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职业教育结构优化的目标与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职业教育供需关系模型
基于成熟市场经济环境的职业教育供需关系平衡过程是办学主体、学习主体和用人主体三方相互作用的结果,任何一方的缺位或是决策失误都会造成关系失衡。在图1所示的三元模型中,学习者的需求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之一。学习者根据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和国家制订的经济发展战略,结合自身条件和职业教育供给情况进行学习决策。当人力资源市场出现某些岗位的需求信息,或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提出某种新的发展方向时,学习者将会向这一领域聚集,并常常导致过剩;而市场出现的过剩信息和国家战略出现调整信号时,也可能导致学习者放弃这一领域,导致人力资源短缺。人力资源市场出现的计算机应用人才过剩和高级操作技能人才短缺就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学习主体、办学主体和用人主体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职业院校和基础教育学校应该通过科学的职业指导,为学习者提供更为准确的职业信息。在公益性职业教育中,由于国家是主要投资主体,办学主体主要依据学习主体需求确定开设专业和课程。尽管职业院校可以开展用人需求调查,学习者也会了解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信息,但有三个因素可能导致市场失灵:一是在规模最大化和办学成本最低化等因素的驱使下,用人单位需求的影响明显低于学习者需求影响;二是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状况变化很大,而人才培养周期较长,由于学习者所掌握的信息有限,对未来市场需求预测不可能十分准确。由此导致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相脱离,出现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失衡。
企业是职业教育的主要用人单位和重要服务对象,是教育效果的主要体现着和评价者。当企业出现用人需求时,具有内部挖掘、市场化招聘、自主培养和委托培养等多种选择,如果人力资源市场可以提供满足需要的应聘者,一般不会采用周期较长的培养方式,只有当市场不能提供相应规格人才时,才会主动寻求直接购买教育服务或是参与人才培养,这是由利益最大化原则所决定的。因此,企业对于职业教育的需求分为直接需求和间接需求,前者通过直接购买职业院校的教育服务或是联合培养来满足,后者则是利用市场中介聘用职业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来满足。企业之所以不会独立培养所需人才,主要原因是企业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而专业化的职业院校具有更低的培养成本。用人单位对职业教育需求的间接性是出现职业教育供需失衡的基础,而直接购买和参与培养行为是恢复供需平衡的重要手段。政府根据经济发展战略,利用法律手段强制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培养人才,是一种预防供需失衡的前馈调节,是弥补市场失灵、避免资源浪费的重要手段。我国职业教育中出现的失衡,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将经济发展战略与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相结合,在国家治理理念上主要强调了职业教育文化属性和教育对象的社会属性,而忽视了职业教育的经济属性和教育对象的生产属性,从本质上看,就是忽视了用人单位对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总之,职业教育供需平衡过程是政府、办学者、用人者及学习者多方主体在市场基础上共同作用的过程,是政府顶层设计的前馈控制与市场动态随机调整相结合的过程(图2)。
由于职业教育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职业教育结构在整体上需要与经济结构相协调。根据世界经济技术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我国确定的经济发展战略,结合职业教育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当前在职业教育结构上需要确定以下优化目标。
(一)区域结构:中东西协调,以中西部职业教育为重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发展形成了一个梯级结构,中西部发展较为滞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某一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会逐步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并向发展程度较低的区域转移。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任务[7],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重要支撑力量。职业教育的基本功能决定了中西部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点区域,东部发达地区主要依靠发达的高等教育为中西部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师资和咨询服务。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第二产业所需要的人员将会逐步减少,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需求呈显著下降趋势。我国作为一个统一的经济体,东部将更多地发展高等教育并向西部提供高级人才,西部将更多地发展职业教育为东部提供服务人才。因此,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职业教育规模与普通教育大体相当的目标,不应简单地在东西部强求一律,而是应该根据各地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普职比,东部地区应该高于西部地区,譬如,京、津、沪等地区确定为8:2,湘、鄂、赣等地区确定为5:5,而新疆、青海、贵州等地区可确定为3:7。
(二)城乡结构:城乡协调,以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为重点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且严重老龄化,资源相对较少。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城镇化和现代化,关键是依靠职业教育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工业和服务业转移。随着公共服务城乡等值化的推进,职业教育资源必将更多地配置在农村人口身上,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是依靠加大对县级职业教育机构的投入,使与农村联系更加紧密的小城镇吸纳更多的优秀教师,提升乡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二是城市职业院校扩大农村生源比例,并通过城乡职业院校师资交流和联合办学实现协调发展。与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不同的是,面向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张,而是规模与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国家应该通过制订职业教育办学标准,使农村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达到与城市相当的水平。实现职业教育重点向农村转移人口倾斜,需要全面实施学费减免制度,对中等职业教育全部免除学费,对高等职业教育将学费水平降到普通高校以下。只有在免费制度和职业教育产品国家购买制度下,职业院校才会实现区域合作和城乡合作,鼓励城市职业院校尽可能多地招收农村户籍学生,基本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生源以农村为主,高等职业教育生源城乡大体相当。
(三)专业结构:大类协调,以面向服务业为重点职业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就必须实现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用人结构的基本吻合。2010~2012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分为59%、60%、62%,其中电子信息大类2010届毕业生半年后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仅有47%[8]。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二是课程结构调整滞后于技术结构调整,三是招生结构调整滞后于用人结构调整。专业结构调整(包括专业方向的调整)是提高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的重要因素。专业结构调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专业设置宽度,要与面向的行业相一致,服务面越宽,专业设置宽度就越高;二是各个专业的培养规模,要与相应行业发展规模相一致;三是专业内部的课程结构,要与行业技术发展水平相一致。从整体来看,由于新型城镇化的推动,我国服务业在GDP中所占比例将会逐年增加,特别是老年服务业将会出现快速增长;由于工业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特别是智能制造技术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制造业对于操作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明显减弱,甚至出现规模扩张但从业人员反而减少现象;尽管服务业也在不断实现技术进步,引入先进的操作设备,但就业弹性系数较大,远高于一、二产业。因此,培养服务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应该成为近期的发展重点。
(四)层次结构:中高职协调,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是由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决定的。由于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规模不断加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实用技术人才中所占比例逐步提高。因此,从长期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将会不断扩展,而且逐步向本科和研究生层次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初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必然会逐步萎缩,即使生源总量保持不变,这种发展趋势也不会改变。由于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工业发展所需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将会低于工业自身发展速度,这使得工业领域内中等职业教育的萎缩有加快的趋势,对于传统的面向工业企业的技工教育尤其如此。但是,在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之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规模总体上要高于高等职业教育。这是因为,我国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目前大约有2.3亿农民工处于流动状态,完全城镇化率只有35%左右,这些农村转移人口要落户城镇,需要通过中等职业学校的学习提高职业能力;尽管高职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培养目标下移挤占一部分中职学校的生源,但中职学校在培养成本上占有绝对优势,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村转移人口参加中职教育必然会成为首选。
(五)功能结构:就业与升学协调,以服务就业为重点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决定了必须以就业为导向,而不是以升学为导向。在中职学校在校生不断减少的情况下,2010~2012年我国高中在校生依次为2427.34万人、2454.82万人和2467.17万人,增长趋势明显,这就说明学生家庭更倾向于通过基础教育升入高等学校,而不是通过中等职业教育升入高等职业教育。对于某些技术技能型职业人才来说,确实需要从早期开始进行长期的技能训练,如艺术类人才、体育竞技人才以及高级护理类人才等等,这些职业的典型特征是入门知识要求不高,但取得重大成就难度很大。一些学生家长盲目地为中学学业不良的学生选择艺术类职业,结果却事与愿违,原因就在这里。但是,在经济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大背景下,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逐步推广,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知识要求越来越高,而对手工操作技能的要求越来越低,客观上要求参加高等教育学习的学生需要基础教育阶段的知识准备,而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只能通过一定形式的补偿教育才能达到这种要求。因此,尽管少数中职学校毕业生可以升入高等学校,但更多的毕业生应该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在走向相应工作岗位后,通过“做中学”的方式不断提高职业能力,这既符合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规律,也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
(六)技术结构:面授与网络教学协调,以网络教学为重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带来了新的教学形态,师生之间的交互活动由原来的面对面(FacetoFace)形式为主转变为通过媒介(Media)交流的形式为主。由于职业教育需要一定的技能训练,通过媒介交流比普通教育有更大的难度,需要解决一些特有的技术问题。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的主要难点包括:⑴操作技能的训练需要较为昂贵的虚拟现实设备,这种投入甚至高于真实设备;⑵技术知识的更新频率高于学科基础知识,教学信息资源需要更为及时地更新;⑶教学内容包括形象化的视频素材,这些素材的处理比文字更为困难;⑷普通教育的教师主要在学校,而职业教育的教师在学校和企业等多个地点;⑸普通教育的学生差异性较小,而职业院校的学生成分复杂,信息资源需要有更强的适应性;⑹职业教育专业类别较多,不同专业差异较大,资源开发需要更多地创新,而共享程度低于其他领域。尽管如此,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而且将会占据主导地位。通过信息化教学形式,职业院校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传统的“师傅”变为教学资源开发者、教学系统维护者、学习过程评价者和职业生涯指导者;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可以得到更大的满足,在不同的职业能力起点上获得最优化发展。可以说,第一轮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改变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并且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生产技术条件的变化,过分强调真实设备的实践教学只能是一种“理想”,很难达到传统的技工训练效果;新一轮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仅可以实现各种技术条件下的模拟训练,而且可以超越现实技术条件,开展面向未来的技术训练,并满足复杂多样的个性化学习需要。
三、我国职业教育结构的调整策略
我国职业教育的结构优化和结构调整是由规模扩张转为内涵发展的具体标志,也是从整体上提高职教质量的重要工作内容。职业教育结构调整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和基础性的工作,需要政府、职业院校和市场的共同作用。
(一)建立职业教育成果国家购买制度从管理策略上看,导致我国目前职业教育结构失调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投入机制不合理,没有充分利用市场规律。我国大多数地区实施的“人员编制”制度或生均经费制度,不仅导致了职业院校内部教师吃学校的“大锅饭”,也导致职业院校吃政府的“大锅饭”,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职业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具体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职业院校布局不合理,东部发达地区和城市较为集中,而经济发展急需的西部和小城镇较为薄弱;二是职业院校片面追求办学规模,专业设置过多过滥,特别是计算机、物流、会计等教学条件较为简单的专业类别,职业院校几乎都普遍开设,导致这些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三是专业课程设置受到教师结构的影响,一些急需的课程开设不足,而一些适用性不强的课程开设较多,导致毕业生适应职业活动的能力较差。改善我国职业教育投入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基本对策是实行职业教育产品政府购买制度。这项制度有三个基本点:一是中央财政利用转移支付手段加大西部地区和小城镇的职业教育投入力度,鼓励教师和实训资源向这些地区转移;二是地方政府将教师人均拨款或生均拨款制度改为就业导向的拨款制度,将毕业生对口就业人数作为基本投入依据,诱导职业院校将资源转移到最急需的专业,实现政府投入调节与人力资源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三是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相结合,按照标准购买一批高水平的课程标准、优质的虚拟实训系统、优秀教材和其它职业教育成果,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提高资源共享程度,改变目前低水平重复开发的状态。投入制度改革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其重要程度不亚于投入规模的增大。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对口就业率(就业率与专业相关度之积)在50%左右,中职教育的对口就业率更不容乐观,如果将这一指标提高一倍,就相当于投入翻番,或者在投入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职业教育有效产出提高一倍。
(二)坚持自上而下的设计原则和自下而上的操作原则实现职业教育结构优化,需要首先进行区域布局、层次结构的整体设计,在明确整体功能和合理分工的基础上,逐级完成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的调整。忽视整体设计的作用,完全依靠职业院校在市场作用下自主探索,就会产生忽轻忽重、大起大落的现象,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目前的职业教育结构失调,就是缺乏整体设计的结果。但各个地区、各个行业特点各异,应该由地方政府和职业院校结合实际完成中观和微观层面的设计,国家集中开展专业结构、课程结构的设计不仅很难完成,也完全没有必要。在结构调整方案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增强每所职业院校的活力,调动每位教师和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整体设计方案在院校和课堂层面见到实效。政府管理部门的作用主要是为职业院校的改革提供外部环境,实施监督、指导、评估和服务。如果政府对职业院校的具体改革活动规定太死,就会束缚基层自主办学的创造性,偏离办学规律,达不到预期的调整效果。在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中,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专业课程开发模式、兼职教师的授课比例以及区域合作办学的招生规模,都作出了具体的、刚性的规定,实践证明效果并不理想。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结构调整应该采用“国家监控、省级统筹、市级协调、自主办学”的运行机制,围绕总体调整目标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由于东西部省份经济发展差异过大,国家在开展区域合作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省级政府的统筹作用,具体确定本省的专业布局和层次结构;市级政府在城乡协调和院校协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将农民工培训作为职业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职业院校在政府指导下,最终完成专业调整、课程调整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
(三)提高职业院校教师待遇职业教育结构优化是一种内涵式发展,主要不是依靠投入总量的增加,而是依靠教师和管理者素质提升。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较为薄弱的教育类型,其中教师队伍建设又是职业教育最为薄弱的的方面。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多数是在上世纪80年代由薄弱中学改办而成的,高等职业学校多数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由中专升格而成的,职业院校的多数教师还不能适应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需要。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优秀人才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高等教育院校,职业院校的师资状况则一直未能得到根本改善。改善职业院校教师待遇,是打破职教师资队伍恶性循环的关键措施。首先,提高职业教育教师社会待遇是对政府职业教育社会功能重要性的认可。尽管政府在战略层面一直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但在操作层面这种战略并没有得到落实。通过在职业院校设置教授级岗位,在编制设置上达到基础教育的水平,一方面可以吸引、聚集外部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又会预防内部优秀人才流失。其次,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经济待遇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必要条件。具有一定的实践工作经历是世界发达国家对职业院校教师的普遍要求,也是我国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一直追求的目标。但是,由于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在企业的经济待遇较高,很难进入职业院校。因此,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制度环境下,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经济收入水平,是聚集行业内优秀人才的必要条件。最后,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退休待遇是加快实现新老交替的重要措施。在整体实力十分薄弱的条件下,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应该遵循“高端引进,中间培养,低端退出”的原则,实现师资队伍的全面升级。建立职教师资退出机制,应该出台诱致性政策,为转岗和提前退养的教师给予专项补贴,避免这些教师遭受重大经济损失。
四、几点结论
1.出现职业教育规模下滑的显性原因是适龄人口下降,隐性原因是职业教育资源错配导致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错位,使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职业教育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的倒置导致了专业设置的盲目性、技术结构的落后性和功能结构的低效性,是职业教育结构失调的最基本特征;层次结构的调整机制缺失导致企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短缺,影响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和发展方式转变;功能结构的紊乱导致了专业结构的全局性失调,也阻碍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的有序化。
2.职业教育结构调整的整体目标是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紧密吻合,通过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城乡协调发展,并建立结构优化的自适应机制。区域结构上重心转移到西部,实现中西部职业教育的区域协作;城乡结构上以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为重心,城市职业教育主要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专业结构上由第二产业为主体向第三产业为主体转变,突出现代市场营销、老年服务、学前教育以
及文化创意产业服务等专业门类的地位;层次结构上实现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相协调,积极发展本科职业教育。3.职业教育结构调整需要宏观结构、中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相协调,坚持自上而下的设计原则和自下而上的操作原则,以院校为基础,以政府为引领,以行业主导,将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调整的基本依据,同时适当考虑职业院校的承受能力。提高职业院校教师待遇与优化职业教育结构互为支撑,是职业教育结构调整中的核心策略。
作者:崔发周单位: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