的高低对毕业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高职教育应重视学生内在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毕业生的软实力,可通过健全相关制度加强引导,营造重视职业素质培养的良好氛围。例如①把土建专业职业素质的培养纳人任课教师、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引导教师、辅导员重视自身“双师素养”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②利用好校企合作的资源,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增加在校学生和老师与企业沟通交流的机会。③把职业素质评分纳人高职学生评奖考评体系,引导学生把职业素质的自我培养与专业技能学习同等对待。如此,高职教育才能培养出满足l比轰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作者:卫春燕单位: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建工系
(六)
一、如何培养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
(一)加强与旅游企业的合作在入学的时期,学校便考虑到未来学生就业的问题,制定出了一套完善的教学体系。近些年来,学校经过一定的发展,师资力量渐渐地稳固起来,但却缺乏实践的教学与经验传授。学校领导,通过与一些旅游公司的提前协议,承诺未来为其输送人才;而旅游公司则提供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丰富的中层管理人员,在三年的旅专教学中,他们定期来学校对学生们进行与时俱进的知识传授和一些工作上的经验分享,让学生学会了:
1、用学校的知识理念去结合现展的旅游行业知识;
2、通过经验的分享,帮助学生们心智的锻炼和经验的丰富。除此以外,组织一些学生跟团旅游,跟着一些有经验的导游丰富视野、过程学习,并让这些学生回来给其他学生们做心得演讲。
(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参与旅游知识的学习,学校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教师把班级内的学生分为4组,每组8名学生,交流寒暑假和法定长假之间去的旅游心得。往往教师,都让小组学生们各自把去过的地方写在纸上,并由组长发言,并上台记录在黑板上。等所有小组发言与记录完毕,教师从中选出重复的旅游景点进行讨论。首先,提问过去去过此处的学生们,让他们发言旅游心得体会;其次,提问是否有类似于讨论的几个旅游景点的地方,让学生大胆发言,并陈诉其理由,往往学生们都会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两者的相似性;之后,教师详细都对于类似的旅游景点进行专业的分析与教学,在讲解的过程中,适当地提出一些小问题,带动学生们的参与感;最后,教师要求每组学生推荐出一个旅游景点,并且小组合作写下推荐理由、相关地理和历史等资料,并由小组长发言,逐一由教师与其他三组进行轮流选举,推陈出哪组推荐的最好,最吸引人。由此,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学校这些年来与当地旅游门市之间构建了有好的人才输送现状。
(三)强化职业道德课程
旅游专业的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多的是在未来的工作中学习与实践认识的。然而旅游专业的职业道德却在上岗之后,便是一个衡量是否是一个合格旅游工作者的指标。由此,在中职旅游管理专业中,应当强化职业道德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们的服务理念、服务态度、服务姿势、交流理念等等,同样开设实践考试,每年一次,保证学生们注重对于职业道德的培养。
二、结论
总而言之,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是一件刻不容缓的职业教育培训,去满足如今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市场的人才需要,保证实习培训,便能上岗熟练应对接下来的旅游工作,提升所在旅游公司的品牌形象,为中国的旅游业奉献出微博的成就。
作者:韦鲁凤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金山镇金山中等专业学校
(七)
一、以就业为导向,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标准体系的构建
职业素质涉及面很广,涵盖的内容也很多,笔者认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指职业人所具有的意识,是工作者在职业岗位实践中形成的某种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思想和观念。良好的职业意识是从业人员的根本素质,是一个合格的职业者的必备条件。
(1)诚实守信。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一生最重要的资本。诚实守信要求既要诚实对人,也要信任别人。实事求是、正直诚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事有自己的原则。
(2)负责敬业。有强烈的责任感,明确权利与义务,勇于对自己的工作和行为负责。责任感是人走向社会的关键品质,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重要资本。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没有不需要承担责任的工作。
(3)团结合作。目前企业都很关注团结合作精神,一项工作要很多人或很多部门共同完成。在工作过程中,要互相支持、互相协作、互相配合,顾全大局,明确工作任务和共同目标,在工作中尊重他人,虚心诚恳,积极主动地协同同事搞好各项业务。
(二)职业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素质会直接影响职业素质。心理健康素质指个人对事物的认知、感知、记忆、想象、情感、意志、态度以及个体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习惯等。
(三)职业道德素质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职业道德是事业成功的保证。职业道德是将各种职业规范转化为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的重要环节。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义务、职业技术、职业规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和职业作风。基本的职业道德有:文明礼貌、爱岗就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勤劳节俭、遵纪守法、团结互助。
(四)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从事的工作种类、性质、岗位以及事业上获得成就的向往与追求,是个人在职业实践和发展追求中所要达到的一种境界。职业理想是职业发展的航标,是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对人生价值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是实现社会理想的桥梁。
(五)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活动并影响该职业活动效率的个人心理特征。职业能力是职业发展的关键,分为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
(六)职业礼仪
职业礼仪是职业场合应该遵循的礼仪规范,在交际中不断培养良好的礼仪规范,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形象价值,而且对个人的发展、事业的成功也有巨大的帮助。职业礼仪应遵循尊重原则、宽容原则、自律原则。
(七)职业交往
包括必要的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同时还需要学会沟通,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是高职学生职业成功的重要基础。
(八)职业创新素质
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树立积极的学习心态,学得越多,收获更多。随时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充电,终身学习。职业素质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不仅要渗透在各门专业课、公共课中,还应该渗透在学校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
二、通过校企合作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质
高职学生毕业以后要进入社会工作,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必须与职业实践相结合,而了解与适应社会职业的最佳途径是校企合作。因此,校企合作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
(一)通过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学生通过顶岗实习、企业的实践教学,接触经验丰富的企业员工,操作实实在在的生产机械,遵循企业成熟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货真价实的产品,得到全方位的技能训练,有效克服了在校理论教学、实训、作业缺乏真实性和体验性的问题,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提高了自己的职业技能。
(二)通过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每种职业都担负着特定的职业责任和职业义务,由于职业责任和义务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职业道德规范。学生职业道德的形成需要企业品质、工作氛围与日常管理等多方面企业文化的熏陶。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使学生在企业文化的浸润下,潜移默化地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三)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通过校企合作,融入企业文化,校企共建校园文化培育载体,让学生尽快融入到企业中去。引入企业化的教育管理模式,吸纳优秀企业的服务理念、管理理念、竞争意识、形象意识、产品意识等核心价值观,通过校风校训、校报、校园网、社团活动等宣传企业文化精神,构建职业精神培育氛围,从而使职业精神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与行动。而对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本的附加值,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作者:邹瑞睿
(八)
一、财务人员培养、培训中的问题分析
1.对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重视不足。目前,各级主管部门和财务工作者对继续教育仍然重视不足,在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情况下,财务人员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严重阻滞了财务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许多单位的财务工作流于基础简单的财务反映工作,参与重要管理决策、解决复杂经济问题的能力较弱。因此,各单位应积极重视财务人员培训工作,把对财务人员培训纳入到单位的年度培训计划中,设立专项资金。做好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促进企事单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2.培训内容陈旧、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流于形式的培训浪费了不必要的人财物和时间。培训内容和形式无新意,参加培训的学员对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学习任务完成效果差。而一些目前财务人员应亟待掌握的新知识,新内容的培训开展并不充分。如,目前信息技术已广泛运用于财务领域,IT工具能够对财务信息进行提炼和分类和统计分析,为财务管理提供了便捷和可循之规。因此,也对财务人员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效地完成工作需要掌握信息技术来做支撑。更新培训内容,使培训内容更具针对性,并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是当前培训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由于就业形势的压力,近几年财会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势,就业单位性质覆盖了各行各业。《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2010年届主要本科专业就业率排名中,会计学以94%排名第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1.2%。但同时,在2010届本科专业失业量排行榜中,会计学以0.73万的失业量排名第5。高就业率与高失业率并存充分说明会计毕业生的基数之大,这也是会计专业就业难的主要因素之一。这种情况无疑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而目前从会计专业具备的知识框架结构体系、国内外财务人才学历教育培养模式,以及国内毕业生走向、趋势的分析,可以看出部分高校专业课程设置层次性和结构性不甚合理,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亟待提高。
4.执业资格教育和专业技术资格教育不健全。与国外财务人员执业资格制度的发展及目前我国相关行业执业资格制度的发展相比较,我国目前会计职业资格制度还不完善,缺少专门针对从事财务工作岗位的执业资格教育,如对财务管理人才的执业资格教育,执业资格教育制度尚没有步入规范、科学、高效的轨道。
二、加强财务人员培训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
1.应充分认识财务人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是保证财政制度改革顺利进行,规范财务管理行为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应针对财务工作多元化属性建立相应的知识系统培训,使行财务人员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从而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因此,把提高财务人员队伍的能力和水平作为企业培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财务人员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单位应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时间、经费予以大力支持。
2.加强财务人员培训工作的制度建设。《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规定:持证会计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自学时间不少于24小时。各单位可针对财务管理的特点和财务人员素质的现状,依托专业培训机构和专业师资力量,通过集中培训、网络教育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财务人员可以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培训的方式和内容。
3.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营造终身学习的良氛围。财务工作是一个特殊行业,要求财务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充分发挥继续教育宽领域、多形式、广覆盖的优势,在企业中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真正有效地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理财水平,营造一种自我学习、主动学习、我要学习的文化氛围,成为学习型组织。
三、结语
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财务人员队伍,就必须坚持长期、有效地开展培训活动。培养和造就出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精通业务,能参与管理决策、解决复杂经济问题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为财务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刘洋单位:辽宁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