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医院校康复教学近况分析与观望范文

中医院校康复教学近况分析与观望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医院校康复教学近况分析与观望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中医院校康复教学近况分析与观望

作者:王诗忠陈少清陶静何坚陈玮炜江征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福州

我国中医院校康复专业教育现状

1课程设置现状中医院校在不同的专业门类设置康复方向,康复课程成为康复相关专业必修课及其他专业的教学课程。不同专业门类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要求不同,教材选择不统一。特别是康复的核心课程的设置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差异较大,各单位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均为自行制定,课程设置随意性大,科学性不足。

2师资现状大部分的院校反映专业教师数量相当贫乏,教师来源有些是临床康复医生,有些是原来从事临床或基础医学的教学老师。这些老师只是经过一个短时期的康复医学培训或进修而已,但多数没有康复相关的临床医疗经验,缺乏对康复知识的全面系统的掌握。

3教材使用现状①康复课程设置不同,教材版本太多,水平参差不齐;②国内缺乏完整系统康复教材;③无法充分反映中医特色;④若引进现代康复医学的国外教材,存在价格及语言问题。

4康复实训与实习现状课程设置的不同,专业课程的理论课与实践课相比比例偏低,如香港理工大学、丹麦城市中心大学康复医学院等至少在1∶1的比例。康复实训室及教学基地建设不足,难以满足实训教学需要,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不足,过分依赖后期的临床实习。

对策与展望

1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紧扣社会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学模式已经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疗的目标正从治病救人、延长生命向减轻病残、伤残影响,最大限度地保存、恢复功能,提高个体生存质量、减少群体社会负担而调整。据2007年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约2亿人(含8296万各类残疾人和1亿2千万罹患各种慢性病、老年病并受严重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质量及工作能力的患者)对康复医疗有着明确的需求;2008年汶川地震幸存伤员的康复工作更凸显我国康复医学基础的薄弱。

现今多数的中医院校开设康复相关专业。专业的类型差别、课程设置必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对健康的需要,强调掌握现代康复技术理论与操作技能,并在传统康复技能的教授中发挥中医院校的特色,调整课程体系、课程目标,充分体现中医院校开设康复专业培养的优势。培养面向康复治疗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康复应用性人才,符合总理在2006年10月做出的“加大卫生投入,重视康复医学建设”的重要批示。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国内大部分院校的康复师资缺乏。培养规模的扩增,师资队伍的培养直接成为关系到康复医学教育的质量和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师资培养。①加强现有的专职教师的培养,可以选择国内外著名康复机构进行短期进修或攻读现代康复学位;②加强临床康复建设,由临床医师与治疗师担任实训课、部分理论课的教学工作;③针对某门课程或课程某些章节,可以考虑从香港理工大学或欧美康复院校与机构外聘教师,解决部分的教学不足,同时提升原有老师的师资力量;④增加康复人才的引进。

3编制系统性教材依托出版社围绕中医院校开设康复专业的现状,紧扣社会需求,编写适合中医院校康复人才培养的系列教材。编写过程应做到:①教材规范化:加快编写适合中医院校开设康复专业现状的专业教材;②教材系统化:借鉴国外成熟的康复医学教学经验,引进来优秀的专业教材加以消化吸收,健全专业学科教材;③教材特色化:在教材编写过程中除积极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外,还要注意国内的研究成果,体现出中医特色。

现今中医院校开办康复相关专业主要包括中医类专业康复方向,学生毕业后取得医学学位,另一类是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取得理学学位。两类专业开办都需根据学科发展与学生就业需求来设置课程体系,要以培养临床实用性人才为目标,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融汇、能力与思维并重的教学方向,细化专业培养要求和目标,把专业思维贯穿在整个教学的全过程,提高学生自主思维和创新的能力。保证学生具有扎实的康复理论基础、熟练的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