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论小学音乐教育情感体验与兴趣培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音乐课是小学生接触音乐最直接的途径,提高小学生音乐素养无疑要从音乐课上下工夫,音乐课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小孩子对于音乐的兴趣,兴趣的培养不能只是可以唱一首完整的歌曲这样简单,是要融入内心的情感体验,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在音乐与情感之间找到契合点,来激发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兴趣;情感;音乐教育
对小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主要动力。由于年龄的限制,小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获得兴趣的激发,才能真正地从中得到美的感受,并喜欢音乐课,喜欢可能伴随终生的音乐。兴趣的获得需要情感体验的支持,只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才能培养稳定的音乐兴趣。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咏歌之。音乐本身是情感抒发的结果,要真正感受音乐,实质上是充分体验音乐情感的过程。没有情感体验的教学,学生很难理解音乐想表达的深层含义,只是停留在音乐的基本要素,旋律是否优美,节奏是否动感等等。无论从演唱还是欣赏层面,都只能是机械地理解音乐。此时的音乐对学生来说只是浅层次的听觉体验,并不能有共情的部分,没有情感方面的联觉效应,自然对音乐没有了好奇心,这对于兴趣的培养是没有促进作用的。而情感体验,不仅需要情感做支撑,还需要体验作为实践手段,在参与音乐体验的过程中,自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缺乏体验,学生很容易无所适从,不知道此时此刻自己需要做什么。所以情感体验是兴趣培养的基础。
二、以兴趣培养为出发点,达到音乐情感体验的目标
教学手段运用的这个过程,也是兴趣培养的过程,要以兴趣作为出发点设计课程,才能吸引学生在音乐中找到情感的契合点,以达到音乐情感体验的目标。比如在一次公开课《小鞋匠》中,教师面对二年级的学生,说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新的小朋友,请大家听一听音乐猜一猜这位朋友是做什么的?抓住了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让他们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听音乐,对音乐中描述的对象展开想象。紧接着,教师问到,你们再猜一猜小鞋匠修订鞋子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动作,谁愿意做一做?这时,学生会紧跟老师的脚步进一步展开联想……在老师的提示下做出三拍子的律动。然后跟着音乐做出紧贴歌曲内容动作,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小鞋匠修鞋整天忙的快乐。在听一听、猜一猜、做一做的过程之中,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被紧紧地吸引在歌曲声中,将小鞋匠可爱的形象准确地表现出来,在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小鞋匠忙碌的快乐。
三、以兴趣培养为出发点的教学方法的体现
(一)创设音乐情境,感受音乐情感音乐首先是听觉艺术,在听的过程之中有很大的想像空间。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聆听”来给学生创造一种情境,使学生在反复聆听时能找到音乐与自己情感的共鸣,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感。例如在五年级《清晨》这一公开课中,设计者先以欣赏管弦乐《晨景》为先导,让学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情绪、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再复听音乐,听辩音乐的在主题旋律,并分析主题旋律具备哪些特点。为作品划分段落,说说划分段落的依据。分析段落特点,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简要阐述各个乐段所表现的场景。教师讲到:“美丽的黎明,太阳从地平线上慢慢升起,大地上的万物都苏醒了……现在我们在教室里感受一下这样的场景,我们的班级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请同学们举起自己的双手,那是树木茂密的叶子,我的手是阳光,指向哪里,哪里就沐浴了阳光,在阳光下闪耀……”设计者创设了“朝夕之境”,将学生带入到清晨的美景中去,为整个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调。有效得引导了学生进行音乐聆听,感受晨景之美。
(二)注重音乐活动设计,在活动中体验音乐情感,培养音乐兴趣音乐活动中的情感体验是通过生动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逐渐生成的,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亲身参与可以获得最真实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外婆的澎湖湾》这堂设计课中,设计者用自制的乐器模仿海浪声。模仿海浪声的用饮料瓶装米做成的沙锤,或小盒子里装满豆子的沙锤,用一张蓝色的纸在空中抖动。模仿海鸥的声音,用小盒子加筷子做成的拨浪鼓,两块小木板做成的响板,用手指在凳子表面轻轻地敲击。这些乐器是孩子在上课前就自己动手制作的。既环保又能探索乐器的音色,加强学生的音乐实践。再出示又节奏型的脚印,一组小朋友的脚印,一组老人的脚印,请一位同学模仿小孩轻松的脚步,一、二组同学拍手为动作配音;再请一位同学模仿老人的脚步,请三、四组拍打膝盖为动作配音,进行两个声部的节奏练习。这些活动、游戏增强了学生音乐学习的趣味性,为歌曲学习做情感铺垫。
(三)注重学生课堂主观能动性,自主激发兴趣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以引导为主,不限制学生的思维方向,这样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不是被动的学习状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思想的碰撞、激烈的讨论、自主的探究,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主动调动自己的学习兴趣。例如《牧场上的家》,是一首美国牧童歌曲,学生初次接触歌曲难以与其共情,可以围绕歌词进行引导,教师给出歌曲相关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如让他们跟节奏朗读歌词后,请学生自己自主提问,由其他学生帮其解答。歌词中“那儿多么欢畅、那儿没有悲伤”,这是为什么呢?在学生解答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倾听,不限制学生的奇思妙想,当学生能在讨论中触及自我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比如我在什么时候是感觉欢畅的,什么时候是感觉悲伤的,有何前提,一直引申到“家”的含义。“快乐的小鹿和羚羊”可以喻指每一个学生自己心中的那一片乐土,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当他们在课堂上成为思考的主人,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情感体验因人而异,不可能千篇一律,更不可能取老师的情感为歌曲情感。那么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是主动的将自我代入,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自然有兴趣自编、自导、自演专属于自己的二度音乐创作。由此可见,注重学生课堂能动性,能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自主激发音乐学习兴趣。
(四)注重音乐本体要素功能,潜移默化让学生浸润式学习音乐本体要素是音乐的根本组成部分,脱离了节奏、音准、力度、速度、内容等,音乐将无从表达。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需要学习音乐之根本,浸润式地学习音乐本体要素,才是行之有效的方式。音乐教师经过专业技能的训练,能很好的把握音乐要素要体现的音乐情感。专业技能专项训练不能一笔而过,学生在没有完全掌握音乐基本要素的运用技巧之前,跟不上教师的音乐要求,教师不能单方面的认为学生没有按自己的意愿将音乐表达清楚,这是因为学生的知识储备远不及教师,在没有掌握音乐技能技巧的前提下,学生很容易出现诸如唱歌跑调、跟不上节奏、力度处理不当等现象。当学生处于这种懵懂状态下学习,总是达不到音乐学习目标,慢慢会失去兴趣。例如弱起小节在乐曲中出现非常频繁,学生在处理这种不完整小节总是不能以很准确的力度和位置进入,教师会找各种技巧来帮助学生找到气口,但无论是声势律动或是聆听特殊钢琴伴奏,亦或者跟指挥手势,总是只能解决当下作品,遇到新的作品学生依旧无从感知,其实最有效地办法是让学生从理解节拍、时值、等音乐要素。借助指挥图示将音乐节拍形象化、矢量化,真正理解弱起拍的精确数值。就类似于将数学公式运用到计算中,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要素,才是最长线的捷径,音乐本体要素的功能,在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综上所述,兴趣培养和情感体验是统一的整体,情感体验是兴趣培养的基础,音乐是情感艺术,能直接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在教学中,以情感体验为原则,激起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又要以兴趣的培养为出发点,注重教学设计的多样性,使学生充分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课堂氛围。以便让学生更好的感知音乐、体验音乐、表达情感。
参考文献
[1]高宇.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音乐时空,2014(04).
[2]陈青青.关于小学教育中趣味教学的研究[J].中国校外期刊,2010(07).
[3]程一萍.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音乐时空,2013(12).
作者:钱茹 单位:光福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