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艺术继承下大学建筑文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般来说高校的建筑物尤其是古老的建筑都是该校精神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以物质形式展现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些建筑和其他校园设施加在一起构成了校园建筑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层面指建筑的形式美感,能够给人一种情绪的感染和情感的震撼,形成一种文化氛围,暗示着一定的精神,给人以潜移默化的熏陶和精神洗礼。这就是古老建筑在文化视角下所起的精神承载和积淀。它既属于物质环境文化,又是一种精神氛围文化。高校校园中的老建筑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它们既是这些学校的象征,也是值得保护的城市记忆。近年来,高校招生数量的不断扩大,导致学校师资设备与生源增多的矛盾日益加重,高校只有通过建设新校区的办法来解决校园扩容问题,随之,高等院校对新校区的偏向,导致老校区呈现出“边缘化”的特征,高校的新校区逐步取代老校区变成了高校教育的主体。院校对老校区管理和维护脱节,使得老校区处于自然衰退的过程中。然而,那些历经风雨的老房子老建筑见证着学校教育发展的历史,也是许多人青春年代的重要记忆。
一、建筑的文化内涵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它体现着地方性、文化性的特色。一般来说,影响建筑艺术的因素有地方环境和时代文化,其中时代文化是影响建筑的直接原因。因为地方环境的客观因素,时代文化是指一个时代中先进和核心的部分,集中体现了时代的技术、知识的进步,也是建筑成为艺术的一个重要支持。建筑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是因为本身具有的审美价值和功能外,还透漏着时代的文化背景。而与文化相关的校园建筑则是比较有文化内涵的一个项目。它的主要目的是育人,育人的工具就是知识文化,让学者在有着文化内涵的环境下学习,除提高学者本身的修养外,还传授了文化知识。那么为达到这个目的,高校的建筑艺术有着那些特点呢?
1.早期高校建筑的文化借鉴性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在于建国初期的十年间,也就是说在此时间内,高校建筑得到了发展。而且为促进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建筑风格上也同样受到苏联的影响,有些建筑采用了宫殿式的重檐歇山顶和檐口处理方式。在青岛,位于四方区的青岛理工大学和青岛科技大学当属此类。理工大学一号门内的建筑布局具有有明显的轴线对称和中心广场的特点:老行政办公楼正对大门,两侧配有宿舍楼和附属楼,穿过此楼轴线得以延伸,大学生俱乐部出现在轴线的末端。主教学楼建于1953年,明显的前苏联构图模式,围绕其周边的三个楼座则有典型的中国坡屋顶建筑特色。青岛科技大学南一门里面的一号行政楼也是同属一个风格。
2.近现代的高校建筑发展性在我国经济得到发展以后,高校创办也逐渐发展起来。其中有官办的书院、学堂和外国人创办的教会大学。海洋大学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校园,评语就非常耐人寻味:中国海洋大学可能是国内大学具有西洋风格的最完美的建筑群,在毁灭性的新建筑风潮中,能保留一份这样的格调,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3.后现代建筑的文化综合性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持,高校成为培养全面性人才的基地。而这个时期的高校建筑经过了时间的变迁和文化的洗涤,打造了独特性的建筑风格,来区别与其他院校。有时的建筑是在旧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有的是重新打造了基地,还有的让新老建筑共存,即体现着时代的气息,也彰显着现代的教育方法。现代化的人才培养需要全方位的人才,各种教育工具的应用也数不胜数。院校在满足了教育的基本需求化,多媒体化的建筑也是有需求的,而且为了彰显校风,建筑外表一般比较严谨,颜色温柔,一切设计以学生的学习、生活为主。
二、高校老建筑的精神文化功能
高校老建筑对当代大学生具有文化教育的功能,作为精神文化载体的建筑,以其独特的方式和个性特征在展示着特定的文化,意义传承者高校的美好传统,启迪着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高校的建筑文化是高校师生的内心情感、思想品格、素质涵养以及文化艺术素质形成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独特的建筑文化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大学生可以感受到学院的文化气氛、情感的脉搏、神圣的使命、艺术和科技的缩影,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北京大学的博雅塔、未名湖和图书馆还有清华大学的荷塘都超越了他们存在的物质意义,而是上升为一种人文精神而存在。高校老建筑具有激励功能,这些建筑所包含的精神文化内涵,在传承的同时也激励着众多学子奋发向上,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崇高的使命。让学生产生一种自豪感和优越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和研究当中,对外界也能使人产生一种仰慕和震撼。高校老建筑具有引导功能和审美功能,陶冶学生情操、提升文化素养内涵,加强学校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促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老建筑文化精神的长期影响对在校师生产生持久的身心变化,提高师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感认知水平,充分利用老建筑的文化价值作用,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念,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延续高校建筑文化传统,提升青岛城市文化内涵
1.高校老建筑承载着学校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人们常说建筑是石头记载的历史,人类的文明史与建筑风格的演变有着密切的血缘关联,诸多知名的百年大学都非常注重校园中古老建筑的维缮与保护。一所名校它的文化底蕴到底有多深厚,其间经历的历史沧桑、世事变更除文献记载得以流传外,矗立在校园中的老建筑就像一位智者,给每一位到她脚下的学子轻轻诉说学校的历史。这些经历了沧桑的建筑老人见证着历史,是名副其实的人文教育的活教材。建筑无法割裂历史,也不能够割裂历史。在高校新校区建造时,设计者首先应该仔细研究学校老建筑,考虑高校建筑的文脉与传统,充分重视建筑材料、建筑风格、建筑形式、建筑符号、建筑色彩的传承,让独特的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得以代代相传。
2.高校老建筑展示着学校特色和人文精神活跃的思维使他们渴求跌宕起伏的变幻,单一呆板的时空格局难以满足他们心理上的热切渴望。富有特色的建筑形象可以塑造校园的良好意象,加强学生对校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凝聚力。现代化的新校园新建筑总会让人感觉不到历史的存在,而高校老建筑正如城市中的典型市中心一样,展示着学校的特色,成为了典型的差异特征和富有代表性的象征。校园老建筑就象是校园的核心,满足着人心理上的一种渴求、给予师生员工以“家”的认知感和安全感。
3.延续高校建筑文化传统,提升青岛城市文化内涵高校作为科研、教育和培训的基地,是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者,高校文化可以提升一个城市的品位和文化内涵。延续高校建筑文化传统,对提升青岛城市文化内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海洋大学的闻一多故居,这座具有南欧建筑风格,砖石结构,地上两层,有地下室和阁楼,屋顶呈四面坡状,整体结构平衡而和谐。如今的一多楼,常年被青藤覆盖,似乎将记忆凝固在上个世纪30年代闻一多先生在海大的时候;如今的一多楼,她是安静的,连同楼前矗立的闻一多像,都只是默默沉寂在历史的书卷中。90多年过去了,当我们以理性的目光打量这座沧桑的建筑时,她的结构、布局以及优质的建筑材料并不能完全挽留我们的视线,更让我感兴趣的是她与我们这座城市本身建立了一种什么样微妙的关系。客观地说,她的诞生和存在,已经超越了建筑本身的范畴,这是其它任何建筑取代不了的。青岛理工大学的老行政办公楼,如今依然象一位将军一样统帅三军,东边的宿舍楼、西边的甲楼似左膀右臂,而北边的大坡屋顶俱乐部则像千军万马紧随其身后。楼前的桂花香了,整个抚顺路成了香街,楼边的银杏树春绿秋黄,迎来四面八方的学子,送出祖国各地的建设者。根据铁凝同名长篇小说改编,倪萍、姜武主演的《大浴女》导演杨亚洲,走遍青岛市,选定此处作为影片拍摄处,他认为此处老建筑楼群不可多得。于是一发不可收拾,《窗外有张脸》来了、《跑马场》来了“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一直是青岛引以为豪的城市特色风貌,“小巷深如许,小楼知多少”,欧陆建筑艺术形成的风景线,更是青岛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青岛市法制办就“城市特色风貌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进行了规定,并“圈定”了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与历史城区的范围,至此,以西部老城区为代表的历史老街、老建筑,终于可以高枕无忧了。如果同样把为数不多的青岛高校老建筑也给予保护,不久的将来必将成为品牌青岛的又一张亮丽品牌。
综上所述,高校的古老建筑不仅仅是作为建筑而存在于学校,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精神凝聚和历史文化沉淀,来激励着众多的学生奋发向上,塑造着校园的精神文化氛围,提升学院甚至是城市的历史文化品位。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老建筑的文化价值,让他们的存在为学校和城市增添更多的魅力与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