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声乐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思考范文

声乐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思考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声乐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声乐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思考

[摘要]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它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着眼点。高师音乐教学中学生的声乐退步现象,着重探讨学生研究性能力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培养的问题。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声乐教学;学生

长期以来,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常常被看作是知识的化身、知识的权威。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无所不懂、无所不能,他们认为、只要跟着老师学就一定会到达心中的目标。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传达的是教师本人的歌唱理念,歌唱技法和舞台表演经验。学生领会教师意图的过程有时会很慢,这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较强的引领能力,向学生传授声乐演唱技法。比如应该如何运用气息、如何高位置歌唱、如何打开喉咙、训练后会出现何种现象等等。从理论上来讲,教师将知识点讲解得透彻明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就会快些,进而加快学生对声乐演唱技能的把握。但现实的情况却是,高校大部分教师都有一种感觉,有一部分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并不是平稳进步,而是常常出现一些“倒退”的迹象,甚至学着学着,有些声乐专业的学生反而失去了学习声乐的兴趣,对演唱产生了畏惧。为何会产生这样的现象?笔者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生本身主观能动性不强、在学习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状态、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动力、更缺乏探求知识的勇气和信念等是比较重要的原因。因此笔者主张,在高校声乐教师教学过程中要适当采用研究性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声乐演唱的主观能动性,掌握研究性的学习方法。

一、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界定及意义探究

何谓“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发现问题并积极地解决问题。当发现有意义的问题时,能够主动搜集资料、组织学生进行调研活动、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交流及研究,进而得出调研结论。研究性学习在高师声乐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学生在研究性的学习中能够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研究性学习,督促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做好读书笔记;并引导学生聆听音乐会,总结舞台经验等等。再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对技能的掌握也更加深刻。

诚然,由教师直接传授演唱技法固然是学生获得知识最便捷的渠道,但如果学生能够利用自身已掌握的唱法和经验,在课下反复琢磨与学习,研读理论知识并将理论联系实践,对学生来讲是大有裨益的。而且,学生更可以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演唱的是否正确,有时也需要在实践中检验教师传授的技能是否对自己同样适用。中国有句俗语,“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说的就是学生要通过研究性的学习获得专业技能,如果只依靠教师的传授,而学生自身不进行任何思考和努力,那么得来的知识只能是一些“僵死”的理论,根本无法融会贯通。所以说,研究性的学习方法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探索演唱的技法。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也能对声音进行辨别,什么样的声音是圆润的,什么样的声音是应该避免发出的。在研究性的学习中,学生逐渐会产生自己的见解,有时甚至会建立自己的声音理念。

第二,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综合、交叉的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不仅仅局限在声乐专业领域中,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学生要想表现好一首声乐作品,必须对声乐作品的历史背景、作曲家的生平及创作经历等进行解读。这时,学生需要了解该作品的文学底蕴,在文学领域中汲取养分,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点。音乐内容可以向其他门类艺术拓展,而美术、文学等可大大强化对音乐的感知与认识。因此,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指导学生按照个人意愿自发寻找其他学科书目,并定期进行读书交流会。这样学生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提升了自身的文化底蕴,使得学生在舞台上更有自信和表演力。

第三,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合作意识的树立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当下是一个注重合作注重创新的时代,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更多靠的是团队的力量。声乐表演事业更是如此,学习声乐的路程更要避免闭门造车,要彼此之间互相交流才能互相进步。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多听多看,学生在观摩他人声乐音乐会时,应注意取长补短,发现唱法或音乐处理上的不同时应积极思考并及时查阅资料或寻求教师的指导。只有多研究,多学习,才能提升自身的演唱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对于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笔者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两点着手:

(一)声乐教学中研究性课题的设定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了解之后,应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为学生确定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研究性课题。教师为学生设定课题,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相应的研究工作,并定期向教师汇报研究成果。教师要对学生上交的研究报告进行检查分析,并与学生讨论研究报告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提出问题。对于研究性课题的选定与实施,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课题的选择与确定一个有价值的选题应当具备明确的研究目标,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及内容相对应的研究方法以及详细的研究计划和步骤。选题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质量,因此这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该阶段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发现新问题、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启迪其科学的思维方式、帮助他们明确自己所提出的疑问究竟是想要了解什么,等等。选题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1)根据学生实际演唱水平制定选题;(2)学生对所选课题要有一定的兴趣,若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更好;(3)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与选题相关的资料,并指导学生查阅资料。选择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题目。2.师生合作,小组学习学生个人演唱水平、学习能力等毕竟有限,这就需要教师定期指导,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评价。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建小组进行小组讨论学习,教师定期检查小组学习情况,并对学习成果进行评定。学生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发现新的知识,在交流中发现自身的不足。3.撰写研究报告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及教师指导后,会逐渐对研究问题产生自己的认知。这时,教师应提醒学生将积累的理论观点梳理下来,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分类。然后,反思自身观点的不足,并及时阅读资料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补充。一篇研究报告,总要经过三次教师指导,才能初具雏形。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研究报告进行反复批评指导,让学生反复思索本身课题的可研究性和可行性。4.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题进展汇报,并进行答辩模拟学生研究报告撰写完毕之后,在对研究结果的论述过程中,还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学生对所研究问题论述不够全面,或者没有将自己研究过程论述详尽,某些段落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让人无法了解课题全貌。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课题进展进行一定的而了解,并自发组织学生进行答辩场景的模拟。这种教学手段一是让学生提前感受答辩的氛围,不至于真正答辩时紧张;二来学生在教师反复提问之下会对自己研究的课题留有深刻的印象,逐渐掌握答辩的技巧。5.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获得过于沉重冗长的知识,而是在研究学习过程中锻炼学生思维能力。通过课题的选择、资料的筛选、课题阶段报告、成果汇报等阶段的锻炼,学生的学术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都是一个很大的提高,同时对学生个人演唱实践经验的累积也大有裨益。对于学生呈现的研究成果,教师要对其进行细致乃至苛刻的评价,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等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更培养了学生对学术严谨思考的能力。但总的来说,教师应对学生的研究成果给予积极肯定的态度,并鼓励学生进行下一次研究,为学生提供信心。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研究性学习的快乐,并继续进行研究性学习。

(二)声乐实践环节中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提高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是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声乐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只有经过反复的实践才能获得真知。理论的研究对学生而言只是理论知识的累积,而这些知识是否能在实践中为学生轻松利用则需要学生亲身参与实践之后才能了解。因此,高校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声乐表演活动,并尽己可能的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检验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且,更多的理论知识也是在实践中产生发展来的。同时,高校教师还应该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讲学,并对学生进行一对一声乐演唱指导。让学生在观摩与演唱实践中得到锻炼,聘请专家学者,对高校内的教师来说,也是一次技能的提升。因此,教师与老师都应重视到声乐实践环节的重要性,积极的参与到声乐实践环节中去。总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声乐教学模式,它完全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种学习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更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对提高声乐教学效率,培养声乐教师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研究性学习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应当得到应有的重视,并应该大力提倡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娜.高校声乐教学的完善与发展研究[J].艺术评论,2013(02):139-142.

[2]曹云华.高校声乐教学的创新思考[J].大舞台,2013(09):215-216.

[3]张建国,李勤.高校声乐教学的“恒”与“变”[J].音乐研究,2010(05):98-109.

作者:王珠峰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