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休闲的生态哲学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休闲的生态本质决定了它可以帮助人走向生态文明。休闲就是一种成为‘生态的人’的过程。生态文明下的‘人’不仅是指身体机能的平衡发展,还要在社会交往中实现自我的外在价值并能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休闲首先就被理解为这种‘成为状态’,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同时,“休闲是一种为了使自己沉浸在‘整个创造过程中’的机会和能力。”〔3〕21“它对于人‘成为人’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并在人类进步的历史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从人性的三个方面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意识属性去解读休闲的生态内涵。首先,休闲有助于维护人体生态系统的平衡。人的自然属性也称生物性,它是人类最基本和本能的需求。包括:生命安全的需求、食物的需求、休息和睡眠的需求等。休闲作为缓解疲劳,调节人体机能的活动,贯穿整个人类社会并陪伴着人的每一天。比如:唱几首、跳几下、参加体育活动,这些都是放松心情,解除身体上的疲劳的休闲方式,而且是必要的休闲方式。有人说,中国的社会还不是那么富裕,讲究休闲貌似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因此忽视休闲甚至批判休闲。然而,人不是机器,不能一直劳作,人体的生态系统的平衡就是需要劳逸结合。况且休闲也是一种生产力,休闲得好,既让人身体健康,又让人身心愉悦,这样就能提高人的效率,反之会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这是常识。其次,休闲有助于促进人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的全面发展。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属性是指在劳动和生活中与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如生产关系、亲属关系、朋友关系等等。人是一种社会动物,那么就需要通过与别人的交往而不断的‘成为’———成为社会中的人。这就决定了人不仅具有内在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外在价值也不断得以证明,得以体现。这是人对自我的重新认识,同时也是一个挖掘、创造自我的一个过程。因此,通过休闲活动,我们不仅仅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同时也知道了我们是谁。最后,休闲有助于满足人的精神系统的需要。人的意识属性一般又叫做精神属性,它是建立在人体生态系统基础之上的精神系统。它作为人性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具有更复杂的结构。人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生产层面,相反,价值意识系统对人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状态尤为重要。休闲就是在人的追求由物质转向精神的过程中形成的,伴随人类历史的进步,形成的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和生命状态。然而,大工业革命的到来却挑战了休闲的地位,使休闲失去了生态本质,人的生态性也遭到了破坏,人的丰富主体性消失,变成了“单向度的人”。机械化水平不断的提升,人也不得不成为机器上的部件。当一切变成功利化的工具只为效率服务的时候,人变得压抑而匆忙。正如马惠娣所说:“愈来愈物质化的社会,致使片面的物质享受和可怕的精神贫困正撕裂着当代人。面对人类这样的场景,尼采曾哀叹‘人死了’;马克思尖锐地指出,‘人被异化’;贝尔悲楚地呐喊‘我是谁?’;海德格尔则追问‘存在的意义’;弗洛姆直陈人类正在‘逃避自由’。人类的精神源泉遭到了严重的污染。”综上所述,休闲的生态本质能促使人走向生态文明。休闲的功能和意义不仅仅是释放工作和生活压力,解除体力上的疲劳,恢复身体机能的平衡。同时也是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从根本上讲就是人走向生态文明的过程。正如杰克•道格拉斯认为“必须重新发现一个完整的自我概念———精神和肉体、理智与情感———才能创造一个真实的自我和全新的世界。”它所强调的应该是满足基本生理需求之上的身体健康,身心协调,人与自身精神和社会文化的有机统一。
二、休闲使社会走向生态文明
休闲可以通过丰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有机联系,促进社会全面平衡发展,最终使其走向生态文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大众传媒、大众交通的发展,个体因子在社会交往中消失。我们通过网络社交、数字卡片、或是职业识别与他人和社会发生关系,人变得符号化并片面性地相互联系,有机的社会生态系统处于分裂和疏离的状态。然而,“人类是需要亲密关系的动物,我们不仅仅需要一起做什么,我们更需要具有多种意义的‘在一起’。”休闲就不断地为丰富和发展社会关系创造条件,比如参加志愿者服务机构、宗教、社区等。它试图通过多样化的生活方式让人与人、人与社会多层次的联系在一起,如同自然生态系统内,组成的成分越多样,食物链网的组成越错综,生态系统自动调节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就越强。这样,当人融入到这样一个稳定的共同体时,我们找到了自己的“生态位”,我们不再孤独。所以休闲“就是一种‘成为人’的过程,是一个人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的主要存在空间。”然而,在当今社会,随着技术异化的产生,休闲也发生了“异化”,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社会走向生态文明的进程。原本技术的发展应该为休闲提供时空的可能性。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将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去发展自己;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交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休闲资源和新的休闲方式让人更充分的利用闲暇。事实上,人们并没有因此感到轻松。一方面,更多的休闲方式的选择让人不知所措。人们为了休闲而休闲,导致“时间”变成了一种稀缺资源,不能满足人的所有休闲需求。另一方面,即便人们可以拥有时间去休闲,但由于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沉迷于技术化大生产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追求物质利益也变成社会衡量一个人外在价值的基础。所以人们宁可放弃这样的机会,甚至批判休闲。比如在中国就有“玩物丧志”的说法。当然这种价值导向也影响了休闲业本身的发展,比如作为传统的旅游业。它最初的动机也在于休闲,但如今却变成了一种赚钱的手段,完全忽略了活动主体的内心感受和休闲效果,扭曲了原本的休闲功能和性质。人不再是休闲的主体,而是作为一种对象性的关系存在,二者的目的是为了创造经济效益。至此,休闲沦落为经济的附属物。产生休闲的“异化”现象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方面,人类社会的发展缺少一种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从而导致价值观过于单一化,错误引导了人的休闲行为,背离了休闲的本质。通过最小成本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来满足人们的物质欲望,这不仅仅让“人被贪婪和无尽的欲望控制着,且离休闲愈来愈远。传统休闲价值在社会的嬗变中被肢解得愈来愈凌乱;休闲价值的精髓也愈来愈多地被物质主义所浸染。”不可否认的是,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确实丰富了人的休闲内容,但却不能就此取代休闲,比如维系稳定的家庭关系。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我们更享受与家人在一起共进晚餐的时间,即便同样都是劳动,但家务却不会让我们觉得无聊。从社会关系层面来讲,目前,在美国流行一种“咖啡机文化”,其实就是为员工提供一个减压放松的场所,不同部门的人在此交流不仅能交流经验,激发灵感,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员工的归属感。另一方面,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发展出现断裂,需要一种全面发展、有机平衡的生态观念,才能促进社会走向生态文明。同样,休闲的愉悦不能仅仅停留在感官的愉悦和满足,比如消费主义。我们被贪婪和无尽的欲望所控制,在自由时间里无度的消费,似乎在消费中感到实现了自我,这实际上是对人性的亵渎。这种休闲的物质化使休闲失去了生态本性,发生了异化。应该将休闲上升到文化的范畴,使休闲不仅是一种感官享受,同时更是一种精神体验。“她使你在精神的自由中历经审美的、道德的、创造的、超越的生活方式。它是有意义的、非功利性的,她给我们一种文化的底蕴,支撑我们的精神。”所以,休闲的价值绝非在于实用,而是一种文化构建。休闲“以特有的精神理想赋予人的经济技术行为以真实的意义,使她与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政治、经济或科技力量保持一定的距离或相对的独立性,形成一种对社会发展进程有矫正、平衡、弥补等功能的人文精神力量。”休闲最终促使社会走向生态文明。
三、休闲使人与自然共同走向生态文明
休闲史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被看做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远古人在自然界面前的脆弱地位使人对自然既惧怕又崇拜,人们在劳动之余的蹦蹦跳跳来放松自己或在岩石、陶器上雕刻和绘画来表达对自然的尊重。这是人类最早的休闲方式,也反映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这是一种和谐共生的生态观。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人的主体性开始萌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东西方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东方的有机观念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在这样一个封闭的地域内,长江和黄河作为养育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奔腾不息,神圣的土地在中国人的思维里是生存之根。大自然的厚爱使得中国人懂得顺应天时,懂得人是生活在天、地之间。这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这种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人的休闲讲究心灵的平静和身心的调和,在这样的状态下去感受自然和生命的真善美的统一。老子主张,人要活得自然、自由自在,心性尤其要悠然散淡。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非常有代表性地表达了休闲之境界———自我心境与天地自然的交流与融合———体悟到了精神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和谐统一。在西方,星罗棋布的岛屿和沿海的地理形成了众多的城邦国家,寒冷的气候和地质不能满足人的自给自足,人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对自然抱有好的期望,认为人以外的自然事物是没有价值的。因此,西方的休闲关注的都是人的发展,追求人的感官刺激和极限挑战,强调为人们提供激发基本才能的变化条件,从而实现其意志、知识、责任感和创造能力的自由发展。
自然在休闲体验和审美情趣中消失,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关系遭到破坏,这必然阻碍了生态文明的实现。就像很多西方人已经不再把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方式,在这里且不谈东西方旅游资源分配的不均问题,只分析自然在休闲理论视野被忽视的原因。许多著作都已论及了欧洲人和北美人在面对群山、大漠和海洋时感受到的不是恐慌和紧张,而更多的是敬畏和赞叹。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们不再对自然有恐惧感,所以开始拒绝欣赏自然的机会。至此,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再“困扰”人类。相反,人类开始利用科技的力量,相信在人工的环境中也可以创造这种休闲体验,比如极限运动、迪士尼游乐场等等。当然我们不否认科技的手段能为人的休闲创造愉悦的感官体验,但科技还是不能与自然力量相媲美的,就算我们能利用谷歌地图或是其它的网络设备用手指走遍整个地球,也难有亲临自然的情感回应。所谓的“破万卷书,行万里路”正是讲这个道理。在大自然中行走,眼随景移,心随景动,胸襟和眼界自会不同。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体验,人站在矮处,视野会很狭小,站得越高,就会看得越辽阔。都市空间狭窄,唯有在山水之间,才能得到一种心灵的成全;唯有在山水之间,才能养出博大的胸怀。休闲体验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互动,它可以维护人类自身发展,可以为自然生态平衡提供可能。只有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能使人与自然共同走向生态文明。一方面,这种休闲体验可以有助于自我认知的发展。在无边无际、巍峨、硕大的自然壮观中我们产生了情感回应,包括紧张的、兴奋的、交织着被征服的和忧虑的复杂的精神体验。这个时候我们就被一种超越人类的力量推向想象的极限,就像在空旷的沙漠产生关于死亡的感觉和思考一样。在这种体验中感受自我,感受到我们仅仅是风景的一部分,渺小而谦卑,值得一提的是,这不是一种主观体验,而是一种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想象到也能够亲身感受到的在自然环境中渺小的处境。这样一种新的体验丰富了我们的经验,尤其是在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上我们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我们意识到在超越人类能力和控制的范围内,还有“新的价值形式”。因此自然教会我们谦卑,换句话说,就是尊重非人类自然界中事物的内在价值,这是一种生态观念。在自我和环境的互动关系中,我们能重新审视自己在这其中所处的位置,这一新的感悟便是我们的非凡之处。另一方面,积极的休闲体验是独特的也是令人难忘的,它能激发我们对自然的兴趣,进而形成保护的欲望,产生一种生态意识,促进我们对自然环境的伦理关怀。尤其是在我们学会谦卑之后再去审视人类现今遇到的环境问题,便会发挥积极地教育功能,就是这种态度的转变,让我们承认“人不是在自然之上,或是自然之外,而是在自然之中。”
这种生态意识和生态观念可以真正促进人与自然的互动。基于敬畏自然的意识才能超越以往人与自然之间的鸿沟,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敬畏自然虽然使人感到某种程度的焦虑和恐惧,但正因为这种距离感才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协同发展提供了路径,最终完成了从敬佩自然到欣赏自然的态度转变。这种休闲体验虽然没有提供舒适的愉悦,但是惊诧与兴奋交织、紧张与激动交融。休闲帮我们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并促使人与自然一起走向生态文明。
作者:李世雁吴爽单位:沈阳工业大学生态与社会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