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论中学教育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中学音乐课程内容随之更新变革,人们对中学音乐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中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素养进行了浅要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素养;音乐教师;中学教育
近年来在我国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美育的地位也重新得到肯定和确立。音乐课程作为美育的重要手段逐渐走向人们眼前,音乐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也随之提高,音乐课程计划纳入中考总分之中。音乐的育人功能也被人们所关注和认识。但中学音乐师资仍很薄弱,音乐教师综合素养还是有所欠缺。因此,培养符合时展的优秀中学音乐教师,成为当前师资培养中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任务。笔者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学音乐教师应具备下三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一、心理层面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热爱音乐、热爱音乐教育。
首先,教师要热爱音乐、喜爱音乐,对音乐有自己的感知和理解。音乐是最能够表达人的情感的一门艺术,通过声音来表达和传递情感、以情动人。音乐学科主要的特点就是审美性,音乐的审美性就是在情感的传递中流露出来的。音乐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如果教师对音乐没有任何感触,在音乐课堂上毫无情感地传递音乐,将很难打动学生,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而引发他们对音乐的感触和思考。其次,教师要热爱音乐教育,热心于音乐教育事业,喜爱自己的工作。教师对这门课程的热爱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教学质量,对教学工作有热情的教师对事业有更有责任感。他们对教育的热情,会促使教师改进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教育教学工作向良性循环发展。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心理健康在学校教育中显得越来越重要。[1]理论与实践均证明,学生受到教师行为的影响是深刻、长期、潜移默化的,教师作为对学生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个体,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良好发展与健康人格的形成,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音乐教师要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学会调整不良情绪,不要把坏情绪带入到课堂教学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要展现给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二、扎实、全面的知识结构想要展现优秀的音乐课堂,仅仅靠音乐本体性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音乐本体性知识只是展现优秀音乐课堂的基础部分。一堂优秀的音乐课需要扎实、全面的知识结构来支撑。音乐教师要把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信息融入音乐课堂,各类知识犹如盖起高楼的材料,相互支撑融合,使音乐课堂更加丰富饱满,让音乐课堂的高楼拔地而起。
(一)文化知识修养任何学科都不是孤立的。音乐也不例外,音乐从来都不是孤立行走的,它与各个学科文化互相影响,相互促进,彼此共存。当今的音乐教育提倡学科综合,新课标中也明确提出了这一点。加强音乐学科的人文要素,重视各学科之间的互相融合、相互渗透,使音乐教学在多层次的科学文化的背景之中展开,这些都要求音乐教师要有十分广博的文化知识基础。笔者认为在音乐教学工作中要灵活运用各方面知识,让音乐课堂建立在广博的文化知识基础之上,将相关的文化知识融入到音乐教育教学内容中才能更好地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使学生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认识、理解音乐作品以及音乐作品背后包含的相关知识、历史等,对音乐作品有更深加入的体会和感受。音乐教师需要尽力将相关的各个学科知识和文化通识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系统之中,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修养,形成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丰富音乐课堂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进而展现更好的音乐课堂。
(二)音乐本体性知识中学音乐教学内容十分地多样化、综合化,音乐也是一门专业特点较强的艺术学科。要求中学音乐教师要有较高水准的音乐专业技能与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最好能够做到一专多能,以满足教育教学实践需求。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所需要的音乐学科理论知识。一般包括基本乐理、曲式分析、音乐史常识、音乐欣赏等。除专业理论知识以外,专业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音乐的教学课堂要求音乐教师掌握声乐、键盘、演奏乐器等基本技能。除此之外,音乐课外活动也要求音乐教师掌握合唱指挥、乐队编排以及音乐创作等专业技能。
(三)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专业技能水平优良的教师在教学工作方面的开展却不是很顺利,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总是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这些教师的教育教学知识薄弱,不懂得运用教育教学的方法和规律,空有专业知识,却缺乏根本的教育教学能力。好比空有一桶知识之水,却不能给予学生一杯的分量。新时期的音乐教育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音乐教育科学应该融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美学、音乐人类学、音乐地理学、音乐社会学为一整体。”[2]这要求音乐教师要懂得教育教学规律、教学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教育科学知识,以音乐作为教学线索,将相关文化艺术知识内容展示和彰显音乐作品以情化人的感染效果,提升学生对美的感知、发现和挖掘能力,充分深入地体会音乐作品内蕴的思想情感和态度,深刻感知音乐作品中的艺术美、思想性,培养和践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对学生的音乐教育之中,可以让学生聆听和感知《义勇军进行曲》,以这首国歌作为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教材,不仅要使学生体会这首国歌的强大艺术之美,还要向学生宣传和弘扬国歌背后内蕴的历史背景、意义和时代精神,学生可以通过对国歌音乐中一字一音、号角音调、三连间等旋律、节奏的聆听中,感受其中强大的精神力量,真正透彻地理解和体悟特殊历史年代下人们不甘受奴役、与外敌殊死搏斗抗争的英勇大无畏精神,深切感知现代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较好地增强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时代意识。在当前多元文化渗透和碰撞的时代背景下,学生面临各种思想文化的侵扰和影响,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升自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让学生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感知中华民族最为真情实感的艺术情怀和国家性格。如让学生欣赏我国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使学生沉浸于波澜波澜壮阔的音乐旋律和节奏之中,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艰苦卓绝的革命奋斗历史,获得健康、积极的精神力量,产生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强烈愿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青春才智。
(四)借助于“红色”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借助于红色音乐教育资源,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红船精神等,对学生产生强大的音乐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在铿锵的旋律中汲取精神和力量。如:可以欣赏歌剧《白毛女》,使学生认识和理解时代的伤疤,产生对学生的共情作用和影响;还可以欣赏《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东方红》等“红色”音乐,使学生感受到其中强烈的亲和力和艺术性,增强学生爱国爱党的意识和理念。综上所述,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历史、现实的真实反映和呈现,可以使学生强烈地感知历史、体悟现实,产生爱国爱党、自强奋进的精神和意念。
参考文献
[1]任靖宇.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教育的机制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7(05).
[2]张泰城,常胜.红色文化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求实,2016(11).
[3]赵凤艳.论音乐教师的素养[J].黄钟?武汉音乐学报,2005(03).
[4]朱茜.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J].艺术评鉴,2017(24).
作者:郑金明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