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书院制度研究生教育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香港中文大学注重通识教育并继承古代书院精神
香港中文大学建立伊始,新亚书院,崇基学院,联合书院的建院目的便是培养综合性人才,与通识教育的本质相通。尽管三所书院在培养人才的方向,办学理念,教育文化背景上都有极大差异,但是对通识教育的态度却是一致的,即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并且需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于高等教育的始终[2]。以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为例,所有进入新亚书院学习的学生必须完成6学分的通识教育课程,其中4学分是必修课程,2学分为选修课程,通识教育贯穿在整个本科教育中。在此种教育制度的管理下,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所获得的通识教育要高于内陆其他各高校。这正是香港中文大学得天独厚的历史优势,这也是我国大部分高校所欠缺的。总体上看,香港中文大学各个书院的组织模式是沿袭西方经典的“College”模式,但是具体到书院内部,其精神又和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相契合,这既是钱穆先生当年创立新亚书院的初衷,也是坚持称其为“书院”以有别于西方大学的“学院”的原因。自宋朝私人创办书院的兴起,“自学与质疑相结合,讲会与学术争鸣,集体讲学与个别指导结合,读书与实践结合,融洽的师生关系”[3]五种书院传统一直作为中国优良教育理念传承至今。而香港中文大学在国内独一无二的书院形式,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发扬,对内深化了这些优良教学特点。名师是中国古代书院的核心,白鹿洞书院的朱熹,象山书院的陆九渊等都为当年学术魁首,而香港中文大学的九个独特书院也是由各个领域顶尖大师为了不同学术理想而创办,吸引了不同背景的教授来此科研、授课,以及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学生来此就读,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和各个书院独特的文化。而师生于同一个书院所形成的强烈归属感自然而然地融洽了师生关系,更容易做到因材施教、讲会与学术争鸣、集体讲学与个别指导结合等沿承古代书院精神的教育特色。
二、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现状分析
虽然中国高等教育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显著提高,但是教育管理水平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完善的管理体系仍有明显差距。其中既有在教育管理发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也有由我国特殊国情导致的特殊问题。首先,研究生扩招数量的激增直接导致了学生相对质量下降[4]。研究生是大学科研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的学术领域起着基础作用。而研究生扩招导致各个高校部分专业的研究生远没有达到过去的水平。其次,生源的复杂性也让研究生管理不得不面对复杂的局面[5]。其中包括应届生、往届生、跨专业跨学科的学生、直博或者本硕连读等,学生的年龄差距也在扩大。再次,研究生德育心理问题近年来日益严重。经济上的富足和信息爆炸,使各种不积极的思想也影响着一些世界观、价值观不甚健全的学生。尤其给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造成了不便。快速变化的高校研究生形势要求研究生管理模式也要快速地变化以适应客观改变。但在实际操作中,尽管管理模式与制度一直在发展变化,然而,客观来说中国各高校的研究生管理发展速度依然相对落后。首先,部分高校的研究生管理模式依然是唯制度论,一切事情的出发点都是对上级负责。以古代家长式的方式去管理当代研究生,必然会造成管理问题。其次,一些高校片面追求一刀切模式,对所有研究生统一培养、规划。当代研究生与刚升入大学的本科生截然不同,有独立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这种研究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也要求研究生管理绝对不能走整齐划一的模式。再次,研究生辅导员的设置达不到相关规定要求,每个辅导员所管理的研究生数目远远超过最大限额[6]。大部分高校仍然侧重本科生的教育,相对忽视对研究生的管理,这种轻视自然会造成相应的问题。中国研究生管理人才相对匮乏,缺少相关专业训练,这也是造成管理结构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
三、香港中文大学对我国研究生管理的启示
在研究生管理方面,要承认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国内大部分高校的学院制度。从通识教育的角度说,这种兼容并包的书院管理结构可以更好地拓宽学生知识的广度,这种全面型人才的培养更是大部分大学所稀缺的。而从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书院制度的角度看,尊师重教、不同学术派别广泛交流、因材施教等优良教育传统能更好地在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制度中保持并发扬。尽管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制度有其优越性,但是绝不能一味照搬照抄,也要明确其书院制度的形成有其历史必然性。此外,客观的经济条件也决定了此种人均教育资源较高的研究生管理模式不适合内陆的大部分高校。香港中文大学的双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其雄厚的资本分不开,各个书院经济独立也是其管理与教学双系统并行的原因。对内陆高校来说,香港中文大学可以借鉴的方面是其管理精神而不是管理体制。更加侧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注重管理制度的灵活变化,摒弃一刀切管理等陋习是现行教育制度更应努力提高的方面。完全照搬其管理体制无论从经济上,还是管理权力的再分配上,抑或是管理经验上都面临着巨大的问题。当然,逐渐推进教育管理系统的改革也是切实可行的,不过一定要在不造成混乱的前提下,一步一个脚印,缓步施行改革。例如在保留学院制度的基础上,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已经相继建立元培实验班、竺可桢学院等以书院为单位的小规模管理体系。此种以学院制度为主体,在内部少量建立书院制度的做法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本来就紧张的教育资源的过度使用,又能充分利用书院制度的先天优势,逐步改革,完善现存的教育管理体制。
作者:路京明单位: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