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区域性职教集团体制研究范文

区域性职教集团体制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区域性职教集团体制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区域性职教集团体制研究

集团化办学是我国职业教育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从而发展出来的一种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实践和理论研究表明,集团化办学对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滁州市已组建两个专业性职教集团。2011年8月,以来安职高为牵头学校,联合10所中职学校、15家行业协会和农业企业,成立滁州市现代农业职教集团;2012年6月,以定远职教中心为牵头学校,联合8所中职学校、10家盐化工企业,成立定远盐化工职教集团。与全省其他职教集团一样,由于存在先天制度缺陷,职教集团运行效果并不理想。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我认为应该从区域性职教集团入手。

一、组建区域性职教集团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必要性1.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滁州市产业发展来看,现代农业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具有现代农业技能的人才,但滁州市职教涉农专业普遍萎缩,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停留在服务传统农业水平上,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适应。同时,随着滁州市服务业的不断壮大,旅游、餐饮、现代物流等产业技能人才紧缺。特别是滁州市工业化进程加快,六大支柱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壮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008家,其中总资产亿元以上企业338家,尤其是随着博西华、康佳等骨干企业进一步发展和长电科技、雀巢银鹭等一批重点企业落户,迫切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支撑。但是,目前滁州市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不够、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强、职业教育服务能力较弱,急需建立职教集团,加以统筹,推动全市职业教育集团化、集约化发展,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滁州市职教资源比较丰富,但办学综合效益不明显:一是各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结合不够紧密,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不适应,人才培养的实效性不高,服务能力不强。二是各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缺乏统筹,专业重复设置,实训基地重复建设,造成有限职业教育资源的浪费。中高职在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方面还没有有效衔接。三是由于生源数减少,造成职业院校招生困难、毕业生就业无序等现象。这就需要组建职教集团,以促进学校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搭建校企联合培养平台,实施定向培养,有效解决骨干企业人才需求;统筹专业设置、实训基地建设和招生就业等工作,实现集团内信息、教学设施、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等资源共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中高职培养有效衔接,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3.贯彻国家、省职教政策的需要。根据国家、省职业教育发展实际,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分别出台了关于组建职教集团,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集约化发展的政策意见,鼓励各地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为此,各地加强探索和实践,取得明显成效。如天津的“集团统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河南的“政府统筹,龙头带动;校际合作,校企结合;以城带乡,互利共赢”的集团化发展模式;江苏常州的“统一规划、资源共享、集约发展、集群发展”的科教城模式等,通过职教集团的引领和统筹,促进了当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针对滁州市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加快滁州市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借鉴各地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成功经验十分必要。

(二)可行性1.良好的基础。经过近几年跨越式发展,滁州市职业教育实力大幅提升。目前全市共有职业院校29所,其中高职院校2所,中职学校27所,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1.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6.6万人。全市有省示范高职院校1所,有国家改革发展示范中职学校4所,有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3所、省级示范中职学校3所。所有县(市、区)都有一所省级示范(重点)以上中职学校、一所合格职教中心。滁州市四项主要办学指标(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生均图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均达到或超出职教大省指标。滁州市中等职业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4610.11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2.25%。首批加入职教集团的11所中职学校,分布合理,都有参加职教集团的迫切愿望,为职教集团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较强的办学实力。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牵头院校,目前是省示范高职院校。学院设置高职专业51个,涉及装备制造、家电、汽车、化工等滁州市支柱产业,建有中央财政扶持的提升产业服务能力的专业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建有机械加工等9大实训中心。特别是与博西华、安徽康佳、扬子集团、长电科技等十几家市内骨干企业建立了订单教育、技能培训、顶岗实习等合作关系,并与各县(市、区)职教中心进行了初步对接。学院与滁州市及所辖县市区的1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建立了合作关系。以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建立职教集团,加强统筹,进一步发挥高职院校的引领辐射作用,加强与区域内中等职业学校的在课程衔接、教学科研、实训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探索中职高职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从而壮大职教规模,提升办学质量。3.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积极参与。到目前为止,滁州市有125家大型骨干企业、14家科研机构和10个行业协会积极要求加入职教集团。特别是市内一些骨干企业,要求搭建平台、联合办学、定向培养的愿望十分迫切。组建职教集团可以进一步加强学校与行业、企业对接,实行校企紧密合作,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区域性职教集团的体制及运行机制设计

业已成立的滁州市区域性、紧密型职教集团以政府为主导,由中职、高职院校和相关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按照平等、互利、自愿的原则组成。集团实行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的理事会负责制,以理事会和专业委员会的形式开展工作,接受市政府领导与监督管理,接受省教育厅的业务指导。职教集团既不是政府职能部门,也不是经济实体,而是一个以协调服务为主的社会组织,是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参谋和助手,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一)管理模式及运行集团以政府为主导,职业院校为主体,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参与组成。管理模式为“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的理事长负责制”。职教集团的运行具体由以下体系组成:一是保障体系。成立滁州市职教集团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由市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市教育、财政、人社、经信、发改、旅游、科技、开发区管委会等部门和单位参与,建立指导委员会有效工作机制。二是管理体系。成立“滁州市职业教育集团理事会”(以下简称“职教集团理事会”)。职教集团理事会是职教集团的执行机构,是由成员单位建立的自愿组织,其职能是在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对集团的日常工作进行管理。集团按照成员单位的参与深度分为核心层、联合层、合作层。核心层单位由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滁州城市职业学院组成。联合层单位由滁州市机电工程学校、滁州市二职高、天长市职教中心、明光职高、来安职高、定远职教中心、全椒职教中心、凤阳职教中心、安徽机电工程学校等10所中职学校,以及所选择的大型骨干企业等组成。合作单位(顾问单位)由南京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和滁州学院等应用型本科高校组成。职教集团理事会由常务理事单位和理事单位组成,理事会设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理事长、副理事长由职教集团核心层、联合层中的学校负责人担任;常务理事由职教集团发起单位推荐人选担任;理事原则上由职教集团成员中非发起单位推荐人选担任。职教集团理事会下设秘书处,是职教集团理事会的办事机构。理事会依据滁州市支柱产业发展特点,下设模具制造、机电、数控加工等若干专业委员会,同时成立院校合作委员会、招生就业工作委员会、培训工作委员会(培训中心)和若干个企业学院(博西华学院、长电学院、康佳学院等)。职教集团作为由多个独立法人单位组成的职业教育联合体,其有效运行的核心是集团成员单位能够找到合作的利益点,集团内各成员单位在集团平台上,以项目的形式,签署合作协议的方式开展合作,相互支持、相互约束,从而实现互利共赢。三是支撑体系。在市科教园区规划土地200亩、投资2亿元建设滁州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集团有滁州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滁州市职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济实体作支撑,可以最大限度保障集团可持续发展。

(二)集团的基本特征1.起点高。职教集团由市政府批准成立,省教育厅备案,为省级区域性职教集团。2.定位准。为滁州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是其成立的根本出发点。通过开展集团化办学,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办学能力、办学质量。3.保障有力。一是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通过“职教集团指导委员会”参与对职教集团管理和调控,实现政府的“主导”职能,解决一般职教集团“刚性约束力不够”的问题。实行“指导委员会领导下的理事长(校长)负责制”。指导委员会为集团科学发展把脉,并为集团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理事会以职业院校为主体,由职业院校、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组成,负责集团的运行工作,发挥职教集团成员的综合优势,形成集团化办学优势,为推动滁州市职业教育改革积累丰富经验。二是有公共实训基地和培训中心作为支撑,建立集团成员之间利益纽带,既解决了职教集团可持续发展问题又解决了职教集团凝聚力不强问题。为有效避免公共实训基地步入“建成容易管理难”的怪圈,公共实训基地可实行职教集团直属、事业性质、企业化管理、模块式结构、多元投资、内外开放、市场化运作进行建设和管理。条件成熟可在此基础上成立滁州市职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有滁州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滁州市职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济实体作支撑,可以最大限度保障集团可持续发展。4.形成师资良性互动机制。依托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形成职教集团的师资良性互动机制:一是行业企业内专家进入职业院校任教;二是职业院校教师进入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实践;三是职业院校之间师资柔性流动,从而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5.搭建专业建设和招生就业平台。职教集团将根据滁州市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情况,指导集团内职业院校合理设置专业群,统筹开展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开发工作,制定各有侧重、特色突出、培养标准一致的教学计划和大纲,由职教集团统一开展招生工作。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搭建贯通职教集团的就业平台,由集团内企业提供用人需求,开放就业培训市场,职业院校按照企业需求开展教育培训工作,顺利实现毕业生就业与企业用人需求的对接。6.建立校企合作平台。组织企业、科研院所、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协会,参与集团开展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升集团整体办学实力。以特色专业和人才培养使用为纽带,使集团内职业院校与企业等成员单位成为紧密合作共同体,校企之间可采取各种形式合作,如轮调式、委训式、工读式、进修式、奖学金式、建教培训式、研究式。甚至可以采取“订单培养”,也可提供厂房、设备等,通过紧密型深层合作,实现集团内各成员单位的共赢局面。7.构建中高职贯通培养平台。形成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并举的办学模式,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相融通的人才培养体系。8.建立应用技术与管理的研发平台。整合职教集团内的科研力量,围绕滁州市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应用技术与管理的研发工作。

三、区域性职教集团运行预期效果

(一)建立紧密型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模式。通过“指导委员会+集团理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架构,通过制订规章制度,形成一套严谨、规范的工作机制,能充分发挥紧密型集团化办学优势。

(二)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可以有效建立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体制,集团内高职院校通过对口高考、自主招生、注册制招生、“3+2”及“2+3”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在集团内实行专业统筹、学分互换、同层次学校间自主转学转专业,建立学生在集团内学校合理流动机制,从而建立中高职衔接的有效方式。

(三)实现集团内资源优化和优质资源共享。一是统筹集团院校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招生就业,实现集团内资源优化。二是建立招生链、专业链、实训链、就业链,实现教学设施、设备、师资、课程、信息等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逐步在培养目标、教学管理、专业设置、质量监控等方面统一标准,逐步统筹实训基地、教材资源、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毕业生推荐就业、对外交流合作等,最大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为滁州市加速发展贡献人才。实现集团每年为滁州地方输送技能型人才数以万计,为企事业单位培训人员数以十万计,充分彰显集团化办学的优势。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需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从我国目前的实践来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还在不断前进中。要想在短期内一次性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并不现实。集团化办学为我们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改革探索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我们可以通过推进区域性集团化办学,整合设计现代企业制度与现代学校制度,促进产权制度改革,从而实现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

作者:蒋新华 单位:滁州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