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写作之本做生活有情人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广大农村中学生在写作时总感觉“无话可写”,“无米下锅”,关键在于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和积累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挖掘学生对生活的理解、思考和感受,做生活的“有情人”。
【关键词】农村中学写作农村生活情感体验
由于农村经济社会状况发展不均衡,大部分农村中学学习资源相对不足,图书、网络等信息手段落后于城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学生获得足量的社会生活信息。并且农村中学生大都是寄宿生,每天以教室、餐厅、宿舍三点为一线,与外界接触较少,致使学生信息交流不畅,见闻受限,阅读量贫乏,知识面狭窄,积累不足,最终导致写作水平低下,写作时“无话可写”或“有话说不出”,假话、套话屡见不鲜,致使作文内容空洞。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积累生活,挖掘学生对生活的理解、思考和感受,做生活的“有情人”。
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获得生活的真谛。写作是由深埋在作者心灵深处的思想感情所决定的。只有当某种事物从内心深处触动了你,成为你的灵魂和意识,你才能敏锐地感受和概括这方面的人和事。叶圣陶曾指出:“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把真实生活所不曾经历的事勉强拉到笔下来,那是必须失败的勾当。”真情实感,是作者对生活作出的热情地关注,积极地思考和分析,而不是闭门造车地瞎编造。只有关注、热爱生活,才能体会到生活的温馨。
笔者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感
虽然农村中学生的见闻有限,但农村千姿百态的景物,春夏秋冬的自然风光,无穷无尽的趣事,淳朴多彩的民风等也是农村学生生活的一笔宝贵财富。根据地方特点,扬长避短,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家乡、描写家乡,对于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也将大有效益。生活是创作之源。作文难,主要难在材料的积累选取上。积累材料就要深入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多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独具特色的人、事、物,深入生活,融入真情,发现农村的独具魅力的闪光点。(一)留心观察农村景色,感受美的熏陶
农村是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农村学生从小频繁地接触大自然,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森林田野、落日晚霞、村落炊烟等这一切无不烙上了深深的农村印记。但是农村学生对此司空见惯,没有挖掘出对大自然的深厚的感情,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大自然的美丽,细心体会万事万物丰富而细致的情感,启发学生善于站在一草一木、一石一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感受生活的真谛。这既给农村学生以美的熏陶,奠定了抒写真善美的基础,又为他们描写田园生活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
学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等,笔者让学生根据名篇的写作手法与写作特点进行拓展探究,家乡的四季有什么特色?四季不同的景色会给你那些启发?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自己熟悉的家乡景色,挖掘景色中蕴涵的感情。这样学生心中“有米”,自然“有话可说”。
(二)留心观察农村变化,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农村更是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城镇化,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写作空间。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农村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农药化肥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大规模扩建工厂侵占土地对农民的影响等等。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访问,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找根源求方法,扩展学生写作题材,真切地感受到环保的重要性及土地的珍贵。
笔者举一个教学实例:学校组织了一次“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中学生作文大赛”,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一些身边的变化:不交学杂费了,免收课本费了,学校什么时候有了微机室?什么时候用上了多媒体?家里什么时候有了彩电、电冰箱?什么时候上学的土路变成了柏油路?……这一切你感受到没感受到、知道不知道的变化,都归功于3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从那时起,站起来的中国人开始踏上了又一个新的征程。同学们可以采访家人、师长,听他们讲讲30年的变化和感受。也可以写你身边近几年发生的变化,既可写社会的变化,也可以写家庭与学校的变化。一个星期后,作文交上来了,非常成功。学生有的写自己书包的变化、自家家电的变化,有的写道路的变化,还有的写自家搬家的变化,吃饭的变化,都能够以小见大,感情真挚,通过具体事例反映出改革开放的成绩,反映出改革开放给我们的社会及生活所带来的新气象。然而最可喜的,不是丰富的作文内容,而是那一片热气腾腾的作文激情。这次作文竞赛给笔者最深的感受是:走进生活,生活会给你丰厚的回报。确实,农村有一片广袤的土地,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只要我们脚踏坚实的大地,向生活的深层次开采,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定会有金灿灿的收获。
二、学干农活,体验农村生活
农村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课堂,更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尽管现在农村学生学习负担很重,很少有机会参加田间劳动,但星期天和寒暑假,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可供自由支配。每到养蚕季节,可以叫学生去帮父母采桑叶、喂蚕宝宝;到农忙时节,教师要建议家长们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的农业劳动,体会田间劳动的甘苦。让学生参与其中,认认真真干一番,汗流侠背,腰酸背痛,他们才会亲身感悟“粒粒皆辛苦”,才会真正明白父母劳作的艰辛,真正体会到深沉的父爱母爱。通过亲自参加劳动得到的果实,才会感到特别香甜、特别宝贵,真正感受到劳动最光荣。边学边做,边想边记,因亲身感受,言之有物,赞之情真。既扩大了写作范围、积累了丰厚的素材,又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生活是写作的沃土,观察是撒向沃土的雨露,做生活的“有情人”,对生活的深切感受才是写作的种子。离开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真实感受,生活将沦为荒原。当我们的学生学会了做生活的“有情人”,学会了感受生活,达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他们也就具备了“开山取宝”的能力,“有米下锅”就不在话下了。
参考文献:
[1]马想进.农村作文教学之我见[J].现代语文,2008,(3).
[2]吴友谊.我以我笔写家乡——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出路探索[J].作文教学研究,2006,(2).