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思维探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党的以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深化与完善,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是其直接理论来源,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是其历史渊源,对西方和我国经济社会实践发展的反思是其实践来源。这一思想内涵丰富,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维。以唯物的自然观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发展的认识观理清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以系统的建设观统筹生态文明建设的布局,以辩证的矛盾观解决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以和谐的价值观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哲学思维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来源
1.1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是其直接理论来源
承认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根基。物质的客观性强调整个世界都是物质的,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是物质性的。马克思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对社会的物质性做了合理解释,认为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自然界与人类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论述:“无论是在人那里还是在动物那里,人类生活从肉体方面来说就在于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和动物相比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1]马克思认为劳动是实现人与自然物质转换的途径,马克思主义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成为了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
1.2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是其历史渊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丰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维,“天人合一”思想主张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认为人与自然不应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赖、相互共存的统一体;“万物并育”理念认为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首先要敬畏自然,按规律行事,不可盲目妄为,由此才能和谐共生;“道法自然”哲学认为“道”虽生长万物,但却不主宰和支配万物,而是任由万物随性发展,即万物发展有律可循。这些传统文化虽各有其局限性,但他们所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却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历史文化依据。
1.3对西方和我国经济社会实践发展的反思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来源
在工业文明时代,西方资本主义通常将自然资源与环境看作为经济发展提供物质供给的工具,随着工业发展的进程加快,人类大量地从生态环境中攫取自然资源,造成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后果。当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认识到生态恶化的时候,他们不得不采取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我国作为后工业化国家,工业化进程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然而在工业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导致资源与环境超出承载能力,出现了一系列生态问题。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突破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难题的关键举措。
2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蕴含的哲学思维
报告以“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为题,描绘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蓝图以及实现美丽中国的具体举措和路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不仅为我们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指明了方向,同时蕴含着有深厚的哲学思维,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1以唯物的自然观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报告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2]人生活在天地之间,以自然界的物质作为其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在这个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依附自然到利用自然,再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新时代的中国,人只有与自然形成共生、和谐的关系,才能获得永续发展,否则将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从个人角度而言,地球是每个人生存的唯一家园,破坏自然就相当于毁灭地球。从中华民族发展而言,环境的改善不是一代人的事,需要世世代代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后代留下绿水蓝山,才能为民族的延续创造条件。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自然观认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二者相互发生作用,相互依附存在。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也是构成人类社会之基础,人需要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以供生存和发展,同时人通过实践活动创造了人类社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自然观,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守自然规律,保护自然就等同于保护人类自己,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2.2以发展的认识观理清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始终面临着如何认识和处理生态与经济之间关系的问题。起初,人类将生态与经济放在对立面,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财富,“以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到了第二阶段,人类开始认识到生态的重要性,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色青山”,期望能在保护资源环境的前提下获得经济发展。到了第三阶段,提出了著名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呵护生态资源环境就是在创造财富,维护生态平衡就是在促进经济发展,于是“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3]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要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即运用理性认识指导实践。“两山论”的发展,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揭示了我们对经济与生态关系认识的深化,已从过去的感性认识“以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发展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性认识,并且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表明我们的生态文明认识观实现了质的转化。目前,我国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而奋力迈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不仅仅局限于温饱,其他方面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例如法治、文明、安全、环境等等。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所以与旧认识论不同,就是因为将实践与辩证法引入认识论,从唯物主义认识论角度来看,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不在局限于物质财富和精神世界的丰富,而且对于生态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人民需求的多样化,意味着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这一深化是党在总结过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基础之上所得出的,充分体现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哲学观点。
2.3以系统的建设观统筹生态文明建设的布局
自然界就其自身内部各要素以及外部环境而言,本身就是一个整体。正如所说:“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5]也就是说,人类发展离不开农田提供的物质资料,而农田需要水源的滋养,水的质量取决于山的状态,而山的生态由土地决定,土的保持受树木根系影响,从这个角度讲,水利、农业、林业等有关部门,需要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相互监督、相互支持,共同实现对生态环境的统一保护和修复。所以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必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去抓,将其置身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规划中,协同推进、统筹治理、注重协调性、系统性、统一性,构建多部门协同治理的联动机制,防止陷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困境。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生态系统内部各个要素齐发力,还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必须综合进行顶层设计,统筹整体布局。党的十九代报告从四个方面,为建设美丽中国规划了具体方向。一是推进绿色发展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出发点,全力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产业体系、生产消费体系。这是为我们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以何种方式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二是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要求全民参与、全过程治理、全方位把控,重点解决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和垃圾污染等环境问题。这是为我们强调了目前最紧迫的几大环境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三是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以四个方面为重点,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划定了“三条控制线”,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和耕地保护制度。这是为我们指明了保护生态的重点任务。四是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从完善制度设计和健全监管机构的角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制保障。这是为我们提供了法律和机制保障。这些思想,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从顶层设计到具体举措,无一不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系统论的哲学光芒,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方法论指导。2.4以辩证的矛盾观解决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矛盾反映了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运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启示我们注意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主要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矛盾论的哲学思维。在生态治理的战略选择方面,强调,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大国,建设现代化强国,不能走资本主义国家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应该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符合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规律的生态保护新路。这一点体现我们运用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把生态环境现状同我国的实际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社科学论度创新。在解决生态治理问题的优先顺序上,将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涉及到人民安全健康、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问题放到突出位置,着力解决大气污染、区域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在生态治理措施方面,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这三条红线是保护生态安全、维护生态平衡所必须坚持的底线,是不能逾越的界限。三条红线的划定不是对经济发展的遏制,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这一程度上,也体现出生态与经济之间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关系。
2.5以和谐的价值观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基于对目前生态环境现状的清晰认识,基于对自然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结合我国国情和人类发展客观实际,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这一思想不仅为破解人类生态难题提供了行为准则,也是衡量自然存在价值和自然与人类关系的价值取向。非常重视生态文化建设,他指出:“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在全社会确立起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6]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开发和利用自然,绝不肆意破坏自然环境,在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和谐生态价值观的确立是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实现的必然要求。党的报告开篇名义,明确了我们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这个郑重宣誓,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五位一体的目标体系提出了具体要求,而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手段之一。和谐生态价值观的确立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指出:“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7]和谐生态价值观所倡导的“和谐”,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广义概念,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和谐生态价值观的确立是人类永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当前,生态问题已然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困境,全世界国家和人民只有立足全人类整体利益的视野和高度,为化解生态危机贡献智慧,才能实现人类永续发展。和谐生态价值观的提出彰显出我国作为国际大国,在应对全球生态问题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2][4].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人民出版社,2017.
[3][6].之江新语[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86.
[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01).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Z].2015.
作者:王丹 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