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导师的研究生教育论文范文

导师的研究生教育论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导师的研究生教育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导师的研究生教育论文

一、关于生活

随着整个国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关心学生的生活已经不仅仅只是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更多的是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讲给他们听,同时采取为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方式。这就要求老师在生活中贴近他们,让他们觉得你的很多想法和他们是非常一致的,这样他们才愿意听你的。我熟悉的导师使用的做法很多,不容易一言概之。举例说明:比如,下午两点走出办公室要去上课,看到研究生们正在吃苹果,他们可能会喊着一起吃,这时候如果教师说:“我要上课来不及,你们留一个给我,上面贴个标签,写上我的名字,防止别人偷吃。”虽然是玩笑,但是传达了一种信息:你愿意和他们毫无约束地交流。

二、关于学习

对于学习的内容应该不是我们特别关心的,所以更多的是和他们交流学习的方法。佛朗西斯•培根的《新工具》是奠基现代实验科学的经典之作,可以说很多科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都从中受益匪浅,因此,在与学生交流学习体会的时候应该特别强调这本著作的阅读与体会:归纳与总结、逻辑的递进等。道理虽然简单,但是给出的是我们学习所有知识的一般可行的方法。“学以致用”,这是一个以目的为导向的学习方法,学生有时会问:我有时候学是学了,不知道自己到底学会没有,心中没有底。回答应该是你会用了没有?会用了就说明你学会了。举例说明:临床实验室诊断中经常使用吸光光度法测定混合物中微量组分的含量。什么叫学会了?就是有人拿来任意溶液要你测定其中某种物质的含量,你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行,什么时候要结果?话虽然很夸张,但是道理一点都不夸张。“因材施教”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教学法则,很多人都可以信口一说,但是这种教育法的关键是你要知道每个学生到底是什么样的“材”,你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判断每个学生是什么样的“材”?我觉得这不是高校教师所能够做的,也不是他们应该做的,因为就连天下最负责孩子的父母也不能做到这一点,才出现了“代沟”的说法。坦率地讲,我不行,我觉得我们高等教育应该是教师展示自己的领域。给教师足够的教学自由度,让他们把自己最得意的人生与专业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展示出来让学生学习、判断与感悟,找到自己可以学习的哪怕一丁点儿榜样的东西,这也是我对孔夫子“有教无类”的另类理解。

三、关于科研

关注两个方面的培养:

1.科研的思路: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导师只讲清楚自己的课题与思路,鼓励学生不按图索骥,而是自己独立思考。因为经过多年的培养与训练,导师已经形成了模式化的思路,很容易让自己的研究思路局限在一定的角度。理想的学生培养方式可能是,想什么,乃至于做什么,都给予学生相当大的自由度,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希望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诉求。

2.科研的操作:想什么,乃至于做什么。可以自由,但是怎么做必须严格按照一定的科学规范来。“细节决定成败”,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博士的原话,当关注细节成为你的习惯的时候,你才能拿到进行准确实验的上岗证。从事科研工作的心态也是导师们需要以身作则灌输给学生们的。曾经有个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审A类上会,二审却没有能上,一片惋惜声。他的学生也在惋惜,他却说:2006和2007连续批准两年如果正常的话,现在也很正常,钱多多做,钱少就多休息。学生夸他心态好。他给他们讲了个故事:从前有和尚师徒二人修行,一天看到湖边有人撒网捕鱼,拉网上来的时候很多鱼活蹦乱跳,有些鱼就蹦到网外游走了。徒弟和师傅说,你看那些鱼得救了啊。师傅笑而不答。徒弟又仔细想了想笑了。徒弟悟到了什么?“变的是境遇,自己还是自己啊!”我们不能因为获得好的机会就骄傲自满,当然也不会因为失去一些机会而妄自菲薄。我们的研究生存在于各行各业,大多数导师没有经过正规的教育学、心理学等与教学相关的培训,因此,经验的总结更适用于我们导师在指导研究生中进行实践。赫伯(D.O.Hebb)是加拿大著名的心理学家,在长达几十年的心理学教学、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工作中,赫伯积累并形成了丰富而有条理的教育思想,并发表了专门论述研究生培养的文章《研究的教育》。这些思想不是专门从事教育研究工作者的理论阐述,而是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科学家亲身实践的理论概括。因此,赫伯的教育思想并不是体系性的,而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浓重的经验成份,一定程度上讲是对正统教育的一种反动。正因为如此,赫伯的教育思想,一针见血,直奔主题,解决教学第一线中的实际问题,非常适合于非从事专门教育研究但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他对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如下建议:(1)人的研究能力是不能被培养的,或者更确切地说,老师不可能直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老师的职责一是提供具有感染力的研究环境;二是在这种环境中扮演引导者而不是说教者的角色。所谓引导者,是指和学生处于一种平等的合作者的身份,更形象地说是以朋友和同学的身份,相互切磋、交流、教学相长,而不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权威者的姿态,指手划脚、发号施令。(2)在研究生培养阶段,一个学生的研究能力及其未来的成就,不能仅通过考试来衡量。(3)学生在选择研究课题时,并不一定一开始就需要创造力,因为“选择富有创造力问题的能力是经验的标志”。(4)被录取的研究生应该尽早地开始研究。在进行研究以前没有必要熟悉所有的文献———这是老师的工作而非学生的任务。(5)老师不可能培养学生进行思考,只能间接培养学生进行研究,但却可以直接培养一个人进行写作。

作者:谭骏单位: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