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学语文教师必备观念浅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语文民主教育”的概述
(一)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民主现状
综观当前语文教育的现状,教师被禁锢在唯教科书和考试成绩马首是瞻的情景中不得脱身,学生被画在应试教育的牢笼中不能得其放心。从而导致学生自我人格的丧失,独立性意识的夭折,最终导致思想的平庸和匮乏,自然也就不能有所独特的体验,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这样的状况下,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接受自然的体验,感受生命的真实。语文教学的民主首先是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民主,为的是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真正的发展。
(二)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性格和思想正处于形成期的敏感阶段,这就需要教师格外关注。假如教师在此阶段以一种民主的观念和方式同学生交往,在他们心中自然有可能就会种下一颗民主的种子。而高中阶段,虽然学生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渐趋定型,性格基本成熟,但他们的内心世界却也随之变得不轻易表露出来,心理的发展出现闭锁性的特点,进而导致其思想的片面性较大,容易偏激。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主动的引导,而创设民主性的语文课堂无疑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二、课堂教学中应具备的民主观念
(一)平等,语文教育首先是师生平等理念下的教育
1.语文教育,人人生而平等美国独立宣言中有一句名言:“人人生而平等!”可见平等在现代社会之中的地位和价值所在。陶行知曾说过:“惟独肯拜人民与小孩为老师的人,才能把自己造成民主的老师。”因而语文教育的民主首先应该体现在师生同时作为人,在人格和人性上的平等,不但教师要对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做到尊重,还应该把学生视为共同学习的同志和朋友。2.语文教育,“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高中语文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就像钟启泉教授所倡导的那样,“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上的具体体现就是“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的人”。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课堂上,应该充分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发展,不能一味地提问和表扬所谓的精英学生,而疏远和淡薄所谓的“差生”。比如在提问环节,应该怀着平等的理念对所有同学都进行有意识的提问,对于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尤其应给予表扬和鼓励;又比如在评改作文环节,教师要改变以往那种让个别“尖子生”唱独角戏的模式,应该多鼓励后进的同学,并适当给予他们展示自己思想和成绩的舞台。3.语文教育,教学相长在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固然是教师的一个重要使命,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全方位地超越了学生,可以裹足不前。我国古老的《学记》中就有提倡师生相互切磋学习的记载,“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老师在讲授高中课文《项链》时,有学生对他所归纳的文章思想提出了异议,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尽管学生的观点存有疏漏之处,但作为教师,他不仅没有否定学生的看法,还表现出了很欣赏的姿态,就像他在其书中所说的,“每每这时,我都会很热情地鼓励他们畅所欲言”。
(二)自由,语文课堂应该是百花齐放、百生齐鸣的课堂
1.自由,搭建新课标的舞台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权力。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的空间,允许学生依据文本和生活展开自由的想象。“不犯错误的学生是可怕的”,教师要给予学生犯错和改错的机会,鼓励每个学生都要根据各自经历等方面的差异对文本进行多层面解读。特级教师宁鸿彬曾在语文教学中就提出了“宁氏教学三原则”,是语文教学的自由性的极好体现。即“三不迷信”“三个欢迎”和“三个允许”:“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教师”,“欢迎质疑,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见解,欢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可见,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确实应该也需要为学生搭建一个民主、自由的舞台,让学生们尽情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2.生活化,让情感自由流淌作为语文教师,其教学语言应该具有生活的味道和文化的色彩,因此,要区别说话语气和教学语气,同时善于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用“‘启发,激发,生发’的不同方式和学生对话。”古人刘勰在其《文心雕龙•情采》曾说:“五情发而为辞章”,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运用“宁静的童心来看”生活。正所谓“诗言志”,《毛诗•周南•关雎•序》中也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因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写真情,抒真感,让其情感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同时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应该进行平等而自由的对话,在不偏离文本的前提下,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而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三)创造,点燃学生思维创新的火花
1.创新,学生是有潜力的种子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下,不只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潜力被扼杀殆尽,连教师的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也早已湮没无闻。语文课堂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学生是具有独立思想和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模型或者一个零件。作为教师,应该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具有潜力的种子,鼓励学生敢想,从而激发出他们被压抑着的远远超出我们所认为的创造潜力。教师应善于营造出一个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传递出民主和谐的信号,让每个学生都能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积极鼓励学生善思多问,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2.课堂,主动参与构建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近年来一直关注中学语文教育,在语文课堂中针对学生的文本建构能力问题钱老也曾谈了自己的一些感想。例如在对待鲁迅作品的情感的丰富性和思想的深刻性方面,每个人都会形成自身的独特感受,也就是常说的“千人千面”,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课的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用心与作者对话,与文本交流,从而使学生形成基于文本和生活的自我建构。比如有的老师在执教《我与地坛》时,教学课件图文并茂,教学方式独具新意,对学生也积极鼓励引导,但结果是学生们的回答与老师的预期效果相差甚远,课堂教学并未能真正触及学生的心灵。这里关键的原因就在于学生并未积极主动地融入文本,导致阅读未完,结论先行,从而使学生缺失了自我主动的建构。
(四)语文课堂,赋予学生生命的基本亮色
1.语文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爱心教育语文就是要为“立人”打基础的,而中学阶段正是人生命成长的初始阶段。通过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最原始本真的爱心,使他们发出对自然和生命的由衷的赞叹。正像钱老所言:“赋予他们的生命以最基本的亮色”。钱老的学生曾对他说:“你的课显示一种生命存在方式。告知我们人可以那样生活……这个本身让我们感动,这就是一种价值。以后我们不会像你那样生活,但是你让我们感到一种生命,一种价值。”2.微笑,流露爱的光芒美国的心理学家通过研究,曾总结出这样一个公式:人与人之间口头交际的总效果=7%用词+38%声音+55%体态。由此可见体态对于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微笑就是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最常用的体态。语文课堂不仅要书声琅琅,更要微笑阵阵;微笑不仅是语文教师的一种仪态,更是一种面对豁达大气的生活态度。教会学生微笑,就是让语文教育的课堂流露出爱的光芒。3.爱的种子,延绵一生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王栋生曾说过的一句话:“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仁爱的禀赋。”这就要求作为教育者的教师,首先要有一颗仁爱之心。中学语文教师,自然应该拥有一颗闪光的爱心,爱自然,爱生活,爱学生;不但要教会学生去爱周围的一切,培养起学生的博爱之心,让爱的种子延绵一生。总的来看,做好一名语文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浸染到民主的理念,而这也体现了爱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的落脚点。
三、结语
(一)春风化雨的民主课堂氛围
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气氛”。学生不必为自己的失言而羞愧自责,教师不会为自己的面子而勃然起怒,师生之间平等相待,自由而和善地享受每一天。充满民主精神的语文教育永远有着深远的意义,它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民主的观念、独立的意识和创造性的品质。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显然更需要民主的氛围,一堂民主和谐的语文课,无论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一种享受。民主式的语文课堂教学有如春风化雨,既完成了传授知识的任务,“而且又以民主教学这种特殊的方式铸造出了现代人类健全完整的人格和灵魂”,可谓一举两得。
(二)一以贯之的生本教育理念
回顾语文教学民主性的倡导者,钱梦龙老师把学生看做是学习的主体,于漪老师坚持以情化人、以爱育人,魏书生老师坚持学生自己做学习的主人,李镇西老师坚持语文教育是一种基于爱心的教育,这些无不给我们以积极而深远的启示,“以生为本”也无疑是贯穿他们语文教育事业的基本理念。通过创设平等宽松的语文课堂氛围,从而尊重学生、信赖学生,“让学生平等地参与到语文教学的讨论和对话中,并对教学自由发表意见,成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这些毫无疑问都是中学语文新课改的应有之义。现实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民主的主导权显然在于教师,师民主则众民主,师独断则众不协。中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具有的民主意识至关重要,这也是新课改趋势下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理念。
作者:殷宪力李耀伟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