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寓科教于视听语言艺术范文

寓科教于视听语言艺术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寓科教于视听语言艺术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寓科教于视听语言艺术

一、深入采访,全面理解相关内容,精选素材,确定节目内容及叙事结构,让观众在故事情节中品味电视艺术的同时获取科学知识

准备做这个选题的时候,我对肿瘤了解并不多。于是,我就按照认识事物的思维惯性不断地问为什么?人体为什么会长肿瘤(恶性肿瘤称为癌症)?怎样预防与治疗?在认真查阅肿瘤病理学、免疫学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我采访了郑州大学董子明教授和病理专家张云汉。采访中得知,目前肿瘤的三大常规治疗方法—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还对人体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只有树突状细胞作为佐剂的抗癌疫苗生物治疗没有毒副作用,它能调动、增强人体自身的抗癌免疫力,对恶性黑色素瘤、肺癌等多种癌症具有明显的疗效。因此,我就把树突状细胞抗癌疫苗的研发过程作为该片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线索进行叙述;全片采用了每隔2-3分钟设计一个情节点、兴趣点或者一个设问的结构方式来组织素材;中间适时地穿插人物介绍、历史背景和相关医学知识。

科教片的叙述结构要有故事化、情节化,才能更好地传播科技知识,展示科学方法与思想,让观众在看片的过程中感悟主题(科学的独创精神、艰苦的探索精神等)。根据观众的收视习惯,该片采用了讲故事的叙述方法。该片开头2分钟用主持人加字幕的方式把癌症的危害性突显,自然而然地引出片花、片名《抗癌疫苗诞生记》。接着,医学家董子明出场,该片第3分钟讲述董子明教授抗癌疫苗生物免疫治疗癌症创新想法的来源,即许多现象表明人体自身具有天然抗肿瘤免疫能力(T细胞具有杀伤癌细胞的能力)。之后,通过生动形象的三维动画加解说的方式给观众普及了人体天然防御疾病的一般原理。该片进行到大约5分钟时,观众问“人体有抗癌免疫力,为什么癌症患者还那么多呢?”该片紧接着用董子明教授的采访“肿瘤细胞的抗原性太弱了,弱到不能激发免疫系统的抗肿瘤能力”给观众做了简单的解答。同时还提出了新的问题(设置悬念),之后的片子就围绕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逐渐展开。紧随其后的采访同期声又告诉观众,肿瘤抗原具有特殊性(一个肺癌患者和另一个肺癌患者的抗原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了抗癌疫苗只能是一对一的疫苗。同时也预示着研发抗癌疫苗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过程,一个困难接着一个困难考验着科研人员的智慧与耐力。

依据受众心理学的分析,观众这时候会问“怎样才能让肿瘤的抗原性增强呢?”作为节目的创作者,我们本应该适时地给出答案:用抗原递呈能力最强的树突状细胞去激活T细胞。但为了增强故事的情节性,也为了再现过去时空的需要,该片先回顾了几年前张云汉教授在人体组织中发现并成功分离出树突状细胞的艰难探索过程。这两分钟的处理,不仅使片子节奏跌宕起伏,还让观众了解了树突状细胞的外部形态特性(显微摄影真实的细胞活动)及其在肿瘤免疫机理中的重要作用:递呈抗原给T淋巴细胞,参与免疫反应。电视科普片通常把复杂的科学原理掰开揉碎,从易到难一点一点地呈现给观众。因此该片在10分钟左右时,用生动形象的三维动画配合解说词、音乐伴奏总结了人体天然的抗肿瘤机理:在肿瘤发生的过程中树突状细胞不断地吞噬、处理肿瘤抗原,然后和T淋巴细胞接触并把肿瘤抗原信息告诉T淋巴细胞,得到信息的T淋巴细胞就像士兵得到命令一样,迅速地赶往肿瘤发生处将其消灭。

之后的几句解说词,就把观众的疑惑解开了:“然而,树突状细胞在人体中数量不多,并且很难和肿瘤抗原结合,这两大缺点严重制约了T淋巴细胞杀伤肿瘤的天然能力。”这就是为什么有人会得癌症的原因。该片的第10到12分钟,重点介绍了董子明教授应用生物工程的方法:在体外成功培养出大量的树突状细胞,并使树突状细胞与肿瘤抗原相结合,然后制成抗癌疫苗,再输回患者体内,去增强T淋巴细胞杀伤肿瘤的天然能力,从而调动患者自身的抗肿瘤免疫力。这就是本片的高潮点(12分钟处),医学难题终于得到了解决。本片最后3分钟简单地介绍了该疫苗进入临床前的动物实验,及临床推广的注意事项和全国各地的治疗效果概况。纵观《抗癌疫苗诞生记》不难看出,科教专题片的解说词具有文学创作的叙述技巧与结构方法。层层递进的设问不断地使观众产生悬念,深入浅出地娓娓道来,不断地揭开事实真相;对于较难理解的科学知识还要用贴切的比喻和类比的方法。这样的叙述结构才能使科教片既紧凑又有节奏感,还有丰富的内涵。

二、科教专题片要做到内容表达准确无误、通俗易懂,就必须把科学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充分运用电视艺术的表现手法逼真地再现科学现象,生动形象地揭示科学原理,让观众探秘神奇的微观世界

1.本片通过多种电视表现手法给观众普及了肿瘤、癌症、免疫反应的科学知识。特别是生动形象的二维、三维动画的应用,让观众直观地看到癌细胞的生长过程,并了解了人体免疫防御肿瘤的机理。

2.该片探索性灯光效果的运用逼真地再现了科学探索的时间和空间,90%的镜头是在双光源下拍摄的。例如,张云汉的实验镜头,董子明查阅资料的一组镜头。特别是人物采访的拍摄,用一个主光源加一个轮廓光就产生了较好的视觉效果。

3.《抗癌疫苗诞生记》在拍摄中非常注重精彩的瞬间、细节、过程、变化等要素的多角度如实纪录,让人感到真实可信。例如:显微摄影(通过显微镜来拍摄的方法)真实地记录了树突状细胞生长活动的微观世界。

4.本片拍摄手法自然流畅,镜头成组。蒙太奇剪辑艺术的娴熟运用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说服力、感染力。例如:人体不同器官的肿瘤标本和污水、工业烟囱交叉组接(说明肿瘤发生与其有关);董子明教授行走的长镜头与3个不同癌症患者痛苦表情的近景交叉剪辑(表现科研的紧迫性和患者对抗癌疫苗的急切渴求)等等。

5.好的后期编辑能把前期拍摄的庞杂零碎的影像素材“统领”成一个有血有肉、活波可爱的有机体。因此,后期编辑必须做到声画严格对位,镜头剪接要成组(即同一场景不同角度、不同景别的合理搭配);同时还要符合科学探索的正常逻辑。尽量使用鲜活的同期声、现场效果声,恰当搭配音乐。最好不用万能画面、中性镜头、空镜头,可恰当使用影视资料。

作者:胡红武 单位:河南省濮阳市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