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以往传统教学注重知识讲授的课堂模式,关注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促进其探究学习能力的形成。教学时,我们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针对教材内容,开展一系列的专题活动,让学生在深入探究的同时培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借助问题铺设,激发探究兴趣
语文教学不是一味地传输理论知识,让学生被动接受,而是不断地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研究兴趣,鼓励引导其自主钻研。在课堂上,我们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过分析思考,解决问题。比如,在教授《雷雨》一课时,学生在深入文本思考后觉得周朴园是一个自私虚伪、冷酷无情的人,像他这样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的人,怎么会爱别人呢?学生就根据这一推论提出问题:“周朴园对鲁侍萍是怎样一种情感,有没有爱?”针对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笔者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爱,因为周朴园还保存着多年以前鲁侍萍给的衬衣、相片等,说明他心里还留有一丝温情,残存着年少时的爱情。有的学生说不爱,因为他对昔日的爱人残酷无情,不见温情流露。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氛围很是活跃,最后,有一名学生总结得很好:周朴园长期受到封建制度的毒害,人性上的巨大反差是环境导致的。年轻时,他与侍萍相爱是冲破封建制度的勇敢行为。如今变得冷酷无情是因为受到环境的压迫,尽管这样,他还留着侍萍留给他的东西,由此可见他对昔日的爱情还是很怀念的,内心还留有些许的爱,本性是善良的。
二、进行教材比较,开展研究学习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可以借助内容比较的方法深入地研究学习。比较是一种研究性的思维方法,学生自主的比较过程就是思考分析的过程,探究知识间的异同,更好地归纳、区分,做到知识的有效整合,便于理解记忆。比较有很多对象,可以是文章内容、写作技巧、表达方式以及中心思想等。比如,在学习文言文时,教师就可以挑选两篇同类的文章《邹忌讽齐王纳谏》和《触龙说赵太后》,让学生比较,引导他们对其中的“劝谏”技巧进行区别,分析特色和利弊。除了对同类文章的比较分析,我们还可以扩大范围,让学生去比较异类文章。比如,在上必修一诗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三篇诗歌《回旋舞》《致橡树》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系统掌握诗歌的学习方法,对其中的写作手法、情感表达有一定了解,便于以后类似课文的学习。
三、组织专题探究,深入拓展研究
开展专题研究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长久的研究兴趣,而且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思维能力,让其在一个研究氛围中,不断地深化所学知识,促进自己的拓展学习,在无形中培养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的广泛性。比如,学生都知道鲁迅写过《拿来主义》《记念刘和珍君》,而《琐忆》是写鲁迅的,我们就可以围绕鲁迅开展专题研究活动,将关于鲁迅的文章放在一起,指导学生对鲁迅精神做一个探究,谈谈鲁迅精神和时展的关系。专题研究的资料不局限于课本,学生可以在课外查找资料,进行辅助研究。随着他们语文学习的深入,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的鲁迅作品,学生可以延续这个专题的研究,虽然花的时间比较多,但对语文学习有很多好处,不仅能在写作中得到借鉴启示,还能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更有深度地探讨问题。再比如,对于某一专题的研究可以用讨论和辩论的方式具体化。在上完苏洵的《六国论》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个辩论作业:依据苏洵的《六国论》和苏辙的《六国论》谈谈六国灭亡之我见。先让学生树立观点,在课外自己准备资料作为论据,最后在课堂上发表观点。
四、开展实践活动,升华研究学习
语文教学的目标在于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运用于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打破“百无一用是书生”的陈旧说法。在具体实施时,我们可以借助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提升能力,升华研究学习。比如,在讲《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庆祝北京大学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内容时,针对文章的特殊性,教师可以将其与平时的学校演讲联系起来,鼓励学生学习关于演讲的内容,查找资料,深入研究别人的演讲稿,然后开展班级演讲比赛,让他们亲身体会演讲的感受,在实践的同时,升华教材内容,把文字转化为实际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课文都可以用于实践深化的,我们要有选择地进行实践活动,考虑内容的实用性和可行性,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
总之,语文研究性学习应贯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打破以往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钻研,深入体会,有效总结,学以致用,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作者:顾陈丽 单位: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