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哲学思维方法中道的区别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作者:严绚叶单位: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
一、绪论
关于“道”的解释,中日字典上均有多种解释,二者都含有像“道路”一样的具体意义和“道理”、“道德”这类抽象性概念。在中文中,“道”还有“说”、“以为”的意思,如“道别”、“我道是谁呢”等等。而在日语中有“花道”、“茶道”等等。另外,在日语中“道”还可以被作为行政单位,如“北海道”。其实,在中国古代也用“道”做行政单位,比如在古典书籍中就常见“道台”这样的官位称呼。
中日两国在地理上虽为近邻,交往历史久远,但在国民的思维方式上仍然存在一定差异。中国人传统的习惯性思维方式一般都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而日本人却往往善于从身边的事物即微观出发思考问题。本文将从中日两国人对“道”的用法及理解差异方面来探讨两国人民思维方式的这种差异。
二、中国的宏观之“道”
中国人提起“道”字可能会产生一种虚无、神秘的感觉,认为道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存在。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抽象性所致,东汉时代兴起的道教,更是把朴素的道家思想与神话相结合,更加突出了“道”的神秘性和超越性。在中国人的思维里,“道”是一种形而上的概念。那么,中国的“道”究竟蕴含了怎么的含义呢?我们不妨从与“道”构成的词汇及其在古代思想中的含义入手来探究一下。
1.从“道”的相关词汇探究
与“道”相关的词可以举出“道路”、“轨道”、“道歉”、“道谢”、“道理”、“道德”、“道法自然”等等。“道”在这些词语中,既可以作表示具体事物的普通名词,又可以表示人的行为,同时还含有一种抽象意义。在“道路”和“轨道”两个词语中,“道”即是“路”的意思。“道歉”、“道谢”的“道”是“说话”的意思,但是这里的“说话”是指在特定场合所说的话。“道歉”是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表示歉意,而“道谢”则是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谢。“道理”的“理”是指事物的规律。
“道”与“理”并用,也赋予了这层含义。“道德”是指社会行为的准则与规范。这里的准则与规范可以理解为同一社会的运转规律。再看“道法自然”一词,“法”可以理解为“控制、制约”之意,那么“道”就是能够控制自然的东西,即是一种自然规律。经过总结得出,除了“说”这一层含义外,“道”主要有“道路”与“规律”两层基本含义。进一步整合,“道”可以说成是“通往规律的路”,如果把作为普遍规律的“道”视为终点,求“道”的路便是一个过程。“道”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既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
2.从“道”在古代思想中的含义来探究
道家思想创始人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他认为万物是由“道”衍生而来,道是宇宙的本源和规律,它构成了万物的共同本质。老子还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四十章)。这里的“生于无”即是“生于道”,“道”即是“无”。根据古代的很多解释,“道”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存在,所以称它为“无”,并不是说什么也没有。庄子是道家思想的另一位代表人物,他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
道不可闻,道不可见,道不当名,无所不在。”“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道”在庄子的眼里是虚无缥缈,可得而不可见的。这与老子“无”的思想相一致。由于老庄对“道”的阐释给“道”赋予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中国人的思维里,“道”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它是抽象的。“道法自然”说明万物由“道”衍生,并受“道”支配,是自上而下的概念。
三、日本的微观之“道”
日语中同样有“道路”、“道理”、“道德”等词,这些词都是由中国传入日本的。日本在接受这些词时,也已接受了“道”作为“道路”、“规律”的含义。但是,当提到日本与“道”相关的事物,我们很容易就会想到“茶道”、“花道”、“香道”、“剑道”等词。这里的“道”在日语中的解释是「専門の学問、技能、やり方」,即一项专门的技能或学问。这种解释非常具体,很容易理解。但日本人对于“茶道”、“花道”、“香道”的态度是否正如字面上表述的那样,仅仅只是喝茶、插花、熏香的技艺呢?如是这样,何不将其叫做“茶艺”、“花艺”、“香艺”呢?既然用了“道”字就必有其理。下面我们可以通过“茶道”来略窥一下日本人对“道”的理解。
日本的饮茶习惯是由中国传入的,但是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演化,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与中国饮茶习惯截然不同的茶道艺术。如果说中国的茶道重在“品”的话,日本的茶道则更注重“形”。日本茶道的每一个步骤都有严格的形式规范。从茶室的布置、迎客的礼节问候、煮茶、献茶的技法到品茶的姿势,主人在无声之中向客人呈现出周全的待客之心,每一步都要追求精细之美。主办一场茶事,每一个步骤都要做到极为细致。茶会不仅在于品茶,茶室的氛围也相当重要,主人必须在这方面下足功夫。这些程序看似繁琐,但从每一个细微之处,我们都可以看出日本人的求“道”之心。日本的茶室中大都挂有写着“和静清寂”四字的挂轴,这四个字体现了日本茶道的全部精髓———静心。通过一系列繁琐的形式,使自己的心逐渐平静下来,慢慢体味苦茶的芳香,最后达到精神的升华,悟出“道”之所在。
除茶道之外,日本的花道、香道无一不是以追求精、细、美来体现日本人的“求道”精神。在唯美之中寻求精神的安宁。日本人善于察于从身边的事物发现“道”的存在,这可谓是日本人的求“道”的特殊心路历程。这与老庄思想中蓬勃豪迈的“道”相对,它是具体的,自下而上的探索。
四、结论
与中国“道”之宏大缥缈相对,日本“道”更加具体实在。中国之“道”在于大气、虚无、神秘,日本之“道”在于精细、唯美、求实。中国之“道”是自上而下的统括,而日本之“道”是自下而上的求索。从两国人民对“道”的理解,我们可以得出中日两国人民潜在的思维方式之差异,中国人习惯从宏观出发来探讨世界,而日本则善于从身边的事物即微观的角度来审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