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自我教育的探索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反思性自我教育
学生的自我教育系列进行一段时间后,我进一步思考其中的问题,随着问题的一个一个的化解,我认为,如果准备周祥,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是完全可行的。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者(比如说班主任)要相信学生能开展自我教育,而且能开展得很好。中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的十一二岁,年龄大的已经十七八岁,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自我意识已经十分明确,他们已经开始思考“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将来真正的想做的是什么?”等等。这个时候,管理者应该满足他们在成长中自我认同的需要,承认他们要求被确认的“我作为我的存在”,相信他们。只有这样,你才能敢适当地放手,才不会为自我教育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苦恼。接着,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引导学生明白: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叛逆是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大多不愿意听家长每天喋喋不休的絮叨,不愿意听班主任或长篇大论或见缝插针的说教;但是中学生未成年,心智还不成熟,会犯错误,如果没有教育,往往会走弯路。中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一个保障,这个保障可以是外界的—家长或者班主任不断的教育,也可以是自我—自己教育自己、自我追求提高和完善、自己对自己负责。通过正常的情感沟通后,中学生的抵触或逆反心理会大大减弱,愿意从内心接受这种教育形式。这是反思性自我教育成功的关键。同时,德育工作者还要明确地告诉中学生,自我教育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不断地进行,持续地开展。自我教育系列一旦开始就应该不断地开展下去,本着对自己负责的原则,千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半途而废、虎头蛇尾。
二、自我教育步骤策略
德育工作者要明白,自我教育的重点有二:一是整体上把握自我教育的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展开。自我教育目的是引导中学生成为一名综合素质优秀的青年。二是“自我教育”是为了少教育或者“不教育”。自我教育是为了解放教师和家长,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成为自我管理者、自我监督者、自我促进者。一旦学生把“自我教育”的理念内化,成为自己的习惯,把外在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转化为道德信念和欣慰习惯,他们将终生受益。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要选择恰当的自我教育点或教育内容。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自我教育点的选择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党和国家的法规、政策规定的德育内容,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安排,学期末重要的考试,重大的民族或世界节日,班主任和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共同商定自我教育的内容。二是完全由学生选择德育点。学生可以以自己经历的前一段时间为德育点,可以以思考的自己这个年龄阶段的关心的问题为德育点,等等。写作的时间和方式灵活掌握,可以在每周一次的周记,也可以是学生极为隐私的日记。
第一种德育点的选择目的性很强,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系列的重点。我在引导学生选择德育点时,重点突出四1、方面。做人方面,引导学生做一个身体和心理都很健康的人,做一个尊敬老师、愿意接受教育的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这些对他们自己的将来、对班级的有效管理都很重要。这方面学生曾经写过的教育点包括:自我教育系列之四—我愿做一棵树苗(只有一棵树苗,才有可能成为参天大树),自我教育系列之七—每天,我为班级做一件好事,自我教育系列之十四—我如何避免受到来自环境的不良影响,自我教育系列之十七—再谈作弊。做学生方面,来到学校后,增长知识,开发智力,是学生的生活重点。那么,学会学习,学会合理地利用时间,学会自我提高,学会正确处理同学关系,学会避免在校园内受到伤害,等等,都很重要。这方面学生曾经写过的教育点包括:自我教育系列之一—我如何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自我教育系列之二—我如何提高自己的作业质量,自我教育系列之三—我晚上回家后怎样安排学习,自我教育系列之四—我如何合理安排周末。做人子女方面,近几年来,因为子女和父母发生矛盾,不管是子女出事(小到和父母斗气、离家出走,大至轻生自杀),还是父母受累(小到日子过得身心疲惫、充满挫败感,大至被伤、被杀)的事情,接连不断地发生,时常见诸各类媒体。一旦家庭教育出现问题,学校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学生就可能走弯路、走邪路。基于此,我和学生逐渐达成共识,作为子女应该感恩父母,积极主动地为创造幸福家庭而努力。这方面学生曾经写过的教育点包括:自我教育系列之十五—我如何更好地与父母沟通,自我教育系列之十八—家庭和睦,我能做些什么。关注时代,关注世界。我们学生不应该也不可能被限制在家庭和学校这二个狭小的空间内,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这个复杂而多变的世界,这对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全球思维的人非常重要。这方面学生曾经写过的教育点主要有:自我教育系列之三十二—我要把吸取失败教训的机会永远留给别人,自我教育系列之三十五—我怎样尽快找到“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自我教育系列之三十六—我作为21世纪的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第二种德育点的选择,几乎完全取决于学生自身的成长和情感需要。在教育、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相信他们能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相信他们能在自我教育的基础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三、反馈
为把握学生自我教育开展的情况和效果,教师要及时批阅学生的周记,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自我教育系列文章放到自己的博客中,积极引导他们把自己认为经典的自我教育以信的形式送给父母。这样,便于班主任直接了解学生情况;如果有些问题学生感觉不便于与班主任交流,班主任也可以从网络上或学生家长那里了解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还发现,学生愿意开展自我教育并不等于他们能把自我教育进行彻底,于是我就继续完善自我教育的环节。每一次自我教育完成后,在周记的末尾,我总是引导学生记录上我的一两条“班主任建议”。如学生写“自我教育系列之十二—我怎样避免在校园内受伤”时,我的两点建议是:一是避免身体受伤,特别是男同学;二是避免心理受伤。学习不好、同学关系处理不好、谈恋爱、被社会青年欺骗等,都可能伤及心灵。在此环节,不管我教育他们的愿望多么强烈,我都会反复强调“这只是建议,仅供参考”。
四、结语
学生的“自我教育系列”取得的成果是十分明显的。且不说学生通过数十篇周记提高了写作能力,学生在人际交往、学业成绩、文明守纪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在任课教师上课时、学生父母来学校沟通时、学生上自习课时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就印证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自我教育过程中,也有部分学生出现“应付”的现象,对这一部分学生的教育需要我们更多的思考、付出。当然,也不能因为一小部分学生出现问题,特别是学习成绩问题(学习问题很复杂)而否定自我教育的成绩,而是应该继续探讨更具个性化的自我教育。
作者:于威单位:河南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