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微生物学实践与教材革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作者:李菁华黄红兰史红艳单位: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吉林长春
教学改革的尝试
1早期临床和自主设计实验引入实验课教学早期临床辅助理论教学(即将临床病例讨论引入基础理论课教学之中)的方法已被广泛采用,而在实验课中采用的却很少。我们将病例讨论引入实验课教学,但不同于理论课的病例讨论的是,重点将放在微生物学检查的讨论,让学生自己设计综合性实验,将临床内容和科研有机融入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每次实验课前要进行预习,上课时,组织学生讨论,由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方法和指标,介绍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探讨并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使大学生的个性和自学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对临床标本细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也有了较系统的了解和整体认识。而实行“讨论式教学”则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在预习或作讨论准备时,培养了学生收集、筛选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在讨论中,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全班交流时,在相同的时间内,学生又通过大家的努力获得了更多的信息和知识量,开拓了视野。总之,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调整实验内容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给他们更多的动手机会,我们将综合性系列实验的准备工作也尽量由学生去做,如培养基的制备、标本的消毒灭菌、细菌的分离培养等,既将零散实验贯穿于系统实验之中,改变实验内容分散的问题,又改变了学生看的多亲自操作少的局面。
3延长实验室开放时间
为了增加学生自己动脑、动手的机会,我们与第三机能综合实验室合作,延长实验室开放时间。增加学生亲自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
问题及解决方法
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因为学生的素质,态度有所不同,取得的效果也明显不同:学生对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领域如鉴别诊断讨论热烈,甚至跑题,而对他们不熟悉需要重新学习的部分如微生物学检验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有冷场和知识体系不明晰的现象。还有就是感兴趣、表达能力强,认真准备的同学就能清晰,明确地传授给了大家很多相关的知识甚至新信息,操作也比较认真,甚至课后主动帮助实验老师做一些准备工作,了解相关知识,取得较好效果。但有的对医学微生物缺乏兴趣,不认真准备的同学就可能效果不佳,浪费了课堂时间,不能达到本来目的。这些反映出一个问题: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教学方式,如何让从小到大都接受的是被动接受式教育的学生,尤其是那些相对内向的学生改变,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方式还须努力。教师必须在病历选择,现场引导,把握讨论深度等方面更加仔细才可以,讨论后还应根据情况做适当总结归纳,否则就难以取得预想的效果。另外,微生物学实验和其他实验不同,培养需较长时间,不能在较短时间内连贯的完成,有时两堂课甚至间隔较长时间,影响了实验结果和教学效果,如果能在时间上做相应调整,比如微生物学实验周,可以帮助同学有一个清晰连贯的实验,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