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国内职业技能教学近况评定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作者:林克松徐改聪王倩全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
(一)基于博士学位论文授予年份的统计与分析
对博士学位论文的授予年份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可以从时间维度上大体了解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基本情况,进而从总体上把握近年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及未来走向。从所采集的93篇博士学位论文来看,论文授予年份的时间跨度为2003~2011年,具体分布情况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的撰写整体上呈现上升态势。从2003年检索到2篇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主题的博士学位论文起,虽然2004~2005年有小幅下跌,但2005年以后再次呈现出加速增长的趋势,尤其是2010年达到了高峰(19篇)。尽管2011年出现了较大幅度回落,但这可能与中国知网尚未完全上传相关博士学位论文有关。此外,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整体局面来看,这样一个上升态势与近来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研究成果日益丰富的趋势是同步的。
(二)基于博士学位论文授予单位的统计与分析
对博士学位论文的授予单位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可以从空间维度上大体了解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队伍分布情况,进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单位的实力和水平。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此外,授予两篇博士论文以下的高校有复旦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兰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统计表明,2003~2011年,我国共有28个单位授予了相关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其中,华东师范大学和天津大学数量最为丰富、优势最为明显,两所高校所授予的有关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共45篇,几乎占所统计样本的半壁江山(48.3%)。这样的优势与两所高校在职业技术教育学科上所占据的地位和优势是不可分开的。华东师范大学和天津大学都是我国综合性研究型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经国家教育部评定获准设立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华东师范大学早在2004年便明确标注招收职业教育博士。而天津大学则于200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获得“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学位授予权(这是我国首个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在其余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高校中,发表2篇及以下相关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的单位共有21个,占所统计博士论文授予单位总数的75%,而论文总数只占样本文献的27.9%。可见,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的授予单位分布很不均匀,不同单位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差距,且各研究单位在职业技术教育学科领域内的科研实力不平衡。
(三)基于博士学位论文学科分布的统计与分析
对93篇博士学位论文所属的二级学科以及学科门类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可以看出我国有关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的学科分布情况,进而从一个侧面洞察近年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学科来源。二级学科具体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限于篇幅,本表只统计出现2次以上的二级学科名称)。另外,课程与教学论、成人教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民族学、法律史、社会学、经济管理、世界经济、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林业经济管理各1篇。从二级学科分布来看,在93篇样本中,共有22个二级学科介入到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中。其中,职业技术教育学占据着“局内人”的优势,其所产生的博士学位论文数占样本总数的31.1%,表明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由于高等教育学、教育史、教育学原理及比较教育学等4门学科与职业技术教育学同属于教育学一级学科,且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这4个二级学科所产生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数量也很多,共有36篇,占样本总数的38.7%。管理科学与工程、农业经济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等4个学科隶属于管理学,共产生17篇博士学位论文,占样本总数的18.3%,表明其在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中占有一定的“话语权”。由于职业技术教育彰显教育与经济的双重属性,因此经济学对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介入同样较为明显。财政学、产业经济学、世界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4个二级学科从不同的经济学视角出发对职业技术教育学展开了探讨,产生了5篇博士学位论文。除此之外,其余9个二级学科也都从不同角度介入到了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之中。
从学科门类分布来看,所涉及的22个二级学科主要分布在6个学科门类之中,即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工学。在这6个学科门类中,教育学共产生66篇职业技术教育博士学位论文,占样本总数的70.9%,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其后依次是管理学占18.3%、经济学占5.4%、法学占3.2%、历史学占2.2%和工学占1.1%。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具有明显的多学科交叉性质。这种多学科交叉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系统内的学科交叉,即教育学门类范围内不同二级学科之间的交叉。这种学科交叉较为明显,占样本总数的39.8%,表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在“自系统”内有较高的融合;二是系统间的学科交叉,即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交叉。相比而言,系统间的学科交叉不太明显,总量不到样本总数的30%,且除了管理学介入较多外,其他学科门类均少有介入。由此可见,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尚缺乏较高层次的学科融合,在“跳出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职业技术教育”上还有待进步。
(四)基于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的统计与分析
对博士学位论文的主要议题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从一个侧面清晰看到近年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侧重点及热点。而研究的侧重点及热点又可以从一个侧面昭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对博士学位论文研究议题的分析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发理论界与实践界对问题的关注,进而进行更加集中、深入的研究分析。
然而,当前学术界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议题尚缺乏一个公认的分类“图谱”。因此,尝试对搜集到的93篇样本文献进行主题维度的划分是一个重大挑战。为最大限度地保证主题划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本文在综合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及全国各单位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方向的基础上,最终确立以“国际与比较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与教学”等18个主题为统计维度。具体统计结果见表2。从表2来看,这18个研究主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阵。第一方阵为国际与比较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与教学、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
这3个主题所占论文数均超过10篇,比例都超过10%,涉及此4个研究主题的样本数占样本总数的37.6%。这一定程度表明了这三大主题是近年来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领域较受重视的主题。同时也表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在过去7年时间里更多地将研究视角放在如下三方面:一是对外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并将其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状况进行比较,从而借鉴吸收其精华;二是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具体实施环节,即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与教学进行深入分析,以建构更为合适、有效的课程与教学体系;三是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进而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理论体系。第二方阵为职业技术教育经济与财政、职业技术教育史、职业技术教育制度改革与创新、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这4个主题所占论文数均超过5篇,比例都超过5%,涉及此4个研究主题的样本数占样本总数的37.6%。第三方阵为篇数在4篇以下(包含4篇)的11个主题。尽管针对这些主题的相关研究较少,但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近年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在搜集的93篇样本文献中,其主要议题集中指向3个研究范畴,即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以及对职业技术教育本体的研究。研究范畴的具体统计结果见图3.由图3可见,职业技术教育本体以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博士学位论文关注的主要对象,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则少有人问津。这表明近年来我国有关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呈现出规模缩减的趋势。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状态相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中依然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依旧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热点及侧重点。
(五)基于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统计与分析
“方法的变化(包括研究者思想方法的变化和研究中使用具体方法的变化)是教育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个必要条件,研究越深入,对研究方法的要求则越高。”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勾勒出近年来中国教育研究在方法上的特点及嬗变。乐传永、朱学佳、何文明等曾对职业教育研究方法进行了不同层面的探讨。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同样采用科学研究方法的最基本分类,从定性、定量、定性定量结合三个维度进行划分。其中,定性研究主要指用书面的、言语的和观察的方式,通过对获得的质性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或演绎等得出观点,具体包括历史研究法、观察法(非结构式)、访谈法、叙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定量研究是一种运用调查、实验、测量、统计等量化手段来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从而判断教育现象的性质,发现内在规律,检验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具体包括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定性定量结合研究的内涵则更为宽泛,指一篇论文中同时采用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两种方法。根据上述分类方法,本文以93篇样本在摘要和正文中自述的并可以归类到这三个维度的研究方法为依据进行分类。具体结果见图4。
图4的结果显而易见,即在93篇样本文献中,定量定性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是研究方法的主体,其次是定性研究方法,而纯定量研究则相对较少。此调查结果能否真正代表近年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情况。从已有相关研究来看,这样的调查结果与已有的相关研究有相似之处,也有一定的出入。通过对2008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中152篇论文进行统计发现:定性研究占60%,定量研究占14%,定性定量结合研究占26%。当然,这种出入是可以解释的,即由于博士群体受过专业的科研训练,且博士学位论文对研究方法要求较高,因此博士学位论文会更多地采用定量定性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但是,不管是已有研究所揭示的结果,还是本研究所作的统计,都共同表露出一个特征,即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描述性、思辨性成分较重,定性研究总体上多于定量研究。
从具体研究方法来看,定性研究方法中使用较多的是文献法、比较研究法以及历史研究法;定量研究方法中使用较多的是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模型法。但是,纵观所有样本,研究方法的探索还显得不够多元和“前卫”。尽管也有样本应用了个案研究法、叙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更具时代性的研究方法,但这样的研究所占比例极小。
而像现象学研究、人种志研究、田野考察、口述史学等富有现代特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更是少有人问津,没有引起广大学者的重视。
近年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基本特征与动向
近年来,中国有关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走着一条不断成长的道路。从2003年出现2篇博士学位论文,发展到近年平均每年涌现10多篇;职业技术教育博士学位论文授予单位由无到有、由有到多;介入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学科不断丰富;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研究方法的不断探索,都证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在质与量上获得了显著提高,也反映了近年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以及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蓬勃发展态势。当然,综合本研究以及已有相关研究发现,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无论在选题、内容还是方法运用上,都还存在很多问题,未来有待进一步探索和解决。
(一)进一步加强学科交叉研究从整体来看,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正在不断由“自发”探究走向“自觉”建设。最初,高等教育学、教育史学、农林经济与管理等学科对职业技术教育
诸多问题展开了自发探讨。随后,职业技术教育学科正式介入,并逐渐获取“话语权”,展开了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自觉探索。此后,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百家争鸣”现象初现端倪。当前,我国乃至世界职业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必然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更加百家争鸣地探讨纷繁复杂且形势多变的职业技术教育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不仅是解决职业技术教育实践问题的需要,也是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所以,如何进一步推广和加强学科交叉研究,鼓励用不同的范式和方法、从不同视角解释和解决职业技术教育现象和问题,是未来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需要讨论的命题。
(二)拓展研究内容的同时加强对中等职业技
术教育的针对性研究通过对93篇样本文献的主题分析,不难发现,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研究主题广泛,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三点:一是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纵向的历史研究和横向的国际比较研究受到重视;二是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基本理论问题得到关注;三是职业技术教育与外部社会经济系统的互动以及系统内部课程、教学、师资、制度管理等要素的变革,都在不断加强和深化。归结而言,这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科和实践发展状况是相符合的。但是,统计分析结果也反映出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尚存在诸多不平衡现象。如农村与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建设等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研究显示出较为明显的力量不足,这与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是不相匹配的。因此,更为广阔地拓展研究内容并有意识地加强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研究应当成为未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基本走向。
(三)探索更加多元和“前卫”的研究方法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繁荣和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的经验总结和思辨性研究成果,更需要丰富的实证、量化研究成果,唯有如此才能提升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整体科学水平,从而更好地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纵深发展。从方法论的立场来看,过于强调演绎思辨容易导致许多现场的、鲜活的实践问题无法进入职教研究者的视域,导致研究范式的固化、单一,以及研究质量的相对不高;从研究主题的转换来看,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也必须在方法上有所突破和创新,超越以逻辑思辨和文献梳理为主的研究,积极倡导多元、前卫的研究方法。更多元、更贴近职教现场的研究方法的使用,有助于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深化,有利于为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找到新的生长点,使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不断走向成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