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小学音乐课堂个性化对策思考范文

小学音乐课堂个性化对策思考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小学音乐课堂个性化对策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小学音乐课堂个性化对策思考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音乐教学也逐渐被重视起来。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必须结合课堂实际情况、课程内容、有效的策略,进行因地制宜的课程设计,从而更好地打造音乐教学课程的设计,无论是对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还是对教师自身课程设计水平的提升,都有实践意义。综合近几年的小学音乐教学方式和课堂可行性,进行个性化音乐课堂的设计,为小学音乐课堂个性化发展尽绵薄之力。“树有根,水有源”,想要对小学音乐课堂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就必然要有个性化的策略,在此我总结了以下三点。

一、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发展

传统教育改革过程中,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体,需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性。但是小学是一个特殊的教育阶段,音乐课程又是一门极为抽象的学科,学生不清楚自己应该学什么,对什么感兴趣,那么在这一阶段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课程学习中。这一阶段更多的在于学生兴趣的培养、课程内容的引导,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有梯度地设计课程内容,建立良好和谐、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学生学习音乐。同样,只有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才能够更好地体现个性化,才能够体现学生的独一无二。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能够结合其反馈的信息进行教学,使其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获得不同程度的教育和成长。如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引导学生去寻找和音乐课程内容相关的声音、音乐以及和主题相关的人、事、物等材料,通过展示这些内容,教师能够很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如以小学一年级“寻找生活中的声音”为例,教师可以将这个主题当作家庭作业,分给学生进行收集,同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谈一谈自己对这种声音的想法或者感受,这样将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更容易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认同感,同时学生也会主动结合生活进行思考。在授课之前,老师可以请几位学生上台进行展示,进行分享,“我在生活中寻找到的声音是电脑键盘的敲击声,哒哒哒,这种声音是爸爸工作时的声音!”“我在生活中寻找到的声音是小猫咪的叫声,喵喵喵,这种声音是小猫咪开心时的叫声。”“我在生活中寻找到的声音是炒菜的声音,哗啦哗啦哗啦,这种声音是即将吃到美味佳肴的声音!”……当然,在学生分享完自己的“成果”后,老师一定要及时反馈,对学生主动的行为给予鼓励和激励,切不能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更不能千篇一律地点评,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点评。当学生开始主动思考,从生活中寻找答案时,他将会享受这种学习的快乐,正如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知识的传授将变得水到渠成。

二、采取分组的形式进行引导

小学生模仿能力强,但自律性却比较差,一个人的学习显得枯燥,便会耐不住性子选择放弃,这个时候,如果是许多小伙伴一起学习和思考,就不会出现这种枯燥的现象,同时营造的学习氛围也会使团队更具有凝聚力。在开展个性化音乐教学课程中,可以采用这种“分组结合”的形式进行学习,学者邱彩梅在《小学音乐个性化教学的有效措施探讨》一文中,就小学音乐个性化学习小组组合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指出小组合作的重点在于检测学习的结果,对于学生不理解、未完成、做得不到位的点进行深入的小组讨论和学习,使整个小组向着问题解决的方向进行。这样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可行性极强,以《小青蛙找家》一文为研究对象,教师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要明确本文的目的是使学生用轻快弹性的声音演唱该曲目,同时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呼吁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理念。在进行“课堂导入”阶段时,教师便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询问大家“你知道的需要保护的动物都有哪些呢?我们为什么要保护这些动物呢?在我们身边最常见的小动物都有哪些呢?”,以此引出“我们经常看到的青蛙也是三级保护动物”,同时过渡到本文的音乐学习中。在夏季燥热的田野里出现了一幅“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美妙场景,然后有请小组成员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场景,扮演风声、雨声,借此来阻碍小青蛙回家,其余的学生根据节奏,读歌词,进行趣味性的打节拍游戏,使课堂更具活力、更具有生动性。当然“小青蛙”在回家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小组间的闯关进行,如听到某音符时,要做出相应的动作等,同时也能加深组员之间对特定音符的记忆和理解,如果出现不同建议,先在小组内进行解答。教师再进行总结和陈述时,对于其中表现好的行为可以采取奖励和鼓励的方式,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知识的传递效率,鼓励小组之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多地关注组员之间的差异和不足,这一点和个性化教学理念如出一辙,教师能够通过小组成员看到个别组员的差异化,也更容易因材施教,从而解决这种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

三、教学内容在生活中的拓展和延伸

“学以致用”的思想一直都是教育界倡导的,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使学到的东西不脱节,又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如何结合实际有的放矢,将生活进行拓展和延伸,将是很重要的过程。这种拓展方式,一方面是基于教师个人的经验教学,另一方面是基于对学生的考量,教材内容往往呈现纲领性的框架,而老师就是给这框架添砖加瓦的重要决策人。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消化吸收、细化和筛选,然后进行重新整合,这就需要教师对课本有较高的个人理解能力,尤其是在音乐、语文这种抽象化却又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课程上,这样的要求显得更加高深。音乐课程在我国有五千年多年的历史,曾经被作为国学一般的存在于六经之中《诗》《书》《礼》《易》《乐》《春秋》,古往今来音乐的形式又在不断的革新和变化,其演变形式因场所的不同而变化,因民族的不同而重新组合,五十六个民族,便可能对应五十六种乐器,甚至五十六种不同风格的音乐,随着各自历史的变迁,融入、吸收、整合,演变至今。因此,在小学音乐个性化教育时,可以根据学生所在地域特色,对音乐课程进行思考和传承,并不一定要千篇一律地学习指定的音乐,而是要结合实际情况、结合文化传统,用一种易于接受,具有地方特色音乐的方式拓展。这样的做法,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将当地的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在学生学习时代感强的音乐时,可以鼓励学生上网或者询问父母与之相关的音乐还有哪些,让音乐课程更具有个性化和时代感。当然这并不是驻足不前,相反这是对音乐的一种思考,只有更好地思考和融合,才能够与时俱进。结合当下的流行元素,也能够很好地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虽然网络上有些翻唱行为遭到很多艺术家的反对,但是在年轻一代中却有很好的口碑,因为朗朗上口的音调,让他们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到了传统音乐。

四、结语

音乐教育和其他学科一样,都具有很强的人文主义色彩,学生通过不同的声音刺激自己的感官,产生各种联想体验,得到艺术审美的提升,不仅能够增加知识储备,同时也能够提升自身的情感。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合理利用小组合作、主动性引导、适当地拓展等方式进行课堂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个性化教育水平。

作者:刘慧娟 单位:江西省吉水县思源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