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创新研究范文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创新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创新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创新研究

摘要:基于回归生态理念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旨在通过高校丰富的艺术教育载体培养具有智慧、生活情趣和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文章探索了用“活动化”与“课程化”的理念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一二课堂融合,形成大融通的公共艺术课程教育体系,找准大学生群众文化艺术创新点、挖掘地方民族文化、开展校园艺术精品的成果包装,实现文化生态范畴的群众艺术创作。

关键词:回归生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当今中国,人们对生态高度重视,开始重视整个社会和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是身心健康,其重要标志是具备稳定开放、平和从容的心态;艺术正是培养这种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艺术与生俱来的评价、欣赏和创造功能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素质,全面深刻的文化艺术教育正是获取这种素质的主要途径,因此生态式艺术教育应运而生。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强调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形成一种新的生态关系,找准一种可以融合艺术与其他学科的教育主题,创新性建立融艺术与自然学科之间可以互联互通的领域和创新自由的教育环境,发挥艺术在其中的核心辐射作用[1]。随着当前一系列深化美育教学改革文件的密集出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被推上了历史的转折点,“认识不到位、观念不统一、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的评价正中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软肋。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理念从源头上创新改革,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和途径,改变惯用的艺术教育思路,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生态视野中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革新和发展,继灌输式艺术教育、园丁式艺术教育之后,生态式艺术教育应运而生。生态式艺术教育旨在将音乐、戏剧、舞蹈、绘画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交叉和融合,借助美学、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创造等多种学科之间的互生、互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艺术能力[1]。回归生态理念下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力求求真、求善、求美,构建和谐发展的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生态美,通过高校丰富的艺术教育载体旨在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学生,培养具有智慧、生活情趣和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

(一)注入“爱”的灵魂对真、善、美三位一体的爱是终极的、纯粹的和完美的爱,许多艺术都建立在真、善、美的爱的生态组合基础上,这种爱所指向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对艺术的爱,“爱”是生态艺术教育的灵魂。激发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内心对艺术的热爱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核心,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不是在艺术技能单调重复的训练过程中,而是在课堂教学感受语言艺术的魅力中,在实验室显微镜下发现分子变化的艺术图形里,在数学符号异形构图的空间思维中,在一场有主题的艺术展示活动中。因此,将艺术教育融入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中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内在的艺术激情。大学生在评价、观看和倾听艺术的过程中,与艺术之间进行着爱的沟通和表达。没有爱的艺术教育家,是以繁难的专业知识技能为控制的标尺,以训练房作为锁定艺术活动的监牢,以培养少数艺术尖子代替面对全体学生的普通教育,是不可能接触跨领域、跨学科、重探索、重创新的生态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一项不能带有功利色彩的教育。面对人人参与的艺术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教育任务,育人效果具有滞后的特性,短期内不能用量化显性的考核标准进行评价。通过艺术影响和教育大学生,犹如播种下一颗种子,生根发芽,绽放出鲜艳的艺术之花,让每一个学生接受艺术教育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充满艺术之爱、教育之爱的终极目标。

(二)和谐融合的教育生态美教育部2014年出台了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目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大多数采用的是艺术选修课,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艺术鉴赏普及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方式能快速有效地将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采用组织各级各类艺术竞赛,鼓励大学生开展艺术作品创作,组织学生进行专业艺术训练,完成舞台艺术作品的演绎和表达,这样的方式能使具有一定艺术特长的学生得到艺术技能训练,不断提高艺术表现能力,广泛组织人人参与的校园艺术活动,让学生通过感观体验欣赏、接纳和评价艺术。但凡种种,都缺乏将艺术教育融入到专业学科、思想教育、人文素养培养中,回归生态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要求大学生在文化熏陶、艺术对话、实践锻炼的过程中,通过碰撞、对话的动态和发展产生艺术素养的创造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能游离于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之外,学生的艺术素养是在交叉学科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生态关系环境中得到培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要立足学校定位,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从顶层设计格局规划课程体系,找准艺术通识必修课、艺术公共课、艺术专选课之间的内在关联,依据师资特点和配备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之间的生态关系,提高每一类课程的兴趣性和关联性,建立一种和谐发展的艺术教育生态环境,形成科学知识与自我认知之间、与学科专业知识结构之间的生态关系[2]。

(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而即便是00后的大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接受的艺术教育差异性都很大,采用分层分类的人才培养目标才有利于整体推进艺术教育,这正是对人才培养生态式发展的关键之处。面向全体学生,着重开展艺术基础素质教育,提高艺术素养,使其具备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自觉抵制低俗艺术,甄辨外来文化冲击的能力;面向有一定艺术特长的学生,要着力开展艺术提升培训,提高其艺术特长水平,使其成为一专多能素质全面的大学生;面向艺术尖子生,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进行过长期艺术训练的学生,进行艺术专业系统训练,按照辅修专业要求,提高其就业核心竞争力。生态式艺术教育的基础是生态式融合,将公共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融入到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与专业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融通效应下的艺术活动课程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观念更新的基础上,需要落实到教育教学运行的全过程。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是核心,用“活动化”将艺术课堂教育与第二课堂活动相融合,用“课程化”将艺术活动与第一课堂教学相融合,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一二课堂融合[3],形成大联通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公共艺术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一)艺术活动课程化和艺术课程活动化高校艺术活动是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学生素质培养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活动。它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艺术基础和兴趣,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一种活动组织形式。“艺术活动课程化”是在艺术活动中,根据艺术素养培养需求以及学生自身发展特点,按照“课程化”的教学理念规划设置活动项目,对活动的前期、中期、后期进行科学布局、有效管理和合理评价。虽然同样是校园活动,但是与第一课堂的教学环节完全一致,有周密的教学计划,对必修和选修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提出了明确的目的、要求和实施细则,安排教师指导,依托艺术类学生社团有效进行组织和实施[2]。因此,艺术活动课程将成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创新实施模式。对于“艺术课程活动化”,按照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根据学生专业差异,结合文科、理科、医学、师范等学科特点,有主题、有参与、有对话的活动组织实施,将艺术鉴赏、艺术批评、舞台表现等专业艺术基础课程通过活动组织、网络互动、全媒体展示、舞台实践等方式进行学习、考核和评价,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采用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慕课等现代教学手段,形成一种互补和互生,相互鼓励和提高的生态关系[4]。因此,艺术课程的活动化和艺术活动的课程化,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全面推向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突破当前艺术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

(二)艺术活动课程的构建按照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标准,艺术活动课程是在这个标准的基础上延伸和拓展的。从内容上,涉及艺术鉴赏类、艺术史论类、艺术批评类、艺术实践类等,分类别、分版块设置,构建起艺术综合课程模块;涉及培养艺术学科融合素质能力的,可以设置数学艺术类、生物艺术类、电子艺术类、化学艺术类等,构建起艺术专业课程模块。综合模块和专业模块的活动内容、培养目标和考核评价需要相互融合,有相同之处也应该具有差异性,有效地将课程与活动相互交融。综合课程模块让每一位在校生在大学期间真正实现艺术基本知识的普及,解决学生艺术基本知识问题。专业课程模块依托专业实践活动,如:数学艺术通过数学符号的组合,平面和立体数学图形的组合搭建起艺术空间,让学生能用艺术的视野拓宽专业学习的思路。通过专业学生社团开展艺术拓展课程,力争让每一位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能拓宽专业艺术素养,成为专业学习的补充和延伸。

(三)立体开放的大学生艺术社团大学生艺术社团作为艺术活动课程的实施载体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和自主性等优势。高校艺术团要根据艺术活动课程模块设计活动,从活动主题、形式、效果、影响等各个方面纳入活动课程教学计划,并主动参与到服务地方文化发展中,探索与文化创意企业、社会艺术团体、社区等建立合作关系,引入成熟的艺术文化产品和资源,引领艺术团向现代化开放的团体发展。努力探索学院制艺术团体发展方向,创建具有特色鲜明的专业类文化传承型艺术团,在传统的舞蹈、声乐、话剧的基础上,尝试建立数学文化、双语演绎、手语舞蹈、化学分子艺术、电子元件艺术等。纵横交错的艺术类社团将为广大学生的艺术实践搭建舞台,将艺术知识内化为自身艺术素养。立体开放的学生社团能建立起一种相互激发、相互提高、互补和互生的生态关系,在活动组织实施过程中始终让学生感受到新鲜、惊奇和振奋,从而能使每一位成员感受到团队、他人的美好和友谊,打破自我封闭状态,培养开放包容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养。

三、文化生态范畴的群众艺术创作

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要求尊重自然和顺从自然。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面对的是从未接受过艺术专业训练的青年学生群体,适应这一群体的艺术作品不能单纯地照搬现有专业化的艺术作品,否则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因此,探索文化生态范畴的群众艺术创作显得独具特色。

(一)探索大学生群众文化艺术的创新点群众文化是一种社会性文化,强调以大众群体性的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具有“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特性,满足群众自身精神生活需要,是凸显文化娱乐活动为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4]。这正是回归生态理念的重要表现形式。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面对的是非艺术专业的业余学生,当他们面对专业化高水平的艺术作品时,常常感到高大上,离自己的艺术感知能力相差甚远,因此当他们去理解、表达、再现艺术作品时会出现和原作品表达的情感相差甚远。换个角度,寻找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社会性文化,用文化娱乐的艺术形式表现大学生群众文化,能触动大学生内在的艺术感知力。正因为这样,才会有从未跳过舞的学生跳藏族舞能表达出来自大草原原生态的气息,其作品通过人数的叠加、队形的变换、道具服装的运用、表现张力来探索出一条与专业艺术作品截然不同的艺术表现着力点。经过长期专业训练的舞蹈演员表达出来的是高水平专业的藏族舞蹈功底,甚至连舞台上的一颦一笑都是经过专业训练而缺乏回归原生态的本真,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创作思路和评价标准。因此,找准回归生态理念的群众文化艺术创新点,将会开启一条适合公共艺术教育的创作之路。

(二)挖掘地方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文化传承是高校的功能之一,对于地方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创新是高校的重要任务。少数民族文化、非物质遗产文化、地域群众文化都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应依托地方文化,从艺术的不同门类进行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地开展本土研究,发挥专业艺术创作力量,大力鼓励艺术尖子生开展创作,用非专业的视角开展专业的研究。可以采用项目化运作的形式,鼓励大量师生深入少数民族地区、深入当地居民生活场所,同吃同住,体验真实的生活,感受当地居民最纯朴的群众文化生活,激发艺术创作源泉。因为凡是将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与大学生青春、时尚、阳光、活力相融合的艺术作品,将非物质遗产中的独特性与大学生青春朝气相契合的艺术创作点,都成为了广为流传的经典。高校找准青年学生与地方民族文化的结合点进行艺术创作,将会产生更多更好的原生态青年群众文化艺术作品,让大学生成为地方文化的主角,让本土文化融合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找到回归生态的原动力。

(三)实现校园艺术作品成果化高校要注重文化包装和产品开发,不断实现艺术教育成果化。由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容易被认为“艺术教育可有可无”“艺术类同于娱乐”“没有专业学习重要”,对于成果的产品包装和推广意识更滞后。事实上,成果的推广不仅是教育成效的体现,更能反作用于艺术教育的发展,能进一步推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产品的成果包装和推广,首先是艺术作品的文化包装,从作品开发、网络推广、反馈评价等方面融入文化品牌意识,通过学校、企业、地方三方协同的模式,开发利用公共艺术教育资源,将更多的文化项目布点在学校,并尽可能向社会开放,实现艺术教育资源共享。另一方面,通过招标采购的途径向社会征集重大艺术活动的参与,尽可能引进优秀文化企业参与校园艺术活动,将学校主导艺术活动进行市场化运作,提高艺术产品的社会影响力。生态式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以回归自然、融合自然的方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艺术类别之间、艺术与各学科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实现优配,从而创造出一种生机勃发、互生互融、持续发展的生态关系[5],这种新型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形式旨在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适应社会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腾守尧.论生态式艺术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5-16.

[2]张波,张群.美学视阈中的综合艺术教育[J].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258-260.

[3]谢相勋.高校第二课堂活动课程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92-101.

[4]李成文.生态美学视阈下的当代高校艺术教育[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3):82-83.

[5]王芫.生态式艺术教育研究[J].艺术科技,2016(5):15-16.

作者:彭巧胤 单位:乐山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