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教师职教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范文

教师职教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教师职教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教师职教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历史关键时期,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专业技能型人才为主要方向高等职业院校承担着重要角色,而这其中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教能力是实现这一重要角色的核心。通过对广州地区近10所高职院校的调研和考查发现,职业院校教师职教能力是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培养和探索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职教能力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课题。我国高职教育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在教师职教能力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结合国内外已有的职业院校教师职教能力的培养模式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联系我国国情和目前实际,打造以培养职业院校教师综合能力为核心,从教学、科研、企业合作、创新性学习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形成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践探索,以建立适合中国特色的职业院校教师职教能力培养模式,为探索实现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职教能力的内涵

能力是一个有多维度的概念,在不同的学科领域,能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有所不同。心理学科学中将能力界定为符合活动要求、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哲学又将它界定为人的综合素质在现实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正确驾驭某种活动的实际本领、能量,是实现人的价值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社会发展和人生命中的积极力量。而职业能力开发视角的能力概念则是知识、技能和态度与具体的职位或工作情境的结合。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职业,其职业能力主要是通过教、授、学的能力得以体现,作为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是以从事教师职业人员在良好职教精神的驱动下,具备一定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一定的道德修养和情操,有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综合技能、实践和创新能力、传授知识能力及教学方法技巧等多种综合的能力,简称“职教综合能力”。

1.职教精神是职教能力的基石和驱动力。职教精神是从事教师职业、教书育人、传授知识和职教影响力在社会中的反映和理念实践。从本质上讲,是教师的一种教育态度和教育思维品质。职教精神主要包括职教意识、职教道德和职教素养三个层面。职教意识决定教师对自已所从事的职业的态度、看法和职教行为。职教道德是教师对职业及其世界观的根本看法和教师职业行业所遵守的行业约束和职业规范。职教素养是教师在长期职业活动中养成的良好内在品质和综合修养。培养良好的职教能力,首先要培养好教师的职教精神,从职教意识、职教道德和职教素养方面不断提升。通过对广州近10所高职院校教师的调研来看,职教能力优秀的教师,往往都具备有优秀或良好的职业精神。具备良好的职教精神,教师才会热爱教育事业,才会爱岗敬业,才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进取心,才能影响或感染到学生,才会激励教师的行为,成为职教能力提高的内在驱动力,为职教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这种行为往往表现在教学工作责任心、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教学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等多个方面。

2.综合能力是职业院校教师职教能力的核心。培养高素质的职业院校教师队伍,一方面应使教师养成或习成良好的职业精神,另一方面在培养教师的职教综合能力。这种综合能力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专业教师应具备相应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进行运用的能力,因为它是高职院校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第二,专业教师应具备专业的职业技术教学知识结构及其整合的能力。在德国职业学校中培养职业教师的巴登模式的可贵之处在于,教师的科学知识结构组合较好,面向实际以及学习方式面向教师职业。美国教育学者舒尔曼(Shulman)教授认为,专业教师知识结构至少包括以学科教学知识为核心七类知识: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学习者及其特点知识;教育背景知识;教育目标、目的和价值观及哲学和历史知识等。我国学者吴泽教授认为,除了七类知识外,根据高职专业传授的知识和方法具有其特殊性,还应将“劳动—技术—教育”三个领域的知识在教学实践中予以整合,形成技术教学知识。第三,专业教师应具备实践和创新能力。人类知识和经验来源于劳动实践,高等职院院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上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应用型人才,而在提高教学质量的所有因素中,教师是最关键因素。教师的综合素质将在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而高职院校的特点要求高职教师需要具备相应的职业企业或社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经验,德国的“二元制”模式和我国的“双师”模式,是对这种职教能力的要求。教师将这些实践或经验,与学科理论知识进行融合,创新思维方式,在技术、工艺、设备、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改进或改善,不断创新,以适应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同时教师在不断的参与实践或创新的过程中,积极参与科研,提升教师自身的科研水平能力,不断丰富知识和经验,对教师质量的提高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第四,专业教师应具备自我学习和教育发展的能力。职业发展需要职业者具备良好的自我发展能力。美国德来福斯科学的把人的职业能力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分别经过从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熟练者—专家。技能一般只能到达有能力者这一阶段才能胜任或具备某一种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想达到专家型技能人才,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自我学习。作为专业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树立终身教育和学习的思想理念,以此不断改善和丰富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不断吸取新的营养,与时俱进,同时把这种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上,积极推动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育发展能力,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较快成长为专家型技能应用型人才,有利于教师职教能力的提高。由此看出,职业院校教师在良好的职业精神驱动下,在具备良好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基础前提下,能够把各个不同领域的知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资源整合,不断经过实践和创新,不断自我学习和发展,形成以职业教学综合知识和能力为核心的职教综合能力体系,在这种能力和知识的体系形成过程中,对于职业教师的个体思维、价值取向、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的高低等等都会产生综合的影响,最终影响教师整个职教能力水平,从而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基于综合能力核心的职教能力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职教综合能力为核心的职教能力是在我国职业教育处于经济新常态时期提出的,是一种完全适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时期,高职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一种要求和体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经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近30多年的发展,经济一直保持持续增长和稳定态势,社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职业教育也空前发展,但社会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这给高职教育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挑战。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保证质量的关键是教师的职教能力。我国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中指出: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为主要内容。大幅提高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为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因此,建立以综合能力为核心的教师职教能力模型体系,显得及时又有必要。

1.基于综合能力核心的职教能力模型。以职教精神为基础,以综合能力为核心,从公共政策、科研、企业合作与社会需求、创新性学习和实践管理应用等方面形成促进职教能力的理论模型。模型如图1所示。在此模型中,职教精神是基石和动力源,综合能力主要包括教师应具备相应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进行运用的能力、教师应具备专业的职业技术教学知识结构及其整合的能力、教师应具备实践和创新能力、教师应具备自我学习和教育发展的能力等。如果说职教精神是内部因素,那么公共政策、科研、企业合作与社会需求、创新性学习和实践管理应用等就是影响和拉动教师职教能力的外部因素。这些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践,将各种资源因素或能力进行整合,最终形成一个具有层次性、多维度、复杂的综合能力系统。

2.基于综合能力核心的职教能力分析。在以综合能力为核心的职教能力模型中,公共政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或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或法规,它直接影响职业教育在该国或地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广度和深度。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提出职业教育要想迅速发展,需要重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科研主要是教学教育科研或企业、社会应用科研,通过科学研究不断提升教师理论水平,提升教师应用能力水平,对教师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训教学、实践教学)开发起到强大的支持作用。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校非常重视教师职业的科研活动,也是当前培养教师职业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企业合作与社会需求是职业教师通过与企业进行各种形式,参与企业实际生产工作中,通过企业合作了解企业对人才和技能的需求,社会对各职业专业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反过来推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去重视和改善。实践管理与应用是指职业教师应具备社会或企业实践能力,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或水平,并能够很好地在教学活动中得以应用,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创新性学习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或技巧,对课程进行创新性开发并传授给学生,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通过不断培训学习,掌握新的知识、方法、技能等,不断更新知识层次,不断“反思”学习,提升自身能力。基于综合能力核心的职教能力模型中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整个系统是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在教师职教能力实际培养的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三、职教能力培养的实践创新

通过以上建立以综合能力为核心的教师职教能力培养是一种探索和尝试性研究,为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教能力培养提供一种思路。在实际职教能力培养过程中,应加大力度解决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教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校企合作流于表面形式,产学研成了赚钱工具,教师创新能力缺乏,教师缺乏系统培训,教师便重理论讲解而轻实践技能,“双师”能力成为只重视“双证”现象等。在借鉴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同时,学习和吸收德国先进的职业教师职教力的培养模式。为此,结合职业院校教师职教能力实际现状,提出以下教师职教能力培养的措施和方法。

1.更新职业教育观念,正确定位。首先,长期旧的职业教育观念必须进行更新或扭转。旧的职业教育观念只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教学,在师资培养上与传统的师范教育没有太大的区别等。根据我国实际,借鉴德国职业教师的培养机制模式,设计和建立我国高职院校职业教师教育的学习模式或体系,构建教师综合能力成长的新机制。德国目前存在四个职业教师的培养模式:一是挂靠于工程科学的职业技术专业科学;二是作为独立的职业技术科学;三是专科学院培养形式的职业专业科学学习;四是专业学院毕业的工程师、经济师可以进入大学的职业师范专业学习,通过继续教育加学教育学内容成为职教师资。要正确理解我国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转变思想观念,正确定位职业教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位置;积极引导优秀企业人才经过专业培训到职教队伍中来,以工程师型或技师型教师队伍来弥补当前教师队伍中职教能力不足的问题;从教师的职教精神培养入手,培养教师具备良好的职教精神,着重打造以综合能力为核心的职教能力体系,从而推动职业教师的专业发展。

2.创新发展,构建教师综合能力成长新机制。在职教能力培养过程中,可以多角度进行创新发展,如可以采用新的方法、技巧、技术等手段来推动教学新模式,整合优化专业课程,不断完善和提升职业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通过各种职业大赛或创新大赛形式来吸引职业教师参与,在活动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以产学研、校企合作为契机,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科研活动,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环节,参与解决企业实际项目开发中去,不断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对教师的培训工作,满足教师摄取新知识或对新知识的学习应用等。建立教师成长培训机制,加大对职业教师的指导和培养,促进职业院校教师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四、结语

以培养职业院校教师综合能力为核心,以具备良好的职教精神为基础,从教学、科研、企业合作、创新性学习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形成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践探索,以建立适合中国特色的职业院校教师职教能力培养模式,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改革和实践提供参考,为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国梦而做出微薄贡献。高职院校教师的职教能力结构较为复杂,这里所建构的以综合能力为核心的职教能力模型还存在一定不足,需要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作者:夏爱玲 单位:广州华夏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