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探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教育国际化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成为热点。其意义重大,是大势所趋。但在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去改变现状。本文将欧盟、美国等国家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行对比,提出了我国应借鉴改正的地方,以及问题的应对对策。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各国现状;问题与对策
一引言
在当今这个科技快速发展的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早已不仅仅是经济、综合国力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具有国际视野和思维的国际化人才。而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重要方式,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它不仅能通过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促进研究生对国际化的理解,还能扩大自己的视野,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为国内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氛围。政府制定相关政策,高校积极配合并加强师资力量的国际化等都是促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相信通过各方的努力,一定会使研究生教育与人才培养能够充分利用国际的学术氛围和条件,并从中得到发展,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1]。
二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培养的必要性
(一)国家发展需要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肩负着更多责任的同时也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质。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曾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现,教育强国是它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及人才总量快速扩张形成了强烈反差。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不与国际脱轨,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是“平而不尖”。所以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各大高校,必须建立国际化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以适应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需求[2]。
(二)自身需要如今的中国已经进入了特色主义发展的新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具体到教育方面,我国已有2000多所大学,是当之无愧的教育第一大国。从这个数据上可以看出,我国越来越多的人都在接受高等教育,在受教育程度和教育普及化方面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在大幅提升的教育需求下,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教育。
(三)社会发展需要如今社会发展越来越多元化,各国家各行业对人才尤其是具有综合素质的国际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些具有国际水平的人才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又会推动社会向前方展,可以说是“彼此成就,共同进步”。我国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国际化的人才对于我国具有重大的意义,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更多的机遇,从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是大势所趋。
三各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现状及政策分析
作为高等教育组成部分的研究生教育,其重要程度早已不言而喻。其国际化的发展也被各个国家和政府所重视。包括欧盟、美国、德国、韩国等国家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来保证国际化的发展。以下内容分别阐述了以上几个国家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现状和政策,并做了简要分析。
(一)欧盟欧盟在20世纪50年代至今制定了包括《布拉格公告》在内的一系列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尤其是90年代以来更是加大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出台了大量文件。其中《泰姆普斯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中欧和东欧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索邦宣言》提出了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并打造了学士和硕士教育体系,鼓励学生和教师的跨国交流活动。而具有重要意义的博洛尼亚进程更是开启了高等教育合作的新时代,不但加强了国与国之间在高等教育上的广泛交流与合作,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其教育的实力和整体竞争力。
(二)美国国际化一词在美国研究生教育中并不陌生,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就已经吸引了大量的留学生来美学习交流。2000年36万留学生中就有40%攻读硕士学位[3]。在美留学人数中,中国留学生已经多年占据榜首,2017年的增长率达到6.8%,虽然与往年相比增长率有所下降,但是人数仍然呈上升趋势。美国留学生屡创新高的原因,除了像欧盟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外,美国的大部分高校都成立了相关机构专门管理国际教育这一部分,这不但会使其高校的国际化变得更加正规,还会在处理事务出现问题时找到解决问题的部门机构,使留学生“有机构可依”,不至于出国之后一头雾水。吸引留学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政府在经济和就业方面的支持。
(三)德国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方面也做出了许多努力。除了早期像美国一样设置研究生院外,20世纪末德国设立了在国际上认可的毕业文凭,并设置国际性专业保证课程的质量和国际化[3]。另外,其具有许多在国际上享有很大威望的教授,这也成为许多学生前来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可知,拥有国际化的师资力量对于教育的国际化来说是多么地重要。而“精英大学计划”的提出更是加强了德国大学和国际学术机构的合作研究,吸引了世界许多国家的留学生去攻读硕士学位与合作交流。
(四)韩国国土面积小、自然资源匮乏,通过培养高级人才是其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措施,所以非常重视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和政策。上世纪出台的《教育框架法案》就对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问题做出了明确指示和相关要求。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成果也离不开韩国各高校的积极配合。各高校的国际化教育理念与韩国国家教育国际化战略目标形成了良好的呼应,相互促进,共同完成对韩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建设[4]。
四对比我国出现的问题
党的报告曾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等人才、团队必不可少。上述几个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的对策来助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反观我国在教育国际化上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国际化研究生生源与专业的失衡问题受到良好的教育几乎是每个中国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最大期望,很多家长都选择将自己的孩子送出国读研究生,其留学国家大都会选择欧美等发达国家,而反观选择我国作为留学国的研究生,大多都是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或者是不发达国家,这一现象造成了国际化研究生生源的失衡。吸引高质量留学生来华仍是我国研究生教育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再者,专业领域的失衡。从我国出国留学学生的学科选择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文学管理经济医学等成本较低的专业领域,其他工程技术领域所占比例较低[5]。
(二)教育资源不足,政府政策还有待加强对比与其他各国在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政策扶持,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总量上虽然持续增加,在2012年教育支出达到GDP的4%的目标。但还是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甚至人均财政教育支出低于很多发展中国家。由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可知,如图1,我国2012-2016年间国家财政支出和国家财政教育支出的金额,可以看出教育支出只占了财政支出的很小一部分,由此导致的教育资源与研究生增长速度不相适应,这对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进程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三)师资队伍国际化不够师资队伍国际化不够。导师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师资队伍离国际化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据调查发现,许多国外留学生不把中国作为自己的首要留学地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语言不通,对比与以英语作为母语的其他国家,我国确实没有明显的优势。只有少部分学科邀请外教进行授课,这是我国高校存在的普遍问题。对于国内的研究生师资队伍,具有高外语教学水平和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教师还较少。教师国际化的普及仍然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四)各高校教育理念、课程多样性不足,缺少国际性专业1.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意识不足。国际化教育理念的培养对教育国际化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许多发达国家非常看重国际化理念的培养,制定了相关措施和政策来加强人们对国际化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但长期以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意识非常淡薄[6]。2.在整个社会对人才需求越来越多的今天,我国的研究生教育队伍不断地在发展壮大。虽然在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方面做了一定的调整,但在当前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尚存在着不少问题[7]。许多教师仍然采用“多年用一个课件”的教学模式,教授学生的知识和思路也较为陈旧,缺乏创新和先进性。加上选修课程少,范围较窄,造成研究生课程丰富性不足。双语课程、国际性专业更是缺乏,这非常不利于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普及。
五各国政策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带来的启示及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增强国际化教育理念,改变失衡问题关于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发达国家高校非常重视在研究生教育中渗透国际化的办学理念[8]。高校、导师到个人都应将国际化放在重要的位置,并将思想理念落在实际的战略实施上,举八方之力,为加快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进程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完善国家立法并制定清晰的国际化发展战略1.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使其在实施过程中或出现问题时真正地起到保障和监督作用,做到有法可依。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问题上,发达国家十分注重制定其相关法律的建设,在我国完善相关国家立法不仅可以完善法律的完整性,还可以有力地推进国际化的进程,保证其发展的稳定性。2.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还离不开高校有关机制的建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国家立法,建立有效的保障制度,是每个研究生享有公平国际化教育机会的又一保证。建立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有关制度,通过其规范性保证学生的切身利益。并建立健全质量监测机制和新型模式的人才培养,使得每个研究生都能在拥有权利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以保证其教育的国际水准和质量。
(三)政策支持、高校配合,制定国际认可的学历制度1.要想使每个学生都能公平地享有国际化教育的机会,政府的支持是绝对不能忽视的。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设置专门管理研究生教育的机构,这样不但能保证其国际化工作的的顺利开展,还能起到管理、监督的作用。2.高校也要积极配合政府的政策,重视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培养,制定国际上认可的学分和学历制度。学校有责任且有义务积极地鼓励研究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中,同时也应给予相应的活动经费支持。支持研究生走上国际舞台,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加强师资队伍、课程的国际化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是促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保障。具有国际水平的导师不仅能提高课程的质量,帮助研究生开拓视野、丰富知识,使他们拥有国际性的思维和见解,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推进整个高校在国际化发展中的步伐。这一目标的实现有很多种途径,例如,将国内导师送到国外进行深度培养,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项目研究。同时,鼓励导师带领学生进行学术交流,提升水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聘请海外学者短期讲学,引进外教的方式带来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从而助力国际化发展。相信有了这些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以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来我国留学,本国研究生也能受到更好的教育,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
六总结与展望
由以上情况表明,国际化的发展应注重研究生的国际化教育理念、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在国际化运作要素方面,应重视政策保障,资金支持策略以及国际化师资配置、跨国科研合作项目和国际化科研产出质量等水平的提升。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不仅可以为国家培养所需的具有综合素质、高水平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还能为国内高校带来机遇,推动其发展。研究生本身也可以通过发展国际化提高自身的素质,开阔眼界。但由于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起步较晚,相比其他发达国家落后很多,在很多方面存在许多的不足,还缺少必要的实施策略和政策保障,所以跟上他们的步伐,我们还需要在各个方面为之付出很大的努力。我们深知这条路会很艰难,但坚持下去一定能收获颇丰,也相信通过各方的努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道路将会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编写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06):5.
[2]毕洪梅,吴洁,杨郁茜,等.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的分析与探讨[J].广东化工,2017,44(01):149+159.
[3]耿益群.各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现状及其政策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7):51-56.
[4]焦琳.中国与韩日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比较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5):435-436.
[5]侯高岚,闫超父,王依凡.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历史沿革与现存问题[J].教育教学论坛,2017(17):28-29.
[6]李刚,田雪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50-52.
[7]任小中,王笑一,杨建玺.教育国际化视野下工科研究生课程体系的重构[J].教育现代化,2017,4(04):5-6.
[8]罗尧成,束义明.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1):58-63.
作者:王菲 李传秀 尹世平 吕恒林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