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传统京剧服装样式的艺术形式美范文

传统京剧服装样式的艺术形式美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传统京剧服装样式的艺术形式美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传统京剧服装样式的艺术形式美

摘要:传统京剧服装吸收中国古代传统服装的典型元素,是中国京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京剧服装在服装的款式、色彩、纹样、面料、工艺等外在样式方面,运用夸张、象征等艺术语言,塑造、修饰人物角色,充分呈现出传统京剧服装样式的艺术形式美

关键词:传统京剧;服装样式;形式美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其传统京剧服装也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的服装样式主要以明代时期为主,宋、元时期为辅,并吸收了各个时期服装的典型元素,后期又经过艺术家们的提炼、归纳、粉饰,形成了一整套程式化的专用服装。传统京剧服装大致分为蟒、帔、靠、褶、衣五大类。

1蟒

蟒,又称之为蟒袍,即帝王将相等具有尊贵身份的人物所穿的礼服。传统京剧的蟒袍追溯于明朝、清朝时期的“蟒衣”。明朝时期的蟒衣本是君主对有功之臣的“赐服”,到了清代,蟒衣又被列为“吉服”。在此基础上,经过后期的粉饰、点缀,使蟒袍具有强烈的装饰性特。长袍阔袖的外在造型,端庄隆重;绮丽的装饰图案,雍容华贵。不仅继承了中国历代服饰的艺术形式美,而且也体现出传统中虚拟的意境美和精神的意蕴美,即运用服装来塑造形体。同时,蟒袍也可烘托人物心绪,借用夸张的水袖,丰富表演动作,传达人物感情。款式方面,齐肩圆领,大襟(右衽),袖子宽松并带有水袖,袍子较长,垂直到足,其中男式蟒的袍长比女士蟒的袍长稍长。袖裉下会有“摆衩子”,并且全身采用金、银线或彩色绒线刺绣的图案,彰显出蟒袍的雍容华贵。色彩方面,主要采用了十种颜色,即“上五色”和“下五色”。上五色为正色,指红色、绿色、黄色、白色、黑色;下五色为副色,指紫(红)色、粉(红)色、蓝色、湖色、香(秋)色。因而可知传统京剧的服装色彩继承了中华文化传统的艺术色彩,色彩偏向鲜明,侧重强烈对比;又因蟒服属于“刺绣之服”,受到金银线(复合色)的影响,故蟒服的色彩极为璀璨。而对于具体的人物角色,他们的服装基色面积大小也不尽相同,每种用色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并且根据人物形象的类型而定,最后达到了“一人一色”的艺术效果。纹样方面,主要以宛如龙纹的四爪蟒纹和“蟒水”(海水江牙)纹样为主,日、山、流云、“八宝”、“八吉祥”等纹样为辅。在封邦建国时期,龙纹样代表着皇权,具有至尊至高的象征寓意,它与帝王将相的尊贵身份相契合,大体上分为团龙、行龙、大龙三种纹样。团龙,端庄严谨;行龙,昂扬矫健;大龙,气势宏大。而“蟒水”大概可以分为弯立水、直立水、立卧三江水、立卧五江水、全卧水五种纹样[1]。不同的龙形,不同的蟒水,在服装上具有不同的寓意,扮演着各种不同形象的人物角色。面料方面,运用大缎面料制作服装。刺绣方面,主要包含彩色绒线绣、平金平银绣、圈金绒绣三种刺绣。彩色绒线绣典而俊雅,平金平银绣光彩照人,圈金绒绣雍容华贵。总之,蟒袍在款式、色彩、纹样、工艺上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规范性的艺术语汇,通过外在形式传达人物身份、人物品质、人物性格及其人物所处环境的综合特性。

2帔

帔,又称为对襟长袍。即皇帝、皇后、后宫嫔妃、官宦乡绅及其眷属在家居场合所穿用的常服。传统京剧服装中的帔,追溯于明代时期名门望族妇女的礼服———大袖褙子,褙子始于窄袖,对襟,大领较长,直贯底摆。到明末时期,其袖子的样式逐渐演变成大袖,领子的样式也由长大领缩为半长大领。帔的服装造型,虽然是中国传统服饰中主要的服装样式———宽袍大袖式,但它与“不壮不丽无以重威”的蟒袍有所不同。比起蟒袍,帔形成了“开放式”的服装造型,其“对襟”自由开合、无拘无束,给予人解放的宽松感。款式方面,对襟,半长大领,袖子较宽大并且带有夸张的水袖,服装胯下左右两边开衩。男帔的服装长度长至脚踝,女帔较男帔的长度则稍短,仅过膝盖。色彩方面,帔运用的色彩多种多样,其中皇室家族使用黄色,喜庆吉祥场合使用红色,如新婚典礼,老年人大多穿用秋香色,其他人物的服装用色没有严格的规范性。纹样方面,帝王使用团龙纹样,皇后、贵妃使用团凤纹样,太后使用团龙凤纹样。其余人物服装纹样根据人物的年龄、性格、身份地位,或用团花、团寿字纹样,或用枝子花等纹样。面料方面,主要使用大缎和绉缎两种面料,其中绉缎较为轻柔。刺绣方面,主要采用三种,即平金绣、绒绣、绒绣圈金。其中黄色的对襟长袍采用绒绣,其他色彩的对襟长袍或采用平金绣或采用绒绣圈金。

3靠

靠,又称之为甲衣,是军事统帅、将军以及特定的女英雄用于作战时的戎服。它追溯于清代将官的绵甲戎服,后期经过粉饰、点缀形成。靠的服装造型新颖独特,即上衣和下裳分裁但相连缀,类似“深衣形制”,具有长宽袍的端正庄重。款式方面,圆领,穿用时还需围“靠领”,长至脚踝,袖式较紧,区别于其它样式的宽松袖式。整体分为上衣下裳,即上部是甲衣,包括前后两片,下部是围裳。但它又区别于古代时的铠甲,对甲片进行了缩减,仅在前后心及肩部等处缀有金属饰片,起到装饰的效果,然并无实战护身作用。“女靠”与“男靠”造型大致相仿,不同的是女靠前片的靠肚略小,腰下的飘带为彩色,穿用时需围云肩、系衬裙。色彩方面,靠的服装色彩与蟒袍的服装色彩大致相同,也分为上五色与下五色,而且根据人物形象的类型来规范用色程式,如项羽穿着黑色靠,穆桂英穿着红女靠,高君保穿着白色靠等。纹样方面,靠的纹样主要以鱼鳞形或丁字形为基础。在鳞甲的中部位置饰以团寿纹样,甲纹四周饰以草龙、江牙连续图案,而靠肚上的纹样则根据人物身份所设定,一般武生或武老生绣以“双龙戏珠”或“独龙”的图案纹样,武花脸角色,因其性格粗率豪迈,一般绣以大虎头纹样。面料方面,使用大缎制作服装。刺绣方面,甲片纹样色泽度高,金属质感强,因采用平金绣绣之。而靠肚上的纹样是最关键的部位,因而使用绒绣,或用平金绣再加部分绒绣绣之,另外在服孝中的白色靠,则使用平银绣绣之。

4褶

褶,也称褶子、道袍,即斜领长衫。一般是读书人、江湖英雄或下层平民所穿用的便服,使用性较广泛。它追溯于明代男子的便服———斜领大袖衫,但远在唐、宋时代,布衣及读书人已经开始穿用。其中女式褶子是在明代“小立领对襟窄袖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此种妇女穿用的袄非常短,系在裙内,外面罩有大袖或窄袖褙子,仅小立领露在外面。小立领这种领型在中国历史上出现得太晚,当时还因“程朱理学”的禁锢思想,妇女不能展露脖颈,需小立领进行遮盖,介时明代才广泛应用。至清代,传统京剧服装褶子对明代时期的立领袄宽袖褙子进行了改良,融合了明清时期的特点,创新出了京剧舞台上的小立领对襟衫———女式褶。褶的结构精炼,可根据人物的类型规定其独特的艺术纹样及布局程式。同时,它的服装造型简单明了,功用性颇多。男式褶既可以当单独外穿的便服,也可以当蟒、帔等服内穿的衬袍。款式方面,大襟,斜大领(右衽)。男式褶身长到脚踝,左、右边跨下有开衩,服装宽大,袖子也较肥大并带有水袖;女式褶为对襟,小立领,身长比男式褶稍短,仅覆过膝盖。相对于蟒、帔、靠样式的种类来说,褶类种类要多,共计有20多个品种。纹样方面,每种类型的人物服装都有其独特的图案纹样规律,有的具有象征性或标志性,有的则是约定俗成的。如文小生行当的书生秀才,使用角隅纹样;武小生行当的将领,一般使用二方连续纹样;武生行当的将领或绿林英雄,使用适合的团花纹样,饰以周身并形成对称格局;文丑行当的衙,使用小碎花纹,饰以周身形成散点式格局;武丑行当的英雄、侠士,使用飞禽纹样,亦形成散点式格局;花脸、武花脸行当的英雄或用枝子花大的角隅纹样,或用大流云纹样,呈现散点式。面料方面,一般有软料和硬料两种面料。软料即是绉缎,硬料即是大缎。

5衣

传统京剧服装中,除上述蟒、帔、靠、褶四大类之外,其余的所有戏衣,统称为“衣”。“衣”的种类颇多,一直是根据“衣箱”管理规定进行归纳分类,大致划分为“长衣”“短衣”“专用衣”“配件”四个子类。

5.1长衣

以狮开氅为例,高级武将和权臣在闲居场合所穿用的次级礼服。款式方面,斜襟,斜大领,氅身到脚踝,并且带“摆”,周身边缘饰以纹样。色彩方面,主要为绿色和古铜色。纹样方面,主要为走兽纹样,例如狮子、老虎、大象、豹子等,其中“双狮绣球”纹样最为典型。面料方面,主要是大缎面料。刺绣方面,主要以绒绣为主。

5.2短衣

以花抱衣为例,又称“打衣”“豹衣”“英雄衣”,是侠士、绿林豪客等人物所穿用的服装。款式方面,大襟,大领,紧袖,下摆缀有两层不同色彩的打折绸边,即走水。色彩方面,用色丰富,但抱衣和抱裤的色彩要上下一致,形成人物造型的整体美。纹样方面,主要以小团花纹样为主,在大领内侧、袖口和下摆等部位绣以如意头等缘饰。面料方面,主要是锻料制成。刺绣方面,以绒绣绣之。

5.3专用衣

以八卦衣为例,专用于聪明睿智、运筹帷幄并且有道术的智囊人物。款式方面,斜领大襟,袖子肥大并带有水袖,衣身的袖口镶嵌波线式的宽边,无摆,收腰,腰梁下垂缀于两条飘带。色彩方面,服装颜色一般为青色、天青色、宝蓝色三种。纹样方面,以太极和八卦纹样为主,具有道教的象征性。刺绣方面,以平金绣绣之。

5.4配件

以绣龙大坎肩为例,又称“背心”,无袖,对襟大领,领端平直,衣长接近脚面,左右开衩。穿用时,里面需衬蟒袍,并系玉带。纹样方面,绣以云龙纹样。综上,各子类中都有各自的排序规律,它们之间互为联系,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京剧服装经过200多年的发展演变,由生活化到艺术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民族特色和独特审美价值的服装艺术形式美体系。并作为我国的经典传统艺术形式,栩栩如生地保留与再现着我们的历史,经沉淀展现于舞台之上,对历史与民族文化起到发展传承之作用[2]。

参考文献:

[1]高新.京剧欣赏[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2]白山.论京剧服装的艺术审美与呈现[J].戏曲艺术,2009(03):110-113.

作者:赵倩倩 单位:新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