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质量基因的研究生教育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段。研究生教育质量基因的遗传密码就储存在研究生教育质量的DNA分子中。
(一)研究生教育质量碱基和DNA分子结构参照生物碱基,可以把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起决定作用的15个因素看作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碱基(如表1所示)。与生物碱基不同的是,这15种研究生教育质量碱基之间不是配对关系,而是相互独立的。与核心碱基配对的碱基称为配对碱基。核心碱基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起决定作用,这种作用通过配对碱基表现出来。从表1可以看出,在这15个碱基中,1~10号碱基来自高校,是高校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因素。11~15号碱基来自研究生个体,是研究生个体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因素。研究生教育质量DNA分子由两条链构成。核心碱基和配对碱基分别排列在两链内侧,通过配对共同构成研究生教育质量的DNA分子。
(二)研究生教育质量基因的确定研究生教育质量碱基在DNA分子上排列构成教育质量基因,可大致分为5种类型:与导师因素有关的碱基,与高校研究生培养目标与模式有关的碱基,与教员素质有关的碱基,与环境有关的碱基,以及与研究生个体有关的碱基。前四类碱基都与高校相关,最后一种碱基与研究生个体有关。
二、研究生教育质量遗传和变异的控制分析
正是由于人才培养活动所具有的生态特征和周期性特点,研究生教育质量生成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遗传与变异现象具有类比性。遗传与变异同样是研究生教育质量控制分析的重要视角。
(一)研究生教育质量基因的性状和遗传过程孟德尔通过豌豆的杂交试验发现,豌豆的性状是由基因的显隐性控制的。从产品角度出发,产品基因分为健康基因和风险基因。而研究生教育质量基因不仅具有显隐性,而且还具有健康性和风险性。它的性状可以分为:显性健康基因,隐性健康基因,显性风险基因,隐性风险基因。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高校提供含有Ⅰ-Ⅳ号基因,研究生个体提供含有Ⅴ号基因。它们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通过遗传决定研究生教育质量。
(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遗传及控制研究生教育质量基因的遗传贯穿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这里以隐性风险基因为例进行讨论。一般认为,隐性风险基因在遗传过程中会出现如下两种情况:风险基因的相互叠加和风险基因的相互抑制。1.风险基因的相互叠加风险基因的相互叠加是指两个亲本携带的隐性风险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相互结合,加大了研究生教育质量不合格的概率。研究生教育质量基因是由来自高校和研究生个体基因共同决定的,每个基因是否是风险基因,在培养过程开始之前都是既定的。该基因在培养过程中,遗传到子代中,影响并决定子代研究生教育质量。例如某导师因工作或者其它原因,对研究生指导的频率较少,而且一次指导的时间也不长。可以认为,来自高校的Ⅰ号基因是隐性风险基因。对研究生个人,如果其学习能力又相对较弱,则来自研究生个体的Ⅴ号基因是隐性的风险基因。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这两种隐性风险基因被遗传到子代,使子代研究生教育质量出现风险的概率增大。如果这种情况普遍存在,就有可能引发研究生教育质量危机。2.风险基因的相互抑制风险基因的相互抑制指的是亲本一方的健康基因弥补了另一方携带的风险基因,从而使得研究生教育质量风险基因处于被抑制或者休眠状态。例如某导师因工作或者其它原因,对研究生指导的频率较少,而且一次指导的时间也不长。可以认为来自高校的Ⅰ号基因是隐性的风险基因。对于研究生个人,能充分地利用各种资源,来自研究生个人的Ⅴ号基因就是健康基因。在培养过程中,这两种基因通过遗传,形成子代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基因。由于显性健康基因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弥补了隐性风险基因带来的潜在风险,抑制了研究生教育质量危机的发生。可风险基因的基本性状没有改变,只是得到了暂时的抑制。一旦有外界因素的刺激,这种抑制就有可能消失。以上两种情况,都不利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第一种情况增大了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危机的发生概率。第二种情况,虽然显性基因发挥了主导作用,但是潜在的危机因子并未消除,研究生教育质量危机仍有爆发的可能。要避免这种两情况的出现,首先,把好生源质量关。在复试时更加注重学生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和综合能力,重点考察学生的研究素养和创新能力,秉承宁缺毋滥、全面考核的要求。其次,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第三,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导师成长机制,提高导师综合素养,优化导师队伍数质量,妥善处理师生关系,规范指导研究生的制度要求。
(三)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变异与控制研究生教育质量基因变异指的是亲本所携带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由于一些因素的改变而发生了突变。具体包括三种情况:健康基因突变为风险基因,隐性风险基因突变为显性风险基因,隐性风险基因突变为健康基因。1.研究生教育质量健康基因突变为风险基因由于外界环境的改变,研究生教育质量基因在遗传过程中可能由健康基因变为风险基因。例如,某高校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原来较为科学合理,但随着形势发展和社会需求变化,已不能满足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需要。这样,来自高校的健康基因就变为隐性或者显性风险基因。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如果健康基因变异为显性风险基因,由于人为的干预,会将这一风险去除。所以显性风险基因一般不会参与研究生教育质量遗传。如果健康基因变异为隐性风险基因,就存在不能及时被发现的可能,导致风险基因遗传。对于Ⅴ号基因,如果它也是隐性风险基因,就会出现风险基因相互叠加的情况;如果它是健康基因,就可能出现基因相互抑制的情况。2.研究生教育质量隐性风险基因突变为显性风险基因研究生教育质量基因由于外界环境或自身因素的改变,在遗传过程中可能由隐性风险基因转变为显性风险基因。例如,某校在对导师的考核指标中,过分强调导师每年争取到的科研经费。那么,一些导师往往将更多的尽力和心思花在拉关系、跑课题上,大大影响指导研究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会造成该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整体下滑。3.研究生教育质量隐性风险基因突变为健康基因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某一基因由于外界环境的改变,在遗传过程中可能由隐性风险基因转变为显性或者隐性健康基因。例如,某研究生在入学时科研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可以认为,Ⅴ号基因是隐性风险基因。该研究生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能充分利用学校各种优势资源,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科研活动,使自己各方面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促使隐性风险基因在培养过程中突变为健康基因,并通过遗传过程遗传到子代。以上三种情况中,对于前两种情况要尽量避免,而对于最后一种情况则要积极促成。首先,要强化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建立一套高效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估机制,对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监控,并定期对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分析。第二,要探索创新研究生培养方式。根据高层次人才培养规律和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培养方式,优化培养过程、考核方法、质量标准。第三,要优化“以生为主”的培养体系。以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为基本价值取向,尊重研究生的人格和差异,发展研究生的个性;把握研究生教育管理就是为研究生服务的思想精髓,管理制度措施和环境条件都应有利于研究生的成长发展;重视研究生内在和情感需要的激发,使研究生培养过程成为一个令研究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自主发展的过程。
作者:黄志勇胡文博王保乳单位:海军航空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