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藏戏音乐艺术特色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藏戏起源于 8 世纪,流传于西藏、青海、甘肃、四 川、云南的藏族聚居地区、涵盖了卫藏地区的“阿姐拉 姆”剧,安多地区的“南木特儿”剧和康巴、安多交接地 区及果洛地区的“格萨尔”剧,四川的色达藏戏等。印 度、不丹、尼泊尔等国的藏族聚居地也有藏戏流传。青 海安多地区的藏戏一般人们称之为“南木特儿”藏戏 剧种,“南木特儿”系藏语音译,是传记、故事之意。该 戏剧在青海、甘肃等藏族聚居地普遍受到百姓欢迎, 发展很快,特别是音乐方面,日趋成熟,逐步形成自己 固有的风格特点。 传统的藏戏的伴奏音乐主要是一鼓一铙钹,随 着时代的发展和观众的审美需求,青海专业藏戏艺术 团体多年来通过创排《诺桑王子》《文成公主》《意乐仙 女》《藏王使者》《松赞干布》等大型剧目对传统藏戏的 音乐从戏剧化的手法上做了多方面的尝试和创新,特 别是在创排大型历史藏戏《松赞干布》时,吸收了当地 藏汉族民间音乐素材,民歌、小调、拉依(山歌)、牧歌、 民间说唱曲艺和当地舞蹈音乐素材,还较多地保留了 宗教音乐成分。为不同角色设计唱腔,运用多种调式 表现剧目内容,塑造人物形象。在演出中,时常采用各 种方式诸如领唱、独唱、合唱、伴唱等。把二胡、笛子、 唢呐、扬琴等被纳入藏戏演奏中,增加打击乐和大型 管弦乐的伴奏,在继承前代藏戏戏曲音乐成就的基础 上,改变传统藏戏演出时乐队伴奏一鼓一铙钹的单调 形式。把传统藏戏音乐与汉族音乐、西洋乐器的长处 溶于一炉,并使之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开创了藏戏 乐队伴奏的先河。
大型历史藏戏《松赞干布》在作曲技巧上,不但对 唱腔的运用更为完善和富有变化,使之更符合戏剧化 与性格化的要求,而且,在曲调的处理上也更致力于 情感表达的细致入微,更注意到弦律上的婉转优美, 比较有意识地运用音乐上的“声情”来发挥文学上的 “词情”。在演唱艺术上,不仅对“字清、板正、腔纯”有 着严格的技术要求,而且还更注重对声音表情的传达 与演唱风格的创造,又逐步形成了各行角色的性格化 的唱法,无论在音色上、演唱风格上都有了各自不同 的特点。在乐队伴奏上,则是把民间和寺院打击乐与 现代的管弦乐结合在一起,使戏曲乐队的伴奏有了较 为完整的规模。这既丰富了藏戏舞台上声乐艺术的表 现力,也使得藏戏《松赞干布》的音乐在戏剧表现手法 上多样化。 传统的藏戏唱腔没有板式,是节奏自由的散唱曲 和有节拍的唱腔两类构成。大型历史藏戏《松赞干布》 遵循藏族音乐的宝贵文献《乐论》中关于藏戏音乐的 原则,创新唱腔曲调,使《松赞干布》一剧的唱腔丰富 多彩,有道歌调、喜庆调、悲歌调、嘛呢调、诵经调、格 萨尔调、吉祥调等各种类别,各类之中又包括多种不 同旋律的唱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注意了声情结合 与声形结合,不断继承发扬,大胆吸收了“伊”(藏族民 间歌舞曲)、“勒”(喜庆时唱的酒曲)、“则柔”(藏族民 间的一种表演唱)、说唱曲艺等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藏 族民歌,提炼融合到藏戏《松赞干布》音乐中。其次,在唱腔的运用上,打破了传统藏戏用腔单一的状况,根 据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剧情需要选用设计唱腔,对原来 的音乐唱腔通过伸展、压缩、加过门、变换调式的节拍 等多种手法进行了加工改编,唱腔的结构多为较规整 的四句体,也有单句体反复和多句体,以羽调式居多, 也有商调式、宫调式和微调式。在演唱形式上,运用了 独唱、领唱、齐唱、合唱等多种表现手段。采用了民间 乐器(包括藏戏特色乐器)加西洋管弦乐的混合乐队。 至此,《松赞干布》的创排使青海安多藏戏在音乐方面 的表现力有了长足的进步,日趋完善。 大型历史藏戏《松赞干布》中有众多的舞蹈场 面,这是青海安多藏戏的重要特点之一。
早期的藏戏 舞蹈有打击乐进行节奏伴奏,乐器有鼓、拔等。有时不 用打击乐,演员自己一边喊着“久、尼、森”(即一、二、 三)控制节奏,一边舞蹈。这种古老的“伴奏”形式曾延 续多年。《松赞干布》的创排,将表演性舞蹈与戏剧表 演程式联系在一起,从民间舞蹈音乐中选出适合的曲 调,特别是选用民间歌舞曲“则柔”和“伊”的音乐曲 调,进行加工改编后,根据剧情需要插入舞蹈的音乐, 为剧中插入的舞蹈进行伴奏。在演出时加入了二胡、 扬琴、笛子、藏唢呐等乐器,同时还规范了传统藏戏的 各种舞蹈伴奏打击乐谱,使藏戏新剧目的舞蹈伴奏形 成了固定的程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藏戏舞蹈伴奏音 乐。保持了藏戏特有的民族风格。 青海安多藏戏的器乐音乐分打击乐曲牌和器乐 曲牌两类。打击乐曲牌源于藏族寺院宗教音乐,乐器 也是宗教祭祀活动中所用的法器,有各种鼓、钹等,有 时也加入藏唢呐和大法号。在传统藏戏中,打击乐主 要用于角色的上下场和幕前幕间演奏,意在渲染气 氛,贯穿场次更换。民间藏戏组织在演出时,乐队只有 一鼓一钹,演奏单一。《松赞干布》音乐的创作在此基 础上增加了藏族的龙鼓,马郎鼓,大藏鼓,大、中、小法 鼓,巴郎鼓,大、中、小锣,藏大号,八角号,藏唢呐,牛 角沙锤等。还吸收了定音鼓,军鼓,碰铃,三角铁,响 板,海螺,龙头琴等乐器,与其他器乐组成了混合管弦 乐队,丰富了锣鼓点,使藏戏的打击乐日渐丰富而且 运用广泛。除用于幕间外,也常用于过场音乐、舞蹈音 乐和器乐曲牌的伴奏。 青海安多藏戏器乐曲牌在早期主要是吸收宗教 音乐和藏族民间音乐左右为间奏和过场音乐,《松赞 干布》在创排时,突破了过去单纯使用民间曲调和宗 教音乐的框框,结合剧情进行改编和创作,使器乐曲 牌更丰富从而也更适合剧情需要。
有时候也为剧中人 物征战、跋涉表演动作进行伴奏。有些曲牌结构规整、 旋律优美,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像悠扬深沉的藏唢 呐曲牌、流畅活泼的笛子曲牌、雄伟庄严的藏大号曲 牌,独具特色,运用广泛。随着藏戏的发展,器乐曲也 不断得到丰富。青海专业藏剧团在排演同时,还在保 持民族特色乐器风格的前提下,采用了民族乐器与西 洋管弦乐器的混合编制乐队,大大提高了藏戏乐队的 表现力。 藏戏最早是在寺院演出,当时的乐队是由寺院的 打击乐鼓和钹进行伴奏,有时音乐伴奏主要由笛子吹 奏旋律,随着时展,安多地区的藏戏增加了唢呐、 二胡、琵琶、扬琴等。在大型藏戏《松赞干布》时,音乐 创作者对藏戏音乐进行革新。乐队不但增加了藏唢 呐,还吸收了大阮、中阮及西洋乐器小提琴、大提琴、 低音提琴、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小号、圆号、长 号、铝板琴等;从而使藏戏的乐队和音乐开创了一个 新的天地,人们在选用乐器为藏戏伴奏时,使眼界更 加开阔,角度更为宽泛。他们在配器上,注意既保持民 族乐器的风格,又发挥管弦乐队的表现力。例如,尽量 多使用龙头琴、牛角号、扬琴、琵琶、笛子、唢呐等色彩 乐器,同时,探索如何使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一起演 奏能产生良好的效果。他们用圆号与藏大号同时吹 奏,使其音色纯正厚实,雄浑有力,也使藏大号原龙头 琴的音色更加圆润明亮;用藏大号与铜管乐同时演 奏,因藏大号近似铜管乐器大号的音色,就使铜管乐 的音乐更加浑厚有力。无论乐队大小,一鼓一钹都在 乐队中占有重要地位,以保持其浓厚的藏戏特色。
总之,通过大型历史藏戏《松赞干布》的创排,青 海安多藏戏的音乐在继承前代戏曲音乐成就的基础 上,作了大胆的创新和发展,突破过去单纯使用一鼓 一铙钹的伴奏形式和宗教音乐的框框,大量吸收了民 间音乐和曲调,在保持民族特色乐器风格的前提下, 吸纳了西洋管弦乐器,使两者的长处溶于一炉,形成 了新的混合编制乐队。率先在藏戏表演中成功探索出 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一起演奏的良好效果,并使之提 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具有固定 的程式的藏戏伴奏音乐,这不仅丰富了藏戏舞台上音 乐艺术的表现力,而且,保持了藏戏特有的民族风格, 也使得青海安多藏戏音乐在戏剧表现手法上多样化 和高水准化。极大地促进了藏戏的发展,满足了广大 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愿望。
作者:切吉卓玛 单位:青海省藏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