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英汉互译中词汇空缺产生原因范文

英汉互译中词汇空缺产生原因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英汉互译中词汇空缺产生原因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英汉互译中词汇空缺产生原因

【摘要】英汉互译中经常出现词汇空缺现象,特别是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普遍存在,这给语言的理解与翻译增加了难度。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从词汇空缺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英汉互译词汇空缺原因分析对策

一、英汉互译中词空缺产生原因分析

(一)研究英汉互译中词汇空缺产生原因的必要性浅析

词汇空缺是指原语词汇所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其“对等语”或“对应语”。通俗地说就是一种语言能用单个词语明确标记的东西,另一种语言却可能要兜圈子才能表达。这种“空缺”现象译界称之为“词汇空缺”(lexicalvacancy),由于其常涉及到民族思维、概念方面的差异,因此也常被称为“概念空缺”(conceptualvacancy)。例如美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过一类年轻人被称为“Yuppie”,他们是城市中上阶层的青年专业人士,一般都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富有,有雄心,追求金钱和享受,衣着讲究,追崇时尚。而“Yuppie”一词源自“YoungUrbanProfessional”的缩写。如果译者不了解,就没法理解“Yuppie”现在是用来泛指拥有雄心壮志的年轻人。再比如,如果我们不知道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总统Nixon制造的“水门事件”的史实,我们便无从了解“Watergate”现用来泛指类似“水门事件”的丑闻。而这两种说法却为英语所特有,在汉语中则存在着空缺。

由此看来,如果译者不了解词汇空缺,就会给交际和翻译带来困难和障碍。因此,研究词汇空缺产生的原因是寻求词汇空缺问题解决的前提。

(二)英汉互译中词汇空缺产生原因浅析

1.因生存环境差异而引起的词汇空缺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常常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人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语言。在我国,吃饭问题长期以来都是人们特别关系的问题,因而成了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人们见面时总爱说:“吃过了吗?”在一般情况下,说话人并不是十分关心听话人是不是吃了饭,只是打个招呼罢了。

但如果向英国人问起:“吃饭了吗?”他首先的反映是“怎么,没吃过饭你会请我吃?”有的还会对问话人产生反感。比如:我们说“吃闲饭”(leadanidleness),“吃香”(beverypopular),“吃不消”(morethanonecanstand)等。再如,在汉语中,“东风”指的是“春天的风”。而英国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就是赞美春天的着名诗篇,这主要是由我国和英国所处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的不同而引起的风带以及气候的不同而才导致的说法的差异性极大引起的词汇空缺。

2.因风俗习惯差异而引起的词汇空缺

如中国人把“娶媳妇”称为“红事”,把“死人”称为“白事”。再如,汉语和英语中都有“龙”,但“龙”在欧美文化中是没有地位的爬行动物,是令人憎恶的象征,在汉语中则恰恰相反。在我国古代,“龙”就是皇帝的象征,后来又出现了“望子成龙”、“乘龙快婿”、“龙凤呈祥”等把“龙”褒义的词语。这些对于没有接触过中国文化的欧美人来说就费解了。因为与欧美文化相比,这些是我国文化的个性。

3.因宗教信仰差异而引起的词汇空缺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反映,截然不同的宗教词汇是欧美人和中国人宗教观念迥异的真实写照。欧美人多信奉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一切安排也都是上帝的旨意,且基督教在欧美历史上曾一度占统治地位,教会的势力往往凌驾于国王,君主之上。而在中国,儒、佛、道三教占绝对的主导地位,中国人心目中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更是根深蒂固。老天爷和上帝所代表的东西截然不同,是中国文化和欧美文化各自所特有的个性。

4.因审美价值差异而引起的词汇空缺

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同也会使语言产生词汇空缺。也就是说同一客观事物,在不同文化环境里可以包含不同的价值,引起不同的联想,具有不同内涵。如汉语和英语中“狗”的含义就大不一样。在西方,狗是忠诚的伴侣动物,如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topdog(最重要的人物)、luckydog(幸运儿);但在我国,人们通常对狗有种厌恶的心理,如狗崽子、狗腿子、狗急跳墙、狗嘴吐不出象牙等。因此,“狗”和“dog”除了本义相偶合以外,其余引申义、喻义基本是属于语义彼此空缺的范畴。

上述只是英汉互译中产生词汇空缺的几个方面的主要原因。需要明确的是,语言之间存在词汇空缺,完全属于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我们应当客观地看待。

二、解决英汉互译中词汇空缺的对策浅析

在英汉互译中,针对词汇空缺现象,在词汇的借用、引用方面通常采取三种对策:音译、直译、意译;另外,笔者还发现有三种对策,即对译文进行解释性的加工、对中国文化和欧美文化融会贯通、用一个长句释义来解释汉语。

(一)音译

音译对策主要适用于人名、地名以及一些表示新概念而本族语里又找不到对应时来表示时,如汉译英的例子有:磕头(kowtow)、荔枝(litchi);英译汉的例子有:engine(引擎)、motor(马达)、sofa(沙发)、logic(逻辑)。

(二)直译

直译对策主要适用于一些生动的、含有浓厚原文语言、文化特色的词汇和表达法,如果音译成译文语言则有失其生动。

(三)意译

填补语言中的词汇、语义空缺,采用“并行对策”即意译对策是一种常见的有效方法。如果某一语言现象,在译文语言中只用意义相同的不同语言形式即“并行”的词汇来翻译时,那么就等于说译文语言的形式中存在着一个“空缺”。

(四)对译文进行解释性的加工

所谓“对译文进行解释性的加工”,指的是音译或直译加上意义补充的翻译,这主要是针对于某一事物在人们所生活的客观环境里不存在而又可能出现的词汇空缺。在翻译的“对译文进行解释性的加工”中,译者总是一方面尽可能保持原文语言的特性,另一方面更希望译文含义明朗,使读者一目了然。

(五)对中国文化和欧美文化融会贯通

《圣经》为西方所独有,而且《圣经》中的人物玛士撒拉(Methuselah)是诺亚的祖父,活了696岁,他的名字成了寿星的代名词;多马(Thomas)是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是个多疑的人物,因此用doubtingThomas(怀疑的多马)表示多疑的人、怀疑主义者;Philistine(非利士人)是好战之人,打战怕死,于是Philistine就成了平庸之辈、(对专业知识)一窍不通的人、门外汉。这些都是欧美文化的个性,与中国文化互不相融,因此在翻译中,必须对中国文化和欧美文化融会贯通后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

(六)用一个长句释义来解释汉语

在中国“抓周”是古时风俗,小儿周岁时陈列各种玩物和生活用具,任他抓取,来预测他的志向和兴趣,也近似占卜他的“命运”。这是中国人独有的民风习俗,蕴含着“生死在天,富贵由命”儒家思想观念。在西方根本无此风俗,因此英语中也无与“抓周”相对应的词语。解释时只能采用释义的方法,用一个长句来解释汉语“抓周”的语用含义,以使英语读者能理解“抓周”的文化内涵。

总之,我们只有深入研究词汇空缺现象产生的原因,了解其蕴含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解决它给交流和翻译造成的障碍。

参考文献:

[1]包惠南.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1.

[2]宋淑芹.词汇空缺的翻译[J].中州大学学报,2003,(3).

[3]汪福祥.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2,10.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