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民族地区幼儿教育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夏河县幼教存在的问题
1.幼儿教育观念落后夏河县作为西部民族地区,不仅在经济发展上与其他地区有很大的差距,在文化教育上也是一样。学前教育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对整个国家和民族基本素质的提升有重大影响[2]。尽管近年来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政府的大力宣传,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幼儿教育却被严重忽视了。大部分家长认为在幼儿教育阶段的学习无关紧要,再加上很多家长由于工作忙或其他原因,索性让老人来带孩子,而没有将孩子送进幼儿园,这种情况在农牧区更为普遍。
2.农牧区留守儿童较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农牧区许多人放下农活,分季放牧,走上了外出打工之路,“空巢家庭”在如今的夏河县非常普遍。这种情况下,许多孩子是由爷爷奶奶来监护,由于长辈对子孙的溺爱和自身的文化程度所限,并不重视孩子的教育。大多数监护人认为幼儿园阶段的教育无关紧要,孩子只要安全健康就行,因此在孩子的出勤和学习上放任自流,耽误了许多课程。众所周知,孩子们在幼儿园阶段性格的塑造及对学习态度的养成是非常关键的。在这种状态下,孩子们缺少与父母的相处与交流,并且放松了在幼儿园的学习,这对幼儿教育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3.城乡教育资源失衡夏河县的乡镇按地理位置可分为南片五乡和大夏河沿岸乡镇,南片乡镇交通不便,气候恶劣,多为纯牧区,大夏河沿岸的乡镇相对较好,因此在幼儿教师的招聘与分配上一般都是愿意留在县城或公路沿线,南片工作大都属于“无奈之举”,因此在师资力量上造成城乡失衡。另外,在硬件设施和城市公共建设方面农村本来就处于劣势,广大农牧区孩子得不到与县城同样的教育资源,城乡幼儿教育硬件和软件上都是失衡状态。
4.农牧区丢失了自身的教育资源农牧区的幼儿园中对当地教育资源的开发基本处于空白,农牧区教师的业务素质不高,因地制宜的开发课程的能力薄弱[3]。照抄照搬发达地区的课程这一方法对农牧区并不适用,而且农牧区幼儿园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上有着大量可发掘的教育资源。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取长补短成为民族地区发展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
5.幼儿教育环节中双语教学缺失双语教育在民族地区的施行已经趋向成熟,而在幼儿教育阶段的双语教育则明显不足,夏河县在幼儿教育阶段的双语教育则为空白,幼儿阶段对语言的学习至关重要且效果明显。作为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民族地区,夏河县的幼儿教育阶段应开办双语教学,教师人员配备上应当多民族混合任教,学生多民族混合编班,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双语环境。
二、对夏河县幼儿教育的几点思考
1.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落后的思想观念严重影响了农牧区子女的学前教育问题,政府应通过各种措施来改变这种状况。重视广播电视这一渠道,用新闻广播等方式加强义务教育的宣传,引导群众学习、了解义务教育法和国家义务教育的方针政策,让老百姓意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学前教育是为子孙后代的长远着想,为孩子们创造必要的学习条件。
2.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农牧区的留守儿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必须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力度。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注重与他们的互动交流,使留守儿童在幼儿园阶段身心健康,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3.加大投资和政策倾斜的力度,促进城乡教育资源达到相对平均要达到城乡教育资源的相对均衡,就需要加大对农牧区幼教事业的投资力度,地方政府应做到相应政策的倾斜。首先,要加大农牧区幼儿园硬件设施的投资,对农牧区给予相应的学费减免或生活补助等;其次,要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到农牧区任教,适当增加农牧区教师的薪资水平,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4.结合自身优势,开展特色教学夏河县的农牧区有着巨大的本土资源,如草原和田野就是县城和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条件,应当充分发掘这些本土资源,开展农牧区的特色教学。可定期带领孩子们到草原感受大自然,画画、观察动植物。另外,教师可以开展种植、养殖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变换课堂内容和授课方式,促进农牧区幼儿教育的全面发展。
5.将双语教学纳入幼儿教育的范畴可根据农牧区的民族人口比例适宜开展幼儿双语教育,特别是在牧区,藏族幼儿虽然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藏语学习环境,但同样不能忽略系统的文字学习,应为今后打下良好的藏文基础。要注重教师人员配备,部分藏族教师的汉语水平有待提高。因此要配备普通话过关的教师,让幼儿在幼儿园阶段学习汉语。在课程设置上也应灵活应用,加入藏汉双语会话等内容,做到“人无我有”。
作者:蒙丽洁李纲单位:甘肃省陇南市徽县嘉陵镇幼儿园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