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研究范文

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

新的时代赋予了音乐教育更重大的责任,更深沉的教育意义。高校作为为社会输送音乐教育人才的主要阵地,对于社会的音乐教育质量、教育水平,乃至时代的音乐教育水平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关键词〕

音乐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策略;实践

不同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的统一性和规范性,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受到学校类型、特色建设等因素的影响,既需要在原则上保持与国家教育制度的高度统一,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特色发展,在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授课形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自由度。探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情况,有助于发现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关的对策。

一、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特色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作为培养音乐教育的新型人才,担负着为中小学教育输送音乐教育人才的重任,其课程改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全面性。“全面性”指的是课程改革中教学内容的全面性。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培养对象为未来的音乐教师,专业上的特点应该是一专多能,要求在课程设置上必须突出“基础性、系统性、全面性”。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我们不能让学生有偏科的习惯,而是要培养学生除了技能的学习之外还应接受课程多方面内容的学习,如: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作等理论知识、技能技巧的学习。与此同时,还应该注重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教育”特征,课程设置内容还应该与舞蹈、戏剧以及美术等学科联系起来。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传统与创新的关系,灌注国内外音乐教育发展前沿动向,不断充实教材内容。

2.多样性。“多样性”指的是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发展。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必然会带来教学方式的相应变化。在教学方式上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创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地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形式上高等院校采用个别课、小组课和集体课的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上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多样性。

3.科学性。“科学性”指的是课程体系的整体科学性,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而言,它是一个立体的改革举措,它不仅包含对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类目、课程内容的创新改革,还包含了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的改革。实际上,任何一个学科的课程改革都需要满足立体的科学改变。对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的科学改革,不仅要体现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保证课程体系内各个课程的平衡发展,还应该注重教育方式的科学性、教学评价的科学性。与此同时,教师以及学生针对课程改革作出的相关评价也是考量课程设置是否科学的重要依据。

二、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思路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将会直接决定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影响到学生的“一专多能”的培养。课程改革背景下,社会音乐教育需要的是一批音乐素养极高并且善于表演、善于教学,“能唱会教”的新型音乐教育人才。因此,在实践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活动中,必须要理清改革的思路:第一,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必须要注重“音乐”与“教育”两个方面的教育理念,应该理清音乐教育专业之间的交叉和渗透关系。在课程设置中,必须要先理清在音乐教育课程内部的相关组成部分,明确到跨专业不同科目之间的关联性,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该合理的借鉴跨学科专业的成功教学经验。第二,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必须要构建出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改革与创新并行,在音乐教育专业原有的课程体系基础上进行组合、简化以及添加。在实践过程中,高校必须要认清楚自身音乐教育专业的述求,不需要“标新立异”,而应该是基于自身的实际需求进行相对应的改革,既不能够完全的摒弃原有的课程体系,也不能够无限度的引进创新课程。在这方面,高校应该多多借鉴国外高等音乐学校的相关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的改良。例如对音乐教育专业中的传统课程进行合并和简化,瑞士的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爱弥尔•雅克•达尔克罗兹就系统地把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和即兴音乐活动三个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创立了通过身体的律动即时学习和体验音乐的体态律动教学法。但我国大部分高校教师无法适应这种简化后的教学水平,并且简化后的课程难以达成《课程大纲》的教学要求,因此,我们应该适度的借鉴。第三,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该重视到“教学实习”的重要性,并将改革延伸到“教学实习”部分。“教育”也是音乐教育专业的一个中心内容,教学实习是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许多高校在对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对于“音乐”中心内容的课程设置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与调整。但仍旧采用原有的“教育实习”课程的设置方式,使得“教学实习”与课程改革后的相关知识形成冲突和矛盾,二者出现不统一、不配套的现象。实际上,教学实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较为深厚的音乐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而且还可以使学生掌握全面的教学理论与相对坚实的教学实践能力。由此可见,教学实习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

三、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1.存在的问题。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实践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反思,主要包含以下几点:首先是许多高校对于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内部整合力度不够,例如《课程纲要》中明确指出了“多声部音乐分析和写作”课程设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对该课程的整合方向做出了规定,即将和声学、配器法、复调音乐以及曲式与作品分析等几个课程进行内部整合,但许多高校并没有真正的实践起来,课程设置改革过程也并不顺利。导致内部整合力度欠缺的原因主要来自于高校的师资配套以及教师综合素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许多非艺术型高校对于音乐专业的重视度不高,并没有大量投入音乐教学设备,在课程整合之后,并没有与之对应可让教师教学的配套设备,另一方面,许多高校的音乐教师队伍基本来自专业的音乐院校,他们的音乐素养很高,但是对于学科的综合素养仍旧有所欠缺,很难适应综合型课程的教学要求。其次,高校音乐课程设置改革中出现了课程开始不均衡的问题,大部分高校都针对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目标进行课程改革,但“矫枉过正”的现象也十分常见。许多学校为了创建一个多元音乐文化课程,为了在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上凸显出“多元性”,设置了诸多音乐文化课程,出现了大量的重复现象,并且忽视了“教育专业”的教育方式、方法的培养,这样的培养模式能够进一步培养出音乐素养极高的音乐人才,却难以培养出音乐教育水平高的教育人才。

2.应对策略。新的教育思想的实施需要一些大胆的创新。在二十一世纪大教育环境的背景之下,我们需要运用新的思维方式来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为了能够在未来的音乐教学中付诸实践,新思维必须集系统性、开放性与实用性为一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运用各种新的思维手段来推动音乐教育在各大高校中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改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不能够为了改革而改革,而是根据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定位、发展来进行调整。在调整和改革的过程中,高校不仅应该秉持着《课程纲要》、《课程方案》提出来的相关规定和制度,积极地推行改革,还应该有目的、有计划的对高校自身的师资配套进行相应的改革,在音乐设备、教育设备的更新上做出合理的调整,应加强对音乐教育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工作,提升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这样才能保证课程设置的改革起到应有的效用。

四、音乐教育责任重大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的深入发展,新的时代赋予了音乐教育更重大的责任,更深沉的教育意义。高校作为为社会输送音乐教育人才的主要阵地,对于社会的音乐教育质量、教育水平,乃至时代的音乐教育水平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改革是社会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因此,高校应该跟随着社会发展而对现有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当然这种改革和创新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还需要广大工作者长时间的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陈自勤.高师声乐教学形式的再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12.02

[2]冯坚.剖币声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考[J].音乐探索,2013.01

[3]李晓贰.高师声乐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J].人民音乐,2012.01

作者:马昌伟 单位:西安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