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音乐理论教材革新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作者:刘海婴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基础音乐教育师资,音乐文化理论素养是必备。而要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就必须重视和加强理论课。随着基础教育的深化改革及新课标的全面实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理论课改必须深化。
一、高校教学改革要注重文化建设
没有一流的人才也就没有一流的大学,高校要从思想等各个层次上进行文化建设。传统的教育往往重视技能轻视文化,这是与未来发展不相适应的。高师培养的目标不是具有某种音乐技能的专业人才,而是同时具有全面素质的美育实施者,音乐文化传播者,音乐才能培育者,这才是能适应发展需要的新型音乐教师。所以,高校音乐教师只有把音乐放到文化的视域中施教,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音乐教师;也只有那些具备全面深厚音乐文化素养的教师才能成为合格的高校音乐教师。总之,改变过去那些以技能传授为主的音乐教育观念,代之以音乐文化和音乐技能相结合的高师教育,必须从领导、教师、学生以及其他教育管理人员的思想上改变。此外,学校还要在制度层面上,制定一系列的措施加以引导,通过大规模地宣传、讲解来营造音乐文化教育的氛围。
二、高师音乐教学应注重学生知识面的广博
目前,高师院校的艺术类考试在高考中,文化成绩普遍偏低,文化素质相对较差。升学后,学业上的压力又使其忙着学专业,故对文化课比较放松。这种状态,容易形成一种循环:即似乎成绩越差越学音体美;越学音体美,知识面越窄。这种局面若不改变,很难适应今天强调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音乐学科与其他各种学科之间的联系具有大多数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无法相比的优势,音乐艺术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是那样的协调、有机。它会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及综合素质。高校师生再能熟练运用多媒体进行工作和学习,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做到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面,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具有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能熟练地运用各种媒体技术;2、掌握系统的音乐理论知识并具有较好的专业技能;3、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4、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这样,作为教师或即将成为人民教师的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从我做起,肩负起教师的使命,成为学生们真正喜欢、爱戴的音乐教师。
三、教学评价体系多元化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做出客观的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学生科学客观的评价可以提供教学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的调整和改进教学,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于需求,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在音乐教学论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对学生的评价有的是通过学生的理论闭卷考试,或者是学生论文的撰写或者考查的方式而存在,这些方式既不利于全面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能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现代的教学评价注重教学的过程、量化分析等显然不相符合。因此音乐教学论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改变评价内容,变片面为综合,构建评价内容多元化,在评价内容上有思想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观察、谈话、讨论、练习、试讲等方法来评价学生对音乐教育事业的热爱、文化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水平。在评价方式与方法上除了终结性评价外,更加关注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将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并穿插自评、互评与他评的方式。特别是改革传统的音乐教学法理论闭卷考试,改革考试,使之更符合先进的教学理念。考试作为教学评价的一种特定方式,它应是服务于教学目的的,自然是体现教学思想的。我们将考试内容分成四部分,进行定期评估、随机评估,最后对学生做出客观、公正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结果。其一是将理论闭卷考试改为撰写音乐教育论文一篇,要求学生能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目的是了解学生对音乐教育规律以及音乐教育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其二学生每人交内容自定的课件与教案一份,这样既利于学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也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与兴趣;其三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进行能集“编”、“导”、“演”、“教”于一身的“说课”,为其参加音乐教育实习和从事音乐教育工作起到了桥梁作用。
总之,新课程顺应时代的发展的需要,决心彻底扭转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战线的一场深刻的革命,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对于帮助学生顺利过渡为中小学音乐教师,尽早转换角色适应社会,提高未来音乐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