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对策范文

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对策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对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对策

一、改进招生管理,提高生源质量

调查结果显示,报考我校的本科毕业生多来自于地方院校,来自“211”、“985”院校的毕业生相对较少,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从表1看出,三年来生源数量,第一志愿比例,调剂比例的差异。尽管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人数不断增加,但第一志愿录取人数比例却呈现下降的趋势,反而调剂志愿人数比例却在逐年增加,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在被调查人员中,随着生源逐渐被“211”、“985”院校所占领,2014年以第一志愿报考我校人数总人数的62.5%,生源逐渐下降。这也说明了优秀生源的数量相对较少。因此,陕西理工学院为了提高生源质量完成招生指标,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为了吸引优质研究生生源,我们对重点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提供很多优惠政策,比如各类奖学金制度、复试费用减免制度等。第二为提高宣传力度。第三为鼓励本校毕业生在本校继续深造研究生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举措的设施确实保证了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顺利完成。但随之带来的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却值得我们深思。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基金项目(2013JQ3015);陕西理工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二、提高高校主动适应能力,促进高校与地方的良性互动

地方高校以服务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任务,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应以此为前提,科学定位,发挥优势,办出特色。重点发展陕南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急需的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生物工程、新医药等高新科学技术学科。升级改造与陕南中药材、汽车、钢铁、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有关的专业学科。同时,药学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力度应适当加大,以改善升级药学的学科水平,优化农业经济的结构,加快陕南第一产业的技术改造和结构升级。适当削减一些与经济建设无直接联系的学科专业(如法学、文学、历史学)及其招生人数,同时,开创一些新的学科专业(如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满足学科创新性要求,但是应以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为依据。促进产学研结合,大力发展合作基地,坚持高校与地方社会经济互动发展。

三、实行高校任务分工,促进地方高校合理定位

社会的任务是提供促进经济发展的各个行业岗位,高校的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陕南不同地区社会、经济、科技的建设发展,所需的高层次人才类型不一,陕西理工学院应以自身的综合实力、社会贡献和办学声誉为依据,确定办学层次,发挥自身特学学科的优势,优化学校资源配置,提升办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四、发挥政府、市场、高校作用,建立有效的调节机制

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作用是根据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综合实力确定其研究生招生规模和教育资源配置,从而影响着高效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实现政府、市场、高校协调发挥作用,可施行以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为基础,面向社会需求自主办学的调节机制。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若没做好供、需两个市场的平衡,必然引起许多问题的聚集和连锁反应。然而许多地方院校尚未找到更适合其研究生教育生存和发展之路。如陕西理工学院,在学科发展上,地方学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又需要对学科、专业结构进行较大的调整,以便为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通过传统学科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学科结合起来思考,从课程结构上,加大应用性任选课的比例,使传统学科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更适合于区域社会的需求;同时通过跨专业招生,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按一级学科下灵活地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特色专业或特色方向,使人才培养总量与国家和陕南地方发展目标相适应。同时,加以政府的宏观调控为导向,增加重点学科、学位的专项研究基金,改善科研条件,以及导师和学生的生活、学习条件。另外,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淘汰一些竞争力低下的专业学科,限制其招生人数规模,不断提高适宜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五、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建设一支数量和结构合理、师德高尚、学术精湛、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国际竞争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是发展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首要战略任务[9]。近年来,陕西理工学院一直重视研究生导师队伍学历学位结构的改善,不断提高对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学位条件要求,改变导师队伍。通过大量引进国内外优秀博士人才,一是在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上升期需要增加导师队伍的数量。二是为了在这个地级城市留住人才。从问卷分析结果看,在陕西理工学院导师队伍的数量己经达到一定规模后,计划让引进的年青博士担任硕士生导师;调整和落实研究生导师考核制度,三年一考核,形成能上能下的动态机制。

作者:代惠萍 赵桦 单位:陕西理工学院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陕西理工学院 资源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