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关于传统蒙学的中小学德育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传统蒙学与现代中小学德育范畴的交叉和变更
很多蒙学教材采取类书的编撰方式,这种近似于百科全书式的形式能够更好地传授学生各方面的知识,相比于现代的中小学德育,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蒙学之所以称其浅显,并非表现在它所涉猎的范围上,而在于其表述的程度上。基于其广博的属性,对于孩童蒙学教育也与现代中小学德育工作范畴略有差异。
首先是年龄阶段的异同。蒙学在古代称为小学,但此小学并非现代之小学,它并不以确切的年龄阶段为小学和大学的划分标准,而是以学识的程度去衡量。“识得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始知室家长幼之节者方为小学。”也就是说,我们现代一直到高中学习的都是古代小学所讲解的内容,这样的德育工作就有了更系统化、更深入长久的教化时期。但对于德育的重点时间段,古人与今人有着惊人的一致性。蒙学对道德教育特别强调人在十五岁之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在这时,染于青则青,染于黄则黄,具有极大的可能性,因而以纯正的品德标准去教育非常重要。正如程子所说:“人之幼也,心知未有所主,则当格言至论陈之于前,使充耳盈腹,久而安之,若固有之者,后虽有谗言斜秽,不能入也。”伦理道德教育,在这一时期具有先入为主的意义,此后,知与时长,化与心成,逐渐形成人格的雏形。从这一点上看来,现代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心下移到8岁至14岁是与传统蒙学有着较大的顺承关系的。
其次是德育内容的异同。蒙学教育内容分如下几项:一是“远大的志向”,这是古今德育的共同要求。古往今来,志向高远与否被看作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分野,只有志向远大高尚者,才能得到君子的称号。对于童蒙时代的孩子,让他们志存高远,即使后其有所不足,也“虽不能为圣人,亦不失为贤者”。有道是“取法于上,得乎其中”,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本身立志不高,仅学常人随波逐流,必然会沦为言而无信,错不知悔的下等人。因而童蒙的教育是在理想之我与现实之我中拉开距离,进而驱使自我不断地前行。现代德育中也是如此,“三岁看八十,七岁定终身”,孩子如果不立志,就很难有所作为。成功的人必然是立志的人,志向能起到引航作用,能起到激励作用,能给人以无穷的力量,使人意志坚定,增强克服各种困难的信心,能使人养成良好的习惯,克服惰性,所以要想实现梦想,不仅要立志,更要立长志。如今中小学课堂教育中增设了励志故事讲读,各种课后辅导教育报刊上励志故事也层出不穷,反映的正是童蒙时期对孩子志向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是现代被很多人嗤之以鼻的“孝悌”教育,但其实这是中华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百善孝为先”。无论是三纲五常还是四书五经,都把孝悌作为“仁”的根本,“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孝悌之义是以后进阶之本,唯此才具有登堂入室的资格。而孝悌的外在表现就是礼,“要常低声下气,语言祥缓,不可高声妄论,浮言嬉笑”。又如坐要“定身端坐,齐脚敛手。”站要“拱手正身,不斜支旁倚。”古人对儿童的言行举止都有要求,这在现代看来是对儿童天性的一种束缚,很多教育机构都试图摆脱这种影响,引进西方的教育模式,对被教育者实行“散养”。但多年实践发现,这样的教育并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反而会造成天性泛滥、进退无礼、道德失范的局面。因此,对于蒙学的“孝悌”不应完全否决,而应批判接受。
二、传统蒙学与现代德育工作方式之比较
中国传统蒙学的精华主要体现在训蒙方式上,也就是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以灌输封建伦理道德为主要目的的传统蒙学,其方法纵然受当时当事的制约,但其适应儿童身心特征和我国语言规律的特点确实是现代教育所不能忽视的。我们完全可以将其抽取出来,做适当的变更后,在新条件下加以使用。在古代训蒙方法中最值得称道的是承认儿童年龄和生理的特殊性,提倡顺应其天性的教育。这点从孔子的“因材施教”中就可见一斑。明学家王守仁在总结前人教学经验时指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谨,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不能已。”儿童喜玩乐的性情,决定了童蒙教育既不能严苛也不能一味放纵,必须宽严有节,刚柔并济。一方面要严格,因为蒙学教育一个重要目的在于“收其心”,也就是使儿童乐嬉游的天性得到一定的约束,因此,对于他们的日常生活行为必须做出详尽的规定。传统伦理道德所禁绝之处,即儿童无所通融的禁地必须遵守,而且,儿童“心易放而难收”,他们处于学习阶段,对日后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这些规定也应尤其严格。另一方面,如果急功近利,又会使儿童走向另一个极端,所以应该严中有宽,只要与基本原则不发生冲突,偶有过失也不能严厉呵斥,有必要曲为导引,好言相劝,古代把这种方法叫作“爱养”。古人的“宽”还有一种被今人应用得恰到好处,就是奖励机制。古人会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奖励,有一份成绩,就会有一份表彰,使其意识到寸有所长,进而增强自信心。这也是有史料为证的,王筠曾说:“孔子循循善诱,孟子教亦多术,故遇笨拙执拗之弟子,必多方以诱之,使其得机之所在,即从此鼓舞之,蔑不欢欣,而唯命是从也。”
由此可见,我们如今小学中最常见的“小红花”奖励并非是小儿科,而是对于古代奖励机制的一种变化,让孩子们于无形中培养起自信的心态,更积极地面对挑战。古代训蒙原则中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也是现代教育中被忽视的一面,就是“少授专精”的教学理念。几乎所有的训蒙方法都强调教授学生的书文不在多而在精,如果急躁贪多,刻意求速,此处未详,彼处又起,一直这样潦草地做功夫,那么只能什么也学不好。这种“百家通不如一家精”的想法也体现在对人从业方向的培养上,虽说礼乐射御书术样样不落,但学到一定时期,古人就会让学生选择其特长的一项精细研习,而非现如今提倡的素质教育这样大锅烩,一直到成人之后才选择今后的从业方向。这样的教育理念避免了很多天才被扼杀的现象,多出很多在某一领域有一定造诣的大家。这就是为什么现代社会经常抱怨没有“大师”出现,却无力扭转的原因,如果不从启蒙教育入手,我们的未来不仅被国外的教育落在起跑线上,更无颜面对我们悠远、优良的教育传统。另一点应提倡的是“寓教于乐”的传统。举一个例子:《春秋谷梁传》记载,昭公八年,在畋猎的时候讲习礼仪。割兰草插在地上,作为畋猎的界限,把战车竖立起来,插上大旗作为辕门,辕门的大小以车两个轴距离辕门两侧四寸为宜。在畋猎之中,如果车轴碰到辕门就出局,因为说明驾车技术太差。畋猎还要求,驱车奔驰,战车扬起的尘土不能飞出车辙之外,马在奔驰中应该四蹄相应,快慢适度。驾车之人不能失驰骋之节,禽兽跑出设定的畋猎范围之外不准追杀,这是取战争之中不杀投降者之义。射中的禽兽太小要放生,取不虐待幼小之义。这是在畋猎过程中一边习文,一边习武,让学生既享受到运动的乐趣,又明确了道义的准则。
三、现代中小学德育从传统蒙学中应当汲取的因素
现代中小学德育与传统蒙学相比,无论从教育范畴还是工作方式上,都有了新的发展,但我们仍可以从传统蒙学中汲取合理的成分,为我们所用。
1.对于教师的要求
传统蒙学的管理与教学,完全取决于其教师的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这就给蒙学的教师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蒙学的教师,必须具备学问好、勤奋、管理严格三个方面的条件,“三者兼备,乃明师也”。教师首先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一些教学多年的蒙学教师提出:“为师者,其弟子之所效法,其师方正严毅,则弟子必多谨饬;其师轻扬佻达,其弟子必多轻诞。是以文人才士,虽不必过学迂腐,但俨然为人师范,举动间亦须稍自检束,令子弟有所敬惮。”教师的品行,必然影响到学生的品行;教师的举止,也必然影响到学生的行为养成,所以,教师应注意自己的“师品”。如果教师要求学生勤奋,自己却日上三竿,高卧未起;对学生要求严格,自己却行为轻佻,“则虽令不从矣”。清人张行简在《塾中琐言》中提出:“为师之道,端品为先,模范不端,则不模不范矣。不惟立言制行,随时检点,即衣冠瞻视,亦须道貌岸然。”也就是说,作为教师,有一种责任,那就是时时处处检束自己的行为、品性,以作为学生的“模范”。这种责任和随之而来的约束,并非来自于外界,而在于教师对自己的“严律”。教师只有“师品”端正了,才能使学生视之可亲,就之可敬。我们可以看出,在这里,“师范”实际上表现为“品性”和“行为”两个方面的内容,对教师的学问并没有明确的要求,这不仅因为学问好的蒙学教师难求,而且对学问难以有一个较好的衡量标准,所以,只能以“尽心尽责”来要求教师们了。这种责任感,正是当代中小学教育中教师应效法的精神所在。
2.对于课程课标的要求
蒙学中强调有教学计划、学习日程、学规以及学生守则。蒙学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小学——行为养成;大学——明理、穷理的阶段。在小学阶段,是“教人由之”,教导学生如何去做;在大学阶段,“乃使人知之”,让学生知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两个不同的教学阶段,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上都应有明确的区别。这点沿用至今就形成我们的课标与课程纲要,对于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实行什么样的道德教育,怎样结合社会发展进行道德教育,成为现代教师与教育学家孜孜不倦的研究课题。怎样安排学生的学习内容,每个阶段学生的接受有何特点等,我们有很多地方可以向古人借鉴。
3.对于与家长的沟通
蒙学的教师多受雇于学生家长,所以在教学计划的拟定上要与家长商量,“宜先问其父母之志,将来是否欲习举业”。一些教师特别强调,无论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作教师的一定要为其权衡,如果学生既无天资,家又无余财,而一定要走科举之路,教师应道明利弊。当然,教师只能提出自己的意见,最终仍然是由家长来作决定,教师只能根据家长的决定来拟定教学计划。对于当代教师而言,针对家长的期望与孩子的特质来培养孩子显然是一个减少师生矛盾的良方。现代教育中逐渐兴起的家访即是古代蒙学中对于家长参与教学的重要演变。学生不只是学校的学生,更是家长的子女,对于孩子的教育,倾听家长意见是十分必要的。
虽然传统蒙学是为当时的封建统治服务的,其中糟粕之处也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不少阻碍作用,但如果我们能合理地加以改进和继承,相信还是对我们的初级教育特别是德育有一定帮助的。事实证明,我们现代中小学教育因袭的蒙学传统在教育体制中占有很大比例,并且改革后的教育方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不得不承认五千年积淀的文化传统在我们的骨子里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无论西方文化怎样侵蚀,仍然未曾改变的是我们“二人结构”的人格设定,也就是一个人把自己的意识关注到另一个人的身上,在双方都达到这样一个状态的时候,这样的“二人结构”也就是群居型结构就形成了。“仁”拆开来就是“二人”,中国人从来都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这样的社会形态也要求我们有着传统蒙学带给我们的“仁”的传统。我们从小就要学习处理的亲朋友人之间的关系正是为了适应我们的“二人结构”而生的,我们没必要因为融入世界的潮流而改变自己的民族情怀,反而应该在“国际化”的视野中保留自己最独特的一面。因为独特,所以独立、有价值,被需要,如果我们的未来被西方同化,那么便是我们民族亡国灭种的开始。因而,保留传统文化的熏陶,保留民族精神的根源,要从承袭和发展民族未来的德育开始。
作者:龚艳玲单位:长春市安民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