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思政教学论文:院校思政教学中自我教导的实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作者:毛颖单位: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
构建有利于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管理体制
育人机制决定于管理体制,在以“管、卡、压、禁、堵、防”为特征的学生管理体制下,学生纯粹是被管教对象,自我教育根本没有生长的土壤。而要构建有利于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管理体制,关键就在尊重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代大学制度要求大学必须“民主管理”,大学民主管理的本质就是真正把广大师生看作是学校的主人,让他们广泛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发展中来,激发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办好学。对学生来说,就是在所有涉及他们切身利益和自身发展的事项上,通过举办听证会、座谈会、通报会、现场办公会及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及时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完善或形成学校的相关决策;同时聘用学生代表担任相关工作的联络员、信息员、调研员、监督员等,让学生实质性参与到学校各相关管理环节中来。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体现。当家做主的感觉必然伴随着自我认识的高起点,自我要求也相应同步提高,自我教育的空间就自上而下自然地打开了,而且是从管理体制这个根本点上打开了。
组织建设是构建大学生自我教育管理体制的又一重要环节。自我教育不是纯个体行为,而是组织行为与个体行为的复合体,自我认识、自我要求离不开他人认识、他人要求的参照,自我实践、自我评价更不可能在脱离集体的孤岛上进行。有组织,才有相互之间的促进与制约,才有集体环境的保障,才有个体自我教育与群体自我教育的良性互动。现有学生组织有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内的班委会、团支部、学生会及研究生会等,有以自由组合为特征的大学生社团、青年志愿者等各类学生自治组织。一方面,我们应对现有学生组织加强建设,充分赋予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主权;建设的方式则可引进契合自我教育需要的“公约文化”,将自上而下由外而内的规章制度,转化为自下而上由内而外的公约、章程,以此来实现这些组织及其成员的自我约束、自我调控、自我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还应根据自我教育的需要,引导学生增设更多的学生自治组织,诸如学生自律会、学生宿舍自管会、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等,以进一步扩大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组织系统,拓宽组织渠道,完善组织机制。比如学生宿舍,这是比班集体更小而自我教育空间却更大的集体单元,因为宿舍成员之间接触更多、相互影响更大,宿舍本身也比其他空间私密性更强、自由度更高。
建立学生宿舍自管会,以这样的学生自治组织去引导所有同学商定各自的宿舍公约,以个体的利益诉求形成集体的约定,以集体的力量约束个体的行为,宿舍这一易被人遗忘的角落就能在大学生自我教育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构建切实有效的大学生自我教育运行机制
应从四个方面构建起既相对独立又前后贯通的大学生自我教育运行机制,这就是对应于自我认识的价值认同机制,对应于自我要求的目标引导机制,对应于自我实践的活动体验机制,以及对应于自我评价的价值反馈机制。
1.价值认同机制。德育的关键是在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通过自觉的内化过程,实现对道德原则的自觉认同,并且能动地指导道德的实践。”
因而构建起价值认同机制,就成了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首要环节。自我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基础,一个人怎样认识自己,就会怎样要求自己,就会按自己认定的角色生活。自我认识不正确,不论是对自己盲目自信、自认为十全十美的,还是对自己盲目自卑、自认为一无是处的,都产生不了自我教育的愿望和动机。自我认识又总是建立在一定的价值观基础上的,是根据已有的价值观对自身作出的一种判断,其价值观正确与否,就决定了他自我认识的正确与否。因此,构建大学生价值认同机制,引导他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就成了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关键。构建价值认同机制,必须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主渠道作用。
要大力改革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教学目的应放在全力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性,引导他们主动取得对正确价值观的认同上;教学内容应围绕学生转而不是围绕教材转,从学生中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及他们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切入教材,使所有教学内容都变成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内容;教学原则应为因材施教,分类别分层次以突出针对性,尤其要注意引导三类学生即盲目自信者、盲目自卑者和随波逐流者用正确的价值观来纠正自我认识的偏差,形成真正的自信即自我教育的动力;教学方法应彻底抛弃“满堂灌”,广泛采用案例讨论式、模拟体验式、课题研究式、典型解剖式等能吸引学生热情参与的教学方法,以引导他们自我思考、自我研判,最后实现正确价值的自我认同,由此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
2.目标引导机制。自我要求是自我教育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而自我要求中最核心的就是目标的确定,因而构建大学生目标引导机制就是势所必然的了。构建目标引导机制,可以现有的生涯教育为抓手,但必须改变以往只重“成才”不重“成人”的单纯职业生涯规划倾向,将“成人”的要求目标和规划充实进去,这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也有利于统筹教育资源,整合教育力量。在这样的生涯教育中,必须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及专业教师的主力军作用,让他们紧紧抓住目标的制定这一核心问题,深入学生中去,分类指导,逐个落实,跟踪服务,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
在此基础上,还应引导学生将长期目标分解为循序渐进的阶段目标,进而制定出可操作的行动计划。为此,应充分重视榜样在目标引导机制中的作用,榜样包括杰出校友及往届毕业生中的成功典型,包括社会上的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更包括大学生身边的先进人物,特别是不同层次同学中的先进代表,比如后进变先进的转变者,这样的榜样更接近学生的实际,更容易引起学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也更便于学生制定目标时参照、借鉴,从而激励他们对自己提出积极而又合适的自我要求。
3.活动体验机制。自我实践是自我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没有这一环,自我教育只能是空中楼阁,有了自我要求,就要在目标的指引下付诸实践,在实践体验中进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调节,以保证目标的实现。而在大学校园中,实践体验的主要载体是各类活动,因此必须构建大学生活动体验机制。正如有识者指出的:“活动不仅是自我教育的基础,而且是实现自我教育的根本途径”。构建活动体验机制,必须本着有利于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体验的原则,整合已有的校园活动,分门别类,赋予不同的活动以不同的体验目的,以提高活动体验的效率。比如党团组织活动,应重在先进性、示范性的高层次体验;社团及文体活动,应重在个性、特长及成就感体验;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应重在创新意识及审美素质体验;社会实践活动,应重在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体验,等等。同时,还应鼓励举办更多的校园活动,包括利用互联网建立学校自我教育网站,开通网上博客,引导学生加入QQ群,开展网上聊天等在线教育活动;包括利用几乎是学生人手一部的手机,适时开展手机短信感恩、寄语、征文等活动,以扩大活动范围,让所有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活动,都能在活动体验中受益,实现活动的全覆盖。
4.价值反馈机制。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的阶段性总结,有了这一环,才能进入新一轮自我教育的通道,才有实现螺旋式上升及终身发展的可能。而这个阶段性总结,其实就是回顾检视当初赖以形成自我认识的价值观,经过实践体验后的一种确认、调整、完善与上升。因而构建价值反馈机制,就是为学生的自我评价修路架桥,铺设轨道。
构建价值反馈机制,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利用学期或学年小结对自我目标的实现情况作出分析,肯定成绩以获得对自我价值的尊重和继续进取的信心,正视不足以准确地认识自己并明确下一步的主攻方向;另一方面更要重视他人评价对学生自我评价的激发作用,包括辅导员、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评价,也包括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因为这种评价等于为自我教育主体提供了一面镜子,更便于当事人正确认识自己。即使不同来源的他人评价意见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也能迫使他深入思考。来自辅导员、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评价必须把握住两个关键:一是要注意只作形成性评价而不作终结性鉴定,必须给学生留下发展的空间;二是要注意发现并充分肯定哪怕是很微小的一点进步,这对自我发展来说是最难能可贵的。这样才有利于促成学生产生自尊而不是相反去伤害他们的自尊,而确立自尊恰恰是自我评价的目的和形成更高的自我价值追求的精神动力。
同学间的相互评价则须在辅导员、班主任的精心组织下进行,可通过主题班会、宿舍恳谈会、分组交流或一对一画像等方式进行,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也要开展相互欣赏,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全面客观地看到同学眼中的自己,以促进自我评价的准确性。必须指出,强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上,绝不是轻视教育、不要教育、放任自流,而是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与自我教育,这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只有立足于自我教育这个教育的制高点,才能准确确定教育的方向、归宿和着力点,才能真正实现具有实效性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