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职业素质教学改革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思路
采用能形成多智能训练的复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多方面的相关智能训练培养职业素质。学习采用教师指导下的小组自主学习形式。在小组中每个学生都会本能地展现自己智能较强的一面,通过教师恰当、有效地引导,形成各展所长、互相激励、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的良性学习氛围。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的智能必然得到培养和提高。教学手段以及学习和研究方式也是开放的、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包括课堂讲课、实地观察调研、图片研究、文字数据资料收集整理研究、分组学习、分组讨论、分组辅导以及个别指导等。对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方式包括观察、画图、制作模型、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建模分析、数据分析、图纸分析及其语言表述性分析等。如此,言语语言、视觉空间、肢体运动、逻辑数理、自然观察和音乐节奏等智能必然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而且正是因为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的开放性和多样性,所以学生必然会在其中找到一项或几项自己智能擅长并且可以较好发展、挖掘的部分,一方面树立了学习的信心,同时也可以实现以强带弱的目的而不断进步。最终不仅使学生原本强势的智能得到了更进一步地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其他智能的进一步训练和强化,因此,最终的结果是综合职业素质得到了整体性的提高。
2.构建技术性知识和设计原理的关联性教学体系
选择合适的已建成完工的建筑案例作为载体,把建筑设计理论原理和技术性的知识串联、整合起来形成体系化教学。由于已经完工的案例的生动性和可感知性,学生在案例学习阶段通过调研、对比和分析,更好地理解了原本陌生的、枯燥的,似乎毫无关联的理论、知识的内涵及其紧密关系,并深刻体会了原本空洞的设计原理、设计方法和技术做法在不同的运用中呈现的不同效果。在案例学习之后的模拟设计阶段,学生将会主动运用自己理解和体会到的知识与原理,特别是技术性知识,而不是完全依赖于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所以受教师思维定式的影响也比较的少,甚至大多数学生会在教师的鼓励、引导下努力尝试用教学案例中未曾使用过的方法和技术进行设计,因此就能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励学生的创新活动,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建立多维度的评价体系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的最后环节,恰当的评价不仅使已实施的教学成果得到巩固,更能对后续的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应该在教学中建立多维度的评价体系。首先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者不仅仅是授课的教师,还包括未参与授课的专业教师、设计单位的专家、学生自己和学生所在的学习小组的其他组员的评价。其次是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最终的设计成果不再是唯一的评价内容。在整个教学案例的初步学习、案例技术性学习和模拟设计3个环节中获得的各个阶段性成果,包括图纸的、语言文字的、模型的、计算机制作的成果以及学习态度和表现情况等都是评价的内容。再次是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因为评价的内容是多元的,所以必须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由于评价的目的是鼓励后进、激励先进,所以在评价的过程中必须采用综合的评价标准,在成绩评价公式中可以通过“系数”来体现评价标准的差异,即既要体现公平性也要努力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从评价中获得积极的影响和进步的动力。
三、结语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建筑设计人才是新时代赋予高等建筑教育的责任。面对如此的时代责任,我们深感任重而道远。我们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多元智能理论对建筑学专业课程改革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为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我们继续研究探讨下去。
作者:王珺何培玲单位:南京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