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舞蹈教学中舞感培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内容摘要:舞蹈是在一定空间与时间中展示的视觉艺术,是人体在律动过程中展示反映作品中的情感、意图等。在舞蹈过程中,艺术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舞蹈者动作性、抒情性与音乐配合性等诸多因素。这些舞蹈中的因素综合起来说就是指舞蹈者的舞感,舞蹈教学中的舞感培养是培养学生最重要的部分,提高舞蹈者的舞感就必须从教学中开始进行系统综合的培养。文章从强调内在情感和表现力的培养,又不忽略舞蹈基本训练,使学生从用脚跳舞方式逐步向用心跳舞的方式发展,去探寻舞蹈中的舞感。
关键词:舞蹈舞感舞蹈教学培养
舞蹈以人体为工具,以形体动作的走位为手段,通过舞蹈运动本身表达作品意图及个人对作品、对生活的思想感情、理解诠释,舞者的身体神态、动作韵律、舞蹈气息、化装扮相等随着音乐的起伏传递给观众其表演作品的深邃,传递舞者的内心世界,给人以美的享受与心灵上的共鸣震撼。闻一多先生曾经说过,舞蹈是生命的情调,是最直接、最真实、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最体现作品与舞者的是舞蹈感觉,舞蹈感觉好像是看得见,又不是人人都能捕捉得到的精灵,它是对舞蹈理解所体现出来的感受,有的舞者的舞感是得宜于先天舞感天赋好,有的则是后天的引导培养。舞蹈教学中的“舞感”培养可以说是舞蹈艺术永不衰竭的生命源泉之一,我们通过教学中得到舞感后能够去掌握舞蹈的风味,追寻舞蹈的内涵,找到真正用心舞蹈的感觉!
一、如何在舞蹈教学中培养“舞感”
舞蹈是人肢体的动作艺术,动作中律动的“动”是舞蹈的核心。正因如此,舞蹈技艺的难度往往被视为衡量舞蹈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准。这样的要求标准致使有些舞蹈教学较偏重肢体素质的训练,而对于学生艺术感知能力培养、艺术涵养的培养不够重视。随着舞蹈理论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强调舞蹈编排的美感和内涵性,重视舞蹈者本身的表现力和内在的情感渗透。因此,在许多舞蹈教学中,舞蹈课的教学也在不断更新理念,在对学生肢体基本功动作训练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舞感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舞蹈素养。对于舞蹈具体表现来说,一般分为舞者外部肢体动作和内心情感两个部分。外部肢体动作指的是舞蹈的动律、动态;内心情感是指表演者内在的情绪、情感意识等因素。这两部分不分先后,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只有让学生在动作上与思想情感上有机地结合,才能发挥舞蹈的艺术魅力。
1.提高学生感官反应的准确性、协调性和敏锐力
舞蹈感觉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是人们在舞蹈动作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感觉,它首先是建立在有肢体动作的“动感”基础上的,所以说舞蹈的动作动感是舞感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者个人动作的反应速度和协调性是这个舞蹈者舞蹈水平好坏的根本前提,每个人都有先天反应的差异,都具有先天的不同。有人天生应变能力强,协调性好,有人就较弱。因此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提高舞蹈者的反应速度和协调性是关键中的关键。
然而,舞蹈的动感又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动感,而是对舞蹈这全身各部位动作的高度敏感力和协调性,这就是舞蹈感觉的基础。舞蹈训练实际也就是这一简单道理的延伸与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通过规范的专业训练逐步扩大舞蹈形体技术范围,这样可以不断地提高肌肉组织、关节韧带之间的协调性与感受力。规范的基础训练是在不断地增进这种动感的敏锐度、协调性和准确度,例如:舞蹈训练中常规的“擦地”动作,舞蹈者长期练习“擦地”,不仅加深了对绷脚、外开、延伸等腿的形态的准确感觉,而且还加强了脚底、脚尖对于地面相互关系的敏感程度。系统大量的科学练习,不断地接受器官与外界信号的反馈,使得舞蹈者能对自己的动作迅速地做出准确反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舞者都需要一个规范系统的训练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训练技能,一方面是对自身动感准确性的培养,这也正是提高自身感官反应准确性和敏锐力的正确途径。2.外部肢体动作的培养
作为表演者的学生首先要有一个协调性强、敏锐力强、匀称的外部形态。通过系统基本功的形体训练,最大限度地美化学生肢体的线条,增强学生的肢体灵活性和协调性,扩展其自身素质。有了这个基础,舞蹈表现力就容易找得到。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的动作规范化。我们要在肢体训练的基础上,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展性潜力作为舞蹈教学的出发点,把情感领悟能力的培养确立为教学的重要标准,从而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另外舞蹈肢体的表情有时不单单是靠某一个动态的部位来表现,在一抬手、一投足等动作过程中,气息也是贯穿作品的因素,培养学生身韵中的呼吸协调是做动作的学生去领悟作品的重要途径。
3.内心情感的培养
舞蹈情感的表达是由舞蹈的全部动作,包括全身心的动态来体现的。它通过各种面部的表情、手脚走位、身体的摆扭等来统一传递内在情感。舞蹈教学要从培养学生的悟性入手,通过长期观看欣赏舞蹈作品达到潜移默化,使学生学会用心领悟,用情表现,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舞蹈作品中去。在内心情感培养中,眼睛的表情非常重要,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眼睛可以叙述舞蹈及本身的内心情感,所以首先要使学生学会眉目传情。教学中还可以用不同心情、场合的眼神来训练怒眼、喜眼、哭眼、怨眼、哀眼等多种表情,要求学生通过眼神来表达内心世界。
4.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让学生自找题材、自找音乐、自我设计创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学生的内在创作激情一旦点燃,就会突破自身而大放异彩。这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舞感能力,提高舞蹈综合素质。
二、舞蹈教学中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
俄国著名舞剧编导家罗·扎哈咯夫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可以看出舞蹈都是与音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舞蹈跟音乐之间存在共同点,舞蹈需要音乐作为铺垫后对其作品进行激化与强化,舞蹈的动作创作都要对应音乐来进行。舞蹈和音乐都直接表达感情,而音乐的表达更具备抽象性,它不会对舞蹈表达产生重叠干扰,而是更进一步的烘托,特别是音乐中的抒情性更是舞蹈生命力的升华。舞蹈教学中,除了舞蹈系统的基本功训练外,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也是舞感的基本条件之一,是舞者水平高低的重要前提因素。
参考文献:
[1]刘群杰,王淑香.舞蹈感畅想[J].舞蹈,1997.
[2]黄明珠.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3]欧建平.舞蹈美学[J].东方出版社.19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